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体验

说微信公众号不好,不得我这种集研发、产品经理和腾讯黑一身的人来细致的吐槽? 下面是难用排名,不分先后,因为腾讯的设计师脑子没逻辑,他们从来不分先后: 1. 编辑器是真难用啊,你必须先写好内容,然后用专业的秀米或者markdown编辑器转换后才能高效发文章,为啥?公众号内置的编辑器有工作效率吗?啥高级功能没有,啥快捷键没有,纯文本拷贝过来还一堆空行,一个一个的删除空行,长文删空行的时候,就两个字,疯了 2. 粘贴图片,特别是拷贝网络图片的时候,经常因为图片是墙外链接导致你一点保存草稿的时候,图就丢了。对丢了,你要再次粘贴,多搞几次就可以了,到底几次呢?2次,3次?我试过,出问题的时候一般是2次,偶尔3次,没有超过4次的,我黑的细致吧? 3. 你发布以后,发现卧槽少了一段话,但是已经有人阅读了,我能加一段话不?腾讯说你只能加多少字,这个可以理解,不限制,就会导致审核后内容变成黄赌徒。但是发布后的编辑,你能否加一个插入一段话的功能?我赞同你限制字数,但是能不能支持一下插入换行符?现在只支持选中一个字,对一个字,离谱啊,一个字一个字的改,我插入一段话极端困难。请问你们腾讯的设计师,你们的设计优雅就是端着咖啡画白板,然后把用户分成三六九等,再给他来一段人物画像和想象的用户场景吗?我总说做产品设计,如果你自己拉的是shit,最好自己吃几口,这样你就知道不好吃,快速改进吧。不能傲慢的只让用户吃,用户吐槽你,你说用户吃的姿势不对 4. 发布视频和图片,能否直接拖拽就插入文章,然后自动给用户保存到云端,用户下次想用云端资料再选择?而不是反过来,啥图片和视频都要先上传到云端再从云端选择?我是来发文章的,不是来整理你的云端资料的,你们自己用不恶心吗? 5. 插入小程序商城,能否记住一个模板,我编辑一次,下次直接插入编辑好的模板?我公众号给我们懒猫微服发广告,每次写完内容,我都要手动选择插入小程序,搜索小程序名称,选择小程序视图,选择给小程序配图,然后给小程序写标题 “懒猫微服官方旗舰店”,我再爱我家猫,我也是受不了每篇文章这样整一次吧?腾讯设计师,你们是人吗? 6. 手机版本,每次第二次查看就刷不出页面,要杀掉才能看。原因你们不用找了,你们App被手机省电后台杀了,你们App唤醒时能否做一个自动刷新?而不是每天我要杀掉你们App才能看内容。我每天杀掉你们App无数次,我就心里默念,沙雕,沙雕,沙雕 7. 你们的粉丝通知在外面加个已读吧,我知道很多粉丝关注我的公众号 “懒猫的开源世界”,但是我有时候很忙,能不能不要让我进去把所有粉丝名字都看一遍才消除提醒? 8. 你们的广告收益,打赏能否给一个简单的列表,按日期排序,哪天有好多钱,什么时候到账?给一个总收入?就像微信账单明细那样就挺好,不要在后台左边整那么多菜单和分析?而且我只能看你们限定时间的总收入,给一个历史总收入?这样我也有成就感。我在很多个地方都找不到这些简单信息,到处都是你们自以为是的表格分析,我公众号就那点可怜的流量,我不要分析。你们公众号简直就是腾讯后妈生的,太反人类了 9. 内容推荐,有时候有价值的文章并不是越长越好,但是你们为了方便你们插广告,越长的文章收益越多。你们不是按照文章的内容价值去做流量扶持,你们是根据文章长度来算的,即使我写了一篇毫无价值的水文也要比深刻得短文流量更大,收益更高。所以很多公众号的文章完全没法看,没内容,没深度 公众号槽点太多了,我就难得更多列举了,不是给我家猫宣传,我写你个锤子的公众号。 同时我也想有理有据的写出公众号难用的细节,也分析难用的原因是腾讯自己的傲慢。 更想说的是,那些无脑维护公众号好用的人你们没说到点子上,公众号再难用是因为它可以给你赚钱,不能给你赚钱你早就不用了。 但是再赚钱也不能影响公众号的用户体验就是反人类的垃圾,对,我很少说别家产品是垃圾,但是腾讯公众号和腾讯云绝对排名前三。
晚上回家刚看到。快速回复下: 1、公众号编辑器的难用,往往是来自体验过其他产品,被其他产品培养出了新的习惯,新习惯比旧习惯体验要好,两相对照下,就会显得公众号编辑器难用。比如体验过 Markdown 编辑器的爽感,就会觉得不支持 Markdown 的编辑器用着不顺手。本质上是不习惯。 2、有意思的是,一个好的产品,是有机会做到部分兼顾的。比如 Notion 和飞书文档,都在支持富文本编辑的基础上,支持了对 Markdown 语法的部分兼容。这种兼容,不会影响不知道 Markdown 的用户,同时对喜欢 Markdown 语法的用户来说,提供了习惯平移。明明有两全其美的解法,但微信就是不做。我理解这就是张小龙的“痴”。(痴是不懂的意思) 3、有意思的是,微信是有能力做习惯兼容的。比如朋友圈可以发纯文字,这个功能截止今天依旧没下线,我估计用的人群虽然不多(可能也有不少用户,看不到数据),但留着也不妨碍什么。明明有能力去做一些习惯兼容,甚至可以通过一些对新习惯的兼容,来获得部分用户的好感,但微信就是不做。我很佩服微信团队,但同时真觉得在有些地方,微信是真有点傲慢呀。 4、大部分用户用不了的功能,就不值得做。本身也有违背微信的价值观。我印象中,微信做过不少无障碍访问的事情。同样是面向少部分人群,为啥有社会情怀的就值得去做,没什么情怀的就不值得去做。这种价值判断,我个人是存疑的。真是面向大众人群的话,每一个少部分人群,在力所能及之内,是否都值得去做做。 开放是个大话题,等待时间去看吧,这里很难展开聊。群分组的问题,我觉得也类似 Markdown,是可以有解法的,微信选择了不做,能理解。 能理解,但还是难受。微信不少地方,充满了“我是对的,是你用法不对”。比如群分组,我还真咨询过微信产品团队的同学,建议是我用折叠就好。可是我正是因为只有一个折叠群,同时折叠群里,部分群的无法彻底 Mute 而去期待如果有群分组功能就好了。 飞书也没做群分组,但通过折叠,和折叠内的进一步 Mute 功能设置,比较好解决了我这种“挑刺”用户的需求。也没影响其他用户。 明明有合适的解法,但就是不做,真让人很难持久热爱。
感觉张小龙很好拿捏了人性: 1、觉得编辑器不好用的,大概率是资深用户,往往已经在公众号获得粉丝、收益等正反馈。有了正反馈,编辑器难用点,也不会离开的。 2、大部分用户,在接触公众号编辑器之前,大概率只用过 Office Word。这种情况下,公众号的编辑器很简单,用户一看就能上手去用,已经很不错了。 3、至于 Markdown 这种源自程序员的用法,程序员自有办法去搞定,也就不是问题了。 从微信的大多用户视角看,一切都是合理的。张小龙也确实是洞悉用户人性 + 简单做产品的神。 同样的,飞书文档也非常有意思: 1、我一度非常不喜欢飞书文档。在字节内部,也有大量文档,只会 List 套 List,整篇文档,只有 bullets,排版像面条一样。 2、后来我意识到,飞书是服务先进团队的,先进团队里大都是先进个体。先进个体真的很喜欢各种列表,以及划词评论等功能。 3、然后我推荐飞书文档给一个非互联圈的朋友用,他用了半天,吐槽:飞书文档怎么连上传图片功能都没有。我告诉了他窍门,他知道后直说太难用了。 可从飞书文档的目标人群来看,飞书文档是真好用。 同样的,Notion 也是门槛超级高。我一度怀疑,只有程序员才会用 Notion。 还有最漂亮的 Craft,我自己非常喜欢。但其实,我知道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切换 Craft 的阅读和编辑状态。 都是一个个只为目标用户服务的产品,没对没错。真正服务大众的产品,我只看到过 Apple Notes。 最后回到要讨论的点:微信是服务大众的产品,但公众号编辑器明显不是服务大众的产品,可张小龙觉得公众号编辑器应该服务大众,这是张小龙的“贪”和“痴”,特别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