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技术发展
关注
蓝点网
1周前
消息称国内运营商将重启 #eSIM 卡业务,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将全面开放 eSIM 卡的申请、办理和使用。 2023 年时国内运营商还是支持开通 eSIM 并在智能手表等设备上使用的,之后被暂停升级然后至今还未恢复,不过现在总算是要恢复了。 查看全文:
#eSIM
#运营商
#智能手表
#业务重启
#技术发展
分享
评论 0
0
Rainier
2周前
我觉得还是壁垒。比如说,如果携程,Expedia,把他们的数据个服务通过MCP暴露出来,那么旅行的agent就会做的非常好,非常实用。 但是站在这些大的OTA角度看,是,你们agent火了。那他们OTA怎么办?他们要么被管道化,要么他们E2E都做了。 大家的条块分割还是很严重的。 连SWE 调用 sonnet 模型还不能解决,要让agent大杀四方还早了点。除非去做那些没有地头蛇的行业。
#在线旅游
#OTA
#旅行代理
#数据共享
#行业壁垒
#技术发展
#MCP
#SWE
#人工智能
分享
评论 0
0
Vitrolligent
2周前
按历史惯例,微信可能又会是最后一个玻璃化的主流app。
#微信
#应用程序
#技术发展
#社交媒体
#玻璃化
分享
评论 0
0
黄赟
2周前
在推开发 DM 的 RPA 机器人,99.999% 都没有爆款自动巡航能力。明明我的一些烂帖子根本不会有浏览,还在下面评论 1/ 自动挖掘热帖的技能,除了 Coding 技能过关,还得有极灵敏的网感 2/ 只有 RPA 这副骨架,没有文案塑魂能力,即使留言/评论,依旧没有热度 Content Robot 2.0 版,必定是 RPA + AI Agent 。怎么承接推主的话题,如何扩展话题,用什么勾子吸引观众, 矩阵团队你们要加油了 BTW, 我正在开发自动巡航机器人,技术不难,最缺的,说的玄学点,正是:眼光
#推特机器人
#自动化
#RPA
#AI
#内容创建
#社交媒体
#技术发展
分享
评论 0
0
𝙩𝙮≃𝙛{𝕩}^A𝕀²·ℙarad𝕚g𝕞
2周前
aha,AI engineer看看谁能说做到全栈?
#AI
#全栈工程师
#人工智能
#技术发展
分享
评论 0
0
卫斯理
2周前
5GA 又是什么鬼东西?
#5G
#技术发展
#新兴科技
分享
评论 0
0
LinearUncle
2周前
要打自己脸了,曾经不看好MCP,现在有了claude code后, claude code + MCP组合很好用,可以大大扩展CC的功能,CC将不再只是一个编程工具。 另外也要感谢下cline,cline在MCP之路上走的最早,给很多IDE都做了表率。
AI编程工具激战:Claude Code、Gemini Cli崛起· 136 条信息
AI编程:Gemini领跑,协作创新涌现· 189 条信息
#MCP
#Claude Code
#编程工具
#Cline
#IDE
#创新
#技术发展
分享
评论 0
0
LinearUncle
2周前
有娃的推友们给孩子买mbp用来学习AI了吗?夏天打算给孩子买一台。
#AI学习
#孩子教育
#MacBook购买
#技术发展
分享
评论 0
0
澎湃新闻-10%公司
2周前
人民日报评人工智能热的冷思考①:给予“踉跄奔跑”更多信心耐心
#人工智能
#技术发展
#踉跄奔跑
#信心
#耐心
分享
评论 0
0
中新网-中国新闻网
3周前
对人类来说“容易”的事,AI做起来也会很轻松?丨中新真探
#人类
#AI
#技术发展
#人工智能
#任务复杂性
分享
评论 0
0
图拉鼎
3周前
macOS Tahoe 的 Spotlight 有了很大增强,Raycast 有危险。
#MacOS
#Spotlight
#Raycast
#软件更新
#技术发展
分享
评论 0
0
AIGCLINK
3周前
今天听了大半天的智源大会具身智能和机器人头部公司的各种观点,也算是代表国内具身智能领域的绝对能力了,体感是很失望,大家还停留在单点突破上,场景和全局考虑突破门都还没进入: 1、数据层面:具身数据数据收集还没有解决数据缺少的问题,主要的三大类数据:互联网视频数据、物理仿真数据、真机数据收集(其中又分了第一视角、第二视角、第三视角数据),但数据量最大的互联网第三视角数据的利用率非常非常低,如何能够利用好互联网数据是具身智能领域gpt时刻来临的关键。 2、硬件机器人标准不统一:就像自动驾驶行业一样,各家有各家的标准,所以每个部件都不统一,对于收集关节、运动数据等造成极大的浪费和泛化障碍,这块需要一个类似于cuda之类的操作系统来同一行业,就像之前分享的ros系统,而这个ros必须要由头部公司来主导,比如未来小米造机器人等。 3、VLA+ROS的联动几乎没有走这个路线的,有一家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研究中心的唐老师路线有些突破,想做平台,思路是对的,但vla没有突破之前,短期内很难有平台中间件突破,就像语言模型时代大模型催生了中间件平台产生。 4、不过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研究中心唐老师提出的vlm/vla——>世界模型——>奖励模型rm的闭环,值得学习:通过vlm/vla来规划机器人任务、然后通过世界模型仿真机器人指令执行得到结果反馈,让rm模型来做评测选择最合适的路径,这倒是一个值得学习的思路。 5、全球目前比较紧缺的是vla模型,vla模型的发生紧缺的是数据,数据来源最大、利用率最低的是第三视角的互联网数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有人要寻找一种算法路径来学习互联网视频数据——>具身智能机器人数据的转化,这样才能完成gpt时刻的到来。 #智源大会 #vla模型 #具身机器人
#智源大会
#具身智能
#机器人
#数据收集
#人工智能
#国内行业
#技术发展
分享
评论 0
0
yetone
3周前
唉,AI Coding
#AI
#编程
#自动化
#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
#技术发展
分享
评论 0
0
wwwyesterday
1个月前
claude 写代码的能力没有强很多。 SWE 的能力倒是超级强。 很贴近人实际会做的顺序了。 在我看来它的代码能力没有提升很多,而是,直接补足了以前的很多类似的工具的下限。 说明还是想的明白的——在写出代码这件事,一代半之前就也就是 claude 3.5 sonnet 就已经做的足够好了。 写不出来好的代码,是下限,兜底问题,不是上限问题。 聊想起昨天天猪说放弃了一些人为规定的流程,交给 LLM 自己去做——这应该是个大势所趋。
#Claude
#代码能力
#SWE
#工具下限
#现代技术
#程序开发
#自动化
#写代码
#下限问题
#技术发展
#技术演进
#AI进步
分享
评论 0
0
Journeyman
1个月前
创业公司的资源永远是有限的 有些决策必须是和直觉背道而驰的, 不要试图去解决那些很快就不会成为问题的问题 而应该专注于那些即使技术发展也会依然重要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往往与AI无关) Granola的例子: Granola一开始只能处理短时间的会议。 这是用户抱怨最多的问题 但这是由于模型上下文窗口的限制, 团队判断, 这不是应用层的团队需要花费巨大努力去解决的问题, 大模型的更新自然会解决这个问题
#创业公司
#资源有限
#决策
#直觉
#问题解决
#技术发展
#人工智能
#Granola
#会议
#用户抱怨
#模型限制
分享
评论 0
0
北火
1个月前
这一天还是来了。我们评估发现 Claude Sonnet 4 比雇一个 Junior Engineer 更实用。
#ClaudeSonnet4
#JuniorEngineer
#技术发展
#自动化
分享
评论 0
0
环球网-人民日报
1个月前
“系外生命”是否存在?(科技大观)
科学探索永无止境。
#系外生命
#科技大观
#天文学
#科学探索
#技术发展
分享
评论 0
0
TechFlow 深潮|APP 已上线
1个月前
万斯:AI向左,比特币向右 很多聪明的右派技术人才被比特币吸引, 而很多聪明的左派技术人才则投身于 AI。 这当然是一个粗略的分类,但它揭示了一个文化倾向。 我想提醒大家的是: AI 的发展结果,必然会影响比特币; 而比特币的命运,也会反过来影响 AI。
#AI
#比特币
#左右派
#技术发展
#文化趋势
分享
评论 0
0
BNB Chain 華語
1个月前
Caila 是一個基於BNB Chain MCP 協議開發的現實世界AI代理,專為處理氣象數據並輔助旅行、交通及緊急情境的決策而設計。☁️☔️☀️ 註: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財務建議,請自行調研(DYOR)。
#Caila
#BNB Chain
#MCP协议
#AI代理
#气象数据
#旅行助手
#交通决策
#紧急情境
#技术发展
分享
评论 0
0
Frank
1个月前
Nvidia起飞的年代,重温当年的卡吧乐子
#NVIDIA
#技术发展
#电脑硬件
#科技历史
#卡吧社区
#怀旧
分享
评论 0
0
indigo
1个月前
AI 对世界 GDP 的影响就像中国的崛起,但速度要快得多。 到 2027-2028 年或本世纪末,能够自动化任何白领工作的 AI 模型将会出现 - Anthropic 研究员 Sholto 在一档播客节目上几乎肯定的表示👀 因为对于每个白领职业,都可以用有限的数据构建奖励模型,类似于人类学习的方式。虽然模型似乎比人类的样本效率低,但这可以通过并行运行数千个副本来弥补。 然而,机器人技术或生物学领域不存在同样的数据资源。 要使 AI 模型成为超越人类的生物学研究员,需要大规模的自动化实验室。同样,要在现实世界中达到与人类相当的能力,则需要大量的机器人来收集数据。 目前的预训练加强化学习 (RL) 范式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足以实现 AGI,因为趋势线尚未改变。虽然其他算法突破是可能的,例如 Ilya 正在做的,但目前的方法被认为是足够的。能源和算力才是限制因素,预计到本世纪末,AI 将消耗美国能源生产的 28%⚡️
#AI
#世界GDP
#中国崛起
#白领自动化
#Anthropic研究
#经济影响
#工作未来
#技术发展
分享
评论 0
0
TechFlow 深潮|APP 已上线
1个月前
「全是人工,没有智能」
#人工智能
#全人工
#智能化
#AI
#技术发展
分享
评论 0
0
*土*隹*
1个月前
AI远不及人类抽象
#人工智能
#技术发展
#抽象思维
#人类智慧
#机器学习
#科技创新
分享
评论 0
0
AI Will
1个月前
Sam Altman 对 2029 年人工智能发展的最大预测👇 来自:Aadit Sheth
#人工智能
#未来预测
#Sam Altman
#2029
#技术发展
分享
评论 0
0
空空 🌟 狞猫世界第一可爱!
1个月前
发现这些年用来当系统盘的SSD容量都是翻倍增长,当年第一块256G的三星970EVO还是那种SATA的;大概两年就换了512G M2的980Pro;之后换成3A平台变成1TB 980Pro,去年升级到9950x顺便又换成2TB 990Pro;而且以上每个盘至今都还在服役,三星还是挺能打。下一块应该就是4TB了吧。
#SSD
#存储升级
#三星
#硬盘容量增长
#技术发展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