#文化大革命

一九七一年,中國與意大利建交後,想向意大利人及西方社會宣傳新中國的成就,於是邀請當時在西方電影界地位崇高、立場左傾的意籍導演安東尼奧尼,到中國拍攝紀錄片。翌年,安東尼奧尼與攝影師等四人,從羅湖橋進入中國,在中方官員全程「協助」下,甚至動用周恩來的座駕到北京王府井拍攝,原訂半年的 拍攝計劃,最後在中方「強力勸喻」下,壓縮在二十二天完成。他們去了北京、上海、南京、蘇州和河南省林縣(農業樣板「紅旗渠」所在地)。 電影公映後廣受世界各地好評,但北京恰恰相反,不僅禁映《中國》,《人民日報》還在一九七四年一月三十日發表題為〈惡毒的用心、卑劣的手法〉評論文章,狠批安東尼奧尼「專門搜羅可以用來污衊攻擊中國的材料」,痛罵他是「小丑」,而影片「根本沒有反映我們偉大祖國的新事物、新氣象、新面貌,而是把大量經過惡意歪曲了的場面和鏡頭集中起來,攻擊我國領導人,醜化社會主義新中國……在整個影片中,看不到一部新車床,一台拖拉機,一所像樣的學校,一處熱氣騰騰的建設工地,一個農業豐收的場景。」 中共對安東尼奧尼的批判,不斷深入到黨政機關、工廠、學校等,持續一年,甚至編了兒歌來攻擊他:「紅領巾,胸前飄,聽黨指示跟黨走,氣死安東尼奧尼,五洲四海紅旗飄……」,又將批判文章結集成書。 更荒謬的是,很多批判他的人連《中國》都沒看過,更不知道安東尼奧尼是甚麼人,卻連篇累牘的撰文批他。在一個荒唐的國度,甚麼也是瘋狂的! ---張華 蘋果日報 图:1972年,首都机场贵宾厅,安东尼奥尼
1966年秋,毛泽东第七次接见红卫兵。首都人如蚁,已不能在天安门广场检阅,改到西郊机场。为了说明行车路线,周总理带了一张北京市大地图来到中南海二O二,将地图摊在地板上,跪在地图前,为毛泽东指点路线。毛泽东站在一旁,一边吸烟,一边听周总理解说。 这情景恰被我看见。李志绥后来说:堂堂一国 总理,怎能像奴仆一样跪在别人面前呢?林彪听说了此事后对汪东兴说:“周恩来像个老当差的,只知道唯唯诺诺。”我却看出周总理是有意这么做的。我相信毛泽东也看出来了,以毛那么睿智的大脑,什么能瞒过他?他只是不撕破罢了。你看,此刻他的表情带一丝嘲讽,既像享受这一切,又像洞烛其奸。他完全没有把周恩来放在眼角。他真正对周总理引起警觉是在林彪死亡之后,不过一切已经晚了。此是后话。 周总理沉浸在自己的角色不能自拔。愈老愈精纯。1974年,毛泽东已十分虚弱。某日,一口痰堵在喉咙里,久咳不出,晕厥过去。汪东兴一面组织抢救一边速报周总理。周总理正在人民大会堂开会,一听这消息,脸刷一下白如纸。我紧挨周总理坐着。周总理撑了一下想站起来,似过于虚弱又坐下。我忽感有些异样。旁边有轻微的水声。我仔细一看,惊黄了脸。原来周总理裤管正簌簌滴水。他尿到裤子里了。我连忙扶他去厕所。红地毯上一路尿渍。这情景许多人都目击。王洪文后来说周恩来当场大小便失禁,拉在裤裆里异味刺鼻。我作证无此事。 ---刘亞洲:还原一个真实的周恩来 转自《刘亚洲文集》
彭德怀曾批评周恩来:“净做笨事。是个笨人。”笨人做不了笨事,笨事都是聪明人做的。周恩来太聪明了。他因为聪明而痛苦,又因为痛苦而聪明。到后来,我亦分不清周恩来的炉火纯青的表演哪些是逢场作戏,哪些是真情投入。只有一点我能肯定。鞭策灵魂是残忍的。内心挣扎是惨烈的。这种挣扎在他生命即将结 束时达到了顶峰。 1973年,林彪已死去两年,周恩来总理虽排名在王洪文之后,实际是坐稳第二把交椅。江苏省委书记江渭清参观毛泽东故乡韶山回南京后,提出将周恩来总理淮安故居加以整修,也弄成一个供人民瞻仰的去处。江苏省委正式向周总理写报告。我知道周恩来对母亲感情极深。周恩来祖上显赫。他出生时正值祖父升官,故名“恩来”,以示“恩自天来”。恩来母亲乐善好施。周恩来离家时她对他叮嘱的最后一句话是:“儿呀,以后你要是遇到讨饭的,尽量别给他们冷饭吃。”母亲去世前大病一场,双目失明。回家时恰收到周恩来寄的一张照片,母亲凄叫道:“给我开灯!”她什么也看不见。不久与世长辞。周恩来每念此,泪水长流。 抗日战争时其父尚在。新四军过淮安,其父专门在门口放了一张桌子,上供一面镜子,一碗清水,以象征“共产党、新四军清如水,明如镜”。周家祖坟在淮安城西十里。富贵隆重。翠柏森森。高冢内葬六口棺木,其父母都在。江苏省委的电报是我送到周总理办公室的。周总理看毕,脸色一寒,使劲拍了下桌子:“江渭清脑子不清!”他又一次拿起电报来看,手有点哆嗦。随即吩咐:“立即回报,不准胡来!故居一事,只能突出毛主席一人,不准再有同类事件!” 那夜恩来无眠。次日,他派邓颖超回淮安,令南京军区派工兵和挖土机,将六座祖坟掘开。在附近再挖一穴,挖得特深,然后将棺木两口一层重叠放下,上面用土复盖,不隆起,种庄稼。原来的祖坟用推土机铲平。几十株数人抱不过来的松柏一律斩光。周家祖坟顿时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得干干净净。周总理还不放心,叫江渭清呈照片查验。江青听说此事时,正在天津小靳庄视察,与一个姓周的妇女谈话,江青说:“你改名叫周克周吧,用你这个‘周’克他那个‘周’!” 周恩来看照片时平静极了。这种平静使我感到恐怖。我突然想,这样的人怎么能有后代呢? 那天北京暴雨如注。 ---刘亞洲:还原一个真实的周恩来 转自《刘亚洲文集》
关于《嚎歌》 新凤霞曾专门写过一篇《和溥仪一起唱“鬼嚎歌”》,写她被打成“牛鬼蛇神”后,她所在的“劳改队”有一天命令全体学唱《认罪嚎歌》。学唱中,原是清朝末代皇帝的溥仪和原是评剧演员的新凤霞两人怎么也唱不好,被罚出列练唱。“这一出来两个人唱更糟了。我个子低,皇帝个子高,可我声音高,皇帝 声音低,这一高一低更不是味了。歌词只有几句:“我有罪呀!哎哟!我该死了!哎哟!该死,该死,真该死呀!我有罪呀!有罪,有罪,哎哟,唉唉哟哇!罪该万死了!……”最后是连看管人员都只好不让他们再唱下去了,说这可真是鬼哭狼嚎了! 1967年1月,著名音乐家马思聪不堪“文化大革命”给予他的迫害,携家逃离中国大陆。4月,马思聪在美国举行记者招待会,发表了题为《我为什么离开中国——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可怕真相》的公开讲话。在这篇讲话中他列举了在“文化大革命”中所受到的令人发指的各种凌辱,其中就包括强迫唱《嚎歌》。在被关押批斗期间,“每天早上和晚上还要我们一起集体唱歌。这首歌叫《嚎歌》,歌词是这样的:‘我是牛鬼蛇神,/我有罪,我有罪。/人民对我专政,/我要老老实实。/如果我不老实,/就把我砸烂砸碎!’”马思聪的这篇讲话,被各国记者译成多种文字,经众多传媒发表,因此《嚎歌》的恶名也就随之传遍世界。 ---周七月:我父亲被作曲的一首红歌
系统很久没给我推送这位互关推友的消息,今天突然看见他离开美国回中国了,感觉很突然很意外。 我并不清楚他选择离开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所以我只能按照我自己的体验来探讨一下润美的感受。 我大概比他运气略好,我在美国的感受是不错的。南加州舒适的气候,左派政府的温柔以待,以及我遇到的大多数人,还有就业、教育、医疗……诸如此类民生相关的遭遇,我都能给高分。 直到今年川普再次入驻白宫之前,美国梦对我而言都很真实很振奋。不过最近半年发生的情形大家都看到了,不愿赘述,总之一言难尽。 我能理解这位网友的幻灭情绪,我其实也对我自己时常提及的“高阶文明”、“普世价值”、“民主制度的自洁能力”祛魅了。真的很失望,宇宙已知第一强的政治体,被一个老流氓玩弄得遍体鳞伤颜面尽失。 我没想过离开美国,我还有最后一丝希望——老流氓死亡或者卸任之后,这个国家会不会恢复元气?而我身边跟我境况相似的人们,大都持如此态度。然而这种毫无主动干预,全凭世事主宰的感觉,让人很难受! 我也不会回到我的故国,美国再不堪也不会让我恐惧惊悚,实际上我们小环境的状况并没有改变多,秩序井然只是有点萎靡感。而中国,那是一个“制度人性双杀”的地界,一旦失去秩序,必定是人间炼狱。“文化大革命”是那个国家千年传承的萃取物,希望你对它有所了解。 我不知道我的润美行程何时会淹死或者上岸,不由我的事情,我一般不去焦虑。提振小环境,照顾身边人,爱和眷恋这个世界,是我的短期目标。我并不短视也不会摆烂,但这个世界疯狂运转成这个样子,已经不容人制定中长期目标了。 祝福这位推友,无论未来你在地球上的哪个区域,我都希望你平安健康,达成你的心之所向。🙏🙏
八个样板戏被八亿人看了八年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中国人民的生活,特别是文化生活,被八个样板戏包围了。后来的人概括为:八个样板戏被八亿人看了八年。 这八个样板戏是: 京剧:《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 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 交响音乐:《沙 家浜》 八个样板戏更是大众中的大众与经典。主人公清一色的刚烈,男主角都没有老婆,女主角都不见丈夫。往往是拳头捏紧,嘴一抿,而后大义凛然地开唱,连摇头晃脑都极具革命性。装容前所未有地同化,而脸谱则精简得让人惊骇。 八个样板戏的普及程度,连后来的文艺作品都很难超越,这当然与特定的政治气候有关。八个样板戏中的许多台词,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至今难忘,比如《红灯记》中李玉和唱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李铁梅的“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 《沙家浜》中,大家最喜爱的仍然是阿庆嫂与胡传魁、刁德一之间的“智斗”。 “智斗”这场戏,充分展示了阿庆嫂的风采,她不但具有一个地下工作者所应有的机智和敏锐的斗争经验,同时也具有开茶馆的老板娘所应有的八面玲珑、左右逢源的处事作风。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 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 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 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 人一走,茶就凉…… 这一段脍炙人口的唱段,传唱至今,久演不衰。 内蒙古某边远旗县排练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到乡镇苏木巡回演出时,突然发生状况:买不到女演员套在腿上的半透明尼龙丝袜,那时,这种丝袜本来就产得少,人们嫌其暴露性强,有资产阶级味道,都不敢穿。大家最后讨论,领导决定用红墨水涂在腿上,既代替尼龙袜,又避免过分暴露,跟尼龙袜性质相似,女演员一律在腿上涂满红墨水上场,但见场上一片红腿翻飞,如同女巫作法。成了红腿娘子军。 后来对样板戏的争论,也没有断过,肯定者有之,反对者有之。一些人还是非常喜欢样板戏的,原因就是听熟了;巴金则说,在听到样板戏重播的当晚,做起“文化大革命”噩梦。
铁流:上官云珠的自杀与毛的《卜算子‧咏梅》 1968年11月23日,正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形势越来越好的红潮岁月,也是“阶级敌人”被杀和自杀最恐怖的日子。这天凌晨三点,上海滩一憧高层楼房,一个年青美丽、华贵雍容,身段苗窕淡装素裹肩披长发的妇女,轻轻地摸下床头,步著清冷的月光移向窗前。她 推开门窗探头向外张望,试着往下跳跃的姿式,却又停了下来,嘴里唧唧自语:“这样值吗,死能说明什么呢?”欲退步回去,突然听到远远传来“东方红,太阳升”的歌声,突然紧张一怔,闭上双眼咬紧牙关,敞开细嫩的喉管大大地喊一声:“我没有勾引伟大领袖毛主席啊!”然后纵身往下一跳,在未触地面前她还想:哪是我勾引“伟大领袖毛主席啊”,是“伟大领袖”估著硬上的呀!但她不敢说出口,只能以一死划上个句号。 喊声惊动了四邻,大家借着稀微的鱼肚白晨光,探头望去,在那绿草茵茵的草地上,躺着一具玉洁冰清光艳照人,口里还冒着殷殷血液的软件。围观的人一下辩认出,呀!这不是“中央文革专案组”重点揪斗的电影明星上官云珠吗?昨天还在开她的批斗会呢。 上官云珠生于1920年3月2日,原名韦均荦和韦亚君,江苏江阴长泾镇人。她因在《一江春水向东流》、《丽人行》、《希望在人间》、《万家灯火》和《乌鸦与麻雀》等经典名片中塑造了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而蜚声影坛,成为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但新政后,影坛再见不到她的倩影,好像失踪了一般。 1957年7月,毛泽东到上海布署掀起反右运动的高潮。华东局书记兼上海市市长柯庆施殷勤接待。柯庆施深知毛寡人有疾,遂委派亲信张春桥约上官云珠与毛泽东谈话。情场上拼过来的上官云珠聪慧超人柔情似水。两人在锦江饭店跳舞游泳,之后又在领袖下榻的住所长谈。在这之前,上官云珠因主演过不好的“坏电影”,已被厂里列入“右派”名单,却想不到一下峰回路转,成为“重点保护对象”,接着主演了《小白旗的风波》、《南海潮》等影片。1962年还入选“新中国二十二大电影明星”之一,和上海市政协第一、二届委员和第三、四届常务委员。真叫时来运转! 美丽,对于一个女人既是高贵的资本,也是倒楣的灾难,故有“自古红颜多簿命”。上官本有国色天香之美,加之此时又对“伟大领袖”温柔恬静应对如仪。毛大喜过望,圣心大动。两人相契,遂订私情。其间,柯庆施特意把毛的住在上海的前妻贺子珍(其实没办过离婚手续)送往外地疗养,以策万全。以后,毛悄悄把上官带到北京,在丰泽园小住。此时这位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是个神秘人物,对外身份是御用的专职“按摩师”。 其后,毛泽东或专机或专列临幸上海,也召见上官云珠重温旧情。但是后来“伟大领袖”渐渐地把她淡忘了,但上官云珠却钟情于毛。她哪知毛就是这么一个喜欢厌旧的“君王”,玩过的女人上千上万,谁不是下床就忘?更何况他是个“铁鸡巴”(肖三语),每天没女人陪就睡不落觉,心里哪还有上官云珠。而上官云珠却痴心不改,秋水望穿。 1961年11月,她用练就的瘦金体书法写下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寄给毛泽东以诉相思之苦: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铁鸡巴”毛泽东为其真情所动,写了一首《卜算子‧咏梅》的词回赠她: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这首词本是偷情之作,不久公开发表,却被马屁文人们大肆捧颂,认为是一首斗志昻扬,豪情万丈、“反帝反修”战斗的“革命号角”。于是人人背人人诵,视为“一句顶一万句的真理”,这是何等的无知与可笑啊!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不久,江青在保密处截留了一封字迹娟秀的信,是上官云珠从上海寄来的。江青拿着铁证找老毛大闹。毛只好让步,于是打破延安时代的“约法三章”,结束了江青20多年没有名分的生活,亮出毛夫人的底牌。1962年9月29日,毛与江青双双会见印尼总统苏加诺夫人,报纸上第一次称江青为毛的夫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大权在握的江青,立即下手报复上官云珠,对其残酷批斗反复抄家。上官云珠盼望领袖出面救她。可是“一句顶一万句”的毛泽东,硬不肯为她说一句话。 从1968年9月开始,由江青直接操纵的“上官云珠专案组”和林彪秘密成立的“上官云珠特别专案组”,相继逼迫上官云珠写出更翔实的与毛主席以及其他首长在一起的交待材料。可是,能写的都已经写了,上官云珠搜肚刮肠,也实在写不出令“专案组”满意的材料。1968年11月22日,一个周末的傍晚,上官云珠又被专案组提审。对审讯人员的威逼,上官云珠无话可说,审讯人员一阵猛扇耳光,拳打脚踢,折磨了她两个多小时后,把上官云珠踢出门外,并下最后通牒第二天必须交代,否则后果自负。她不知该怎么办?就这样跳楼了。 文化大革命千千万万被迫害的死难者临死前,大多喊的是:“我没有反党,我没反毛主席”,只有上官云珠的这一声喊(“我没有勾引伟大领袖毛主席啊!”),极特殊。她为什么要这么喊?有人认为她勾引了毛泽东,而上官说“我没有勾引毛主席!”那就法庭上见吧,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如此,文化大革命就不是一场浩劫了。那么,上官承认她勾引了毛主席,事情会怎样?也得让人弄死,而且你还承认了。林彪至死坚决不检讨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文化大革命那个不讲理的年代,你跳楼了也洗刷不了你的污点,你死也白死。至今有人为上官上法庭吗?正义审判了吗?即使偶尔提及也不会让人们听到看到,因为它牵涉到毛泽东。 那么,该怎么看上官临死前的这一声喊?她勾没勾引毛泽东,老百姓不会知道。但她和毛肯定不是接触过一次,而且是非正常接触。 不说上官是怎么接触的毛泽东了,也不说都是谁安排的了。(参见《毛泽东和她的女人们》、《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但大山认为:给上官十个胆她也不敢勾引“伟大领袖”。那么,即使她和毛真有什么,她又没勾引,是毛勾引她吗?也不会,毛泽东喜欢上了上官,还用勾引她吗?这里,得用一下“临幸”这个词儿了。毛泽东和上官真有什么,不过是一个现代皇帝睡你一晚或几晚而已,还用勾引你?“临幸”你是你祖宗积德,三生有幸的荣耀。 类似的情节应该是:上官让皇帝叫去了,男人即使知道了也得忍气吞声,或者和女人一样激动,这种男人不是没有。终于文化大革命来了,和毛泽东接触过的孙维世和上官云珠都死得不明不白。而今这两个女人都死了几十年了。一些事,这两个女人都带走了,你永远不会知道了。不过留下“伟大领袖”的词《卜算子‧咏梅》,却永世不衰,可谁又敢去如实诠释呢?
这幅是1963年9月13日时代周刊的封面。 标题是:红色中国,狂妄的被孤立者。     船头上的四个人物是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和邓小平。    一艘过分拥挤的大船,船舷上摞着补丁,船上热闹非凡,标语上写着打倒赫鲁晓夫,打败资本主义;斯大林,列宁和赫鲁晓夫的画像被抬出来,船尾是中国的导弹 , 有人在上面以武力示威;有人从船上落水,水中有人拼命的往船上爬........ 如果联想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就不难理解这幅画要表达的意思。当时正是中苏翻脸的时候,中共写出了九评来抨击苏联的政策,反击赫鲁晓夫的修正主义.同时,以毛为首的中共想要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新的首领,取代苏联的位置,所以封面的标题写着中国是个狂妄的被孤立者。那艘破船和疯狂的人群在说明中国这个贫瘠的国家拥有着疯狂的民众,水中的惨象在预示着中国的命运。果不其然,仅过不到三年,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上演了,连站在船头的刘邓也被打倒了。 (邓小平作为中共中央书记处总书记,比地位高于他的朱德、陈云、林彪要活跃,所以 《时代》周刊把他画上去了。在画面上,龙头上的四个人物是当时中国的前三号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和第七号人物邓小平。 第三幅头像是谁?应该是马克思或毛泽东,但是画得不像马克思或毛泽东,更不像赫鲁晓夫,倒是像后来带头推翻赫鲁晓夫而上台的勃列日涅夫。 画中的毛泽东手捧花束,而周恩来拿着鞭子。 但是在面对知识界和文艺界的问题上,这两位的角色应该换过来。 毛主席打压知识界和文艺界,周总理在能安抚的时候安抚过,并且和毛泽东就此有过冲突。 在这幅图画问世的几个月之前,毛泽东在他生日那天写了《七律•冬云》: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这首诗折射出中国当时的孤立处境和面临的严重困难局面。)
朱韵和
1个月前
雷颐:造假的《故宫》 (1972年)经批准,当时美国著名电视制片人露西·杰文斯女士拍摄一部以北京一家人日常生活为背景的纪录片《故宫》。 承担这个这次特殊“政治任务”的,是当时的清华大学学生刘志军一家。据刘先生回忆,由于是国务院办公厅交北京市“外办”具体经办,所以北京市“外办”经过几个月 的仔细筛选后才选定他家。但外交部仍不放心,有关领导还亲自到他家实地查访,看了他爷爷、父母、兄弟姐妹,并向当地派出所和居委会作进一步了解才最后确定。 刚开始拍摄,露西便面有困惑:“全家人不管男女老少,衣裤都是黑蓝灰三色,男的都穿军绿球鞋,女的都是方口偏扣黑布鞋,三代人站在一起就像是部队一样”。 当时的情况,正如刘志军所说,“也难怪,那个年代的人除了绿军装,几乎都是黑蓝灰色,即使女孩子有件鲜艳点的衣服,也必须穿在里面,因为露出来就是资产阶级思想。” 但为了表现服装色彩的丰富,他的大妹妹只好向一位刚结完婚的新娘子借了件红衣裳,二妹妹则到邻居家借了件暗紫色格上衣。另外,当时经济凋敝,物质供应紧张,所有东西都要凭票限量供应。 但“《故宫》中有一组镜头,要表现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正在提高。当时正赶上中秋节,广安门菜市场突然摆上了各种新鲜蔬菜,应有尽有。那个年代,老百姓不管买什么东西都要凭证且限量,而惟独那天肉菜全不限量,敞开供应,只要排队就能买上。我父亲的单位为让我家在外宾面前表现出中国人的自豪,还特地补助他100元钱,母亲攥着相当于自己3个月工资的钱,乐滋滋地挤在买菜的人群中……”(刘志军:《影片〈故宫〉引出的跨国情缘》,《纵横》,2002年第7期。) 露西·杰文斯女士的《故宫》播出后,在海外颇有影响,据说当年还获得了美国电视最高奖――艾美奖。从这部片子的拍摄过程便可看出外界当时是如何了解当时的中国的。确实,并不是所有的“纪录片”都“纪实”。纪录片也是一种文本,所以我一直认为,必须通过“文本”之后的真相,才能真正了解历史。但愿后人不会完全以此片来认识那一段历史,当然,如果将此片与刘志军的《影片〈故宫〉引出的跨国情缘》“互文”(Intertextuality),对那一段历史的认识、理解会更加深刻。
朱韵和
1个月前
毛泽东的妄想症状及其与政治形势起伏的关系 据李志绥回忆:毛泽东极度的疑惧/妄想症起源于1956年以后对中共“八大”反“个人迷信”等路线的不满,“他逐渐有一种非理性的怀疑恐惧,但要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爆发时,才完全成形。” 笔者依据李的回忆,将毛的若干妄想症特点与当时的政治局势对比,按时间顺序列表供读者参考。(图) 在精神病学中,“妄想”是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不符合实际的错误信念,是一种病态的判断与推理;它本身与事实不符,但病人却坚信不移,即使用充分的说理和有力的论证都难以动摇他的信念。妄想症又称妄想型精神病,其特征是,由对某真实事件的曲解,进而逐渐形成一个复杂纠结的妄想系统。临床研究显示,妄想症患者中,常见的有夸大妄想、被害妄想、多情妄想、疑病妄想等。在这一症状形成的过程中,情感对思维进程有明显的影响,病人妄想的内容往往与病理的情感相一致。如情感抑郁病人往往产生被害妄想;而躁狂病人往往产生夸大妄想。 从表中所列的毛泽东的恐惧妄想中可以看到:首先,这是一种“被害妄想”;其次,许多妄想不符合基本的生活常识,如天花板上怎么可能“藏人”(后来发现不过是一只野猫);再次,他在政治方面受挫的心态,作为一种重要的情感因素,影响着他的疑惧/妄想。医生李志绥还提到了毛的疑惧/妄想症的重要病理基础:毛长期以来患“神经衰弱”而导致严重失眠,“事实上毛有两种失眠症,一种是生理时钟的混乱,另一种是俗称的神经衰弱性失眠。……毛的神经衰弱有多种症状--失眠、头晕、皮肤瘙痒和阳萎,严重时他会有恐惧感,尤其在空旷的地方,他必须有人搀扶,否则会跌倒,在人多的场合也会发生。……毛的神经衰弱的最终根源,在于他对其他领导同志可能反抗的恐惧。共产党中没有几个毛真正信任的人。”[41]值得一提的是:毛以夜为昼的生活和工作习惯,使他永远在黑暗中思维,而这种生活和工作方式只会促使他在漫长的旷夜中加深各种无来由的猜忌和妄想。 ---宋永毅:“文化大革命”和非理性的毛泽东
中共十大罪恶 中共自1949年建政以来,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制造了严重的灾难。以下是最严重的十项罪恶(排序不分先后): 1. 大规模政治清洗与屠杀 •建政初期的“镇反运动”处决了数百万所谓“反革命”。 •1957年的“反右运动”,数十万知识分子被打成“右派”,被流放、劳改、折磨致死。 2. 大跃进与大饥荒 •1958–1962年推行“大跃进”,虚报产量、强制征粮。 •导致全国性饥荒,饿死人数在1500万至4500万之间。 3. 文化大革命 •1966–1976年,全国陷入十年浩劫。 •知识分子被批斗,古今文物大量毁坏,家庭、社会关系全面崩坏,数百万人非正常死亡。 4. 压制宗教与思想自由 •长期取缔、控制宗教,迫害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道教等。 •系统打压思想自由、新闻自由,审查言论、出版与学术。 5. 六四天安门屠杀 •1989年,数十万学生和市民在北京及全国各地要求民主与反腐。 •中共出动坦克和机枪镇压,造成数千人死亡(确切人数至今掩盖)。 6. 系统性人权迫害 •长期监禁、酷刑政治异见人士、人权律师。 •迫害宗教和少数群体,包括法轮功学员、西藏僧侣、新疆维吾尔人等。 7. 信息封锁与网络监控 •建立“防火长城”,严厉控制互联网与舆论。 •形成世界最大规模的监控体系,侵犯公民隐私和自由。 8. 腐败与权贵资本主义 •权贵阶层攫取国有资产,形成寡头式财富集中。 •政治腐败、官商勾结普遍存在,民众缺乏司法保障。 9. 系统性环境破坏 •粗放式经济发展导致空气、水源、土地严重污染。 •为追求GDP和权力合法性,牺牲几代人的健康与生态环境。 10. 对外扩张与威胁国际秩序 •在南海、台海及边界地区制造紧张。 •借“一带一路”等扩张影响力,输出威权模式。
中共十大罪恶 中共自1949年建政以来,外界普遍认为它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制造了严重的灾难。以下整理出常被认为最严重的十项罪恶(排序不分先后): ⸻ 1. 大规模政治清洗与屠杀 •建政初期的“镇反运动”处决了数百万所谓“反革命”。 •1957年的“反右运动”,数十万知识分子被打成“右派”,被流放、劳改、折磨致死。 ⸻ 2. 大跃进与大饥荒 •1958–1962年推行“大跃进”,虚报产量、强制征粮。 •导致全国性饥荒,饿死人数在1500万至4500万之间。 ⸻ 3. 文化大革命 •1966–1976年,全国陷入十年浩劫。 •知识分子被批斗,古今文物大量毁坏,家庭、社会关系全面崩坏,数百万人非正常死亡。 ⸻ 4. 压制宗教与思想自由 •长期取缔、控制宗教,迫害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道教等。 •系统打压思想自由、新闻自由,审查言论、出版与学术。 ⸻ 5. 六四天安门屠杀 •1989年,数十万学生和市民在北京及全国各地要求民主与反腐。 •中共出动坦克和机枪镇压,造成数千人死亡(确切人数至今掩盖)。 ⸻ 6. 系统性人权迫害 •长期监禁、酷刑政治异见人士、人权律师。 •迫害宗教和少数群体,包括法轮功学员、西藏僧侣、新疆维吾尔人等。 ⸻ 7. 信息封锁与网络监控 •建立“防火长城”,严厉控制互联网与舆论。 •形成世界最大规模的监控体系,侵犯公民隐私和自由。 ⸻ 8. 腐败与权贵资本主义 •权贵阶层攫取国有资产,形成寡头式财富集中。 •政治腐败、官商勾结普遍存在,民众缺乏司法保障。 ⸻ 9. 系统性环境破坏 •粗放式经济发展导致空气、水源、土地严重污染。 •为追求GDP和权力合法性,牺牲几代人的健康与生态环境。 ⸻ 10. 对外扩张与威胁国际秩序 •在南海、台海及边界地区制造紧张。 •借“一带一路”等扩张影响力,输出威权模式。
朱韵和
1个月前
政治鬥爭是最骯髒的 為什麼在億萬民眾把毛澤東當成「神」一樣崇拜時林立果能夠對毛有如此深刻的洞見?這可能與他成長的特殊環境有關。 據林彪的祕書張雲生回憶,至少從1967年3月起,林彪就讓林立果試著為他的講話「拉條子」(寫講話提綱),並聽取林立果的一些看法。漸漸地,林立果對林彪事務的參與 越來越多,1970年8月中共九屆二中全會召開時,林立果也上了廬山。 張聶爾在《原空軍作戰部長魯珉談林立果》中寫道:林立果沒有社會經驗,卻過多過早地接觸了中共最高層的政治內幕,中國當時處在與世界隔絕之中,林立果卻大量地閱讀了國外的畫報、資料、電影、錄像……他的純情和理想在這種尖銳的對比中一下子被擊碎了。 據林立果的女友張寧回憶,當她質疑「五一六」反革命陰謀集團運動擴大化時,林立果不假思索地說:「我不相信有『五一六』。江蘇搞出那麼多,上海就沒一個?都是張春橋和許世友在爭奪勢力範圍。那個張春橋就怕掌握不了軍權。」當張寧提到林彪也說打倒「五一六」時,林立果不屑地一笑說:「你知道法國總統戴高樂的名言嗎?他說政治鬥爭是最骯髒的,無實話可言。」 清查「五一六」運動,是毛澤東發動的鎮壓最初追隨他打倒他的政敵的造反派的運動,屬於過河拆橋,卸磨殺驢。楊繼繩所著《中國文化大革命史》指出:「(此運動中)受到清查的人以千萬計,整死人以10萬計。」 ---王友群:林彪之子林立果論毛澤東 图:叶群和林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