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型依恋

Morris
1天前
你会不会特别希望对方给你热烈及时的回应,否则就会感到很焦虑或者很恐慌。比如说你的伴侣很久才回你消息,你可能会担心他是不是没有那么爱我了。你希望你在意的人都可以非常强烈的表达对你的关注、在意和需要,这样你才能感到安心,但这种状态很容易让你将对方任何微小的变化都解读成我不被爱,或者是我即将被抛弃。他就像是一个自动化开启的程序,让你在那一刻没有办法想到别的可能。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焦虑型依恋呢?为什么你会这么渴望外界对你强烈及时的回应呢?答案就是因为你,你没经历过不稳定的、不可预测的关系。我们要知道,在一个家庭中,理想的亲子关系应该是孩子不需要向父母讨好,不需要让父母开心,也可以从父母那里获得稳定的关注和爱,那么这样的孩子在长大之后,对关系也会比较松弛,因为他知道我不需要抓的很紧,这个关系可以好好的存在。可是相反,如果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是非常不稳定的,满意的时候就很好,不满意的时候可能会暴怒,甚至会摔东西等等,甚至需要孩子的大量付出,才能维系父母的稳定状态,这个孩子就会认为真正的爱就是这样的,就是这样大起大落夹杂着痛苦的,这种努力维系关系的生存模式,会一直延续到成年之后,因为他的潜意识里认为任何关系在平静的时候,在对方没有给到强烈及时回应的时候,都是很危险的状态,都意味着这个关系即将要破裂。那么我就必须要做好努力维系关系的准备。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焦虑型在一开始遇到安全型的时候,他反而不会被安全型吸引。因为安全型在关系那种平稳感,对于焦虑型来说是不够浓烈的,是过于平淡的。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呢?首先面对焦虑的时候,我们不要去急着审判评判他,而是先停下来好好的觉察他。你要觉察到你的焦虑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恐惧,那这个恐惧是否跟我过去的经历有关呢?然后你就会理解,其实你现在之所以这么痛苦,是因为你在过去需要非常努力的付出,才能维系一段关系,那么你以为你现在是需要这样做,并且你无意识的认为对方也应该像你一样努力。最后是重建安全感,你要给自己新的可能性的解释,比如这次对方他没有很快的回我消息,并不意味着我们之间的关系出现问题了。就像过去我也曾经无数次的焦虑、担心,但实际上我现在还好好的在这里,那么我也可以相信,这一次我还是会好好的。要通过反复的练习,恢复自己对关系稳定性的认知和信任。
Morris
3个月前
会不会特别希望对方有回应,并且是剧烈的回应,不然就会很慌。比如好朋友回了一个知道了好的,你会觉得好冷淡,是不是不喜欢自己了,他是不是生气了?亲密关系里,你提了一个需要,比如明天见面吧,对方虽然答应了,但是好像有点冷静,没有很热烈的说我好想你,我好喜欢你,你会马上感到很空,想到要被抛弃了,你很希望外界可以强烈的表达对你的需要和渴望,你才感到安心。所以你抓得很紧,很努力,希望对方也很努力的回应你。这和比较健康的互动的区别是,任何冲突你都会马上联想到不被喜欢,被抛弃。他像一个自动化程序一样写进你的大脑,你没有办法想到别的事情,而事实上这些想象并没有发生。对方没有生气,也没有不喜欢你。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外界的反应对你来说那么重要呢?因为你过去只经历过这样不稳定的关系,必须依靠健康的努力和回应才能维系。什么意思呢?理想的亲子关系是孩子不用努力的讨好,不用努力逗父母开心,关系就是稳定的,孩子长大对待关系就会比较松弛,因为我知道不用很用力,关系也是存在的,但是很多父母反而需要孩子的照顾,孩子的付出来稳定自己。父母的情绪起伏很大,生气的时候暴怒摔东西,好的时候又道歉哭泣,孩子就会觉得关系就应该是这样的大起大落,需要很纠缠很虐关系才能成立。压根没有体验过那种安安稳稳的关系,这种拼命努力的感觉延续了下来,就变成了所有的关系平静的时候都是危险的,所有不热烈的反应都是冷淡的,都是要破裂的前兆。这也是为什么焦虑型的人刚开始遇到安全型的人是很害怕的,不适应的,因为安全的稳定感在焦虑的人的体验里是偏冷淡的,不够浓烈,不够纠缠的。 他为什么不像我一样焦虑和担心呢?他是不是不够喜欢我呢?意识到这些,我们就可以慢慢的练习,把紧握的手放松下来,可以试试这样啊。首先当然是觉察,觉察那个反复出现却实际上没有发生的念头,不去评判他,只是去理解他为什么来问问自己,你现在害怕什么,为什么反复的害怕不被喜欢,是过去发生过什么吗?然后你会理解自己现在的痛苦,原来是因为你过去需要那么辛苦的付出来维系关系,所以你以为现在还需要这样,你希望对方也要和自己一样的努力,对吗?最后给自己一个其他的可能性来看待这件事情。或许这次依然什么都没有发生,就像过去我也无数次的担心,但是现在依然好好的在这里,这一次我也会好好的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