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还缺少一个原生的内容平台:PC互联网时代的Facebook、Youtube、聊天室、天涯论坛;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微信公众号、Instagram、抖音Ticktock…… AI时代生产的内容渗透了上述平台,但这种渗透反而降低了体验,你喜欢看满屏的AI内容和AI回复吗?反正我是看到一个拉黑一个。 除了软件的问题,硬件角度说来,人类几乎已经有20年没有发明新的通讯设备了。 VR、AR好像都不是答案,而是发展的中间阶段,普及度甚至不如BP机和小灵通。 智能汽车和智能驾驶目前看起来接近:如果说手机是创造了人人可随时触网的新空间,那么智能驾驶解放了司机的注意力,也创造了新的空间,某种实现了实时联网。 只不过除了美国等少数国家之外,大多数国家汽车的普及率还是不能跟手机比,如果普及率提高又面临交通拥堵的问题。 那么假如我们解决了交通拥堵,比如空中飞行器开始大规模商用,人人有飞行汽车可以开,在飞车里AI自动驾驶,新的独立空间被创造,乘客又有了新的赛博空间去互动,逻辑上是可行的。 当然深度讨论的话,飞行汽车之间的社交关系,跟陆地上的汽车关系是雷同还是有本质的区别,这一点现在还想不明白。 最符合直觉的赛博空间还是脑机接口的发展,直接复刻《攻壳机动队》的现实版,根本不用拿手机面对屏幕去输出想法,你的脑电波直接可以联通网络,与飞行汽车、机器人、AI实现下一个时代的Web 4.0,重构出下一代人类的新的通讯方式。 就是不知道,现在脑机接口发展到什么水平了。如果20年以内还没有商用可能,这中间20年,人类的通讯方式还是停留在手机吗? 这样未免也有点太无聊了。
币圈跌麻了,美股也跌麻了,今天港A也跌麻了。这两天的市场很值得复盘,有三个方面值得讨论一下: 1)为什么加密先跌,美股后跌? 看到很多人拿流动性池子理论解释,这个理论指美股是个更大的池子,加密是个更小的池子,当流动性充裕时,美股会先涨,加密后涨;而当流动性匮乏时,加密先跌,美股后跌。 正好近期美国政府关门短期利率飙升,短端资金面紧张,加密和美股先后崩盘相叠加,让这个理论似乎得到了验证。 但是,我认为这个只是时间上的巧合。 按照这个理论,在资金流动性最紧张的10月底11月初,应该是加密先跌,美股后跌,事实上加密是跌了,但美股反而涨了;另外,随着资金面近期恢复正常,理应是美股先涨,加密后涨,但美股和加密出现了同步下跌的情况。 所以流动性理论,并不能解释最近下跌的问题。 实际上随着比特币和以太坊上线ETF,各类的DAT上线美股,这个流动性的gap理论可参考性在下降,当前短期流动性的影响,对两个市场是相同维度的。 2)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先来看大的背景,市场大的背景是宏观不确定性的增加,如我之前所说,宏观不确定在于美联储缺少数据支持的情况下,能否如愿开启降息? 以及AI的高估值情况下,业绩能否兑现?; (在发这条的时候我在Polymarket上押注了No change,已经涨了68%,小赚10u) 那么在宏观不确定性的前提下,获利比较多,对未来的预期偏负面的机构就会提前减仓,比如孙正义清仓英伟达。 3)美股下跌的核心原因 如上文提到,在宏观不确定性的大前提下,一旦有风吹草动,机构的第一反应一定是避险减仓。 接连出了两个大的雷:一是Coreweave财报不达预期,其中一个数据中心的交付延期到了明年Q1,这部分的收入只能延后;二是铠侠业绩miss,长单锁仓的部分比如苹果拉低了整体涨价的短期利好。 所以美股AI算力、数据中心板块和存储板块全线暴跌。 但是,我认为美股不用过分恐慌,这次对财报的反应属于惊弓之鸟,下周应该会修正。 核心的原因还是涨的太多了,都有获利回吐的需求,美股也需要杀估值。 4)币圈下跌的核心原因 币圈的原因更复杂一些,有宏观的原因、流动性的原因、内生结构的问题等等,但如果抓住一点,最最关键的,就是没有新增买家了,No Marginal Buyer in this Market now. 此前7-10月高位横盘的原因是买卖的动态平衡,比特币OG和、巨鲸、矿工在高位出货,他们获利丰厚有套现的需求;机构在接盘,上市公司DAT、ETF等等在配置比特币。 但11月后可见的是ETF流出超过10亿美金,为2月之后最大,其他机构未披露的也在卖。 巨鲸持续抛压,原来接盘的机构不接盘了,自然价格要下来。 机构不接盘的原因有宏观避险、也有去配置股票、黄金等其他资产,走了一个把加密资产从超配到标配或者低配的过程。 5)比特币熊市了吗? 今天看不少关于进入熊市的言论,理由很多比如四年周期大限将至、美股回调、K线破位等等。 从交易的角度来说,的确比特币走的非常差,今年持有比特币远远不如持有黄金和比特币,看熊的理由非常充分,技术面看不到明显的反弹迹象。 但看熊看牛并没有什么意义,熊牛都是后验的,跌透了你才知道是熊市,涨过了你才知道那是牛市。 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是,究竟什么时候可以抄底? 或者我换个问法,比特币究竟跌到多少,机构会买入比特币,而不是买黄金或者买英伟达? 8万的比特币机构会买吗?不买的话,6万的比特币呢,还是5万的比特币? 我认为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6)黄金、英伟达与币圈 这个主题太大,太占篇幅了,这里只能简单抛砖引玉。 黄金这波上涨,是因为美国巨大的债务风险影响到了美元信用,核心是避险,机构和央行从低配到超配;终结点就是美元重回强势和加息,而在当前,这两个条件都看不到发生的迹象; 英伟达上涨逻辑是AI的科技革命浪潮,而上涨的终点就是AI泡沫破灭,估值过高业绩无法兑现;当前有担忧,但英伟达业绩仍然坚挺,股价回调很可能多次发生,崩盘貌似还没有充分证据。 比特币从3万到10万的牛市周期,是因为政治地位的提升,监管环境的松绑,机构从没有配置到增加比特币配置的过程,崩盘是因为机构配置到位了; 所以比特币要止跌,即需要抛压与接盘平衡,长期OG的抛压减小与机构流入平衡;而要继续突破前高,则需要更多的机构增加配置、或者提高比特币的配置比例(超配),甚至比特币进入主流国家的储备资产(扩表)。 一个可能的路径是,黄金和英伟达开始到顶点回落,比特币已经跌透,机构有理由重新提高比特币的配置; 另一个路径是,黄金和英伟达仍然在高位,比特币被纳入更大的国家级储备,央行参与购买比特币; 除了以上两个路径,宏观宽松、流动性的变化,的确利好风险资产,但机构配置黄金及英伟达(美股核心股票)回报率更高,正如今年一样,比特币会涨,但涨不过前两者。 前路漫漫,愿你慎行。 (Disclaimer:NFA,DYOR,Opinions on my own. 本人言论不代表机构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趋势革命与10倍的机会,下一次还有多远】 伟大的投机,无一例外,是抓住市场浪潮启动的早起上车,全仓干10倍。 你们最喜欢挂在嘴边的段永平,投资网易的时间是2001年,正值互联网启动初期,9年时间赚了百倍;投资苹果时间是2011年,移动互联网方兴未艾,持仓至今赚了60多倍。 换个角度思考,如果段永平2001年投资的不是网易,而是阿里或者腾讯;2011年投资的不是苹果拼多多而是美团和小红书,结果有差别吗?有,但不多,充其量是100分和90分的区别。 投资在正确的时间,选择正确的赛道,远远比选择标的更重要。 比特币2020年至今5年,从小众资产走向合规、机构、ETF,进入对冲基金的大类资产配置,资产属性与政治地位的提升,让比特币从1万到10万,5年10倍。 22年的ChatGPT时刻后开启的AGI军备竞赛,AI浪潮席卷让英伟达从14涨到200,3年14倍,成为人类第一个5万亿公司。 这些机会是赛道性的大机会。 玩小币、合约、meme,垃圾债、小市值股,赚到钱的是天才。 而普通人这辈子能赚大钱的机会,是梭哈赛道性的机会,不是追求天才一样的短期暴富。 Beta永远比Alpha容易,吃得下饭,睡的着觉,有稳定的工作,周末可以陪家人孩子,持有3-5年赛道龙头,实现财富自由,这才是普通人应该把握的财富机遇。 很幸运,上天给了我们这代人,短短的5年时间里两次大的机会。如果有幸生在70末/80初,甚至可以拿到3-4次的大机会。 那么下一个5年10倍的赛道在哪里,这个赛道龙头是什么? 现在的比特币,或者说整个币圈,大家都看到了,疲态尽显,创新缺乏。资产角度更进一步的前提是比特币被纳入主流国家的国家储备,有希望,但很难,况且还没有时间表可以预期。在此之前,比特币只能是一个高波动的科技股属性,难以确保跑赢标普500的。 山寨币什么样,还需要我多说吗? AI赛道也轻舟已过万重山,泡沫形态初具,涨还是会涨,但是风险渐渐地开始显露,也许明年,也许后年,不知道什么时候泡沫会破。 此刻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把视野放宽去找,去学习新的领域和知识,而不是埋头在战壕里PvP。 这句话同时也是说给我自己,如果23年具备更开放的心态,也许在看到AI的趋势将起时,就不会错过英伟达和AI这一波大的浪潮。 如果人类印钞的速度没有放缓的迹象,如果人类科技还在不断地进步,下一个3年10倍、5年10倍的大赛道机会,我相信还会有,甚至不会很遥远。 希望我们都能抓住。
从鲁学角度分析,指望Giggle捐交易所手续费这个构想其实不妥: 如果不上交易所,在链上的手续费和tax属于是社区/项目方,要捐赠属于是社区行为。你捐给教育,我自然欢迎。你不捐赠给教育,我也不能强迫。 但是交易所捐手续费这个操作就很难,一方面交易所手续费属于交易所营收,你这个币做慈善就让我捐,那别的币做AI是不是也要让我支持,做机器人的币是不是也要分一杯羹,做Defi的币该不该给V子也来一口?这个口子一开我交易所还干不干了? 第二,从实操方面也很困难,交易所要定时统计手续费,要把这些手续费单独从营收里扣掉,还要记入非营业支出,财报里单独列项,每一个操作都是让业务和财务部门头疼的事情。如果没有极强的动力,我作为一个打工人为什么要推动这个事情?我在内部推动是不是还会被认为违规买了这个币或者跟项目方有py交易?那你说谁会有动力去推动这个事情? 第三,从老板的角度,我为什么要推动这个事情?我推了这个事情,即使币价涨了,就会有其他meme社区让我推动类似的事情,那么我不就成了meme社区的发行方了?而这件事显然Giggle官方的澄清已经撇清关系,不可能发生了。 而最后币价大概率是涨一波要跌了,跌了你们是不是还要找我维权,我为什么要吃力不讨好,我什么都不管跌了你也怪不着我啊。 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