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开发

今年是我被迫独立开发的第二年,头一年做外包赚了 35 万,今年还在为生计发愁。 我想讲讲我的故事,希望对看到这些文字的你有些启发。 2023 年底,我所在的公司因战略变动要将产研部门分拆,软件研发搬到北京,硬件研发搬到深圳,不愿意去的就裁掉。 我和老婆因为厌倦了一线城市的生活,再加上两个孩子快要出生,没有精力跨城搬家折腾,而且最主要的是没有人能帮我们带孩子,父母都年龄大,身体没那么好,就只能依靠我和老婆自己照顾。 最后我们决定搬回我老婆是的潮汕老家,在她父母家附近租套房子。我们自己照顾孩子,平时有个急事儿可以喊她家人过来帮忙。 就这样我们被迫开始了不上班,全职带娃的生活。我最初的想法是做开源项目,然后提供技术服务和商业版的模式。大不了就是一年没收入,等孩子大些了再找个工作。 不过很幸运的是去年 4 月份,我之前一起创业过的供应链合伙人问我有个 app 开发的项目能不能做,他也在一边再创业,一边接点项目活下去。 我想着那有项目,合适就做吧,先活下去再说。就这样我开始了我以前瞧不上的人外包开发,同时一边带娃。 但很快我就改变心态了,外包一点不丢人。我是在将过去积累下来的宝贵的经验,转换成优质的技术服务提供给客户。不仅仅是提供高质量的交付和优质的售后服务,还有我们的创业经验。我会在与客户沟通和评审产品设计时,提供非常多的交互和开发优先级的建议,以及未来产品上市后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来供他们参考。帮助客户节省成本和成功。 客户也因此很信赖我,直到去年底大概 8 个月的时间,我赚了有 35 万。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能在第一年的时候就有了现金流。 但是到了今年,做项目只赚了几万块钱,然后独立开发还没有起色,仍然没有上岸。 所以我觉得所谓的独立开发,就是你自己的低成本创业,付出自己的时间。创业是九死一生的,实力很重要,但成功绝大多数是运气。你要做好自己开发了很多个产品,头几年都不会成功的心理准备。 如果你实在受不了上班,要开始自己的创业,开始自由职业,建议从一开始就先想清楚现金流怎么来,什么时候能达到温饱线,并节省开支,这样你才能坚持下去。 活下去永远是最重要的
前面讲收购了一个 vibe coding 做出来的独立开发产品的推文引发了大家强烈的兴趣和讨论,我再额外补充一些我的感想。 我记得当我还在初中的时候,我就在捣鼓建站,从网上下载各种源代码,四处寻找免费空间和免费域名,搭建起一些非常幼稚的网站。几乎每遇到一个问题,我都要花很长时间来排查和修复,对于一个自学者来说,这很难。 但至少我亲自搭建了这些网站,无论代码写得有多差,这里面都有我的付出,有我的成长,别人抄不走。 但最近,自从 vibe coding 兴起之后,我还是干着产品搭建的工作,但我意识到我已经好几个星期没有学到新东西了,大部分都是 AI 帮我写的,我感到乏味。我本来就是一个爱好者转向从业者,如果我什么都学不到,这一切还有什么意义可言? 就好比写作,反映的是一个人的思考和积累,如果你让 AI 来帮你写,你会发现你花在修改和调整上的时间未必比自己写要少。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不喜欢 vibe coding 这个词,构建产品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你不能总想着 vibe 一下就完事了。 你想要靠 vibe 一下做出来的产品成为你接下来的事业,大概率是个伪命题:你在偷懒,而大家不傻。 市面上的这些 vibe coding 工具,都给了你一种"我能用最低限度的技术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的错觉,而经过这几个月的尝试,我发现它们并不行,就是不行。我现在让 AI 做得最多的就是网页外观的修改,因为我擅长前端和设计,我知道 AI 输出的内容好还是不好,AI 只是在辅助我加快这件事。 严苛一点来说,vibe coding 只是创投圈搞出来的一个巨大的"骗局",或许真有一天我们能看到 AI 帮我们完整地完成一个商业闭环,但至少在今天,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