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选择

Bysir
2周前
在失败了 3 个项目后,我做出了稳定月入 5k 的产品。 下面,我把从 0 到 1 做产品的经历写出来,愿你也可以勇敢走出这一步。 我高中时候就开发出一款关注度还不错的塞班 App。 以为自己是天才,结果刚毕业月薪 2k,交了房租只剩几百。 虽然后面跳槽涨到18k,但还是慢慢厌倦了无趣的上班生活。 在失败 3 个项目后,我越来越焦虑,决定有所改变再试一次。 最后我做出了每月能稳定拿到 20 多个订单的产品,下面是我这一路学到的经验: 1. 不要逃避现实 我之前都半途而废,所以这次就头铁开发了 8 个月,然后开始获客。 虽然很幸运,但现在回头看,这 8 个月其实还是在逃避现实。 我们完全可以更早获客,让市场来评判。 要是 8 个月后产品仍然没人买账,那就是另外的故事了。 2. 干中学 之前我看了很多本书,《俞军产品方法论》、《增长黑客》,以为学会而陷入盲目自嗨,但实际做起来才知道一塌糊涂。 这次我先构思出大体产品,然后带着目的看《精益创业》、听播客,只提炼出产品所需要的知识,不为所有都“学会”,只为“用会”。 通过干中学,我们便有了深刻的体会: - 如何联系种子客户 - 如何做出一个要素齐全的落地页 - 如何定价 3. 找合适的人 我知道自己挺抗拒营销,所以这次我拉上老婆,同样不会营销的她开始: - 模仿同行,用低廉的 AI 配音发小红书 - 去知乎上发“AI 润色后”的软文 虽然不专业但赚来了第一单。 我们没有资金与人脉,现在也不算成功。但借此机会,我们正在认识更多优秀的人,有了更多可能。所以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第一步。 不过目前收入不足以覆盖家庭支出,扩张才是更大的挑战。 最近又陷入了迷茫,我到底应该辞职全力把它做大,还是继续兼职慢慢做?
Y11
1个月前
在创业公司,谈论“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其实没什么实际意义。如果有新员工来问这个问题,或许你根本就不该雇佣他。 在创业公司,加班到每周60小时以上几乎是常态,这不是某个公司的特殊现象,而是行业普遍存在的工作状态。 这里的不是说要你拼命到身体垮掉,而是强调一种全力以赴的投入。 创业本身就是一场马拉松式的冲刺,需要团队成员在特定阶段保持高度的专注和拼搏精神。 对于真正有追求、有野心的人来说,创业公司提供的成长机会和施展空间,远超过所谓的“平衡”。 在这里,你能快速接触到核心业务,积累实战经验,甚至可能参与到改变行业格局的项目中。 这些经历带来的成就感和个人价值提升,往往比一时的“工作与生活平衡”更有长远意义。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盲目透支自己。 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是持续奋斗的基础。 真正成熟的工作方式,是在关键时期能高效投入,也能在合理安排下保证休息。创业公司需要的是能与团队并肩作战、共同成长的伙伴,而不是仅仅追求安逸的人。 所以,与其纠结于“平衡”,不如思考自己是否愿意为目标全力以赴。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创业公司的舞台或许正适合你;如果更看重稳定的生活节奏,那这里可能不是最佳选择。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而不是被所谓的“标准”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