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tbesilent 4天前 发现一个非常奇葩的脑回路: 因为我是普通人,所以我做不了自媒体,也赚不了钱 那些有流量有钱的人,他们都不是普通人 😂 死锁了 发现一个非常奇葩的脑回路: 因为我是普通人,所以我做不了自媒体,也赚不了钱 那些有流量有钱的人,他们都不是普通人 😂 死锁了 #自媒体 #流量困境 #普通人思维
dontbesilent 6天前 《把 LLM 倒过来》 大部分中国人没用过大模型,但是他们看过大模型写的东西 因为 AIGC 矩阵号可以赚取平台广告分成 你不用搜索引擎没关系,我们做今日头条/抖音给你看 你不用 LLM 没关系,我们把 LLM 写的东西推到你面前 你不用也得用,你不看也得看 把 LLM 倒过来 - 把资本主义倒过来 《把 LLM 倒过来》 大部分中国人没用过大模型,但是他们看过大模型写的东西 因为 AIGC 矩阵号可以赚取平台广告分成 你不用搜索引擎没关系,我们做今日头条/抖音给你看 你不用 LLM 没关系,我们把 LLM 写的东西推到你面前 你不用也得用,你不看也得看 把 LLM 倒过来 - 把资本主义倒过来 #LLM #AIGC #资本主义
dontbesilent 1周前 世界上一直是高认知的人,收割低认知的人 最近看到很多内容是这个人把他和精心调教过的 AI 的对话公开出来 让观众误以为这个 AI 本来就是这样,比如抖音上会说 GPT 对于哲学有高深的理解 实际上这个视频是写了大量的提示词之后才录制的 这些不懂的观众就会对 GPT 产生非常大的好奇,于是就产生了一些商业空间 在这个商业空间里面,你已经找到了一些非常好骗的用户 世界上一直是高认知的人,收割低认知的人 最近看到很多内容是这个人把他和精心调教过的 AI 的对话公开出来 让观众误以为这个 AI 本来就是这样,比如抖音上会说 GPT 对于哲学有高深的理解 实际上这个视频是写了大量的提示词之后才录制的 这些不懂的观众就会对 GPT 产生非常大的好奇,于是就产生了一些商业空间 在这个商业空间里面,你已经找到了一些非常好骗的用户 #AI揭露 #认知差异 #商业欺骗
dontbesilent 1周前 最近看了一些人用 agent 赚钱的案例,有个想法,不一定对(大概率错),还是想发出来,求个批评 起因是,我身边不同的人在售卖 agent 的时候,都出现了类似的买家要求:买家希望多付钱,让 agent 作者做定制化,使得这个 agent 可以符合个性化的业务需求 这其实是一个软件外包业务,买家会给你提出离谱的需求:做一个微信多少钱?做一个淘宝多少钱? 换到 agent,买家会给你一篇文章, 最近看了一些人用 agent 赚钱的案例,有个想法,不一定对(大概率错),还是想发出来,求个批评 起因是,我身边不同的人在售卖 agent 的时候,都出现了类似的买家要求:买家希望多付钱,让 agent 作者做定制化,使得这个 agent 可以符合个性化的业务需求 这其实是一个软件外包业务,买家会给你提出离谱的需求:做一个微信多少钱?做一个淘宝多少钱? 换到 agent,买家会给你一篇文章,说:大概输出这种文章就行。 等你真做了,他又不满意。因为「大概这种文章」只是一种感觉,不是明确定义。没有明确文档的情况下,软件是无法开发的 所以,我暂时有个不成熟的结论: 1. 要不然就针对小白,售卖 prompt 教程 + 现成的 agent(直接给一个使用地址),价格一定要低,99 元甚至 19 元以下。 你学会几成我不管,一个实打实的 prompt,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2. 给企业定制,拉一堆人真正给你解决业务问题。保证机器可以代替人力。但是收费就是几万、几十万、几百万不等 3. 至于小几百、小几千的散户定制需求,不干 4. 所以,无论走方案一还是做方案二,核心都是解决获客问题。你能 toB 获客就走方案二,你能大规模(单价低 必须走量) toC 获客,那就方案一。没有中间地带 #agent #软件定制化 #软件外包
dontbesilent 2周前 不怕失败,不是一个动不动就谈格局、哲学的事情 道理很简单,局部的失败是全局的胜利 一个有体系、有结构的业务,需要在每一个单点做充分的测试 最终才能构建一个自洽、通透的业务,从头到尾想清楚 我做 10 个产品,只有 1 个能卖掉,另外 9 个叫失败吗? 它只是必须存在的冗余 你非要说这 9 次失败打击到你了,要死要活了,就没意义 好比我必须先打个车去机场,然后才能坐上一趟飞机 你说坐 不怕失败,不是一个动不动就谈格局、哲学的事情 道理很简单,局部的失败是全局的胜利 一个有体系、有结构的业务,需要在每一个单点做充分的测试 最终才能构建一个自洽、通透的业务,从头到尾想清楚 我做 10 个产品,只有 1 个能卖掉,另外 9 个叫失败吗? 它只是必须存在的冗余 你非要说这 9 次失败打击到你了,要死要活了,就没意义 好比我必须先打个车去机场,然后才能坐上一趟飞机 你说坐飞机这个事儿是成功的,但是打车去机场这个步骤是失败的 这他妈不是扯淡? #失败 #胜利 #业务
dontbesilent 3周前 副业是个伪命题 有限的资源,一定要集中火力,打到投产比最高的那个点上 不存在「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问题 多个篮子放鸡蛋,是为了分摊风险,而风险源于未知 所以问题不是多一个篮子能解决的,是要从「未知」变成「知」 有副业,意味着同时拥有一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主业,这才是核心问题 且大概率,主业和副业,哪个投产比都不高 全部放弃,不破不立 副业是个伪命题 有限的资源,一定要集中火力,打到投产比最高的那个点上 不存在「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问题 多个篮子放鸡蛋,是为了分摊风险,而风险源于未知 所以问题不是多一个篮子能解决的,是要从「未知」变成「知」 有副业,意味着同时拥有一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主业,这才是核心问题 且大概率,主业和副业,哪个投产比都不高 全部放弃,不破不立 #副业 #投产比 #风险管理
dontbesilent 1个月前 为什么大部分的流量,是注定无法变现的 99% 的商家都觉得搞流量很难、很痛苦,但他们不太谈变现模式的问题。 反而看起来不缺流量的博主,天天聊应该怎么变现。 核心问题是:能变现的,是用户心智,不是用户人群。 一个博主天天发自己的猫,火了,然后就去卖猫粮。可是看你的人不一定自己养猫呀。 我养猫 7 年,我对猫粮比你还懂,你怎么卖加价猫粮给我? 在人群上,我和她橱窗里的猫粮是匹配的,但是在消 为什么大部分的流量,是注定无法变现的 99% 的商家都觉得搞流量很难、很痛苦,但他们不太谈变现模式的问题。 反而看起来不缺流量的博主,天天聊应该怎么变现。 核心问题是:能变现的,是用户心智,不是用户人群。 一个博主天天发自己的猫,火了,然后就去卖猫粮。可是看你的人不一定自己养猫呀。 我养猫 7 年,我对猫粮比你还懂,你怎么卖加价猫粮给我? 在人群上,我和她橱窗里的猫粮是匹配的,但是在消费心智上,极度不匹配。我的下单概率无限接近于 0 擦边博主有无穷无尽的男粉,这些人买过无数的 3C 数码产品,但是怎么可能从你这买呢? 从 Day1 开始,从用户看到视频/图文的前 5 秒开始,用户心智就已经锚定了,后续极难扭转。 你只能寻找一下,这个流量有无变现空间,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想创新,几乎不可能。 赚过钱的商家,在这个事情上遇到的问题是多重变现问题,比如我卖中老年女装积累了流量,能不能让这些老年人买老花镜、助听器。 对于没赚钱过的商家(其实暂时只能算是流量主),能不能搞定第一重变现,都是个很大的问题。 最典型的就是免费资料当钩子引流,结果来的全是白嫖粉。用户资产为 0,考虑到你引流还有成本,所以你的总资产是负价值,也就是你忙活一通,给自己弄成负债了。 回到开始的问题,为什么商家缺流量,博主不缺? 因为商家是带着商品找流量,带着锤子找钉子。 博主没有这个包袱,只要流量,不挑食,那自然难度完全不同。 而赚过钱的博主、有经验的博主,面临的难度又会不同,这群博主的心智和商家是一样的。 他们知道什么样的流量有价值,什么样的流量没价值。 什么样的流量能卖出什么样的货,对应的交付难度、交付成本是什么 我的商业信条是:做生意的第一步是找到买家。 是买家,不是用户。 用户仅仅是愿意使用而已,这是人群匹配。 而买家是愿意用货币来交易的,这是心智匹配。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消费大量线上内容,真正能打动你、让你买单的瞬间,一天能有几个?几天能有一个? 大部分的内容,注定就是无法变现的。 最终躺在互联网的某个服务器里,灰飞烟灭。 #流量变现 #用户心智 #商家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