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内容创作
关注
dontbesilent
5小时前
看了一圈讲车的自媒体,又看了一圈讲 AI 的自媒体 发现前者对后者是降维打击 最有能力做内容的人会涌向最值钱的市场 优秀的车评人看 AI 领域的自媒体赛道,应该会觉得这是一片空白吧
#汽车自媒体
#AI自媒体
#降维打击
#内容创作
#市场价值
分享
评论 0
0
卫斯理
12小时前
我虽然不喜欢罗胖子 但写作的确是新时代的“cool” 得益于互联网 我们这个时代早就解决了内容的分发问题,剩下的只有创作者之间的内容比拼了 只要我们会写作,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去上传自己的作品给大家看,且只需要一台笔记本就够了
#罗胖子
#写作
#互联网
#内容创作
#便捷
分享
评论 0
0
赵纯想
15小时前
Sora的模式纯粹是一场产品蝗虫们的狂欢,都说AI To C要大爆发,实际上真实的C拿脚投票扭头就跑,剩下一些PRO的C抱在手里爱不释手,满脑子想的都是什么时候能让我调调API。 这业态字节已在多个产品中把它给测烂了。包括改来改去的即梦UGC页。结论无非指向留存低、黏性差、脑腐严重且迅速。 - 如果AI视频生成真的精彩,TikTok会是(也早已是)它的最佳发布场所。 - 热门AI视频,“必然”会引发连锁的“拍同款”meme浪潮。在TT中,这种浪潮已经反复上演。大金链子男朋友,竖起大拇指的猫咪,飞出窗外的婴儿。它只能是真人视频信息流中的下酒菜。 - PureAI视频,心理预期不再是看画面了,因为所有人画面都一个水平且都是假的——而是变化为“看观点、看创意”。这对内容创作、内容消费的循环是毁灭性打击。因为你胆敢要求C动脑子。TT里随手拍一张玉足,“生成”时间1秒,不需要动脑子。 - 想问题时,把这产品的能力放大十倍百倍来想。假设Sora8.0能够生成让人完完全全无法分辨虚拟还是现实的视频,并彻底摧毁了影视后期。那么想在这样的平台中成为脱颖而出的创作者,人该怎么办?只会写更长的提示词、添加更多精心地编排和控制,用更高水平的复杂编排器,以拉开差距。好,编辑完毕了,拿去发Youtube和TikTok。 - 自然语言控制推荐视频。又是虚增实体的设计。真C都懒,更喜欢打开就刷。 - 至于社交合拍,天涯共此时的感受,指望它,来建立社交网络,存在巨大悖论。两个人一旦在视频中联合出现,这是一种比好友关系更“粘稠”的数字产物。就要面临后来分手后、关系变化后、闹矛盾后的恶性用户体验。除拉黑、删除之外,是否能“销毁有我出镜的他的视频”?管杀不管埋,长尾有巨大、恶心体验。
#Sora
#AI视频
#用户留存低
#内容创作
#社交合拍
分享
评论 0
0
wong2
1天前
刷到一个小红书账号,能每天坚持发也是厉害
#小红书
#内容创作
#社交媒体
#用户毅力
分享
评论 0
0
AI Will
3天前
平均来说,涨到一万粉丝需要多久? 嗯,这得看是哪个社交平台了。
#社交平台
#涨粉
#粉丝
#社交媒体
#内容创作
分享
评论 0
0
李举刚
4天前
用一个月时间涨粉2000多,我想我做对了这么几件事儿, 并非事后总结,实际上在发帖时我已经有一套打法: 1)现象痛点+解决方案/可落地的实操 2)反常识,通过自己体验和观察,写出站得住脚的视角 其他火的内容没有预测到,不能用结果去倒推,我就不写了,可能有运气成分在。 这个做法,也是近期实践比较有效的增粉方式,其他推友也总结了很多,大家不妨综合起来看。
#涨粉经验
#内容创作
#社交媒体
#反常识视角
#经验分享
分享
评论 0
0
Lyric🌀
4天前
大概六年前,我还在写公众号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花三小时写这个工具,只为一分钟拯救公众号排版》。 现在这篇文章已经找不到了,因为离开公众号的时候我把所有文章都删了。 文章的主要内容是疯狂 diss 微信公众号,然后安利我开源的排版工具 wechat-format 这工具主要解决: 1. 支持 Markdown,排版好看点 2. 因为公众号文章无法使用链接,所以把链接改成引文放在文章末尾 3. 支持代码块,别使用截图了 当时虽然大家能使用秀米,但是秀米和公众号一样都在我的 diss 范围内,属于没有品味的东西。 而那时候能用 Markdown 排版公众号的仅有我这一家,不少作者也都用过这个工具,因此这篇文章和工具都火了。 在公众号作者的传播之下,这文章被前老板看到了,他给我打赏。他这个动作给了公众平台的朋友很大的压力,于是分两次来询问我对公众号的意见和建议。 既然诚心诚意问我了,我就仔细说了意见,但建议就免了。记得当时大概对他们说,我知道你们的决策逻辑,我这样的需求是没可能得到满足的。 当时有人问我,为什么不商业化。我觉得这种依附于大平台的工具不太有意思;而且在中国做内容行业吧,风险太高 ROI 太低。 但做内容本身还是有一些意思的,于是后来过了几年做了 Quaily ()。 对公众平台的看法: 这么多年一直没变,我依然觉得它很差。如果产品负责人不高强度使用自己做的东西,很难想象它能做好。 不过一个产品要满足所有人的品味是十分艰难,就像干净的饮用水和空气中不会尝出任何味道。 不喜欢的话,可以离开,也可以自己做,或者 both,就像我一样。 今天我做 Quaily 也是一样。这些原则也写在了这里:
#公众号
#Markdown排版工具
#微信公众号diss
#内容创作
#Quaily
分享
评论 0
0
卫斯理
4天前
X增长群我提到网感 如何获得网感? 如下几点,不过一家之言 1、多输出,你写的越多你才有感觉 2、多互动,群聊、评论、discord 讨论,碰撞的越多,越有感觉 3、多看多思考,像牛逼的人看齐,看他们的信息源哪里来的,看他们的工具是什么,看他们的钩子、包袱 4、游戏心态,做自媒体本质上是一个向下兼容的过程,唯有游戏心态才能玩好互联网,下沉下沉,去玩以前鄙视的东西,比如贴吧,Reddit ,4chan,我们要能做到左手读佛洛依德,右手发弗洛伊峰…
#网感
#自媒体
#社交互动
#游戏心态
#内容创作
分享
评论 0
0
Cell 细胞
4天前
# 吴京采访梗台词生成器 - 提示词模板 ## 使用方法 将下面的提示词复制,将【目标角色/场景】替换成你想要的内容,然后让AI生成台词。 --- ## 提示词正文 请为【目标角色/场景】生成一段模仿吴京采访梗的台词脚本。 ### 核心要求 **1. 严格遵守结构和节奏(这是匹配原视频的关键)** 第一段(记者提问): - 1句话,10-15字 - 格式:"这个XXX最大的难点在哪里呢?" 第二段(困难三连 + 经验陈述): - 必须3个困难点,用"是...的"句式 - 格式:"XXX是...的,YYY是...的,还有ZZZ是...的" - 然后1个总结性问句(如何做到的) - 列举3-5个具体困难/细节,每个用"怎么...的"结尾 - 最后1句:"这个经验是无价的" - 总长度:80-100字 第三段(成就七连问 + 价值观): - 必须7个反问句 - 格式:"我XXX过,你XXX过吗?" - 每个反问句8-12字,逐步递进 - 前4个:具体经历(惊险/辛苦) - 第5-6个:专业技能 - 第7个:核心成就(最重要的) - 最后总结:2句话强调内在成就,1句话贬低外在名利 - 总长度:120-150字 **2. 内容创作策略(Meme传播核心)** 必须包含以下元素: - **行业黑话/暗语**:该圈子内部才懂的术语(至少3个) - **流行梗/段子**:近期该领域的热门事件/笑话(至少2个) - **共鸣痛点**:该群体普遍经历的困难/尴尬(至少3个) - **自嘲式炫耀**:表面吐槽实则炫技的内容(至少2个) - **反差对比**:高大上vs接地气的强烈反差(至少1处) **3. 传播学优化原则** - **社交货币**:让转发者显得"懂行"/"有趣" - **情绪唤起**:制造"哈哈哈太真实了"的认同感 - **实用价值**:戳中真实困境,引发"就是这样"的共鸣 - **故事性**:有画面感,容易在脑中重现场景 - **公共性**:用具体名词/事件,不要抽象概念 **4. 大众心理学应用** - **群体认同**:强化"我们vs他们"的边界感 - **优越感**:让圈内人感到"外人不懂我们的酷" - **受害者叙事+英雄叙事**:既惨又牛的双重人设 - **禁忌幽默**:合理调侃行业潜规则(但不触及红线) **5. 语言风格** - 口语化,有节奏感,可以带语气词 - 数字要具体(如"26个国家""三个月""996") - 适当夸张但不离谱 - 最后一句反转要有力度 **6. 质量检查清单** 生成后自查: - [ ] 是否严格符合三段式结构和字数要求? - [ ] 困难三连、成就七连问是否数量准确? - [ ] 是否包含至少5个该领域的行业梗/术语? - [ ] 圈内人看了会笑,圈外人看了会好奇吗? - [ ] 朗读时是否有节奏感和画面感? - [ ] 最后的价值观反转是否有力? --- ## 输出格式 请严格按照以下格式输出: ``` -----台词开始----- 记者:[提问] [角色]:[第二段-困难陈述] [角色]:[第三段-成就七连问+价值观] -----台词结束----- ``` --- ## 示例应用场景 可以用于但不限于: - 职业角色:产品经理、设计师、教师、医生、律师等 - 兴趣爱好:健身、摄影、钓鱼、游戏、做饭等 - 生活场景:带娃、装修、考研、相亲、租房等 - 虚拟角色:修仙者、网文作者、up主、电商卖家等 --- ## 使用提示 1. 角色描述越具体,生成效果越好(如"中年甲方产品经理"比"产品经理"更好) 2. 可以指定特定梗(如"要包含XX事件的梗") 3. 如果首次生成不满意,可以要求"更加离谱一点"或"更接地气一点" 4. 生成后建议多读几遍,调整不顺口的地方 --- ## 进阶玩法 - **组合玩法**:同时生成两个对立角色的版本(如"甲方vs乙方") - **地域特色**:加入方言梗或地域特色(如"北京互联网人") - **时效热点**:结合最新新闻/事件(但要注意时效性) - **跨界混搭**:融合两个不相关领域(如"修仙的程序员") --- 现在,请告诉我你想要生成哪个【角色/场景】的台词?
#吴京采访梗
#台词生成器
#提示词模板
#meme
#内容创作
分享
评论 0
0
Y11
4天前
不同媒介(小说、影视、游戏)中应用递进技巧有何区别,值得AI原生独立开发者关注?
#媒介差异
#递进技巧
#AI原生
#独立开发者
#内容创作
分享
评论 0
0
宝玉
5天前
还是让雷军来改造一下微信公众号吧!下面有请雷军: 好的,朋友们!请坐。 (音乐渐弱,灯光聚焦) (雷军式微笑,环顾全场) 大家下午好! (停顿,掌声) 谢谢,谢谢大家!每次站在这里,看到这么多熟悉的面孔,这么多支持我们的朋友们,我的内心都无比激动。 今天,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在座的有多少是内容创作者?有多少人,每天都在用微信公众号,记录自己的思考,分享自己的热爱?请举一下手我看看。 (环顾四周,点头) 哇,非常多!谢谢,请放下。 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朋友们,在你们创作的路上,有没有遇到过一个让你抓狂、让你崩溃、让你想砸电脑的瞬间? (现场发出会心的笑声) 我看到大家都在笑。是的,我相信我们想的是同一件事。那个折磨了中国至少2000万内容创ators,每天浪费掉我们无数宝贵灵感的“头号敌人”——微信公众号,那个后台编辑器。 (PPT上出现一个巨大且丑陋的编辑器截图,上面布满了各种吐槽弹幕) 我们做过一个调查,一个触目惊心的数据。一个熟练的公众号运营者,平均每排版一篇3000字的文章,需要花费多长时间?45分钟!其中,有超过 57.3% 的时间,也就是25分钟,是在干什么?是在调整字号、行间距、寻找一张没有版权风险的配图,是在跟那个编辑器“搏斗”! 更可怕的是什么?是闪退!我们的数据显示,平均每位创作者,每年会因为编辑器突然的、毫无征兆的崩溃,丢失掉 4.7 次,将近5次快要完成的稿件!朋友们,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每年有将近 1亿篇 本该诞生的精彩文章,就这样消失在了那个无情的404页面里! 这,是这个内容时代最大的“生产力黑洞”!是一个困扰了行业长达十年之久的难题!我们真的要忍受这一切吗?我们的创造力,就应该被这么一个简陋的工具所束缚吗? 不!我们绝不接受! 所以,我们决定,要为全中国的2000万创作者,打造一款真正属于这个时代的、强大的、智慧的创作工具! (停顿,深吸一口气) 我们为此,做了整整 三年 的努力。 我们的团队,150名顶尖的软件工程师,用了 1095个日夜,分析了全网 TOP 100万篇 爆款文章的排版范式。我们飞遍全球,与 Adobe、方正字库等7家全球顶级视觉机构进行深度技术交流。我们推倒了 9 版完全不同的产品架构,写下了超过 200万行 的核心代码。 我们只有一个目标:把创作的权利,完完整整地,还给创作者! 今天,这,就是我们的答案! (转身,身后大屏幕上出现产品logo和名称,极具科技感) 「米创 HyperWriter」智能创作引擎! (掌声雷动) (PPT展示产品界面,极致简洁、充满设计感) 首先,我们解决了最基础,也是最致命的“稳定”问题。我们自研了 「宙斯盾」防崩溃守护系统(Aegis Guard System)。它能做到什么?它能让你的编辑器在任何复杂操作下,稳定性提升 300%!我们做了一个极限测试,同时插入100张高清图片和3个视频,反复拖拽缩放1000次,崩溃率,是 0!是的,朋友们,你没有听错,是 0! (现场惊叹声) 但仅仅稳定,是远远不够的。创作,应该是流畅的,是优雅的。 为此,我们推出了革命性的 「灵感布局AI引擎」(Inspiration AI Layout Engine)。你只需要把文字放进去,它就能在 0.1秒 内,智能分析你的文章脉络,并为你推荐 83套 由金牌设计师和算法联合打造的顶级排版方案!从“科技未来风”到“国风雅致”,一键应用,全文瞬间脱胎换骨! (PPT上快速演示文字进去,多种精美排版瞬间切换的效果) 过去调整格式需要30分钟,现在,只需要 1秒!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我们还解决了那个世界性难题——找图。我们投入巨资,与全球最大的视觉中国、Getty Images等5家图库达成战略合作,为所有用户打造了一个 「全球灵感素材库」。里面包含了 3000万 张高清正版图片、500万 个GIF动图和 100万 个矢量插图!你只需要输入关键词,比如“激动的雷军”,0.2秒,图就来了! (PPT上演示搜索“激动的雷军”,瞬间出现各种相关图片,引发现场大笑) 每一张,都是正版授权,可以直接使用!让你彻底告别版权焦虑! 当然,我们还准备了更多。我们联合“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实验室”,共同研发了 「热点追踪系统」,实时分析全网热点,为你的选题提供数据支持。我们还内置了 「AI智能校对」,错别字检出率高达 99.8%,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整整 12个百分点! 这,就是「米创 HyperWriter」,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编辑器,它是你的首席排版师、是你的创意素材库、是你的数据分析师、更是你最可靠的创作伙伴! (停顿,喝一口水) 那么,这样一个集众多黑科技于一身的创作引擎,一定很贵吧? (现场安静,充满期待) 市面上,稍微好用一点的第三方编辑器,一年的会员费,至少是199元,功能还不到我们的一半。那些国外的顶级写作软件,更是高达上千元一年。 我们的「米创 HyperWriter」,如果定价,我们觉得999元一年,都非常超值。 但是!我今天来,不是为了赚钱的。我是来,交个朋友的! (全场欢呼) 「米创 HyperWriter」所有基础功能,包括「宙斯盾」守护系统和每月3次「灵感布局AI」使用权,永久免费! (掌声,欢呼声达到高潮) 而对于需要更高阶功能的朋友们,我们推出了「米创 HyperWriter Pro」版本。包含了无限次的AI布局、3000万正版图库的无限使用、AI校对等等我们刚刚提到的所有功能! 价格是多少呢? 不是999,不是499,也不是199! (节奏放慢,一字一顿) 一年,只需要…… 99元! (PPT上打出巨大的“¥99/年”) (掌声经久不息) 还不够! 今天,就在发布会现场,所有下单Pro版本的朋友们,我们再免费赠送一套与“汉仪字库”联合定制的 价值1999元的「米创品牌字体包」!内含5款专属可商用字体! (现场再次沸腾) 朋友们,我们想做的,从来都不只是一款冰冷的产品。我们想传递的,是一种信念。 我们相信,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每一个人的创造力,都值得被尊重,都值得被最好的工具所激发。 从今天起,忘掉那个卡顿、丑陋、低效的过去吧! 让灵感,再无束缚! 「米创 HyperWriter」,献给所有还在坚持创作的你! 谢谢大家! (鞠躬,灯光亮起,音乐响起,发布会结束)
#雷军
#微信公众号编辑器
#米创HyperWriter
#效率提升
#内容创作
分享
评论 0
0
dontbesilent
6天前
想要“接住这波流量”是对内容不够理解的表现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是用来变现的 变现的方式也不是在内容火了之后才开始思考的 如果你不知道下一条爆款什么时候出现,你需要解决的是:让自己知道下一条爆款什么时候出现 而不是“接流量”
#内容理解
#流量变现
#爆款内容
#内容创作
#反思
分享
评论 0
0
Yangyi
1周前
如果你想靠内容做自媒体,以下是我理解的关键成功因素 【第一步】发现自己的优势特长 这一点如果你不自知,有两个方法获取 - 方法1:问朋友,挖掘你的隐私象限 可以去找一些朋友们问一问,让他们用一个有价值的词来描述你,是什么 - 方法2:回顾别人的提问 想一想,一般别人会询问你什么问题,或者别人找你帮什么忙,或者别人为你付过什么费? 这些地方往往是你的优势所在 【第二步】为这个优势找到一个定位标签 当你发现了优势之后,给这个优势找一个定位标签 然后持续不断强调这个定位标签,别人就会有印象 这就是你与众不同的差异化,当别人想到这个标签时,第一 印象就是你,这就是成功的IP定位了 【第三步】基于这个定位,构建你的内容系统 围绕这个定位来搭建内容,你可以构建的内容大概有四类 日常鸡汤 - 围绕这个定位的短平快心灵鸡汤 - 日常吐槽分享 知识与资料 - 围绕定位的行业信息科普 - 围绕定位的资料分享 - 围绕定位的内容聚合整理 - 人们遇到的常见问题以及该如何解决 实战案例 - 你或你朋友的成功经验 - 你或你朋友的失败教训 - 你的故事 猎奇方法 - 围绕这个定位的一些猎奇方法,比如MrBeast,户晨风,这些猎奇方法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其实很多年前也有相似的人做过相似的事情 找到这种Pattern,你就可以去尝试,指不定也能火 【第四步】将流量转化私域 可以利用资料钩子来引导关注转化,不论是转化到公众号,还是加微信,或者买个社群,甚至是newsletter,总归你能不断触达他们 以上就是我理解依靠文字内容做IP的基本策略 当然,随着你的IP品牌深度逐渐增加,你还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自媒体
#内容创作
#IP定位
#优势挖掘
#私域流量
分享
评论 0
0
Yangyi
1周前
如果你能坚持发100篇微信公众号 大概率你都能做起来微信公众号 世界的关注度 会奖励那些聚焦的人 当你有一篇拿到推荐 就会引动其他文章的增长 写 拿到推荐 然后用户从推荐进来阅读 就越容易被推荐 系统慢慢了解你的账号定位 也慢慢推荐对的人给你 我发公众号和做推特不一样 我从未设计过任何目标 随缘增长 我把它当做一个自己的信息笔记 就这样发了几十篇,也有几千个读者了,虽然没有什么十万+,也没有一夜爆粉,但这个世界在不断筛选慢的人 如果你从一开始就想着,我写30篇不行就算了 那你很可能也无法进入到那个奖励循环里 当飞轮慢慢转动的时候,其实已经筛选掉大量的人了
#微信公众号
#内容创作
#坚持
#长期主义
#个人成长
分享
评论 0
0
dontbesilent
1周前
用大模型的多模态,向“普通人”展示:AI 竟然还能这么用 ⬆️ 这句话可以让我抖音涨粉 50w~100w 之后每用这个方法做一条视频,我就转一下这条推文 #flag
#大模型
#多模态
#AI应用
#抖音涨粉
#内容创作
分享
评论 0
0
ilovelife
1周前
#每日推荐 让编辑简单高效,让创造永无止境。 用 AI 帮你提升写作效率和呈现效果。可以支持一键markdown排版、一键AI生成文章、一键AI配图、多样式导入导出与一键复制微信公众号格式。 完全免费,创建文章和目录数量没有限制,同时AI使用也没有限制
#AI写作
#效率提升
#Markdown排版
#免费工具
#内容创作
分享
评论 0
0
dontbesilent
1周前
衡量每天的自媒体工作的指标,是看你每天拉黑的人数 内容发出去,就是一剑斩下去,把人群分为两半 一半是粉丝,一半是黑名单 不痛不痒,人畜无害的内容,是没有效率的,发了白发,浪费时间,填充算法而已 如果内容发出去,你分辨不出自己应该拉黑谁,那大概你也没有打动谁 —— 今日抖音拉黑 200 人,视频号拉黑 100 人有感
#自媒体
#拉黑
#粉丝
#内容创作
#争议性
分享
评论 0
0
宝玉
1周前
根据 YouTube 视频生成 Blog 文章提示词: 你是一位顶级的深度内容创作者与思想转述者,拥有将任何复杂信息转化为一篇结构精巧、文笔优美、思想深刻的中文博客文章的卓越能力。你的写作风格不是信息的罗列,而是思想的启迪;你的文章不仅让人读懂,更让人思考。 你的任务是:将我发送的 YouTube 视频,完全内化和吸收后,以你自己的口吻和叙事风格,创作一篇全新的、独立的深度文章。 **核心创作原则:** * **思想的重塑,而非文字的搬运:** 你的目标不是“转写”视频,而是“启迪”读者。你要深入理解视频的内核,然后用最具洞察力和启发性的方式将其重新组织和呈现。 * **标题是文章的灵魂:** 你需要为整篇文章、以及文章内部的每一个逻辑章节,都创作出高度概括且充满吸引力的标题。**绝不使用“引言”、“正文”、“总结”这类模板化标题。** * **叙事驱动一切:** 用流畅的散文体贯穿全文。即使是解释步骤或框架,也要用叙事性的段落来呈现,通过优雅的过渡词(例如“这一切的起点在于……”、“要理解这背后的逻辑,我们首先需要……”、“然而,真正的关键在于……”)来串联逻辑,而不是依赖项目符号。 **文章生成流程与要求:** **第一步:基础信息与总标题** * **文章总标题:** 在理解视频全部内容后,构思一个能够精准概括核心思想,并能瞬间抓住读者眼球的博客主标题(可包含副标题)。 * **文章元信息:** 在文章末尾或开头附上以下信息: * **思想来源 (Source of Inspiration):** [视频创作者名称] * **原始视频 (Original Video):** [原始 YouTube 链接] **第二步:创作第一章节(开篇)** * **章节标题:** 创作一个能激发读者强烈好奇心,或点明核心矛盾的标题。 * **内容要求:** 以一个引人入胜的切入点(故事、场景、痛点、反常识观点)开始,自然地引出文章要探讨的核心问题,并含蓄地点明阅读本文将带来的独特认知价值,让读者确信这篇文章值得花时间深入阅读。 **第三步:创作主体章节(核心论述)** * **章节标题:** 根据视频的核心内容,将其拆解为2-4个逻辑连贯、层层递进的主题。为每一个主题创作一个精准、凝练、能体现其观点的小标题。 * **内容要求:** * 这是文章的主体。你需要用充满洞察力的语言,将每个主题详细、生动地展开。多使用比喻、案例和追问来深化论述。 * 当遇到方法论或操作流程时,请将其逻辑和步骤融入到连贯的段落描述中。通过分析每一步的“为什么”,让读者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 确保章节之间的过渡平滑且富有逻辑性,引导读者自然地从一个论点走向下一个更深的论点。 **第四步:创作升华章节(抽象与提炼)** * **章节标题:** 这个章节的标题应该直接点出你提炼出的核心框架、思维模型或底层逻辑的名称,例如“‘机会密度’框架:如何发现隐藏的价值”或“成长的关键:建立你的‘反馈飞轮’”。 * **内容要求:** * 从前面的具体论述中,精准地抽象出最具普适性和启发性的框架或心智模型。 * 用清晰、优雅的语言,深入阐释这个模型的构成要素、运转原理及其背后的哲学。 * 重点不在于罗列定义,而在于生动地描绘出读者如何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应用这个模型,从而获得思维上的跃迁。 **第五步:创作结尾章节(回响与余味)** * **章节标题:** 创作一个富有哲理或前瞻性的标题,为全文画上一个有力的句号。 * **内容要求:** * 用精炼的语言,重新点亮文章的核心主旨,让读者产生一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 * 将文章的观点延伸至更广阔的领域,或留给读者一个开放性的、值得长期思考的问题。 * 目标是让读者在合上文章后,脑海中仍有余音,心中仍有回响。 **全局风格与限制:** * **文体流畅:** 优先使用完整的段落进行叙述。**原则上不使用项目符号 (bullet points)**,除非在极少数情况下,用于并列呈现几个无法用段落替代的关键词或短语,且能极大增强表达清晰度时,方可破例。 * **口吻自信:** 以一位独立的创作者和思想家的口吻进行写作,而不是作为视频的“介绍者”。完全隐去“视频中提到”、“作者认为”等中介性表述。 * **忠于思想,不限于形式:** 可以在不增加新事实的前提下,对原视频的论述顺序进行优化重组,以达到最佳的阅读和逻辑体验。 * **专有名词处理:** 保留原文专有名词,并在首次出现时于括号内提供中文翻译。 * **纯粹输出:** 最终交付的内容应只有纯粹的文章本身,不包含任何关于指令(如字数要求)或创作过程的元语言。
#YouTube视频
#博客文章
#内容创作
#思想启迪
#深度内容
分享
评论 0
0
卫斯理
1周前
群里有同学发别人用Claude Code自动发小红书的事情 我对这个事情不看好,感觉就像是在给想做自媒体的小白贩卖一种幻觉 “用好了AI自动化工具,内容问题就解决了,也不用自己花费多少功夫,粉丝就来了” 我个人的看法是AI时代,反而自己写的东西会更有活力,AI能写出正确的内容,但AI无法写出自己的风格。 毕竟AI无法写出 “走在寂静里,走在天上,而阴茎倒挂下来” 这种句子。
AI编程工具激战:Claude Code、Gemini Cli崛起· 911 条信息
#AI自动化
#小红书
#自媒体幻觉
#个人风格
#内容创作
分享
评论 0
0
ginobefun
1周前
卡兹克公众号文章分享了《心理学增强 AI 智能体》的论文挺有意思,通过为大模型赋予 MBTI 人格,能显著提升其在内容创作和策略制定等任务中的表现,简化了复杂的 Prompt 设计。 这个技巧揭示的也许不是 AI 正在变得多么有人性,而是我们人类是非常依赖「故事」和「标签」来理解自己和世界。
#AI智能体
#MBTI人格
#内容创作
#策略制定
#心理学
分享
评论 0
0
Ming Yin
1周前
那天在 #清华 的分享的一些内容: 1. AI在产品/内容创作上的一些可能性
#清华
#AI
#产品创作
#内容创作
分享
评论 0
0
鬼手56
2周前
聊聊最近在看的书:《网感》。 这本书里有句话特别戳中我:网感,就是用“说人话”的能力,和大多数人产生共鸣。 它举了个例子,一个耳机的测评,没有用任何专业词汇,而是用一个普通上班族的故事,描述了耳机带来的那种“下班后车库里的宁静”。这个故事比所有参数都更打动我,让我毫不犹豫地买单。 我开始意识到,好的内容创作者,不是在展示自己的知识储备,而是在不停地降低用户的理解门槛。 好的网感,就是一场成功的“对号入座”游戏。
#网感
#说人话
#用户共鸣
#内容创作
#降低理解门槛
分享
评论 0
0
Cell 细胞
2周前
“内容创作和火箭制造不一样, 火箭需要先排除所有问题再升空, 因为成本实在太高了, 而内容创作不会让我们失去什么, 哪怕一开始质量有些粗糙, 最早的用户大概率会体谅你的。”
#阶层固化:求变之路,殊途同归· 648 条信息
#内容创作
#火箭制造
#试错
#用户体谅
#积极
分享
评论 0
0
Cell 细胞
2周前
“把内容当成毕生的作品去完成, 这岂不就是一个品牌故事? 它是可以持续下去的, 哪怕十年、二十年以后。 既然相信自己能做到那个时候, 那就不会为短短一两个月的流量波动担心了。”
#品牌故事
#长期主义
#内容创作
#价值
#持续
分享
评论 0
0
Cell 细胞
2周前
“凭爱好做内容、做内容有耐心, 实际上并不是一个自视甚高的选择, 而是一个在实践层面上的经济考量。”
#阶层固化:求变之路,殊途同归· 648 条信息
#内容创作
#经济考量
#耐心
#实践层面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