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用户需求
关注
orange.ai
1天前
上个月录了个 ListenHub 自由编辑播客脚本的视频教程 当时录完就忘记发了,还扔掉了垃圾箱里 没想到来问这个功能问的用户越来越多 刚刚从垃圾箱里找回来了,还是发一下吧
#ListenHub
#播客脚本
#视频教程
#用户需求
#教程发布
分享
评论 0
0
Steven W.
2天前
看到大家分享了很多做新词,快速获取大量流量的案例。 但是,就我个人的经验来看,这种网站流量一般来的快去的也快。尤其是谷歌对于用户交互数据不好的网站会快速下调排名的。 关键还是要做好产品细节,要做用户需求大的产品。这种产品竞争难度很大,但这才是有价值的产品。 找好当前自己的资源或技术水平可以做的方向,前期可能举步维艰,但是只要是能够坚持下来,才会获得丰厚的收获。 PS. 找好方向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平时需要多思考、方向是可以随时调整的。
#流量
#用户需求
#产品细节
#长期价值
#方向调整
分享
评论 0
0
𝗖𝘆𝗱𝗶𝗮𝗿
4天前
请各位大佬指点我一下,我有一个小问题,关于 PDF View 这个事情,我个人觉得 输入页码翻页从某种角度来说,它怎么看都是个伪需求,这个有没有大量阅读 PDF 的推友现身说法一下,我的理由如下: - 如果是第一次阅读,我理解这个条件根本不会触发手动去改页码进行快速翻页。 - 如果是长期阅读并且很熟悉这个 PDF 的,可能会有这样的场景,毕竟太熟悉了,什么内容在什么地方,大概都知道。 - 再或者就是,有人有专门记录的习惯,好的内容会记录页码?
#PDF阅读
#用户需求
#页码翻页
#阅读习惯
#产品建议
分享
评论 0
0
汤光头
5天前
管住嘴,迈开腿。 如果你告诉别人这样减肥,那你活该不赚钱。 不是因为这句话不对,也不是因为它没效果,是因为他违反人性。 既然它违反人性,那么当你说出这个解决方案的时候,你的用户就直接后退了,你怎么可能赚到他的钱。 换句话说,用户要的就是在不需要管住嘴,不需要迈开腿的前提下也可以减肥的方案。 你作为一个价值提供者,你就应该提供这种方案,这才是你的价值所在。
#减肥方案
#人性
#用户需求
#价值提供
#不节食
分享
评论 0
0
汤光头
1周前
每天忙到飞起,却总感觉一事无成? 你可能不是没有执行力,而是没有洞察力。真正的执行力,不是把事做完,而是把事做对。 我曾疯狂模仿大V,每天更新,流量却惨不忍睹。直到我开始深度分析用户,才明白关键在于【问题洞察】。 缺乏洞察是因为: 1.看不到本质; 2.抓不住重点; 3.找不到关联。 怎么办? 1.多问为什么,深挖需求; 2.用第一性原理,拆解目标; 3.坚持复盘,小步快跑调整。
#执行力
#洞察力
#问题分析
#用户需求
#第一性原理
分享
评论 0
0
梨子酱🍐
1周前
商业是人性、是买卖、是销售,核心的业务能力其中一定包括cx的能力。 所以“了解用户需求”,是极其极其关键的。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例子是,之前一个投资人来我们社团做讲座时说,他们投的一些出海企业,创始人为了深刻了解当地,直接移居他国扎根,甚至在当地娶妻生子。 当然最好的,也最直观的洞察往往是从自己开始。当我成为消费者,成为服务对象的时候,我的心路历程是怎样的?究竟哪些外在因素、哪些细节打动了我?我是如何被“拿下”的? 你需要无比客观、坦诚地分析自己做出购买行为的决策路径,再由己推人。这其实挺考验人的洞察力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的。
#AI掘金:知识付费新机,流量为王时代· 117 条信息
#商业
#用户需求
#投资人
#出海企业
#购买行为
分享
评论 0
0
Y11
2周前
分享近期独立开发的感悟与经验,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 分清真实与虚幻:我们听到一些急功近利的PR文(譬如3个人,1年内ARR达到1000万美元,估值10个亿), 很多都只是瞎编故事(或者是神仙坐骑下凡享受生活)而已.真实情况是,在做SaaS系统的第一年基本不会有收入(至少不会立即盈利)。误信一些虚假信息,只会平添烦恼。 2. 流量的第一性原理:SEO(和流量)的第一性原理还是创作对别人有帮助的内容,而不是为了欺骗搜索引擎获得更多推荐。第一印象(调性)很重要,人们会对你的产品的感觉产生刻板印象,这个印象长期存在,不易改变。 3. 本份:创业不是为了打败别人(竞争对手),而是提供稳定、持久、可靠、有保障、效果可预期的基础服务和基础能力。关注自己的能力提升,关注我们的客户的投诉以及我们自身的能力改进,比关注竞争对手有价值。 4. 长期主义:很多时候产品所带来的回报不是立竿见影,有的产品回报甚至3年后才能看得到。不能以赌博和打彩票的心态做产品,而应像农民一般春耕秋收的心态。 5. 视人为人:创业期如果我们关注太多数字(如pv、uv、gmv),这将是大错特错。应该去关注数字背后这些活生生的人,他们有什么需求没有被现在的成熟产品满足。早期用户量不多时,我们与尽可能多的朋友联系,理解他们的需要,以确定产品上有什么还可以改进。好话和贬低的话我们都要听得进。如果过早像大喇叭一样只关注数字增长,创业必败。
#独立开发
#经验分享
#长期主义
#用户需求
#避免浮躁
分享
评论 0
0
Shawn Pang
2周前
闭门造车不断和“专家”去聊是很难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找到最适合的站位的。 在新的市场中找到模糊的正确战略方向,然后用绝对的执行力 + 最关系用户需求反馈的洞察 + 产品和推广最小闭环 才能一边跑一边拿结果一边找到最合适的位置。
#市场
#战略
#用户需求
#产品
#推广
分享
评论 0
0
Levi Yuan
2周前
yiju. city 更新了一大波用户的需求 1.增加各种筛选,包括山姆 宜家 机场 高铁 商场 肯德基 麦当劳 医疗 运动等 2.增加了用具提供的十多个城市数据 3.大幅度增加了每个城市的数据 比如地图 各种基础设施 最近也从用户中了解到 数据准确性是这类网站最核心的价值 ,当然每个城市的数据本来是一个抽象和动态的过程,所以我接下来会继续设计一个机制 让数据更接近实际情况 ,用户来决定数据。 包括英文版,增加更多地区包活港澳台湾,东南亚,美国都在计划中 目前还有很多用户需求没有一一回复,后面回逐个处理。
#yiju city
#城市数据更新
#用户需求
#数据准确性
#港澳台及海外扩张计划
分享
评论 0
0
dontbesilent
2周前
所谓的「读书」能不能赚钱、「人脉」能不能赚钱、「技能」能不能赚钱,都是鸵鸟心态 实际上只有「赚钱」才能赚钱,只有满足用户需求才能赚钱 将「赚钱」视为一个独立的、系统性的「事」有助于厘清因果关系,避免将手段与结果混淆 要赚钱就直接赚,不赚钱就好好生活 为了赚钱,先去读个书、学个技能、考个证、镀个金,这算怎么个事儿呢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里说的读书指的是科举考取功名,目标是入仕做官,光宗耀祖 打开微信读书 app 或者考个研,是不作数的 当然读书是个好事,开卷有益,但是把这个当成赚钱的手段,会变成高认知穷人,这个手段和目的的匹配度太低 读书只能解决读到书的问题,不能提升个人财富 赚钱只能解决赚到钱的问题,不能提升个人素养
#赚钱
#用户需求
#读书无用
#目标导向
#避免手段与结果混淆
分享
评论 0
0
dontbesilent
3周前
因为我说从 0 到 1 研究用户需求很难赚钱,在抖音评论区被怼 最后她给我来一句 “难道你没有看过梁宁的《真需求》吗” 😂
#用户需求
#抖音评论
#梁宁《真需求》
分享
评论 0
0
Rick Yao
3周前
直到今年,快递如此发达的情况下,还是没有一个能聚合所有快递的查询软件
#快递查询
#快递聚合
#行业痛点
#用户需求
#市场空白
分享
评论 0
0
Tom Huang
1个月前
3 个月的通用 Agent Hype 过后,通用 Agent 也需要寻找可落地的场景 最近 Manus 的 Playbook、包括这次的教师场景案例,需要应用在具体的场景才能帮助用户更好的解决问题
#通用Agent
#应用场景
#用户需求
#Manus
#教师场景案例
分享
评论 0
0
0xLeon @ Hubble.xyz
2个月前
什么是好的AI Agent? 相比于传统的软件/SaaS交付过程,AI Agent的特点是直接交付结果(比如claude编程,chatGPT画图,deepseek写文案)。用户对结果满意,就应该愿意付费,才能验证PMF。过早地引入crypto的激励体系,反而会让产品经理失焦,把一些因为短期激励带来的需求当作真实需求,这是要不得的
#AI Agent
#传统软件
#saas
#交付过程
#claude编程
#chatGPT画图
#deepseek写文案
#crypto激励体系
#产品经理
#PMF
#用户需求
分享
评论 0
0
dontbesilent
2个月前
这就是买家真正需要的东西 一键得到精准客户 不用做内容,不用写文案,不用思考,啥都不用管,一键直达人生巅峰 用户需求就是被骗 被骗就是用户需求 你骗他,就实现了他的人生梦想 他就原地起飞,爽到爆炸,愿意给你磕俩 至于花了钱之后没效果怎么办 产品要升级啦、内容要测试啦、人群要调整啦……随便找个理由就搪塞过去了
#精准客户
#用户需求
#欺骗
#人生巅峰
#无效产品
#社会观察
分享
评论 0
0
Mr Panda
2个月前
社交媒体也是一个测试需求点的重要场所,想做点什么, 可以脱敏后讲个故事, 故事背后可以隐藏着你的创业想法或者用户需要,看看会不会引爆流量, 如果会, 很有可能需求被踩中了。
#社交媒体
#创业
#用户需求
#引爆流量
#市场测试
分享
评论 0
0
dontbesilent
2个月前
《尊重用户需求,迎合观众智力》 最近在找也在看一些教人“如何说话”的书,也用 AI 辅助了很多工作,核心都是干一件事:教我如何在短视频里面更好地说服别人 在推特上 vs 在小红书抖音上讲商业内容,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在推特上我可以只说结论,但是抖音小红书上必须循循善诱,必须以教孩子的心态做内容 如果我没有给出一个反常识结论的推导过程,或者是观众智力太低导致他没看懂我的推导过程,他就会骂我 😂 我不是玻璃心的人,一言不合就拉黑是常规操作,但是如果不能把一个反常识的认知掰开揉碎,的确影响流量 把一个复杂的事情讲简单,不是很难 但是短视频平台需要的是:把一个本来就已经很简单的东西,讲得超级无敌简单 尊重用户需求,迎合观众智力
#用户需求
#短视频内容
#社交媒体
#观众智力
#内容制作
分享
评论 0
0
Journeyman
2个月前
1. Cutout团队发现Midjourney的建筑类用户占比30-40%却没有得到很好的服务, 他们就有意识的去拓展这个群体。 为此, 他们招聘了建筑师来做产品经理, 来更好的理解用户需求 2. 在招聘环节有意识的增加筛选条件, 可以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 加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Cutout团队
#midjourney
#建筑类用户
#产品经理
#用户需求
分享
评论 0
0
Cell 细胞
2个月前
这波 AIGC 对内容生产的冲击,最初大家关注的是“是不是AI生成的”,但最终会回归到一个更本质的问题:内容质量如何、是否满足用户需求。而“内容质量”本身也是相对的,取决于场景、受众和目的。 就像有人喝速溶咖啡,他们并不在意是不是手冲精品,也不会去关心咖啡豆的产地,只要够快、够提神、价格合适,这杯速溶就有它的市场。而另一些人追求风味、香气和仪式感,自然会选择手冲或精品咖啡。 同样地,AIGC 生成的内容如果在“效率”“覆盖面”“成本”上具备优势,且达到用户在某一场景下的“够用”标准,那它就是合格甚至优秀的内容。不是所有内容都要做成《纽约客》长文,很多时候,一篇 AI 写的 500 字科普,可能已经满足了 90% 用户的检索需求。 所以,焦点会从“是不是AI做的”,回到“这个内容对我有没有用”。这正是内容行业的新逻辑:质量相对、价值场景化、效率决定可持续性。
#AIGC
#内容生产
#内容质量
#用户需求
#创作变革
分享
评论 0
0
dontbesilent
2个月前
我以为国内做 AI 内容的标准应该是:不需要🪜、不需要 mac、用户界面纯中文,只用国内 Windows 可以访问的产品就可以使用 但实际上的标准是:不需要电脑,只用手机就可以。不需要写提示词,一键生成就可以。 那这里就有个问题,连提示词都不写,生成的结果无法商用,拿不到结果怎么办? 这你就多虑了,买家并不关心这件事情。 付钱的人,并不是因为可以拿到结果才付钱。 而是因为,不用我敲键盘,一键就可以展示魔法而付钱。 互联网,需要提示词工程师 但抖音,只需要魔术师
#AI内容
#国内产品
#电脑与手机
#提示词
#商用
#用户需求
#支付意图
分享
评论 0
0
Y11
2个月前
🚀 1000个中国独立开发者项目汇总 作为独立开发者,你可能好奇其他人在做什么项目?他们是如何用一个个小巧的创意吸引用户的? 这篇文章就是来回答这些问题的,向你展示其他中国独立开发者的优秀作品。你可以从中获得灵感,了解市场的趋势,甚至找到合作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这些项目也许能为你带来一些赚钱的启发💰。 很多开发者通过解决特定的小众需求,找到了用户的痛点,从而把创意变现。 不论是通过一次性收费、订阅,还是广告,这些项目的成功都有值得借鉴的“赚钱”方法。 当然,独立开发并不总是顺风顺水⛈️,避开坑也很重要。为此,我们调用了1000个中国的独立开发者的开源项目。 在这些开发者的项目里,你会看到他们如何应对各种技术和商业挑战,避免走弯路。这能帮你节省时间,更快实现自己的创意。 下表汇总了来自中国的独立开发者和他们的作品,分类展示了各类实用工具,方便你快速找到感兴趣的项目。 传送门:
#独立开发者
#项目汇总
#创意
#用户需求
#市场趋势
#合作机会
#赚钱启发
分享
评论 0
0
汗青 HQ
2个月前
只能说:豆包是懂用户的……
#豆包
#用户体验
#用户需求
#产品设计
分享
评论 0
0
dontbesilent
4个月前
《什么是用户需求》 (dontbesilent 版) 小 A 同学说,美团外卖抽成太高啦,逼迫商家偷工减料,又贵又难吃,我要创业做一个外卖平台 我问:什么是用户需求 小 A 同学说:同样的价格,商家更赚钱,外卖更好吃是用户需求 我说没毛病,你干吧 花掉 200w 之后,因为入驻商家太少,导致买家很少;又因为买家很少,商家不愿意为了你单独出餐;于是无论价格高低,买家吃到的外卖,并没有变好 商家的需求得到满足了吗?没有 食客的需求得到满足了吗?也没有 我说餐厅创业门槛太高啦,做自媒体吧 小 A 同学说:我把我的创业经历都发抖音小红书了,没人看 我问:这次,什么是用户需求 小 A 同学说:做出有趣有意思的视频,是用户需求,我觉得我拍的挺有意思的 我说:小红书用户想在双列信息流里面,依靠封面和标题,寻找好内容,你的封面是随手拍的,你没有满足小红书用户需求 抖音用户更惨,只能依靠视频前 5 秒来寻找好内容,判断一个视频是否值得看,你前 5 秒的内容是「大家好,我是 xxx」 我好不容易下了班才有空刷抖音,足足浪费了 5 秒钟给你,你就给我看这个? 你也没有满足抖音的用户需求 而上一次,用户需求分两层,第一层是吃得上,第二层是吃得好 商家需求也分两层,第一层是有钱赚,第二层才是赚得多 美团满足了供需双方的第一层需求,你连第一层也没有满足,第二层从何谈起 小 A 同学说:那谁能满足第二层呢? 我说,这个景象,只在马克思的梦里出现过 如果除此之外另有其人,那也只能是恩格斯了 肯定不是你我
#用户需求
#外卖平台
#创业失败
#商家抽成
#市场竞争
#商业模式
分享
评论 0
0
向阳乔木
4个月前
22年底ChatGPT刚出来时。 我和不少朋友都在畅想。 未来,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超级 AI 个人助理。 这个AI能完全理解自己的需求和偏好,才能发挥最高价值。 因为人的语言表达,往往不那么精准,我也不擅长把自己的详细需求、潜台词都清晰告诉AI。 这也是Prompt Engineering的价值。 例如: 当用户对AI说:“请帮我找一家餐厅”时。 可能他潜在需求是:“请帮我找一家餐厅,最好不要离大钟寺太远,环境安静点,我要跟朋友聊天。” 怎么无痛解决这个问题? 如何让 AI 真正了解我,从我的视角、偏好、经历去思考问题,做出决策,输出更有价值的信息。 这应该是所有做AI助理的人,拼命想解决的问题。 今晚看到小互发了个有趣的开源项目叫:Second Me 我读了他们论文,发现思路非常有意思。 模拟一个3层记忆框架解决这个痛点,简单解释: L0层(原始数据):存储你的邮件、笔记、浏览历史等原始信息 L1层(语言摘要):自动提取关键信息,如"最常用的地址"、"偏好的旅行风格" L2层(AI理解):不只存储,还理解信息间关联,如知道你喜欢的餐厅类型与旅行风格相关 如果有了这三层记忆,就可能实现: ① 填写表单时自动提供你的个人信息 ② 搜索时自动补充你忘记的细节 ③ 预测你可能需要的信息并主动提供 它不只记住这些,而是像了解你的朋友一样理解你的需求和习惯,太酷了! Second Me有个开源的Github项目,400多个Star,值得持续关注。 论文和Github地址见评论区
#ChatGPT
#AI个人助理
#超级AI
#未来科技
#PromptEngineering
#语言表达
#用户需求
分享
评论 0
0
yuekun
5个月前
为啥我发现不了需求????为啥我赚不到钱???💰 我好像唔了 我发现我天天努力撸代码💪🏻 每天看书,刷推学习,不断精进技能 让自己更好,其实本质是在让自己爽 我热爱的是我自己,而不是别人的问题!!!! 我!太!自!私!了! 太在意自己的事,满脑子只关心自己关心的 我回顾了一下自己一天真实的时间分配: 在研究目标用户需求的时间投入几乎为0。 和用户交流?那更不可能有 结果发现90%的时间都在“创造无人使用的功能” 🤔我最关心的是: 1、我该用什么工具生成落地页? 2、我怎么才能打造个人 IP ? 3、我怎么才能10天学会英语并超越所有人? 4、我怎么才能赚100万? 5、…… 这些问题关心的都是我自己 和别人无关🫠 💸如果我把这些问题转化一下: 1、解决什么问题用户才会愿意来我的网站? 2、发什么内容对别人最有价值? 3、如何真正帮人学好英语? 4、怎么才能【帮别人】赚到 100 万? 马爸爸当年说员工的第一顾客第二,大家嗤之以鼻,但他妈的是视角不同啊,人家心里真的有员工,心里爱别人, 人都不傻,一个唯利是图的老板没人愿意跟20年 有一天我要是真把利他刻在骨子里了, 钱真他妈不是问题了, 难是真的难,因为太逆人性,自私是刻在基因里的
#自我反思
#个人成长
#需求分析
#用户需求
#时间管理
#利己主义
#用户交流
#自私行为
#自我提升
#专业技能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