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编程

banboo
1天前
过去的 1 个月,除了吃饭睡觉和在路上的时间,我几乎都在 Vibe coding,甚至经常搞到凌晨两三点,同时订阅了 Cluade code,Cursor 和 Augment,AI 轮休我不休,把 16 个想法分别做了 iOS App,还额外做了几个网页。 今天把 Cluade 、Augment 的订阅取消了,保留 Cursor 和 ChatGPT,不会再如此沉迷,重新平衡。 现在,有 2 个 App 我自己每天用,1 个准备走完发布流程,还有 1 个是我想长期维护,业务跟自己绑定的,为了后续有保障,交给团队正在重新开发。 其它的,全部烂尾,通常是做着做着我觉得没意思就不想做了。 那我得到了什么呢? - 确实爽到了,所有的想法,都可以立马开一个新项目,直到我不想做; - 不再担心开发遇到困难,常见的问题很多都碰到过,再碰到甚至都不用重复问 AI,实在解决不了的,也能很快想出新方案绕过去; 做了这么多,有时候我也会想,编程零基础可以 vibe coding 做出一个应用吗?答案肯定是可以的,但要做好,我认为跟用什么 coding 方式没有关系,主要是看做事的水平,我也看到一些本职工作是软件开发的朋友,他们用 AI 做出来的产品要比我高出很多个段位。 昨晚,跟 Neo 开视频讨论了一个小时关于该不该教人,尤其是能不能教小孩 Vibe coding(最近他在小红书火了一个帖子,有不少人主动找他想学),我们认为,小孩子学会 Vibe coding 是有意义的。 能够快速地把自己的想法做出具体的东西出来,自己会收获成就感,会变得自信吗?会的,自信就是通过获得渐渐积累起来。但是会因为可以太快把东西做出来,导致不想去深入学习和研究编程基础,有这种可能吗?我不知道。
#BestBlogs 别听模型厂商的,Prompt 不是功能,是 bug | Founder Park 文章基于资深 AI 投资人 Sarah Guo 的观察,提出“Prompt 是缺陷而非功能”,并分析了 AI 应用突破口、传统行业机会及 AI 时代护城河。 摘要: 文章编译自知名 AI 风险投资人 Sarah Guo(Conviction 创始人)的演讲,分享了她对 2025 年 AI 创业的非共识观点。她认为 AI 能力正迅速提升,尤其在推理和多模态方面,Agent 应用潜力巨大。在应用层,她强调 Prompt 从用户体验角度看是缺陷,优秀的 AI 产品应“读懂用户心思”。 文章以 Cursor 的成功为例,剖析了 AI 编程成为首个突破口的原因(代码的结构化、可验证性、研究重视及工程师自建工具),并提炼出构建“下一个 Cursor”的成功配方:即以客户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避免通用文本框、利用领域知识、构建“懂行”产品、智能编排模型及精心呈现输出。此外,她指出传统行业正以最快速度拥抱 AI,Copilot 模式的价值被低估,且在 AI 时代,执行力才是真正的护城河。文章为 AI 从业者和创业者提供了前瞻性的战略思考和实践建议。 主要内容: 1. 从用户体验角度看,Prompt 是缺陷而非功能,是过渡阶段。 -- 文章强调优秀 AI 产品应无缝理解用户意图,而非让用户费力思考如何编写提示词,这代表了 AI 产品设计的未来方向。 2. AI 编程成为首个突破口,源于代码的结构化、可验证性及工程师的深刻理解。 -- 代码的逻辑性、结果的确定性验证以及工程师为自身构建工具的内生动力,共同促成了 AI 编程应用的快速发展和成功。 3. 传统行业正以最快速度拥抱 AI,Copilot 模式的价值被严重低估。 -- AI 的“跨越式发展效应”在技术水平较低的传统行业更为显著,而辅助性 Copilot 工具在当前阶段比完全自动化 Agent 更具实际收入驱动力。 4. 在 AI 时代,执行力是真正的护城河,而非模型或单一技术。 -- AI 应用成功的关键在于持续构建“厚实”的产品,通过卓越的执行力提供领先的用户体验,从而建立难以复制的客户信任和数据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