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3周前
《你要赚钱,很多时候你的产品不能太有用》 最近对交易这件事情有了深刻的理解,绝大多数人在赚钱的时候,想的第一件事情是,我的这个产品怎么能对别人有用 在没有针对性商业训练的情况下,这个想法是符合直觉的,无可厚非 但是这很可能是错的,商业其实是反直觉的 你要赚钱,很多时候你的产品不能太有用 1️⃣ 比如卖课,我现在在卖课,我认为我还是自洽的,我帮到过不少人,我没有割、没有虚假宣传 但是买课的人里面,看过课的绝对不超过 50% 如果 100% 的人买完了都去看,说明这个业务是以课为核心,而不是以人为核心的,我肯定就赚不到钱了 2️⃣ 现在靠智能体赚钱的,卖的都是「一键写文案」「一键出爆款」,这件事情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个智能体必然不可能天天有人用 但是,买家需要的卖点就是「一键 xx」 如果你做的那个智能体,天天有人用,它必然不可能是「一键 xx」,它肯定是真正能结合创作过程的,那它肯定就没有那种王炸卖点,它就不赚钱 常说的脸皮薄赚不到钱,就是这个意思 3️⃣ 比如我去买奶茶 真正促成我购买奶茶的这个交易的,是我「想要得到一杯奶茶的感觉」,重点是:感觉 这件事情由奶茶店的气味、门店装修、产品海报等共同促成 而为了促成这个感觉,你就得加东西,什么霸气玉油柑、九重厚抹茶……等各种料 你加多了之后,很多时候它就不好喝 但是好喝的那个东西……它产品海报又没法做了,因为它喝起来好喝,但是海报上看起来一般般 就是不好喝的那个东西,才有人买 就是没人用的那个东西,才有人买 就是买了不看的那个课,才有人买 都问 popmart 的玩具没啥用,为啥还一堆人买 因为有用的东西,你们 tmd 都不买呀 农民自己种的东西,都 tmd 的卖不掉呀
1个月前
最近深入听了 Claude 4 核心研究员 Douglas 对于 AI 产品、技术和未来判断的播客,内容非常高质量 💥,听完之后我摘录了最有价值的观点,纯人工阅读摘录,强烈建议阅读 : - 1️⃣关于AI在其他领域的进展,Douglas同样充满信心。他提到了OpenAI最近关于医疗问题的论文,展示了如何将不易验证的领域转化为更可验证的形式。通过设计合适的评估标准和反馈机制,原本主观的领域也能变得适合AI学习和改进。 论文地址: - 2️⃣最初我们需要人类来验证这些模型的输出,因此模型的经济影响在某个初始点将受到人类管理带宽的瓶颈限制。但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将能够"将对模型的信任委托给自我管理的模型团队,所以组织设计很重要 - 3️⃣ 他设想了一种全新的工作界面:"当你管理的不是单个模型,而是多个模型同时做多件事并相互交互时,你能给某人多少并行性?我认为这会非常令人兴奋 - 4️⃣ Douglas提出了一个极富洞察力的概念——"产品指数"(product exponential)。这个理论的核心是:你必须不断地构建,始终领先于模型能力一步。这种前瞻性的产品开发策略,决定了谁能在AI时代的竞争中胜出。 两个维度来解析模型能力的提升:首先是任务的绝对智力复杂度,其次是模型能够有意义地推理和执行的上下文量或连续动作数量。"这些模型在第二个维度上感觉有了实质性的改进 - 5️⃣ 对于产品开发者来说,关键是要比模型能力提前几个月,同时保持与直接用户的大量联系,确保产品在某种程度上有效,但又能利用前沿能力。然而,这种策略也存在风险——在等待模型达到所需能力水平的同时,其他公司可能会抢占开发者的喜爱和客户基础。这种在技术浪潮上冲浪的艺术,将决定谁能在AI时代真正成功。 - 6️⃣预测 AI 发展的未来,不要只看现在,看现在永远无法踩在爆发点上 - 7️⃣ Douglas对未来的展望充满想象力:"我想知道未来是否看起来像你在管理一群模型。"他设想了一种全新的工作界面:"当你管理的不是单个模型,而是多个模型同时做多件事并相互交互时,你能给某人多少并行性?我认为这会非常令人兴奋。 - 8️⃣放大和探索个人的管理带宽的产品尤其重要
3个月前
小白逆袭,大厂颤抖:AI时代三大赚钱新机会 刚刚在思考一个问题,随着AI时代的到来,一一句话可以生成网站、生成 App、生成游戏、制作动画,那么这个改变会带来哪些机会或者影响?感觉有几个: 1、新应用/市场体量在1亿以上的应用 AI 能力是强力加成,会促进创新的勃发,会促进创新爆发,让你更快推出产品,实现很多以往实现不了的功能。但大市场必定群狼环伺(不断冒出来的创业公司、大厂),我们最近体验一键生成app已经看到好几个产品了。 需要 尽早进入+快速找到PMF+融资能力,几个循环去成为行业头部。而任何一个市场,都会需要几年以上的战争,面对10+数量的竞争对手。 赚钱机会:如果你本身具备很强的资源配置或是行业洞察,可以在此赛道先快速占领一小部分独特市场,或提供别家没有的创新功能,然后用 AI 工具来极大缩短产品开发和运营周期,抢跑出更好的增长曲线。 2、长尾应用、离散需求 这些应用可能小而美,但是非常灵活,最典型的是 小游戏、自媒体创作、课程分享。 集中度低,用户需求也比较分散,相对来说竞争压力小。而AI 正在急剧放大人与人之间的智能差距,也容易聚集一批忠实用户,做好了会成为一门可以持续盈利的小生意。 赚钱机会: – 小游戏 / 创意工具:用 AI 快速生成美术、故事线,然后嵌入到小游戏平台,赚广告费或内购。 – 自媒体 / AI 课程:结合个人专长,比如做 AI 使用教学、垂直领域的内容创作,附带售课、资料包、咨询服务等。 – 个人AI 服务模板:根据个人在某个专业方向的经验,为更多人提供现成可用的 AI Prompt、知识库或可直接复用的解决方案。 3、AI+传统行业 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窗口。 如果你原来是所在行业的第十名,但你有丰富的客户基础、足够的行业 Know-How,那么利用 AI 能力提升效率或丰富产品矩阵,就有机会弯道超车,未来说不定能冲到行业前列。 比如在咨询、培训、教育等领域都大有可为,与 AI 结合可以降低成本、拓展全新业务线。 特别适合个人做的机会: 垂直领域 AI 顾问:成为特定领域的 AI 使用专家,帮助他人利用 AI 解决该领域问题。比如"如何用 ai 每日替你工作 4 小时"这样的经验就非常有市场。
4个月前
既然说到,就再多谈一下meta meta的东西其实都low的要死,充分体来体现出扎克伯格对权力金钱渴望的那种土味,可见他的确不是Old Money。这个人没有理想,只要能赚钱都能弯腰。这点从他对习总书记、去北京晨跑、买习近平治国理政、对特朗总统的前倨后恭就能看出来。 从产品上看也是土味十足,就一个“抄字”走天下。包括那个完全抄袭tiktok的短视频流Reels,无奈美国人真的就能懒到看完Tiktok后再去Instagram里看一遍,还要去看里面的广告 怎么说呢,美国人(特别是底层傻子)确实很多,社交也确实有垄断性,N^2无法打破,这是事实 所以做什么都有人卖账。在意识到这一点后,2022年Meta彻底腾飞了,也不装了。实在不行就涨广告单价借口。产品的品味、价值、理念,不重要。反正本来在里面工作的中国人都只是为了买房子生孩子赚钱,不在乎这些 不得不说,Meta的成功90%是完全因为他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美国 这个祖国贡献了世界上99%有消费能力的单纯的傻子 所以:扎克伯格和中国人,确实是绝配。一个为了钱可以不要脸,一个为了钱可以不要命 你可别告诉我你还在用thread吧?从DAU来说,thread也成功了。 可你真的觉得他成功了?? 我只能说马克确实很聪明,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怎么做才能榨干美国人的愚蠢,并通过裁员最大限度的回报股东 至于说这家公司的品味、审美、能力 那就省省吧 按照hh的说法,他加入的时候infra还不如百度 ps,meta很懂怎么在dau上造假。我一个facebook小号天天收到“您的老朋友xxx发了一条消息,想不想去看看啊”骗我点击打开,骗一个dau 我真的想用这款破软件?另外不同产品account绑定在一起无法删除,打开一个app就等于贡献了10个dau,这种fraud你以为我不知道? 你以为华尔街不知道? meta这家公司可以说是企业文化令人作呕,中国逼扎堆(比如hh之流,他们还有一个微信群天天笔bonus你可想而知),连给特斯拉提鞋都不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