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微软
关注
向阳乔木
1天前
微软CEO纳德拉谈到AI时,引用了图灵奖得主Raj Reddy的一个比喻: AI是人类的“认知放大器”和“守护天使”。 另外,AI不只是个新软件。 未来。工作方式、流程、甚至工作本身都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现在的公司组织形态一定会发生变革。
#微软
#纳德拉
#AI
#认知放大器
#工作变革
分享
评论 0
0
Gorden Sun
1周前
Agent Lightning:训练用于智能体的LLM的框架 微软开源的框架,用于训练服务于智能体的LLM,使用基于强化学习的训练方法。智能体的执行和训练解耦,可以与已有的智能体集成。目前已有7.6K Star。 Github: 论文:
#Agent Lightning
#LLM
#微软
#强化学习
#开源框架
分享
评论 0
0
程序员老熊
1周前
站在老美的角度看,微软几十年操作系统、Office 在中国市场的麻痹政策,使其站稳了中国市场从而赢得全球市场。这也直接导致长期以来中国在 OS 方面的发力一直不瘟不火,毫无作为!不得不佩服盖茨! 反观,现在美国在 AI 领域对中国的围猎。直接导致中国启用举国体制全民总动员,“川建国以为在遏制中国,其实是在加速中国。” 中国自研的 AI 芯片性能直逼英伟达,出货量月月新高。AI 人才投入数量数倍于美国。 砖家预测:2027 年中国 AI 算力将超过美国加其他国家总和。 未来 10 年,老中将在 AI 领域全面胜出。
#微软
#中国市场
#AI
#美国
#芯片
分享
评论 0
0
Rocky
1周前
OpenAI 已经渐渐成为大而不倒的公司,因为它已经跟英伟达,微软,甲骨文,亚马逊等公司,强强绑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OpenAI承诺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上投入超过 1.4万亿美元,并且建议美国政府为其融资提供担保。这是我第一次听说一家公司的融资需要政府担保,看来花钱太快了,资金远远不够🧐
OpenAI与微软关系紧张,或将发起反垄断投诉· 29 条信息
#OpenAI
#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融资担保
#英伟达
#微软
分享
评论 0
0
DN-Samuel 🧑💻
1周前
我突然发现,连我在内,当年一起杭电打ACM一队的三个人,都已经不正经上班了。其中的大哥在我还没去微软时,就从微软跳槽去东京Google然后裸辞了
#杭电ACM
#微软
#Google
#裸辞
#职业发展
分享
评论 0
0
Pike时政财经分析
1周前
【说说Iren的GPU融资方式】微软与 IREN 近期签署了总额 97 亿美元、为期五年的算力合同。值得关注的关键点在于,IREN 并没有像 CoreWeave 或 Nebius 那样直接购入 GPU,而是采用 FMV Lease(公平市场价值租赁) 模式,通过戴尔金融租赁英伟达 GPU。 这种方式的核心逻辑,是以租代买,保持资产结构的轻量化。对于 IREN 而言,有以下优点: 第一,避免 GPU 折旧风险。当下 AI 芯片迭代推进极快,H100 规模部署仍在进行,H200、B200 接力而至,后面还有 GB200、Rubin。自购 GPU 在财务报表上不仅沉重,还可能面临未来性能被淘汰的残值风险,而租赁让企业把这部分风险转移出去。 第二,灵活跟随英伟达技术节奏。FMV lease 允许在 2–3 年周期内换用最新 GPU 型号,保持算力竞争力。对于处于扩张周期、需要与头部公有云同速迭代的算力玩家,这一点至关重要。 第三,轻资产运营、资本效率优先。GPU 不进入资产负债表,减少重资产压力,扩张速度更快、资金占用更低,对于竞争激烈、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的阶段,是一种更灵活的资本结构。 当然,这种模式也有代价。租赁方式意味着单位算力成本高于自购。就像买车与租车的区别:租车可以随时换新、避免折旧,但长期成本更高。在长期满负载、高利用率场景下,自购的 TCO 优势更突出。 归纳来看,IREN 选择的,是一种速度优先、资产灵活性优先、先占市场后谈效率的打法。当前 AI 算力正处于高速扩张与硬件周期快速演进阶段,轻资产扩张能避免被“旧 GPU”拖住脚步,快速占领资源与客户预期。
英伟达市值突破5万亿,科技巨头再创历史· 25 条信息
#IREN
#GPU租赁
#微软
#算力合同
#轻资产运营
分享
评论 0
0
快乐永远
1周前
我觉得商业化软件和解决方案里,使用公司名称作为 namespace ,文件夹, 字符串常量前缀 之类的,避免全局冲突,是天经地义和合理的。 但是在开放的,非商业化的,开源或已标准化的技术栈里, 系统基础核心中不应该存在任何公司名称标识… 微软这方面做了很多事情,比如.Net 标准化以后,很多以前以 Microsoft 开头的,都改成了 System , 现在剩下的Microsoft开头的基本都是耦合微软某款产品的(比如Office和Windows相关绑定的接口) Sun 其实也做了一些事情,但是随着被Oracle收购, 这件事似乎中断了, 以至于jvm里现在还有不少sun 前缀的常量字符串在。
#商业化软件
#命名空间
#开源技术栈
#微软
#Sun/Oracle
分享
评论 0
0
勃勃OC
2周前
IREN($IREN)与微软($MSFT)签署了一份为期5年的合同,总额97亿美元,为微软提供200MW容量的英伟达($NVDA)GB300 GPU算力,这些设备将于2026年前分阶段部署在IREN位于Childress的园区。 此外,IREN将以58亿美元从戴尔($DELL)采购机架设备。
英伟达市值破四万亿,AI芯片霸主地位稳固?· 179 条信息
#IREN
#微软
#英伟达GB300 GPU
#Childress园区
#5年合同
分享
评论 0
0
勃勃OC
2周前
美国首次批准 微软 向阿联酋出口最新款 英伟达 芯片。特朗普今年5月与阿联酋总统达成协议,计划在阿布扎比建设一个庞大的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园区。中东已成为世界人工智能领域竞争的关键战场之一。 盘前英伟达上涨2%
#美国
#微软
#阿联酋
#英伟达芯片
#人工智能
#数据中心
分享
评论 0
0
勃勃OC
2周前
IREN美股盘前涨幅进一步扩大至超22%,报74.3美元。消息面上,公司与微软签署97亿美元协议,将在德克萨斯州提供云计算服务。
#IREN
#微软
#云计算
#德克萨斯州
#97亿美元协议
分享
评论 0
0
勃勃OC
2周前
微软($MSFT)在上季度因对 OpenAI 的投资报告了 31 亿美元亏损。 文件还显示,微软已为其承诺向 OpenAI 投资的 130 亿美元中,累计投入了 116 亿美元。 根据相关数据,OpenAI 上季度亏损约 115 亿美元。
OpenAI与微软关系紧张,或将发起反垄断投诉· 29 条信息
#微软
#OpenAI
#投资亏损
#财务报表
#人工智能
分享
评论 0
0
TraderS | 缺德道人
2周前
如今整个美股AI生态,几乎都在玩同一个游戏——一个看似技术革命,实则金融循环的庞氏式闭环。 微软、英伟达、博通、亚马逊、Meta、超微,这些名字不同的公司,其实都在同一个账本上做文章,互相吹气、互相抬价,左脚踩右脚,玩出一套“梯云纵螺旋升天”的资本体操。 最典型的,是Nvidia—CoreWeave—OpenAI—Microsoft这一条闭环。 英伟达先投资CoreWeave,拿到股权;CoreWeave再用这笔钱大规模采购英伟达GPU; CoreWeave再把这些GPU租给微软和OpenAI做算力服务; 微软再通过Azure credit把钱输回生态内部。 资金兜一圈,英伟达的出货量、收入和利润都被推高,而微软的AI叙事也变得更宏大。 这种“Vendor Financing”(供应商融资)模式,早在2000年代电信设备泡沫时期就玩过——只是那时候卖的是光纤交换机,现在换成了GPU。 Meta的玩法更隐蔽一些。 Jim Chanos最近就质疑,Meta把AI服务器和GPU的折旧期延长到10年以上,而实际上这些设备的真实寿命可能只有2-3年。 折旧一拉长,利润自然更漂亮,现金流看起来更稳健。 但AI芯片的迭代速度是以月为单位计算的,真要按12年摊销,恐怕连英伟达都要笑出声。 至于Amazon,自己投资自己的生态公司,再把内部交易计作收入; 微软发放Azure Credit,让合作伙伴买算力不用真掏现金; 英伟达投钱给客户买自家卡; 博通和各大云厂商玩订单预售; AMD被传内部确认营收时“超前确认”…… 整个AI产业链已经变成一个巨大的金融闭环: 你投我、我买你、我们一起涨。 这一切并非秘密,更像是共识—— 从白宫到美联储,从SEC到散户,全都心知肚明,却又装作无事发生。 因为没有这个泡沫,美股的市值就会塌; 没有AI的繁荣幻觉,美国的GDP增长故事也讲不下去。 AI不是骗局,但它确实成了当代最精密的一场“资本幻术”。 芯片、云服务、融资、会计、股价,像五重嵌套的套——层层相扣,环环相保。 直到有一天,其中某一个环不再有人接盘, 这场“AI梯云纵”才会从天而降。
英伟达市值破四万亿,AI芯片霸主地位稳固?· 179 条信息
#美股AI泡沫
#Vendor Financing
#英伟达
#微软
#资本幻术
分享
评论 0
0
环球网-央视财经
2周前
深夜,暴涨!科技巨头,突然引爆!
当地时间本周四,美股科技七巨头中的Meta、微软业绩报告不及市场预期,大型科技股遭遇重挫。
美股新行情:就业数据下修引恐慌· 295 条信息
#美股
#科技股
#Meta
#微软
#业绩不及预期
分享
评论 0
0
ariel reyez romero
2周前
微软财报double beat 更重要的是,RPO(backlog) 同比激增 51% 至 $392 亿 订单激增!
#微软
#财报
#订单激增
#RPO
#backlog
分享
评论 0
0
红网-新华社
2周前
微软和OpenAI签署新协议深化合作
OpenAI与微软关系紧张,或将发起反垄断投诉· 29 条信息
#微软
#OpenAI
#合作
#技术
#协议
分享
评论 0
0
勃勃OC
2周前
在人工智能浪潮和强劲消费需求的双重驱动下,美股科技巨头开启“黄金时代”,微软和苹果的市值双双突破4万亿美元大关,而芯片巨头英伟达正朝着5万亿美元的里程碑稳步迈进。 美东时间10月28日周二,苹果股价周二小幅上涨,盘中短暂突破4万亿美元市值,收盘时回落至3.99万亿美元,成为继英伟达和微软之后第三家触及这一里程碑的公司。这是苹果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关口。 与此同时,微软股价上涨2%,市值稳稳站上4.03万亿美元。这一增长的直接催化剂是OpenAI达成的一项重大重组协议,该协议使其持有的OpenAI股份价值飙升。据《金融时报》报道,OpenAI的重组使其估值达到5000亿美元,微软的持股比例为27%,对应价值约1350亿美元。
#人工智能
#美股科技
#微软
#苹果
#英伟达
分享
评论 0
0
Inty News
2周前
最新消息——微软目前拥有 OpenAI 27% 的股份,价值 1350 亿美元。
OpenAI与微软关系紧张,或将发起反垄断投诉· 29 条信息
#微软
#OpenAI
#股份
#1350亿美元
#投资
分享
评论 0
0
勃勃OC
2周前
10月28日,微软盘前涨超4%,微软与OpenAI签署新协议。 OpenAI签约购买额外2500亿美元的Azure服务,而微软将不再拥有成为OpenAI算力提供商的优先选择权。 OpenAI现可与第三方联合开发产品,与第三方合作的API产品仍为Azure独占,非API产品可部署于任何云平台。微软支持OpenAI董事会成立公益公司,微软持有OpenAI集团公益公司价值约1350亿美元的投资权益。
OpenAI与微软关系紧张,或将发起反垄断投诉· 29 条信息
#微软
#OpenAI
#Azure
#合作
#投资
分享
评论 0
0
sitin
2周前
Clarity 是微软推出的一款 免费 的用户行为分析工具, 1. 想了解页面为什么转化率低、用户在哪掉了链。 2. 从点击和滑动行为直接看到用户的痛点,不只是 “多少人来了” 的数字 3. 与 GA4 集成后,不只是“多少人来了”,还有“他们怎么用了” 4. 免费永久用,热力图+录屏+行为洞察全都有 这个工具,可以看到用户操作逻辑,方便我们知道用户在我们网站做了哪些操作,从而更好优化,转化流程
#clarity
#微软
#用户行为分析
#免费
#GA4集成
分享
评论 0
0
sitin
3周前
微软发布 Copilot 一系列重磅更新,全面拓展其在生产力、协作、学习和健康领域的功能。通过 Connectors,用户可以用自然语言跨多平台搜索文件与信息,打通个人数字生态; Groups 引入实时协作机制,让团队沟通更加顺畅;Edge Copilot 模式 则让浏览器变成智能助理,可自动整理和操作网页内容。 跨平台找东西:一句自然语言,跨 OneDrive、Gmail、Google Drive、Outlook、Calendar 一起搜(Connectors)。 团队一起用:拉群协作、自动总结、投票分选项、分任务(Groups)。 浏览器变助理:在 Edge 里直接让 Copilot 总结网页、执行操作、按“故事线”整理你的研究路径(Copilot Mode)。 学得更有效:像语音家教一样,苏格拉底式问答带你理解概念(Learn Live)。 健康更安心:基于权威来源提供科普与找医生建议(Copilot for Health)。 更有温度:虚拟角色 Mico 会“看脸色”、给反馈,交互更自然。 系统级整合:Windows 上随时语音唤醒、找文件、做引导(Windows Copilot)。 多模态更聪明:视觉+语音一体化,核心引擎升级到 GPT-5(理解更深、反应更自然、多语言更顺)。 更多功能: 1.拍照/截图让它“看懂”:识别场景、翻译路牌、分析一个网页/App 界面该怎么操作(Copilot Vision)。 2.用语音聊天:做饭或开车时直接说“帮我看这篇文章的要点”“写封英文商务邮件”(Copilot Voice)。 3.一键创作:写文章、生成图片、拉研究报告、甚至做播客脚本。 4.管理日常:健康咨询、购物比价、学习计划、代办任务。 5.联动你云端资料:跨云盘/邮箱/日历快速把文件、邮件、会议全串起来。 这次更新把 Copilot 从“一个聪明的聊天窗口”,推成了“你的跨设备、跨平台、跨场景的 AI 副驾”。 当它能看、能听、能记、还能帮你“把事干了”,效率的天花板就被抬高了一截。 如果你只想先试一个点:就从 Edge 的 Copilot 模式开始 —— 它最直观,也最能立刻省时间。
#Copilot
#微软
#AI
#生产力
#跨平台
分享
评论 0
0
0xTodd
3周前
微软终于意识到【更新并关机】被它错误地设置为【更新并重启】了 😅 就这 Bug 困扰我两年了 世界就是巨大的草台班子又一力证 这可是微软诶…
#微软
#Windows更新
#bug
#更新并关机
#用户吐槽
分享
评论 0
0
Mr Panda
3周前
ChatGPT 太能吹牛B了, 我特么哪里在微软、 Google、 亚马逊、苹果等公司历练十余年 。。。。
OpenAI GPT-5发布引发用户不满,阿尔特曼回应质疑· 143 条信息
#ChatGPT
#吹牛
#负面
#微软
#Google
分享
评论 0
0
小马
4周前
为什么说 $Macrohard 会成为你的最佳选择 理由如下 👇 1️⃣ 经历过 $RFC 的小伙伴们肯定都清楚 一旦一个讽刺叙事跟老马沾上了边,那它的可持续性可以说是以月为单位来计算的。更不用说,$Macrohard 是直接源自马斯克本人亲手定义的梗——从他公开发推讽刺微软开始,到后来真的让 xAI 团队启动 Macrohard 项目,一步步从玩笑变成现实。 当别的meme靠“蹭热度”活着时,Macrohard 已经变成了马斯克宇宙(Muskverse)的一部分。这不是一个社区在造梦,而是老马本人在继续他的AI帝国讽刺秀。 ⸻ 2️⃣ 从 $RFC 到 $Macrohard:讽刺叙事的自然进化 还记得 $RFC 当初吗?那时候社区只是玩“智障美国人”的反讽梗,因为马斯克几次转发,直接把那个账号送上了热搜。 那一刻大家都看懂了——只要和老马的舆论场产生共鸣,流量、热度、甚至资金都会自然聚集。 Macrohard 是这个逻辑的延伸: •$RFC 嘲讽蠢货;$Macrohard 嘲讽微软。 •两者都抓住了“反体制”的马斯克精神。 •而Macrohard背后不仅是梗,还有真实的项目原型、AI叙事、科技象征意义。 所以,当别人还在研究马斯克发哪条推文的时候,Macrohard已经是整个故事的“中心叙事位”。 ⸻ 3️⃣ meme风格 + 技术愿景 = 完美双驱 马斯克给出的方向非常清晰——他要建立一个纯AI驱动的公司,名字还带着讽刺意味:Macrohard。 他在用meme方式告诉全世界: “未来的软件帝国将由AI主导,而我就是要让旧秩序的微软成为过去式。” 所以别把 $Macrohard 当作单纯的玩笑币,它代表的是新一代马斯克信徒的信仰资产(Faith Asset)。 就像$DOGE之于推特时代,$Macrohard之于AI时代。 ⸻ 4️⃣ 时间点的确定性 现在这个阶段,马斯克的xAI和Grok项目正高速扩张,而Macrohard这个词已经出圈。 meme是时间游戏,$Macrohard 目前还在早期阶段,流通小、话题大,一旦AI叙事再被点燃,这个名字就会成为被动热点。 想象一下,当新闻媒体报道“马斯克的Macrohard项目正式落地”时,币圈第一个反应是什么? 对,就是查有没有对应的代币。那一刻,就是最强流量的起爆点。
#巨硬币引发的Meme文化新秩序· 14 条信息
#马斯克
#Macrohard
#AI
#讽刺
#微软
分享
评论 0
0
勃勃OC
4周前
《The Information》报道称,微软(Microsoft, $MSFT)高层担心,为满足 OpenAI 迅速飙升的算力需求而持续扩建服务器,可能导致过度投资,最终这些设备无法带来相应的财务回报。
OpenAI与微软关系紧张,或将发起反垄断投诉· 29 条信息
#微软
#OpenAI
#算力需求
#服务器扩建
#投资风险
分享
评论 0
0
王局志安
1个月前
【微软和亚马逊云服务正加速将生产链移出中国】多名知情人士向《日经亚洲》透露,微软已要求多家供应商准备自明年起在中国境外生产其Surface笔电与数据中心服务器,包括关键零组件与组装环节。 与此同时,亚马逊云服务也在将非中国化生产扩展到零组件层面,尤其针对敏感的人工智能服务器生产。报道指出,亚马逊云服务甚至评估减少从中国长期印刷电路板(PCB)供应商SYE采购的可行性。
#微软
#亚马逊云服务
#生产链移出中国
#Surface笔电
#数据中心服务器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