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需求挖掘
关注
serva huang
1天前
找需求,也可以潜伏在各个大佬群,看看他们说什么,做什么。付费都学一遍,花钱把好的软件用一遍。 最后找到自己能做的,适合的方向ALL IN!
#需求挖掘
#大佬群体
#付费学习
#All In
#方向选择
分享
评论 0
0
Yangyi
2周前
当ai可以越来越快实现人们的想法时 缺少的并不是“就差一个程序员了” 而是“做什么,怎么做”的上下文 去开闲鱼 去做淘宝 去找外包 去reddit翻帖子 看看谁还在寻找程序员 在你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 重要的是接触客户 去多和别人谈一谈 并询问对方支付定金 在接单的过程里你就会知道 对方是谁 遇到了什么问题 当下是怎么解决的 是否愿意花钱提高效率 这些上下文是开发的基础 当你3-4个窗口同时并行4个付费需求时 你独立开发的成功机会就悄悄地被放大了
独立创业者如何突破零收入困境,迈向月入1000元· 198 条信息
#AI应用
#需求挖掘
#客户沟通
#独立开发
#商业机会
分享
评论 0
0
sitin
3周前
要去市场验证需求,不要一直开发功能然后过几天放弃,最简单的直接模仿,找到赚钱的站,深挖他的所有动作
独立创业者如何突破零收入困境,迈向月入1000元· 198 条信息
#市场验证
#需求挖掘
#模仿策略
#赚钱模式
#快速迭代
分享
评论 0
0
Y11
4周前
对于有经验的创业者而言,与其执着于追逐所谓“大市场”的宏大叙事,不如沉下心观察身边的真实需求。 在当下的商业环境中,机会其实无处不在——只要学会用简单的逻辑去拆解问题,就能发现为特定人群(比如“代理商”,我们称之为“Agents”)提供工具解决方案的巨大潜力。 不妨以“Agents”群体为例。 他们日常工作中需要处理大量事务,从支付结算到系统安全,从权限管理到数据同步,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效率痛点。 这些痛点,如果能通过标准化工具解决,就能显著提升他们的工作质量。 举两个具体的场景: 第一个是支付工具。 很多Agents在处理业务时,需要频繁进行各类付费操作,比如采购物料、缴纳费用等。如果能为他们提供一个集成支付功能的工具,让他们在统一平台上完成所有支付流程,省去切换不同支付渠道的麻烦,就能大幅提升效率。 第二个是密钥管理。 Agents在对接不同系统时,往往需要管理大量的密钥和API接口。如果这些信息分散在各个系统中,不仅查找困难,还存在安全隐患。如果能构建一个集中化的密钥管理工具,让他们可以统一存储、调用和更新密钥,就能同时解决效率和安全问题。 更进一步,这些工具还可以融入权限管理功能。 不同层级的Agents,在工具中需要的功能权限是不同的。通过RBAC(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既能保证数据安全,又能让每个Agents只看到自己需要的功能,避免界面混乱。 其实,这个思路可以延伸到更广泛的领域。 Agents使用的工具,本质上和普通人使用的工具既有区别,又有共通之处。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二维矩阵来梳理:纵轴可以是“工具的通用性”,横轴可以是“使用频率”。在这个矩阵中,那些位于“高通用、高频率”区域的工具,往往就是Agents的核心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需求目前大多还处于空白状态,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它们即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因为当一个群体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对标准化工具的需求就会变得迫切。现在进入这片蓝海,不仅能抢占先机,更能在用户需求真正爆发前,建立起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 商业的本质,是解决问题。那些看似微小的痛点,往往藏着最真实的机会。对于有经验的创业者来说,与其追逐虚无缥缈的“大风口”,不如聚焦身边的具体人群,用简单的逻辑拆解他们的需求,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黄金赛道。
#AI掘金:知识付费新机,流量为王时代· 235 条信息
#创业
#代理商工具解决方案
#效率提升
#标准化工具
#需求挖掘
分享
评论 0
0
吴美律AI日记
1个月前
找产品需求——假期回顾刘小排在生财的精华贴,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网站: 评分低但流行的 Chrome 插件列表, Airtable - Low rated Chrome extensions 网址: 下载列表后复制到飞书多维表格,用deepseek翻译并分析了一下, 也可以再让gpt分析一下, 需要找需求的可以看看。
#Chrome插件
#Airtable
#需求挖掘
#刘小排
#生财
分享
评论 0
0
sitin
1个月前
很多人觉得 AI 出海编程“技术门槛高”,其实这是误解。一个产品的流程大致是: 40% 需求挖掘(有没有市场、对手流量) 20% 技术研发(实现环节) 40% 营销推广(冷启动、引流变现) 真正决定成败的,其实是那 80% 的非技术环节。而技术部分,如今有大量工具能帮你降门槛。 3 个最高效的突破方法 高频提问 ChatGPT 每天向 ChatGPT 提 20~50 个问题,坚持一两周,就能快速掌握核心概念。比起死记硬背,更高效。 善用辅助工具 不会写代码也能先上手。用 ChatGPT 写 PRD,再丢给 v0 搭网站,快速看到效果 → 建立信心 → 再迭代优化。 加入社群讨论 很多问题自己想半天不如社群一句话。和同行交流能快速找到方向,也能学会别人是如何拆解问题、冷启动产品的。 长期方向 别只盯着“技术”,多把时间放在 需求挖掘 和 营销推广 上。学会用工具做市场调研、分析竞品流量,学会在海外社媒做冷启动,这才是决定项目能不能跑起来的关键。 总结一句: 技术门槛不再是阻碍,真正的突破点在于思路和方法。先问 AI、多用工具、多参与讨论,先做起来再慢慢优化,你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AI出海
#ChatGPT
#营销推广
#需求挖掘
#低技术门槛
分享
评论 0
0
sitin
1个月前
在我的AI出海编程群里,我发现有些同学反馈说,对一些内容还不太理解。我就给群里的小伙伴分享了几句,这里也给大家分享一个最基础也最重要的建议: 一定要养成随时向 ChatGPT 提问的习惯——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先去问它。 每天保持提 20~50 个问题,持续交流,坚持十天半个月,很多概念和操作你就能摸清楚了。目前真正需要掌握的关键词总共也就 200 个左右,高频提问能帮你快速掌握。 一些基础类、流程化或特别细节的问题,除了问 AI,也非常欢迎发出来让大家一起讨论。 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那网上总有不少实战经验丰富的高手,很多疑问其实一句话就能点透。 有了 AI 加持之后,AI 编程和出海项目的门槛已经大幅降低。 在我看来,目前非技术人员一样的可以玩, 我们可以大致把一个产品开发流程拆解成: ·40% 需求挖掘 ·20% 研发 ·40% 营销推广 也就是说,只有 20% 左右涉及技术实现,剩下 80% 都是非技术环节——比如挖掘一个需求有没有市场、怎么做推广、如何分析竞争对手的流量(比如用 SimilarWeb/Semrush)、怎样做社交媒体冷启动等等。 大多数人真正的卡点,其实是在“需求挖掘”和“营销推广”上。 如果你还不知道怎么有效向 AI 提问,或者在技术细节上不太有信心,可以先观望一下别人的讨论,或者直接提问。 另外在起步阶段,很多同学对技术流程不熟,这时候可以借助像 v0 这类工具(比如购买 VIP 会员)。 很多标准网站甚至稍微复杂一点的站点,通过跟 v0 沟通就能搭建得八九不离十,最后再稍微微调就行——尤其早期对技术不太熟悉时,这类工具能帮你更轻松地度过启动期。 当然长期来说,如果你想真正打磨一个好网站、好产品,仍然需要持续深入每个环节、理解更多细节。 但一开始,不妨借助好用的工具降低门槛,先做起来,再在过程中迭代。
#AI编程
#ChatGPT提问
#需求挖掘
#营销推广
#v0工具
分享
评论 0
0
sitin
2个月前
哈哈哈,大半夜出海群兄弟还在讨论需求挖掘,我已经让我 Claude 闷声干活了,我睡觉去了💤
#需求挖掘
#Claude
#出海
#工作
#睡觉
分享
评论 0
0
Mr Panda
4个月前
#大力出奇迹 不确定是否可行,接下来会自己去实践检验一下。 快速提升自己用ai 建站或应用的能力, 然后通过搜索热词排行榜去找需求点, 快速上线网站或应用。
#AI建站
#需求挖掘
#实践检验
#快速提升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