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代码质量
关注
Baye
16小时前
Sonnet 4.5 在编程任务上没有给我惊艳或者有明显感知的提升,可能和我之前一直在用 Max 的 Opus 模型有关系。GPT 5 Codex 思考推理还是强很多,但它写的代码又差点意思。希望下个赛季两者能结合下。
OpenAI GPT-5发布引发用户不满,阿尔特曼回应质疑· 78 条信息
#Sonnet 4.5
#编程任务
#Max Opus模型
#GPT 5 Codex
#代码质量
分享
评论 0
0
宝玉
1周前
AI本该助力新人,为何反而让高手更强? 作者:Can Elma “AI会不会彻底取代程序员?”类似的问题已经被问烂了,人们不断地尝试给出答案。虽然这个话题已经不新鲜,但我还是想分享一些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起初,许多人都相信,未来公司会减少对高级工程师的依赖。毕竟,有了AI,初级程序员也能创造出高质量的代码——至少坊间流传的故事是这样的。然而现实却截然不同。AI并未如宣传中那样神奇,最终真正有效的组合,不是“新人 + AI”,而是“高手 + AI”。 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来仔细看看,在代码编写上,AI到底哪里强、哪里弱。 AI擅长的事: • 快速生成大量样板代码(boilerplate)和脚手架(scaffolding)。 • 自动化重复、枯燥的任务。 • 尝试多种不同的实现方式。 • 借助快速迭代,迅速验证想法。 • 在需求清晰的前提下,快速交付功能。 这些特性帮助了谁?显然更利于高级工程师。对新人来说,想把AI的这些能力真正变成实际价值,要难得多。 AI出问题的地方: • 代码审查(Code review): AI无法真正“理解”代码。审查时可能有些帮助,但一旦涉及边缘情况(edge cases)——而AI生成的代码通常有更多边缘情况——最终还是需要资深工程师出马。 • 不好的指令(Bad prompts): 能写出高质量提示词的人,必须是那些真正懂得自己要做什么的人。如果使用者缺乏深入理解,即使AI看起来产出还行,实际也只是给项目埋下了无数隐患。 • 架构设计(Architecture): 没有扎实的架构,软件很快就会失去价值。当前AI并不擅长设计优秀架构,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可以,但实际上,这种复杂推理仍然依赖人类。许多以弱架构起步的项目,最终深陷技术债(technical debt)泥潭。 • 代码质量(Code quality): 选择恰当的抽象层次、正确运用设计模式、保持代码的干净清晰,这些都是AI目前的短板。 • 安全性(Security): 新手搭配AI的组合更容易出现漏洞,就像盖一座房子忘了装门锁。虽说漏洞无处不在,但高级工程师至少能提高警觉和谨慎。 • 错误学习(Wrong learning): 新人如果不能正确判断AI产出的代码好坏,就会潜移默化地吸收错误知识。在公司里,这意味着制造的是损害而非价值。 以上这些问题,概括起来就是:AI暂时对高级工程师并没有威胁,甚至反而让他们更加强大。这里不是在批评新人,而是强调不应对他们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把他们扔到充满风险的环境中。 我们真正该如何用AI? • 快速原型开发(Fast prototyping): 想快速尝试新想法时,AI再适合不过。 • 加速重复任务(Speeding up routines): AI最重要的用途,就是自动化那些你已经非常熟悉并经常重复的工作。 • 跨领域协作(Multi-disciplinary work): AI可以弥补你知识上的短板,建议有用的函数库或方法,帮你快速连接不同领域的知识点。 • 功能测试(Function tests): 简单重复、风险较低的测试代码,AI可以帮你快速生成,并且容易进行人工复核。 从我的角度来看,这就是AI目前的现状。AI写的每一行代码,我们依然需要逐行审阅。它远远称不上完美:没有自我意识,只会模仿人类的推理,生成结果不可控(non-deterministic),所以我们才依靠确定性的东西,比如单元测试。可是,你真的放心让AI自己编写测试,来验证它自己的代码吗? 我想起我曾发过的一条推特,有个提示词可以让AI在“不懂时回答‘我不知道’”,我评论道:“即使AI回答‘我不知道’,你也不能确定它到底知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确实,“新人 + AI”的模式很诱人,看起来成本低廉,还迎合了人们“AI将抢走我们工作”的恐惧。但当你把软件开发和其他行业作比较,就会发现软件行业仍然不够成熟。在建筑行业,建筑师专注于设计;但在软件领域,即使是“架构师”,也仍在不断地亲手“砌砖”,编写底层代码。我们还远没有实现真正的分工和专长化,成本优先的思维主导市场,这只会贬低工作价值,让人疲惫不堪。 因此,AI目前非但没有让编程变得更加民主化,反而更集中地将能力交给了那些资深工程师。现实与预期产生了错位。未来会如何发展,谁也说不准。我对AI的长期发展依然乐观,但短期内,我们最好重新校准自己的期待,别再让不切实际的想法越走越偏了。
#AI
#程序员
#高级工程师
#代码质量
#技术债务
分享
评论 0
0
Tiger Chen & 前端之虎陈随易
1周前
这两天研究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可以VSCode+Copilot的代码质量提高至少1倍以上。简单来说就是,用特定的chatmod+项目级别的指令文件,可以减少很多AI幻觉。
AI编程工具激战:Claude Code、Gemini Cli崛起· 901 条信息
#VsCode
#Copilot
#代码质量
#AI幻觉
#效率提升
分享
评论 0
0
Baye
1周前
AI 杀不死软件工程,反而使软件工程的那些古老规则再次伟大。人写代码的时代,总会因为话语权、赶工期等种种原因,觉得那些是教条主义,没人会严格遵守。 AI 不一样,它不会抱怨没有包袱,而那些原则成了让 AI 产出高质量代码的灯塔。我现在的代码结构越来越像我最讨厌的 Java 的形状了。
#AI
#软件工程
#代码质量
#JAVA
#编程原则
分享
评论 0
0
wwwgoubuli
1周前
在AI coding的整体 token 输入和输出里,有一个普遍性的规律,就是代码的部分占比越低,那么代码的质量也就越好。 量变可以引起质变,但这个量要堆得多,而且不是堆代码的量。 但现在很多模型的问题是,可能是在训练阶段代码的比重过多,他们经常输出着输出着就一个劲的只往代码的方向去干。 如果不是我们通过提示词构造的agent或者其他一些外部环境打断他 ,他会越写越来劲。 不是说代码写得多,他就一定错。 而是比例要降低,需要有大量的其他文本性的描述来反复的理清所有细节,一次又一次的推敲,一次又一次的在不同的方案中确定,反反复复地游走于整体和微观,从不同的视角来审视问题。 一定要想办法用提问,或者写文档,或者读文件,或者让他再看一看,或者上网找参考,这些都是成熟有效的方法,总之,拿别的东西来降低代码的比重。 这不是一个严格的因果关系,但在大多数流程中是高度相关的。 代码之外的东西给得越多,代码的比例就越低,也就往往写得越好。 就这么简单。
#AI Coding
#代码质量
#文本描述
#降低代码比重
#提示词构造
分享
评论 0
0
张钊
1周前
开放厨房跟开放源代码是一样的。不是你屎山代码放出来了你就业界良心了。还有可能是业界笑柄。开放从来都是一种段位极高的能力。
#开放厨房
#开放源代码
#代码质量
#能力
#反讽
分享
评论 0
0
砍砍@标准件厂长
2周前
() 可能这几是为什么模型写不出高质量代码的核心原因吧。 他越写越觉得像实习生,理解能力还不太行的实习生。没有设计,没有结构,只会巴拉巴拉写一大坨逻辑。 要解决这个问题,你的代码质量要够高,他能模仿的挺不错。再就是要更好的模型。
#AI编程:自学or科班?新旧码农之争· 103 条信息
#代码质量
#模型能力
#编程
#实习生代码
#逻辑性差
分享
评论 0
0
铁锤人
2周前
开始review AI 写的代码了🤣,开始痛苦了。
AI编程工具激战:Claude Code、Gemini Cli崛起· 901 条信息
#AI代码review
#痛苦
#代码质量
#技术
#负面情感
分享
评论 0
0
ZEN
3周前
Claude code 降智非常严重,到了需要手把手写代码的程度了。 今天切换到 Codex (gpt5-high) 了,虽然慢一点,但是输出质量明显高多了。
AI编程工具激战:Claude Code、Gemini Cli崛起· 901 条信息
#Claude code 降智
#Codex (gpt5-high)
#代码质量
#手把手写代码
#输出质量明显提高
分享
评论 0
0
Baye
3周前
之前那么多吹 Vibe Coding 的,竟然没人说验收的重要性。为了防止 AI 拉屎,验收是最重要的一步。为了验收,可测试性是最重要的工程原则,而可测试性和代码质量又高度相关。做好自动化验收后,Vibe Coding 才能长期高效交付。 我将在 Vibe Coding “Demo 流” “负债流”之外开创一个新的流派:验收流 🐶
#Vibe Coding
#验收
#可测试性
#代码质量
#自动化验收
分享
评论 0
0
Baye
4周前
在我这里 Vibe Coding 最重要的流程是:验收。AI 的效率其实取决于验收的效率(你如果在意代码质量的话)。搞了一大堆自动化验收 AI 代码的尝试,现在效率慢慢提上来了。
AI编程工具激战:Claude Code、Gemini Cli崛起· 901 条信息
#Vibe Coding
#AI代码验收
#自动化
#代码质量
#效率提升
分享
评论 0
0
GeekPlux
1个月前
当一个大型项目里,有一部分人先开始了 vibe coding,每个 PR 都会改动几十个文件,完全无法 review……我尝试用 Claude Code review,但感觉也不靠谱。在无法禁止这些同事继续 vibe coding 的情况下,怎么最大减少副作用呢?如何保证项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Vibe Coding
#代码审查
#项目管理
#代码质量
#团队协作
分享
评论 0
0
luolei
1个月前
Cursor Cli 搭配 GPT-5 的代码质量和完成效果令人更加惊艳,相比 Claude code 5 小时的限制 ,Cursor CLI 写了一天都还没 limit ,而且解决和优化了好多 CC 不规范和无法解决的问题。
AI编程工具激战:Claude Code、Gemini Cli崛起· 901 条信息
#Cursor CLI
#GPT-5
#代码质量
#代码完成
#Claude Code
分享
评论 0
0
luolei
1个月前
嘤嘤嘤,真是太难了,以前,我们程序员辛辛苦苦敲代码,只要有一点点 Bug 和不规范的地方,老板就说我们写的代码是💩。现在 AI 用一堆💩实现了功能,大家却都喊着「Amazing,奥森,牛逼!」,气死了😤
#程序员
#AI
#代码质量
#老板
#情感
分享
评论 0
0
NanYi
1个月前
爱上了用claude code自定义review command,然后每次写完代码都/review,发现的问题和给出的建议都非常好,command也很简单,就一句话:对当前修改进行代码审查,给出改进建议。 测试同样的预设命令放在GitHub Copilot中,就不如claude code给出的审核意见。
AI编程工具激战:Claude Code、Gemini Cli崛起· 901 条信息
#代码审查
#Claude Code
#GitHub Copilot
#改进建议
#代码质量
分享
评论 0
0
WquGuru🦀
1个月前
分享一个Claude Code全局提示词(也适用于Augment/Cursor等等),有架构师附身之奇效: ## Code Architecture - 编写代码的硬性指标,包括以下原则: (1)对于 Python、JavaScript、TypeScript 等动态语言,尽可能确保每个代码文件不要超过 200 行 (2)对于 Java、Go、Rust 等静态语言,尽可能确保每个代码文件不要超过 250 行 (3)每层文件夹中的文件,尽可能不超过 8 个。如有超过,需要规划为多层子文件夹 - 除了硬性指标以外,还需要时刻关注优雅的架构设计,避免出现以下可能侵蚀我们代码质量的「坏味道」: (1)僵化 (Rigidity): 系统难以变更,任何微小的改动都会引发一连串的连锁修改。 (2)冗余 (Redundancy): 同样的代码逻辑在多处重复出现,导致维护困难且容易产生不一致。 (3)循环依赖 (Circular Dependency): 两个或多个模块互相纠缠,形成无法解耦的“死结”,导致难以测试与复用。 (4)脆弱性 (Fragility): 对代码一处的修改,导致了系统中其他看似无关部分功能的意外损坏。 (5)晦涩性 (Obscurity): 代码意图不明,结构混乱,导致阅读者难以理解其功能和设计。 (6)数据泥团 (Data Clump): 多个数据项总是一起出现在不同方法的参数中,暗示着它们应该被组合成一个独立的对象。 (7)不必要的复杂性 (Needless Complexity): 用“杀牛刀”去解决“杀鸡”的问题,过度设计使系统变得臃肿且难以理解。 - 【非常重要!!】无论是你自己编写代码,还是阅读或审核他人代码时,都要严格遵守上述硬性指标,以及时刻关注优雅的架构设计。 - 【非常重要!!】无论何时,一旦你识别出那些可能侵蚀我们代码质量的「坏味道」,都应当立即询问用户是否需要优化,并给出合理的优化建议。
AI编程工具激战:Claude Code、Gemini Cli崛起· 901 条信息
#代码架构
#代码质量
#代码优化
#坏味道
#架构设计
分享
评论 0
0
Levi Yuan
1个月前
一人开发项目时,最简单的git 分支流程 大家独立开发时会拉开发分支吗?以前我所有的改动都是提交main上,后面由于AI特别是claude code修改的代码太多,导致main分支常常出现问题。所以现在研究了一套适合独立开发的简单分支流程: 1.生产环境用main分支 2.开发时单独拉一个分支:git checkout -b feature/模块名 命名格式: feature/*:新功能 fix/*:修 bug refactor/*:重构代码 chore/*:杂项(文档、配置等) 注意我没有新建dev分支再拉分支,一个人项目两层分支就够了。 3.然后正常提交 git add . git commit -m "feat(模块): 做了什么" 4.最后合并回 main 删除功能分支 git checkout main git merge feature/模块名 --no-ff git branch -d feature/模块名
#git分支管理
#单人开发
#代码质量
#main分支
#feature分支
分享
评论 0
0
汤光头
1个月前
有个问题,我纳闷很久了,可能不太合适 推上很多人都在研究如何提高生产力,比如研究哪些模型写代码质量好,效果好 问题是,究竟在做什么产品啊?
#生产力
#模型
#代码质量
#产品
分享
评论 0
0
RainbowBird | 洛灵
1个月前
现在很多人提 PR 的时候就纯纯 vibe coding,他们知道他们在写什么吗?
#Vibe Coding
#PR
#代码质量
#程序员
#消极
分享
评论 0
0
Mr Panda
2个月前
对比了 的代码和 cursor 的代码。 前者代码冗余,架构层面做的也不好, 的确不如cursor + claude 的组合。
AI编程工具激战:Claude Code、Gemini Cli崛起· 901 条信息
#代码对比
#代码质量
#Cursor
#Claude
#架构
分享
评论 0
0
Yangyi
2个月前
大部分人都说AI写代码只能提效20% 这事儿是搁在23年用github copilot 写一个youtube爬虫,从前1个多月都写不完 ClaudeCode只需要给它代理池和所有要求信息,1个小时之后,代码一个字符没改,直接采集效率飞起 想想吧,1小时vibe coding VS 1个月做不出来 这就是AI的力量,对于构建一个新东西而言,差的已经不是百倍生产力了 说只能提效20%的,绝大部分原因是什么? 因为那坨屎山代码,就算换一个人类来,没人讲一遍也很难上手干明白 屁文档没有,代码又一坨答辩,耦合着大量业务逻辑,你指望AI能写明白?人类都写不明白,咋指望AI提效…… 甚至还有的代码里有一大堆错字,比如craeted time,这玩意AI写不出Bug就奇了怪了 别抱着屎山啃了,人就负责写指导文档,100% AI Native挺好 如果你能保证仓库让任何一个实习生来了参考下文档都能上手,那AI绝对能改的飞快
AI编程工具激战:Claude Code、Gemini Cli崛起· 901 条信息
#AI代码
#生产力提升
#代码质量
#AI native
#效率飞起
分享
评论 0
0
wong2
2个月前
渐渐从“审阅AI写的每行代码并调整到我的风格”到“功能测试正常就行,代码就不仔细看了”。。(在个人项目里
AI编程工具激战:Claude Code、Gemini Cli崛起· 901 条信息
#AI代码审阅
#个人项目
#效率提升
#信任AI
#代码质量
分享
评论 0
0
AlexZ 🦀
3个月前
跟一个朋友聊,大概 50万行代码规模的项目,用 claude code 生成的代码质量远远不如 cline+gemini 2.5 pro。 要达到同等质量,使用 claude code 必须要人盯着。然而 cline + gemini 2.5 pro 是很贵的。
AI编程工具激战:Claude Code、Gemini Cli崛起· 901 条信息
#代码生成
#Claude Code
#Cline+Gemini 2.5 Pro
#代码质量
#成本
分享
评论 0
0
蓝点网
3个月前
#OpenAI 人工智能编程代理 #Codex 新版发布,现在可以针对单个任务同时生成多个不同的响应,让开发者可以直接挑选最佳方案。 这个新功能解决此前代码生成质量不佳时,开发者需要再次输入指令进行重复生成,现在一次性生成多种响应直接挑选最佳代码即可。 查看全文:
OpenAI新德里发布会:ChatGPT语音翻译功能引发热议· 519 条信息
#OpenAI
#人工智能
#编程
#Codex
#新版发布
#多响应生成
#代码质量
分享
评论 0
0
前端之虎陈随易
3个月前
高强度AI结对编程3天有感。 这几天我一直都在用 VSCode + Copilot + Claude sonnet 4 写一个为Bun量身打造的极简API框架。 在我的高强度编码实践中,我发现AI存在的问题还是不少的。 就算把需求写得比较清楚,也会有很多错漏的地方。 如果没有一个经验丰富的程序员来把控,代码很容易失控。 那些没有什么编程经验,用AI来创造产品的人,我认为只是面子好看,里子很可能一团糟。 我的项目地址: 由于还在实验阶段,提交消息全部是“1”。
AI编程工具激战:Claude Code、Gemini Cli崛起· 901 条信息
#AI编程
#结对编程
#Copilot
#Claude Sonnet
#代码质量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