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尊重感受
关注
Morris
1个月前
孩子在玩乐高,如果父母只活在头脑里,只想着孩子要积极高效有用,会说:就会觉得玩乐高有什么用?玩半小时,一小时够了,赶紧去学习。但真正重要的是那些看不见的东西。当孩子在玩乐高时,如果他非常专注,就可能进入一种心流状态,那是一种完全沉浸,极度愉悦的体验。这种体验比给他1千块1万块都珍贵。正是这种心灵感受,会一点点培养出孩子的内驱力。所以,父母最重要的不是不断去教育孩子,而是学会少去破坏孩子的感受。不要总想着我要发挥什么作用,而是给孩子留空间,让他按照自己的感觉去探索。其实,破坏孩子感受并不一定是虐待,也可能发生在各种小细节里。比如,孩子说我吃饱了,父母却硬要再喂几口;孩子说我不冷,父母却坚持给他加衣服,结果把孩子热得满头大汗。这些细节传递出的信息是,你的感受不可信,你得听我的。而孩子恰恰需要在这些点滴中学会我的感觉是值得尊重的,我可以依照他来判断和行动。当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他既能信任自己的感受,也能在现实中不断修正,慢慢的,他的自我认知、判断力和独立性就会自然发展起来。
#乐高
#儿童教育
#内驱力
#尊重感受
#亲子关系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2个月前
德国公立小学校规:所有人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年轻,有的年老,有的吵闹,有的安静,有的个高,有的个矮,有的强壮,有的瘦弱,有的快,有的慢。但每个人都是重要的,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在学校里也是这样。我们所有学生老师,包括校工,都希望在相处过程中感到舒适愉快,所以我们需要规则。以下是我们的相处规则:我们要在乎彼此的感受,我们在学校见面了应该相互打招呼,我们作为老师和父母应该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什么样的榜样呢,我们不在学校里用手机打电话,或者随便拍照,我们不做伤害别人的事,如果发生了一些错误或者疏忽我们应该道歉,并且积极去处理,我们要主动询问孩子需要什么帮助,最后每一个人都有在学校学习的权利。除此之外,德国孩子的入园第一课不是团结友爱,而是学会拒绝。我们当然要讲礼貌,但是不是代表我们必须永远礼貌。如果别人伤害了你的感受,你就不用对他那么客气了,礼貌是一个很好的品格,但是你的感受高于他。如果这个会被别人说成自私,那就让孩子做一个自私的人,因为你不需要讨每个人的喜欢你,也不可能让每个人对你满意。另外,德国小学的校规还有一个特色,就是这个规则不只是给孩子立的,老师、父母甚至是校工都要做孩子的榜样。而且很明确的告诉你,立下这个规则的目的,不是为了去限制你,而是为了我们在学校里面可以更愉快的相处。孩子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一个学生。
#德国小学
#校规
#尊重感受
#拒绝
#榜样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