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Barret李靖
关注
统计数据
13
文章
0
粉丝
0
获赞
22
阅读
热门文章
1
TechFlow 深潮 发布的文章:近期教育领域的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我认为教育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
145
32
Barret李靖
6小时前
很多程序员会享受指尖敲击键盘产出代码的过程,coding&debugging,在解决编程问题的过程中快速进入到心流,我也曾多次这样。 llm 出来以后,这种快乐正在逐渐消失。代码虽然还是自己敲出来的,但指尖敲击的内容变了,变成了跟大模型对话,看着屏幕上“突突突”自动产出代码,还没来得及看完,程序就已经 run 起来了。 很显然,那种写出复杂代码和学习各种语法的爽感和获得感,将不复存在。或许,未来基础的编程工作应该换个名字,叫“古法制码”。
#AI编程:自学or科班?新旧码农之争· 68 条信息
#程序员
#LLM
#编程
#心流
#古法制码
分享
评论 0
0
Barret李靖
12小时前
“编程”这门手艺的价值会持续贬值,但“程序员”不会减少,反而会激增,发生变化的是编程语言和编程界面。 程序员的核心竞争力,会从 Coding 转移为懂业务、懂架构和懂技术品味。 未来的顶尖程序员更像是「设计师 + 工程师 + 产品经理」的混合体,从 Coder 走向 Problem Solver。
#AI编程:自学or科班?新旧码农之争· 68 条信息
#编程价值贬值
#程序员转型
#Coding -> Problem Solver
#技术品味
#设计师+工程师+产品经理
分享
评论 0
0
Barret李靖
18小时前
有趣的知识太多,每一个都拉扯一点精力,学完之后,脑子里就会装满散装的无用信息。 保持聚焦,成体系地输入,让知识在脑子里产生链接,认知就会变得清晰。一万小时理论,贡献的是脑子里有效链接的数量。
#阶层固化:求变之路,殊途同归· 409 条信息
#知识
#学习方法
#认知提升
#聚焦
#体系化
分享
评论 0
0
Barret李靖
19小时前
Agentic coding 的形态随着模型能力提升也在发生变化,开发者越来越不关心 coding 的过程,而是 chatting 和 orchestration 的体验,Agent 需要干好的事情变成了:维持多轮对话 + 准确的工具调用 + 能自愈的任务闭环。 Claude Code 的设计就把 coding 过程本身给抽象掉了。未来要把护城河做出来,产品需要考虑,1)具备澄清需求的能力,也就是帮助用户把好的问题给定义清楚;2)具备验证闭环的能力,提供完善的自动化测试、安全扫描和回滚机制等等。前者保证事情被做对,后者保证交付结果稳定且可靠。
AI编程工具激战:Claude Code、Gemini Cli崛起· 650 条信息
#Agentic Coding
#多轮对话
#工具调用
#任务闭环
#Claude Code
分享
评论 0
0
Barret李靖
1周前
如果要把每个人提的建议都听进去,然后消化掉,那最终做的肯定不是自己,甚至已经面目全非。 大胆地拒绝,然后把那些让自己内耗的信息扔进垃圾桶。世界就会回归清静。
#拒绝建议
#保持自我
#减少内耗
#回归清静
#积极
分享
评论 0
0
Barret李靖
1周前
在固有的行动轨迹下,待久了,待腻了,就找人对话,找书对话。 打破惯性的有效方法就是,增加变量,制造变化。
#行动轨迹
#对话
#打破惯性
#增加变量
#制造变化
分享
评论 0
0
Barret李靖
1周前
做 AI 产品,优先关注两点,1)用来解决没有 AI 体验、效率、效果就很难提上去的问题;2)让 AI 一杆到底把一件事情做完再做好。 前者解决用户愿意使用 AI 的动机问题,后者保证体验和质量。
#AI产品
#用户体验
#效率提升
#问题解决
#质量保证
分享
评论 0
0
Barret李靖
1周前
过去一年,工作之外,很多时间都在跟 WaytoAGI 这个社区打交道,认识了不少新朋友😃,欢迎大家加入社群,交流学习。
#waytoagi社区
#社群交流
#新朋友
#积极
分享
评论 0
0
Barret李靖
2周前
你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和你无法改变的事情。 消除内耗的唯一途径就是去行动,去识别能够改变的部分,改变它。
#阶层固化:求变之路,殊途同归· 409 条信息
#行动
#改变
#积极
#内耗
#接受
分享
评论 0
0
Barret李靖
2周前
Replit, ,这个产品比较有意思,它看起来也是一个 AI Coding 工具,但跟 IDE 不同的是,它的重点并非生码,而是通过 coding 来整合基础设施,打通平台提供的数据库、部署、日志、监控等等服务,“生成即上线,构建即运行”。 它的商业模式是,“生成代码获客,托管带来变现”,因此会出现了一个结果:每个 token 都在亏钱,但每一层(网关、安全、部署、储存等)都在赚钱。当前 ARR 已经突破了一亿美金。
#Replit
#AI Coding
#基础设施整合
#商业模式
#ARR突破一亿美金
分享
评论 0
0
Barret李靖
1个月前
最近动不动就拿着手机跟 ChatGPT 聊一两个小时,我给它设定的角色是倾听者,同时也要帮我去解决一些实际的工作和生活问题。 要让大模型有效地解决问题,首先得让它走进真实世界,了解更多的全貌,这就是所谓的 Context。例如在规划一场出行之前,我会把家人的基础信息、经济情况、行为偏好、遇到过的问题等等,尽可能详尽地做一次介绍,这事儿很费功夫,我语音输入了大概一个多小时,包括我怎么跟我老婆认识的,都跟它说了。 那最后的效果如何呢?我觉得还是不错的,我没指望它帮我解决所有的问题,但它在倾听的时候,由于“记忆”功能的存在,会开始逐步了解,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想成为怎样的人,然后结合我当下要解决的问题,给我提供一个要点不遗漏的解决方案,或者针对我的思考做出比较有参考价值的补充。 我甚至跟它协商了一个人生板块,告诉它接下来五年我要成为怎样的人,在每次对话的时候,如果对这个版本有价值补充,就让它更新到这个板块里头。 ChatGPT 提供了一个“项目”的功能模块,它支持将多个对话聚合到同一个项目中,这也是我近期用的非常多的。如果我觉得大模型理解的不对,我会及时去纠正它,并且让它更新自己的“长期记忆”,当发现它在回答某一类问题,上下文不够时,我会在项目中新开一个聊天窗口,去补充它的”项目记忆”。 聊天时间长了以后,ChatGPT 确确实实会更加理解我,例如,我在跟它沟通 A 事情的时候,它经常会把过去跟它沟通的 B 和 C 串联到一起,并且提醒我,A 里头的一些 Actions 对 B 和 C 也是有价值,这些属于超于预期的回应了。 当我发现它有超出预期回应的时候,我也会将这种回应方式收集起来,让它记录到自己的“长期记忆”,作为输出的偏好设定。 我经常会给它输入很长的内容,然后询问我的思考漏了什么,过去一个多月,它有在三次重要的决策上,帮到我。 总之,算是一次有趣的实验。整个过程,非常类似打造一个 Second Self。
OpenAI新德里发布会:ChatGPT语音翻译功能引发热议· 392 条信息
分享
评论 0
0
Barret李靖
3个月前
当不知道去选择什么的时候,就把当前的事情做到最好。 这是我在很久之前,大概刚毕业那会儿的口头禅,或者说,是我给自己的格言。 今天对它有了新的理解。 人的内心一直在变化,时好时坏,时而轻松,时而焦虑。过去两三年,我一直在思考,到底什么事情才是有意义的。比如做自媒体,当粉丝增长得非常快的时候,我开始产生了自我怀疑。因为我说不清楚,我到底是在追求什么。 最近又想起了那句格言:把当下的事情做到最好。 如果连眼下的事情都做不好,而总是去担心未来那些还没发生的事,那就永远没法进入正向循环,也感受不到真正的快乐。从概率上来说,当下的事情,是最有机会做好的。尤其是在迷茫的时候,投入到当下,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人必须要在迷茫的时候找到方向。 那什么是方向? 方向是让自己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燃起来的东西。只有燃起来了,才可能真的找到方向。方向可能是一个信念,也可能是某种大道,是值得舍生取义去追随的东西。 《天行健》里有一段台词我印象特别深。格格问门三刀,如果失败了当如何?门三刀说:失败了就重来一次,不就是十二年嘛。 是啊,如果有一件事情,是你真的想清楚了要去追随的,那么十二年又算得了什么?成功和失败只是结果态,过程中的追随,才是漫长岁月中真正值得被回味的。 除了做好当下,以及拥有可追随的东西,我觉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感恩。 人需要学会感恩,尤其是在消极状态下,要学会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感恩也许可以算是一种信仰。用利他的角度、用“上善若水”的心态,去重新理解这个世界。 我曾经的信仰是逻辑。但现在,除了逻辑,还有一个东西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那就是感恩,或者说,慈悲。 感谢所遭遇的一切。这些年也确实一直在感受“福祸相依”。不需要抱怨那些不好的事情,因为未来有一件与之对应的好事,已经在某处等着你;对于当下拥有的好事,也不必过于执着,它们可能正在遮住你通往更远的路。同样,不用羡慕别人正在经历的好事,因为福祸相依。 是的,人需要信仰。在混沌中,选择专注与慈悲。
#人生格言
#自我提升
#焦虑
#思考
#自我怀疑
#意义探索
分享
评论 0
0
Barret李靖
8个月前
前端解决的是人机交互层面的问题,传统的前端程序员可能会消亡,但同样还是这群人,会以新的身份和技能来适配这一层。人机交互是刚需😄
#前端
#人机交互
#程序员消亡
#技能适配
#技术变迁
分享
评论 0
0
1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