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日本

Justin
2周前
我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是程序员,而这个角色,是十五、六年前,从经营个人工作室开始的 在此之前,我是两桶油的员工,由于工作不饱和,所以上班期间,通过把视频教程下载到 U 盘带到办公室,用公司的电脑开发练习的方式,自学了前端编程(那时候还没有这个分工,大家直呼美工,所以工作职责还包含网页设计、切图等等,制作页面后还要扮演 QA 的角色,不断调试从 IE 6-10 各个版本的兼容性) 后来,朋友听说我学会了编程,就介绍项目给我做,我跟我老婆(大学同学,跟我一起进的两桶油,当时还没结婚)她设计、我开发,兼职完成,逐渐积累经验和口碑,直到有一天,兼职收入已经稳超工资,我们就都从两桶油出来了,全职做项目 技术的实现并非难事,在中国,做项目最大的风险在于回款。除了现实中非常熟的朋友以外,无论什么样的客户、多么顺畅的合作,到了付账时,进度就会异常缓慢,有些老板甚至开始拖字诀 在此期间,也积累了不少的讨债经验 还记得有一次我剃了光头光着膀子,去客户公司大厅坐下来、大声疾呼还钱,奉劝每一个路过的员工赶紧跑路; 也记得有一次,通过社工手段查到一位老板母亲的电话号码,春节钟声响起的时候打电话过去拜年,陈述了她儿子没有支付尾款的事实; 讨债讲究刚柔并济,背调也很重要。如果是底蕴深厚的狠角色,终究是不太敢这么去讨债的,所以上述方法虽然最后都要到了钱,但终归不是长久之计 所以后来还是回到故乡找了份班上,正式从独立开发者,变成了牛马程序员。上班的优势在于,所有事务性工作以外的风险,都由公司承担了,并且出现变故,自己抽身而退的成本是最低的;弊端是处处受制于人、被迫把大量时间精力花在跟企业价值观绑定但不见得对自己是最大收益的事情上 后来我也经历过几家最终倒闭的公司,根本原因大多也是回款问题。但是公司到了一定规模,讨债就很难再通过过激方式了,毕竟数额巨大,一旦撕破脸,欠债的一方随便拿出点什么来,就足以形成互相伤害的局面,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23 年底我启动了全家移居日本的计划,选择的路径是通过创业获得经营管理签证,核心是要在日本创办一家公司,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点,我又成了小微企业的老板 但是日本的经营体验截然不同。这一年多来跟各种客户的合作,结款从来都不是一个问题,最常见的情况是,客户默默打了款,不跟你说,银行的系统邮件来了才知道 这种被动收款的体验,对于曾经剃过光头坐在客户公司大厅讨债的我来说,刚开始还蛮震惊的
这是一篇对所有想通过经营管理签去日本的朋友有用的心得体会 坦白说,2个月前我对这次的新政将要落地完全没有预期,始终觉得是自媒体渲染制造焦虑而已。事实证明,我太乐观了。 新政落地,经营签的门槛瞬间提高了很多很多,简单说来,对于未来新申请的人来说,至少90%的人已经没有资格。 3000万日元电汇,日籍员工雇佣都是极其严苛的要求,换句话说,这个花销对90%来说压根没有来日本的必要。 那么回过头来,在做这个人生重大决定前,你需要搞清楚哪几件事? 1.你为了什么到日本? 我记得在24年寒假前的一天晚上,看到女儿作业写到了11点还没完,当时是小学四年级,她哭了。那一瞬间,我对自己说,为了她,是时候离开了,因为国内的降雨环境已经不适合孩子的正常成长。 24年春节后,我便开始了申请。 2.经营签适合没有经营过的人吗? 我的答案是完全不适合,除非你有钞能力,完全不在乎找人砸钱买房做利润,那显然也是ok的,可问题是,花这么多钱来日本是吃饱了撑的? 试想一下你在一个公司工作了小半辈子,有了丰厚的积蓄,于是来到日本创业,你怎么赚钱?靠人脉还是之前的业务经验?在日本这些都不复存在,所以多数中国人来日本不是买房出租就是做电商。 而我自己因为有了10年的创业经历,外加所处行业是国际贸易,基本上可以在不切断收入来源的情况下来日本生活,最关键的是,一个经营过公司的人和打工仔的心态,社会经验是有区别的,它可以让你在处理很多事上游刃有余。 3.要有多少钱才适合来日本。 这边我们不说绝对资产金额,毕竟中国随便一个家庭卖掉一套房的现金都是非常可观的,更不用说北上广这些地方。 但在我看来,现金储备和收入来源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两个要素。 不要说你房子一套值多少钱,不卖掉就是纸上财富,如果你只有50万,100万的可动用现金,我劝你打消这个念头,这点钱能来日本,但是会很累很累。 经营管理是一个不断消耗的过程,如果你国内没有持续的收入保证,妄想来日本创业获取利润,几乎天方夜谭,要知道,一个公司账户基本就要6个月以后才有资格办理,我也是在第七个月开出了SBI。 算一笔最简单的账,待满10年,我的现金支出应该是400-500万人民币现金。当然你说很多人200万都够,那我们不是一个频道,因为我的底线是要保持中等偏上的生活水平。 4.新政的威力 很幸运,作为存量客户,日本政府给了差不多3年的缓刑期,对我个人来说,最大的难点是未来的雇佣环节。不过呢也不用太过慌张,因为在条款说明里,雇佣是有一定弹性的,即:在公司稳定经营的前提下,入管局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判定你是否一定需要雇佣员工(只针对存量经营管理签人员)。 切记,永远不要为一件还没发生的事庸人自扰,车到山前必有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最终一定会有一个妥协的方式的。 5. 远离小红书,远离中国中介。 这是我最大的原则。我从开始办理签证开始,都只找日本人公司,有接触一些中国人,但也是在这些公司打工的。所有的价格都是明码标价,没有一个人会给你打任何包票。 相信我,在一个发达国家,你可以认为它效率不高,规矩复杂,但这些都是确保你可以得到公平待遇。 所以,朋友们,如果想要改变,去一个新的地方,那么请做好功课,同时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你过的好不好,只有自己知道。 日本绝对不是一个完美的地方,你可以找10000个不来的理由。 而我只需要一个理由:这里是一个文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