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

1周前
Refly 正式进入新篇章!🎉 我们正式发布全球首个开源的 「Vibe Workflow」平台,并同时登录云服务和开源社区版!🚀 现在你可以直接动动嘴就能构建复杂的 Workflow 并生成多模态工作结果如 PPT、网页、播客、视频等💥 后续我们还将支持 Workflow 一键运行并输出成 API 💪 此次 v0.7.0 更新超过 50000 行代码的重大版本中,我们将用户与 Agent 协作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推向了下一个阶段,给全球的 Vibe Coder 带来了如下令人振奋的能力: 1️⃣ 首创 「Vibe Workflow」,让工作过程真正「起飞 Refly😋」,用户动动嘴就能够完成复杂工作流搭建并直接完成工作结果交付 2️⃣ 最独特的是🤯,你还能修改 Agent 生成的 Workflow 的中间节点实现对结果的精细化微调,完成生产可用结果交付的最后一公里 💥 3️⃣ 提供可能是业界首个支持自由配置的 MCP 的 AI 画布产品,结合 Agent + MCP 自由配置+自由画布上下文组织能力,探索 AI 创作无限可能 作为首创开源 Agent + 自由画布的先行者, 我们后续将持续在多模型,多模态产物交付、Agent、MCP 和 Vibe Workflow 上积累工程和体验能力,为社区注入活力🥳💪 目前 Refly 已收获了数万名用户的私有化部署或云端使用,并且得益于 Refly 独特的产品能力,我们已经实现了真正的正向盈利☄️ 为了迎接接下来 Refly 新阶段的发展,我们提出全新使命,我们坚信「让 Workflow 不再神秘,变成每个人都真正可用的强大 AI 创作工具!」🌈 期待与社区的大家一起探索「Vibe Workflow」的能力边界🚀! 去 Github 中了解 Refly v0.7.0 👉 在云服务中直接体验 Refly Agent + MCP 带来的强大「Vibe Workflow」能力 👉 #Refly #VibeCoding #VibeWorkflow #Agent #MCP #Workflow
看到 alist 被以非常丑陋的姿态卖掉,对作者、用户、收购方都是个悲剧,感觉非常可惜,但从开源作者的角度又挺理解原作者的,现在破口大骂资本的 alist 用户应该都没体会过开源的苦,看不到作者的长期孤独贡献,只看到又少了一个可以白嫖的项目 看图二就知道这显然不是一个健康的开源项目状态,作为一个 50k stars 的顶流项目,contributors 只有 100 多,第二名非机器人 contributor 的贡献量刚到作者的 8%,再往下更是断崖减少,作者从 2024 年就已经很少提交了,后面也一直没有其他维护者接手,除非作者积极回归,这项目的最终死亡已经是必然了,只是开始死亡的时间在一年半之前 反观 RSSHub,虽然 star 没 alist 多但 contributors 人数接近 10 倍,在作者贡献量下降的时期也及时有其他维护者补充,总体维护效率并没有下降反而一直在上升 总之 alist 一直都不是一个健康的开源状态,离开作者根本无法存活,作者又长期得不到足够的帮助和资助,用户也视而不见反而都在反资本,至于那些非 contributors 趁热度 fork 出的各种 blist xlist,如果 forker 在 alist 还有救的时候都没想着去提交一行代码,现在等 alist 死了才出来扛大旗,真的能相信他们能够长期任劳任怨地维护吗? 对用户,与其破口大骂资本,不如想想你现在除了 alist 还在白嫖哪些开源项目,去看看它们还好么,有什么可以帮上忙的,哪怕只是去送上一份感谢,可能都能让那些可怜的牛马开源作者开心上好几天,能让项目多维持几天 对开源作者,怎么让开源项目到达健康可持续的状态,而不是最后被迫廉价丑陋变现,是一个值得更多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