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外交事务
关注
LT 視界
1个月前
川普為普京解圍。明明是普京首先不去,川普才改派魯比奧,現在川普卻說因為自己不去,普京才不去。不過,普京仍然給川普帶來難堪:昨天川普宣布派國務卿魯比奧參加和談,今天普京公布俄方代表團沒有外長拉夫羅夫,只派了個副外長。
#川普
#普京
#外交事务
#拉夫罗夫
#和谈
分享
评论 0
0
光明网-新华网
1个月前
俄总统新闻秘书:普京提议谈判表明俄寻求和平解决方案意愿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1日在俄电视节目中说,俄总统普京提出与乌方直接谈判,表明了俄方寻求和平解决方案的意愿。对于泽连斯基有关应先停火再谈判的言论,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11日评论说,普京主张应先就冲突产生的根本原因进行谈判,而后再讨论停火问题。
俄乌僵局:停火难,美俄角力持续?· 910 条信息
俄乌冲突持续胶着,战事与国际斡旋并进· 1044 条信息
#普京
#谈判
#俄罗斯
#和平解决
#俄罗斯新闻
#国际关系
#外交事务
分享
评论 0
0
Ignatius Lee
3个月前
国防部向马斯克汇报工作,真莫名其妙。马斯克既不是政府官员,作为高级顾问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正式的权责范围(既在干预外交事务,又在干预政府改革),但是一个非政府机构领导者的非正式权力却大到要接受国防部汇报国防机密的地步。不仅特朗普的权力没有得到有效限制,连马斯克的权力得不到有效限制。现在美国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总统不断动用非正式权力扩张行政权限,顺带连总统亲信也在不断扩张非正式权力,这使得限制其权力滥用变得越来越困难。
#国防部
#马斯克
#政府官员
#外交事务
#政府改革
#特朗普
#非政府机构
#国防机密
#美国政治
#总统权力
分享
评论 0
0
光明网-新华网
3个月前
载有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的飞机抵达荷兰
3月12日,载有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的飞机抵达荷兰鹿特丹海牙机场。
#国际关系
#菲律宾
#杜特尔特
#荷兰
#外交事务
分享
评论 0
0
李幺傻
3个月前
全中国的网络都在嘲笑美国,嘲笑川普,说美国要完了。其实,美国完不了,川普就那么点权力,只能在外交事务上咋呼咋呼。再说,他也顶多咋呼四年,四年后就滚蛋。不像金家,什么都要指导,什么都要掺和,而且还要指导你一辈子。他再胡说八道,你也得听。
#美国政治
#川普
#外交事务
#国际关系
#政治体制
#金家
#美国
分享
评论 0
0
འོད་ཟེར།唯色Woeser💙💛 🦋
4个月前
“特朗普站在普京一边。可耻又可悲。” ——吉姆·麦戈文(Jim McGovern)。美国马萨诸塞州的联邦众议员。美国国会中积极参与人权、民主以及外交事务的政治人物之一。吉姆·麦戈文一直支持乌克兰抵抗俄罗斯的侵略,并且对特朗普的支持俄罗斯的立场表示强烈批评。
#特朗普
#普京
#乌克兰
#俄罗斯
#美国政治
#外交事务
#人权
#民主
分享
评论 0
0
环球网-新华网
4个月前
美代表团:将恢复美俄外交使团正常运作
美国政府代表团18日在沙特阿拉伯结束与俄方会谈后对媒体表示,此次会谈后的第一步举措将是恢复美俄两国外交使团的正常运作。
#美俄关系
#外交事务
#使团运作恢复
分享
评论 0
0
淘喵先生
5个月前
💥💥💥💥突发消息:美国参议员泰德·克鲁兹刚刚宣布,对巴拿马违反运河条约的行为展开正式调查,这将为川普总统以任何必要手段,重新夺回运河开绿灯。 “川普总统正在严肃而实质性地论证该条约正在受到违反。目前,该委员会根据参议院规则对巴拿马运河拥有管辖权,今天,我们将审查潜在违规行为的证据。” “巴拿马已经成为一个坏角色。多年来,巴拿马为伊朗幽灵舰队的数十艘船只贴上了标签,这些船只为伊朗带来了数百亿美元的石油利润,用于资助世界各地的恐怖活动。而共匪国公司往往在没有公平竞争的情况下赢得了合同。” “关于潜在的违反行为,川普总统强调了两个关键问题。 第一, 共匪国利用或封锁运河通行的危险。 第二, 过高的过境费用。 共匪国公司目前正在以缓慢的速度,建造一座跨越运河的桥, 这将耗时近十年,而且共匪国公司控制着两端的集装箱港口。 这座部分完工的桥使共匪国能够在没有警告的情况下封锁运河。 而这些港口为共匪国提供了及时观察的前哨,以便选择行动时机。 我相信,这种情况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风险。” 一切即将成为现实!🔥🔥🔥
#美国政坛
#巴拿马运河
#外交事务
#条约调查
#川普总统
分享
评论 0
0
voa-美国之音
5个月前
英国《卫报》:中国外长王毅将访英同外交大臣拉米举行会谈
英国《卫报》星期天(1月26日)报道,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将于下个月访问英国,同英国外相戴维·拉米(David Lammy)举行会谈。
#王毅访英
#中英会谈
#外交事务
分享
评论 0
0
voa-松仁
5个月前
特朗普宣誓就职几个小时后,习近平与普京举行视频会晤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星期二(1月21日)与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举行了一次视频会晤,双方除了互致新年祝福外,还承诺要进一步“深化战略协作,”“坚定相互支持”。
中俄领导人视频会晤事件· 14 条信息
#特朗普就职
#习近平普京视频会晤
#国际关系
#中美俄关系
#外交事务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5个月前
在世界舞台上,毛能抓住的只是一个模糊的光环。尼克松的女儿朱莉(Julie)来访时戴着一枚毛像章,她后来写道:“他的反应简直像个孩子,兴奋得不由自主地紧紧抓住我的手。”为了持续保持知名度,毛见外国政要一直见到临死前三个月。可这些会见有损他的领袖形象。泰国领导人说他们进房时毛在“打呼噜”。新 加坡总理李光耀描绘道:毛说话哼哧嘟哝,头歪倒在沙发背上。从当时拍的照片上可以看到,毛脸如蜡像,两腮下坠,口角流涎。一九七六年五月底,毛看到他接见巴基斯坦总理布托(Zulfikar Ali Bhutto)的照片后,再不见外国人了。 ---铁流:“百兽之王”毛泽东最后的凄楚日子 图1.2:1976年4月30日毛会见新西兰总理马尔登和夫人 图3.1976年5月12日,毛会见新加坡总理李光耀 图4.1976年5月24日,毛会见巴基斯坦总理布托
#毛泽东
#外交事务
#尼克松访华
#国际政治
#历史记录
分享
评论 0
0
陳軍 Jonathan
6个月前
转译 美国《外交事务》最新一期专文 几乎改变中国的人—-胡耀邦与改革开放的未竟事业 作者:陈坚 2025年1月1日 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之一,是1976年毛泽东去世后中国开启的历史性转折——一场全面的改革计划。在这一时期,通过放松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的控制,邓小平(1978年至1989年担任中国最高领导人)推动了巨大的变革力量。这些力量在短短数十年内使数亿人摆脱了绝对贫困,将中国转变为“世界工厂”,并奠定了其成为21世纪大国的基础——唯一可能对抗美国的对手。尽管这一进程由邓小平主导,但当时他得到了另一位鲜为人知的领导人胡耀邦的建议与支持。 胡耀邦的知名度远不及毛泽东、邓小平以及毛时代的主要政治家周恩来。即使在中国,许多1989年后成长起来的人对他所知甚少。然而,正如国际关系学者罗伯特·苏廷格在《党的良知:胡耀邦,中国的共产主义改革者》一书中所述,胡耀邦是“改革开放”这一宏伟进程中的关键人物。在他担任中国共产党主席(之后为总书记,1981年至1987年)之前及期间,他努力打破毛主义对中国政治的意识形态束缚,恢复了数百万在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清洗者的权利,并努力确保改革的优先事项在中国的政策制定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胡耀邦对政治改革的坚持最终导致了他的下台。由于与邓小平的分歧,他于1987年1月被迫辞去中共中央总书记一职。然而,在普通中国民众、知识分子和年轻学生中,他仍被视为中国政治民主化的捍卫者。 1989年4月,胡耀邦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他的去世引发了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支持民主的抗议者的占领行动,以及全国范围内类似的示威活动。七周后,邓小平果断镇压了这些抗议活动,在这一过程中终结了胡耀邦所希望实现的政治民主化。 胡耀邦的重要洞见是,仅靠经济增长不足以支撑中国的国家力量;如果没有政治改革和民主化赋予的合法性,中国在现代化和发展过程中将面临动荡。尽管中国领导人可能认为他们已经找到了一种方法来打破这一关联,但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胡耀邦最终会被证明是正确的——面对经济放缓和不断增长的不满情绪,他们最终将不得不直面胡耀邦的警告。 理想主义者 苏廷格的传记是一部开创性作品,深入而周详地探讨了胡耀邦是怎样的人,以及他如何在一个充满官僚主义者的世界中崭露头角,成为一位怀有改革抱负的领导人。这是第一部用英语撰写的全面胡耀邦传记。然而,苏廷格并非第一位尝试完成这一任务的美国学者。社会科学家傅高义(Ezra Vogel)原本也在着手撰写胡耀邦的传记,但在2020年去世,未能完成这一计划。他打算将这部传记作为2011年广受赞誉的《邓小平与中国的变革》的后续作品。胡耀邦和邓小平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组合:他们的命运在毛泽东统治的动荡年代一同起伏,毛泽东去世后,他们双双走上领导岗位。胡耀邦的政治遗产在很大程度上由他与邓小平的最终分歧定义,这一分歧反映了他们在改革愿景上的不同。 要全面勾勒胡耀邦的一生绝非易事。对于任何传记作者而言,最显而易见且似乎难以克服的障碍就是缺乏档案和其他一手资料。在胡耀邦的情况下,这些资料对中国和西方的研究者来说大多仍然无法获得。苏廷格花了近十年时间寻找资料并采访与胡耀邦同时代的人。在此过程中,他成功地挖掘了胡耀邦的生平,比任何西方学者走得更远。这部传记成果极其细腻,不仅将胡耀邦刻画为一位勇敢而富有远见的改革派领导人,还揭示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胡耀邦是一位理想主义者,据许多了解并与他共事的人描述,他为人诚实、真挚且坦率。他于1915年出生在湖南省一个贫困但受过教育的农民家庭。在父母的支持下,他在艰难的环境中接受了良好的早期教育。他曾连续多年每天步行12英里崎岖的山路上学。14岁时,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青年组织——共产主义青年团,投身革命。胡耀邦的教育背景,加之他对革命的忠诚和对工作的热情,使他在红军(后来的人民解放军)和中国共产党内迅速崭露头角。他参加了艰苦卓绝且具有传奇色彩的长征——红军在1934年至1935年期间向中国腹地的战略撤退,这段经历进一步巩固了他的共产主义资历。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掌权时,胡耀邦已经成为军中最年轻的军团政治委员。 然而,胡耀邦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1932年,在一次镇压“反革命分子”的行动中,毛泽东的特派员毫无证据地指控胡耀邦是敌方特工;他在两位熟知其忠诚的共青团视察员的最后时刻干预下,才侥幸逃过死刑。 1940年代初,毛泽东为巩固其在党内的主导地位发起了一场运动,胡耀邦和其他中共成员不得不经历无休止的自我批评,这种精神上的折磨让人痛苦不堪。正如苏廷格所指出的,这些经历在胡耀邦心中种下了对毛泽东思想及其通过暴力控制人们思想与行为倾向的怀疑种子。 一
#胡耀邦
#改革开放
#中国历史
#邓小平
#经济改革
#社会变革
#毛泽东去世
#外交事务
分享
评论 0
0
陳軍 Jonathan
6个月前
转译“外交事务”长文: 通往乌克兰和平的道路 特朗普需要现实的行动计划、强有力的激励措施和耐心 作者:Samuel Charap 2024年12月24日 Samuel Charap是兰德公司俄罗斯与欧亚政策部的主席,资深政治学专家。 寻求结束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毁灭性战争的人们迎来了重要的契机,即特朗普的当选。与美国总统拜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拜登政府采取了一种毫无保留支持乌克兰的政策,但并未推动为战争设定明确的终局目标,特朗普则几乎将全部精力放在实现这一终局目标上。他早已明确表示,他计划在就职后不久,甚至可能在此之前,促使冲突双方坐到谈判桌前。选举胜利数周后,他任命退役将军和前高级官员基思·凯洛格(Keith Kellogg)为俄罗斯-乌克兰事务特使,强调了他和其政府对结束战争的高度重视。 美国对战争的这种即将到来的重大政策转变可能会让自2022年4月以来实际上陷入停滞的谈判重燃希望。战争初期的几周内,俄罗斯和乌克兰曾多次在线上线下举行会谈,目的是结束冲突;虽然曾制定了名为《伊斯坦布尔公报》的和平框架,但协议最终未能达成。然而,在特朗普当选之前和之后,出现了一些迹象表明,基辅和莫斯科可能都准备重新回到谈判桌。尤其是乌克兰方面,过去两年在领土、人员和能源发电能力方面都损失惨重,他们迫切需要缓解压力,否则人力资源问题将变得至关紧迫。俄罗斯方面也面临挑战:虽然每天都在扩大控制区域,但付出了极高的代价,克里姆林宫希望在不需要无限期承担巨大成本的情况下巩固现有成果。 尽管特朗普尚未明确提出结束战争的具体计划,但他已透露了一些可能采取的思路。具体而言,特朗普经常提到战争带来的可怕人类代价,并表示希望尽快结束战斗。但仅仅寻求一份不解决冲突根本原因的停火协议不太可能奏效。实际上,仅仅停止战斗的协议很可能既不被基辅接受,也不被莫斯科接受。 要取得进展,任何美国推动的谈判方法都必须考虑到双方冲突的更广泛驱动因素及其可能的解决方式。新政府不仅需要制定一个全面的战争终局计划,以解决这些核心问题,还需要制定实现这一计划的外交战略。这不仅意味着为持久停火制定路线图,还包括确保乌克兰安全的方式、为双方提供激励措施,以及稳定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策略。 告诉他们如何结束战争 成功的美国谈判策略的关键前提是明确的终局目标。拜登政府将其政策定为不为乌克兰战争设定明确的美国目标,而是承诺“无论需要多久”支持乌克兰,并将战争结果的细节留给基辅决定。这种明确拒绝定义美国目标的做法并非美国外交政策的常态。尽管美国在非直接参与的冲突中阐明期望的结果可能会显得尴尬,但当事关重大美国利益且拥有影响力时,华盛顿常常会这样做,例如1995年结束巴尔干战争的代顿和平协议,或布什总统为解决以色列-巴勒斯坦冲突提出的“路线图”。事实上,拜登本人也为另一场地缘政治意义重大的冲突——加沙战争,明确了美国的终局愿景。 在这一背景下,拜登拒绝为结束乌克兰战争提出美国方案显得尤为突出。在过去一年里,总统对这一问题的沉默激起了国会两党的一致不满。国会在今年4月批准政府为乌克兰额外提供600亿美元援助时,曾要求提供这样一项战略。此外,在缺乏美国战略的情况下,中国和巴西等其他大国主导了关于结束战争的国际对话:中国单独提出了三份不同的和平计划。而特朗普迅速将这一对话从中国和平计划,甚至乌克兰的计划上转移开来,突显了美国始终拥有的塑造结果的影响力。 目前,特朗普表示他希望战争停止,但尚未提出实现这一目标的计划。任何此类计划应包括四个关键要素:精心设计的停火协议、对乌克兰战后安全的可信保障、对俄罗斯侵略行为的问责机制,以及稳定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措施。至于哪一方控制哪些领土的问题,不太可能通过谈判桌解决;接触线可能会在停火时保持现状,仅进行一些小的调整和交换。此外,尽管领土控制对双方来说都极其重要,但最终这些更广泛的政治问题才是核心关注点。而承认俄罗斯的兼并显然对乌克兰及其西方支持者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武装“豪猪” 为了避免战争再次爆发,美国的和平倡议必须包括威慑俄罗斯、确保乌克兰安全并为双方提供维持停火的激励措施。与停火直接相关的安全保障可以推动上述三项目标。如果未来俄罗斯的攻击行为伴随着显著的代价——无论是触发第三方干预还是乌克兰以增强的威慑能力作出反击——莫斯科采取行动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而如果基辅确信其安全得到保障,它将能够将注意力转向经济复苏和民主建设,而不是成为一个军事化国家。 基辅寻求通过加入北约来获得安全保障。然而,无论是拜登政府还是即将上任的特朗普政府,都不愿在战争期间或战后立即提供这一可能性。此外,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长期以来一直是俄罗斯的政策目标之一,这也是俄罗斯总统普京在2022年入侵乌克兰的核心动机之一。即使联盟成员身份是一个可行的选项,它也并非结束战争的灵活政策工具。加入北约需要32个议会的批准,最快也需要数月时间,并且取决于乌克兰实施许多与冲突解决无关的改革。 一
俄乌僵局:停火难,美俄角力持续?· 910 条信息
俄乌冲突持续胶着,战事与国际斡旋并进· 1044 条信息
#乌克兰
#特朗普
#拜登
#战争
#兰德公司
#和平
#外交事务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