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快速迭代
关注
Y11
2天前
关于产品迭代和用户体验,我想分享一点自己的思考。我们做产品,常常需要面对各种选择和验证,但有时候过度纠结于A/B测试可能会错失一些机会。 其实,真正重要的“结果”很简单——用户用得开心,产品数据自然会好。 如果一个功能是基于用户需求和产品逻辑判断出来的好功能,果断上线,让用户去体验,这本身就是一种对市场的尊重。 我们不必等所有数据都完美才行动,用户的真实反馈比实验室数据更有价值。 当然,上线不等于不负责任。 如果因为上线导致了问题,影响了用户体验,那团队就需要承担起优化和改进的责任。毕竟,产品最终是服务用户的,任何失误都要及时弥补。我们要做的是快速尝试、快速迭代,在不断优化中让产品越来越好,而不是在犹豫中错过最佳时机。 所以,与其纠结于“等结果”,不如相信自己的判断,用行动去验证,同时对结果负责。这或许就是我们做产品的初心——让更多人受益,让产品真正有价值。
#产品迭代
#用户体验
#A/B测试
#用户需求
#快速迭代
分享
评论 0
0
sitin
2天前
要去市场验证需求,不要一直开发功能然后过几天放弃,最简单的直接模仿,找到赚钱的站,深挖他的所有动作
独立创业者如何突破零收入困境,迈向月入1000元· 48 条信息
#市场验证
#需求挖掘
#模仿策略
#赚钱模式
#快速迭代
分享
评论 0
0
Y11
3天前
“精益创业”理念和“最小可行产品(MVP)”的核心价值,在于帮助创业者用更高效的方式验证商业假设,而非简单地“快速推出产品”。 真正的问题往往出在对这一方法论的片面理解——当“尽快上线”变成唯一目标,而忽略了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挖掘和产品价值的打磨时,确实可能导致“推出一堆不解决问题的东西”,最终得出“没有市场”的错误结论。 事实上,“精益创业”的本质是“用最小成本试错”。 它强调的“快速迭代”,前提是基于对用户真实痛点的洞察和清晰的验证逻辑。 比如,一个电商平台如果没有先明确用户“为什么需要这个平台”“核心需求是什么”,就仓促上线一个功能简陋的版本,用户自然不会买账。 但这并非MVP本身的问题,而是执行过程中对“验证目标”的偏离——MVP本应是测试“用户是否愿意为某个解决方案付费”,而非为了快而快地把半成品推给市场。 张一鸣曾说,“好的产品是迭代出来的”,但迭代的起点必须是对价值的判断。 如果一个产品连“解决用户某个具体问题”的核心价值都没搞清楚,再快的迭代也只是在错误的方向上重复劳动。同样,马云也强调过“客户第一”,真正的客户导向,是在MVP阶段就深入用户场景,用最小的成本(比如一个简单的原型、一次深度访谈)去验证需求是否真实存在,以及用户是否愿意为这个价值买单。 “没有市场”的结论,往往源于对“市场”的误读——市场不是“发现”的,而是“创造”和“满足”的。 当我们只追求“快”,而忽略了对用户需求本质的思考,推出的自然是“凑数”的产品。这时候,问题不在方法论本身,而在于创业者是否真正理解“精益”的核心:不是为了快而快,而是为了用最小的代价找到“产品与市场的契合点”。 所以,与其批判“精益创业”和“MVP”,不如反思:我们是否在执行中只抓住了“快”的表象,而忽略了“验证”的本质? 真正的创业者,应该把“快速试错”和“深度洞察”结合起来——用MVP的思路去验证假设,用对用户的敬畏心去打磨价值,这样才能避免“推出一堆 crap”,真正找到市场的机会。毕竟,商业的本质从来不是“比谁跑得快”,而是“比谁能创造真实的价值”。
独立创业者如何突破零收入困境,迈向月入1000元· 48 条信息
#精益创业
#MVP
#用户需求
#价值验证
#快速迭代
分享
评论 0
0
Y11
4天前
如何将你的想法转化为盈利业务(不浪费一年时间) 一位朋友最近告诉我,他花了一年时间开发一款应用,但还没有实现盈利。 “我想先加一个功能,”他说。我当时很震惊。 十年的产品开发经验让我明白,最快的盈利方式并非无休止的迭代,而是挖掘用户真正看重的东西。 以下是我给他的简单建议。 1. 设置付费墙(不是以后,而是现在) 许多创始人不愿过早收费,担心他们的产品“不够好”。这正是你需要付费墙的原因:测试用户是否在乎你开发的产品。 如果你等到添加某个功能“是为了提升价值”,那你就是在盲目猜测。我们团队曾经推出过一款臃肿的应用,里面全是“锦上添花”的功能。 我们花了18个月的时间才将其精简为一个核心功能——到那时,我们已经浪费了时间。 从最基本的功能开始,收费,然后迭代,这样速度更快。 只需选择一个时机(例如,在7天免费使用后选择“高级模式”),看看会发生什么。 2. 强制100+真实用户进入你的漏斗 你不可能打造一款“不针对特定人群”的产品。你需要数据——用户数据——来了解哪些功能有效。 所以,别再过度思考营销了。 创始人会抱怨:“我怕镜头”或“网红太贵了”。 没错,但没有什么比浪费一年时间添加用户不关心的功能更昂贵的了。 方法如下: - 网红:用你的个人账户(而非公司账户)给他们发私信,并附上手写便条。提供免费访问权限并收取少量费用。大多数人会拒绝,但那些不这样做的人会给你诚实的反馈。如果粉丝讨厌你的产品,那就不值得你花时间。 - 内容:在TikTok/Instagram上发布简单、粗制滥造的视频。用户不在乎完美的制作——他们在乎的是解决问题。 最终,你会找到1-2个人愿意为你推广。这就是你开始所需要的一切。 3. 注意你的漏斗是否存在漏洞 一旦你有了用户,绘制你的漏斗图: 落地页 → 注册 → 试用产品 → 点击付费墙 → 付费(或不付费) 用户流失是正常的——预计90%的首次访问者都会离开。但你需要找到原因。 假设并测试: - 没有人注册?也许你的落地页内容模糊。添加用户评价:“使用X的人说它每周为他们节省了10个小时。” - 没有人点击付费墙?也许你的入门流程令人困惑。简化前三个步骤。 - 没人付费? 他们是否达到了“顿悟时刻”?向他们展示你的产品是如何解决他们的问题的(例如,“现在你可以导出这些数据了——这就是专业人士使用的”)。 4. 访谈用户(秘诀) 你会获得10-20个注册用户。立即给其中两个用户打电话——提供咖啡、礼品卡或演唱会门票。这一点至关重要: 与他们共享屏幕:观察他们使用你的应用的过程。让他们吐槽你。“这太让人困惑了”或“我看不出有什么价值”是金玉良言。 询问竞争对手:“你现在用什么?”让他们在通话中注册竞争对手的产品。注意他们不喜欢它的地方——在你的产品中解决这个问题。 以测试结束:“如果我修复了用户引导流程,你愿意每月支付10美元吗?”如果他们同意,就发送一个 Stripe 链接。如果不同意,就问问原因。 5. 发送修改并重新互动 不要在没有用户反馈的情况下添加新功能。只修复他们要求的功能。然后回复他们:“你说过这个功能会让你付费——这是链接。” 如果他们犹豫,就说:“我是一个白手起家的创始人。我需要 3 个付费用户来继续开发。”大多数人都会同意。如果没有,那就说明他们实际上并不重视这个——继续前进。 6. 重复,直到你成功 一旦你有了一个付费用户,就重复这个循环:获取更多用户,采访他们,修改他们的反馈,然后再次测试付费。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漏斗会越来越强大。用户会来自自然增长(SEO、推荐),开发者会免费推广你的应用,你的应用会感觉像是在“自我增长”。这就是产品与市场契合。 最终想法 最大的风险不是过早收费,而是等待。如果你不断添加功能,却从不进行真实用户测试,你将在无人区浪费数年时间。 发布。被拒绝。学习。重复。迭代的痛苦终将消退,而看到用户为你的产品付费的喜悦将永远持续。 你已经构建了一些东西。现在,去让它变得有意义吧。
#产品盈利
#用户反馈
#付费墙
#市场契合
#快速迭代
分享
评论 0
0
Y11
6天前
很多人都盼着收入数字往上走,但走着走着,就容易被各种“重要”的事带偏,忘了最初的方向。 分享几个实在的建议,帮你把产品从0做起来,最终拿到结果。 第一步,先问问自己的想法到底靠不靠谱。在社交媒体上(比如Twitter、LinkedIn)、技术论坛(Hacker News、Reddit这些地方),或者直接问问身边的朋友、甚至路上遇到的陌生人,至少找10个人聊聊你的创意。 也可以用个简单的登陆页面放个等候名单,或者用Stripe做个支付链接,看看大家愿不愿意为这个想法买单。多验证,少空想,方向对了才有力气跑。 有了靠谱的想法,就赶紧做个最小可行的产品(MVP)。不用追求完美,用无代码工具快速搭个超简单的版本,推给那些之前说感兴趣的人。然后认真听他们说,根据反馈改,这叫“小步快跑”。 如果无代码工具不够用,就找个Next.js的模板,逼自己一个月内把产品做出来。为了赶时间,把所有不影响核心功能的东西都先砍掉,先让产品“能用”,而不是“完美”。 产品做出来了,就赶紧推出去,然后用最快的速度改。用户更在意产品能不能快速解决他们的问题,哪怕有点小bug也没关系,总比放着不动强。记住,速度比完美更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每天都要写点东西。不用写得华丽,就分享你真实的故事——遇到的困难、怎么解决的,甚至产品没做好的经历。这种真实的分享就是最好的营销,像跟朋友聊天一样自然就好。 另外,花一天时间写10篇文章,把SEO做起来。不用自己硬扛,有ChatGPT或者一些SEO工具能帮你加快进度。现在多花点功夫在内容上,以后会慢慢看到效果,不用急着求回报。 最后一点,也是最关键的:别停,一直迭代。如果事情没做好,别回到一开始那种“瞎忙”的状态,而是继续改。如果某个功能怎么都做不好,说明你还没掌握这个技能,那就继续练,继续试。创业不是靠想的,是靠在“战场”上打出来的。要么做出结果,要么发现自己不适合,至少你试过了。 创业这条路,没有什么捷径,但把这些事做扎实了,就离成功近了一步。
#创业
#产品开发
#MVP
#快速迭代
#用户反馈
分享
评论 0
0
LinearUncle
1周前
sora2的热度周期,似乎比预期的还要短。 感觉昨天还在刷屏,今天已经没啥水花了。
#Sora2热度下降
#AI热点
#技术关注度
#舆论降温
#快速迭代
分享
评论 0
0
𝙩𝙮≃𝙛{𝕩}^A𝕀²·ℙarad𝕚g𝕞
2周前
认知能力作为创业动力,好处是创业伊始就可以吃自己的dog fooding,左脚踩右脚,快速迭代。 LLM-coding cli类似。AI训练AI也是如此。正如我们的语言的发展。
#创业
#认知能力
#快速迭代
#AI训练AI
#语言发展
分享
评论 0
0
卫斯理
2周前
那些年互联网创业教会我的一些技巧 “先做个垃圾出来” “Sale before buid,大不了退款” “先开枪,再标准” “先人工,再自动化” “能不写代码就不要写代码” “能花钱就不要自己做” “先跑起来,再优化”
#互联网创业
#创业技巧
#快速迭代
#MVP
#效率至上
分享
评论 0
0
Leo Xiang
1个月前
Cli 类的编程Agent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就是可以更快的迭代,比如claude code 就能保持一天一个版本的迭代。 Cursor 类基于IDE的工作只能保证一到两周一个版本迭代。
AI编程工具激战:Claude Code、Gemini Cli崛起· 989 条信息
#编程Agent
#Cli类
#Claude Code
#快速迭代
#Cursor类
分享
评论 0
0
XiaoPeng
1个月前
我现在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使用语音编程了。有效果的东西沉淀起来是非常快的。或者说人们的满足阈值提升起来也是非常快。 现在的人都已经没有办法想像ChatGPT刚出来的时候人们大惊小怪的样子了吧。
OpenAI新德里发布会:ChatGPT语音翻译功能引发热议· 557 条信息
#语音编程
#ChatGPT
#技术发展
#用户阈值提升
#快速迭代
分享
评论 0
0
图拉鼎
2个月前
离 iOS 26 Beta 5 才隔一周,这会 Beta 6 又来了。
iOS 26 Beta 2:流畅优化难抵卡顿发热· 159 条信息
#iOS 26 Beta 6
#一周更新
#软件更新
#快速迭代
分享
评论 0
0
汤光头
2个月前
看身边一些朋友吭哧吭哧搞产品,一年半载还没上线,急死人。 我一直认为,所谓“产品要长时间打磨”这说法不对,尤其现在,MVP思维比完美主义有效得多。 你就像我之前做抖音雷达,现在做Mind2Post,都是短时间拿个MVP出来,一天上线,直接拿结果。 原因很简单:市场不等人,你闭门造车做的完美,用户可能根本不买账。 我的建议是:先用60分的产品去验证核心需求,拿真实反馈再快速迭代。
#MVP思维
#快速迭代
#产品验证
#市场需求
#避免闭门造车
分享
评论 0
0
汤光头
2个月前
一个想法,一个周末,一条10万+。失败和成功之间,可能只差一个"马上就干"。 我们脑子里每天有无数想法,99%都死掉了。为什么?因为我们总想等"准备好了"再说。要完美的计划,要完美的设计,要完美的代码…... 其实真的没必要。我这次有个解决自己痛点的小想法,立马动手,用最快的方式实现最核心的功能,马上自己用起来,马上就看到了结果。这个网站甚至界面很丑,代码也很粗糙,但它能用! 一句话,‘完成’比‘完美’重要100倍。
#想法
#行动力
#完成比完美重要
#快速迭代
#解决痛点
分享
评论 0
0
东方网-澎湃新闻
4个月前
AI快速迭代带来知识焦虑,褚君浩院士提出“四维能力模型”
#AI
#快速迭代
#知识焦虑
#褚君浩
#四维能力模型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