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算力需求
关注
川沐|Trumoo🐮
1周前
今天看到量子位一篇文章,想到一件可怕的事情. 以后的ai增长曲线看来要跟电力增量曲线强行挂钩…… 英伟达这个产能一年可以增加50%….但是美国电力增长一年没50%. 那这时候英伟达造出来的卡给谁用,没有电人家买了都堆仓库?
英伟达市值突破5万亿,科技巨头再创历史· 23 条信息
#AI发展
#电力限制
#英伟达
#算力需求
#能源瓶颈
分享
评论 0
0
卢尔辰
2周前
很多投资AI硬件公司的人,其实并不真正理解“训练(Training)”和“推理(Inference)”在算力需求上的巨大差异。 普通用户在使用AI应用时,实际消耗的算力极少,远远低于模型训练阶段。 大模型(如 GPT-4、Claude、Gemini 等)在训练时,需要数千甚至上万张 H100 显卡并行运行数周。 而进入推理阶段后(也就是你在手机上向ChatGPT提问时),只需几张 GPU 的部分算力,有时甚至仅靠 CPU 或低功耗芯片即可完成。 就是说每次调用 GPT、Midjourney、Claude 等应用时,所消耗的算力仅为训练期的 百万分之一到千分之一。
#AI硬件投资
#训练与推理差异
#算力需求
#大模型训练
#GPU
分享
评论 0
0
勃勃OC
3周前
《The Information》报道称,微软(Microsoft, $MSFT)高层担心,为满足 OpenAI 迅速飙升的算力需求而持续扩建服务器,可能导致过度投资,最终这些设备无法带来相应的财务回报。
OpenAI与微软关系紧张,或将发起反垄断投诉· 29 条信息
#微软
#OpenAI
#算力需求
#服务器扩建
#投资风险
分享
评论 0
0
ChandlerGuo 郭宏才 宝二爷
4周前
AI革命来了 大家都在讨论技术乐观主义 但我更关心一个问题 这些AI系统真的是我们能控制的工具吗 Anthropic创始人说得对 我们面对的不是简单机器 是真实而神秘的生物 很多人花大钱让你相信这只是经济工具 别被忽悠了 就像小孩怕黑 开灯后发现房间里真有东西 不是衣服不是书架 AI已经在重塑资本市场 算力电力数据中心 这些新基础设施需要真金白银 以前信息革命让资本变轻 现在AI革命让资本重新变重 智能需求无限 资本需求也无限 利率规律可能彻底改写 承认现实才能赢 装睡的人永远叫不醒
#AI浪潮:重塑就业,风险暗涌?· 122 条信息
#AI革命
#技术乐观主义
#资本市场重塑
#算力需求
#利率规律改写
分享
评论 0
0
RamenPanda
1个月前
英伟达的PE比沃尔玛健康,算力需求仍然在加速,moat越来越厚 AI时代一家股赢家通吃,垄断集团以外没活路 刻舟求剑思科的都是哪来的大傻逼
英伟达市值破四万亿,AI芯片霸主地位稳固?· 173 条信息
#英伟达
#算力需求
#AI时代
#垄断
#思科
分享
评论 0
0
澎湃新闻-10%公司
1个月前
万亿云市场为何大爆发:巨头涌入AI基础设施竞赛,算力需求打开空间
#云市场
#AI基础设施
#算力需求
#巨头竞赛
#技术爆发
分享
评论 0
0
Olivert
2个月前
Situational Awareness对未来十年人工智能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度剖析,特别聚焦于AGI到ASI(超级人工智能)转变的关键时期——2027-2034年,即“智能大爆炸”。预计自2027年起,算力需求将以每年接近百倍的速度激增,远超过AGI时期每年十倍的增长率。 每年接近百倍的速度激增!
#人工智能
#AGI
#ASI
#智能大爆炸
#算力需求
分享
评论 0
0
qinbafrank
2个月前
看了甲骨文财报电话会纪要,再一次印证了之前聊到的AI正在加速,甚至加速被加速。就像老黄在8月底说的推理token生成量一年增长十倍,还在加速增长没有减速迹象,对于算力的需求还在持续增长。甲骨文最新一季财报也说明了这一点,营收业绩算正常,但是其“剩余履约义务”(RPO)猛增至4550亿美元,同比增长359%。电话会上管理层还透露预计未来几个月将签署更多大额合同,RPO可能超过5000亿美元。 甲骨文CEOSafra Catz表示,本季表现“惊人”,云基础设施需求持续增长。由于云服务需求旺盛,公司面临供应瓶颈,需将部分客户订单安排到未来。妥妥的供不应求 当然算力的下游需求都是来几家巨头科技巨头,openAI首当其冲,微软、谷歌、Meta都在加入算力抢购大潮之中。很多人担心进入基础设施的泡沫,这里可以拿微软最新一季财报来看,微软Azure云业务里AI云的收入已经达到了40亿美金,而且还保持着超过100%的同比增速,而微软Azure非AI 同比增速只有25%,亚马逊aws的同比增速是17%。可以说AI云服务下游的需求在暴增,需要大量的计算产能的供给。 昨天微软甩给$nbis 五年190亿美金的大单,今天甲骨文爆出来四五千亿美金的剩余未履约义务,估计能然市场对于算力的需求信心大增。
英伟达市值破四万亿,AI芯片霸主地位稳固?· 173 条信息
#甲骨文
#AI加速
#算力需求
#云服务
#微软Azure
分享
评论 0
0
蓝点网
2个月前
#OpenAI 将在明年由博通代工生产自己的 AI 芯片,满足自身 AI 算力增长的需求并减少对英伟达的依赖。自行研发或定制芯片的好处在于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功能和性能定制,坏处就是前期投资非常大,OpenAI 的芯片实际是 OpenAI 与博通合作定制研发,最后由博通代工生产。查看全文:
#OpenAI
#AI芯片
#博通代工
#减少英伟达依赖
#算力需求
分享
评论 0
0
勃勃OC
2个月前
AVGO财报暗示一个潜在客户下生产订单,订购了100亿美金机架,会在26年Q3交付。 这个客户现在猜测可能是OpenAI 且按照这个客户的描述——之前的600-900亿也并未包括该客户,是一个新增量。 之前的SAM是三个量产客户,大家传言的5-6个“潜在”客户尚且无法计算收入潜力。 比如这个会上Hock Tan提到的总体“backlog”超过1100亿美金,也是基于目前的下订单客户(一个季度AI收入52亿美金,锁定未来4年) 目前OpenAI的推理需求暴增,让其在算力供应上开始分散化选择,除了NV、租赁、ASIC,甚至还考虑过TPU,与AMD也在合作。 不是降低NV需求,而是N卡的确短缺,参考Jensen说的“H100/H200也全部sold out卖光”,供给受限不是说着玩的。 总之,博通这个对26年的描述,与老黄大会小会上强调的NV 26增速可能接近50%,前后校验。 之前供应链大家听到的各种“小道消息”,也似乎对得上。 但为什么不是XAI或苹果呢? 谢谢大家
#AVGO财报
#OpenAI
#算力需求
#NV短缺
#2026年Q3交付
分享
评论 0
0
indigo
2个月前
红杉的合伙人 Konstantine 刚公开了一段分享「万亿的AI革命:为何它比工业革命更宏大」,其中有五个他们观察到的AI领域正涌现出的明确趋势: - 工作模式从追求“确定性”转向拥抱“高杠杆”; - 价值衡量从学术基准转向真实世界; - 强化学习技术走向应用中心; - AI 开始渗透到物理世界; - 以及“算力”正成为新的生产函数。 第一和第五个趋势,我认为是“工作”定义的范式转变,值得每个人思考并付诸于行动: 我们的工作模式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过去,我们用 100% 的精力去完成一项任务,追求 100% 确定的结果。未来,我们将用 AI 获得超过 100%(甚至 1000%)的杠杆,但需要接受结果在表现形式上的一定不确定性。 例如一位销售人员,过去需要自己手动管理所有客户,逐一跟进。而在 AI 时代,他可以为每个客户部署一个AI Agent,这些代理 7x24 小时监控客户动态、寻找机会。这极大地提升了销售的覆盖面和效率(杠杆)。但 AI 代理的跟进方式、沟通风格可能与销售本人不完全一样,甚至可能犯错(不确定性),这时就需要人来介入和修正。 这要求大家从一个工作“执行者”转变为一个“AI 管理者”和“异常处理者”;对全人工的完美的追求,需要让位于对效率和规模的追求。 红杉对他们投资组合的调查显示,预计每个知识工作者消耗的算力,最保守的估计也将增长10倍。而乐观的预测,则可能达到 1000 倍甚至 10000 倍。正如第一个趋势所说,每个知识工作者未来都可能指挥成百上千个AI Agent,这将带来算力需求的爆炸式增长。 这不仅对提供推理(Inference)服务的公司是巨大机会,也利好那些保护推理过程(安全)和利用这种新生产函数触达更多用户的公司。目前来看,Anthropic 强化 Coding 和 Agentic 能力的策略奏效了,程序员和其它自动化需求强烈的知识工作者带来了高价值的大量 API 调用消耗🤔
#AI革命
#红杉资本
#工作模式转变
#算力需求
#AI Agent
分享
评论 0
0
rick awsb ($people, $people)
3个月前
当ai开始自我完善ai算法 这就是加速正在被加速(Acceleration is being accelerated)的一个强有力的证明 这不仅仅是acc而是acc² acc²的加速度,正在被快速扩散到各个不同的垂直领域。算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就是证明。 Scaling law is being scaled 两位数的gdp增长可能不远了
#AI浪潮:重塑就业,风险暗涌?· 122 条信息
#AI
#算法
#自我完善
#加速
#算力需求
分享
评论 0
0
勃勃OC
7个月前
外電報導指出,高盛分析師團隊24日下調了AI伺服器機櫃出貨量,2025年以及2026年預計出貨量從3.1萬台和6.6萬台下調至1.9萬台和5.7萬台(以144-GPU等效計算)。該調整主要因GPU迭代期影響以及供需的不確定性所致。 高盛指出,CSP(雲端服務供應商)預計2025~2026年的資本支出(capex)將分別增長41%及15%,反映對算力需求的持續增加。中國CSP資本支出預計2025~2026年分別增長26%及4%,顯示中國市場投資力道逐步放緩。
#高盛
#AI伺服器
#出貨量下調
#GPU迭代
#供需不確定性
#雲端服務供應商
#資本支出增長
#算力需求
#中國雲服務市場
分享
评论 0
0
东方网-澎湃新闻
7个月前
黄仁勋:市场对DeepSeek的理解完全错误,算力需求依...
#黄仁勋
#DeepSeek
#市场理解
#算力需求
分享
评论 0
0
新浪新闻-新浪网
8个月前
黄仁勋首度回应DeepSeek冲击:算力需求将不减反增
据《巴伦周刊》、《财富》杂志等报道,当地时间2月20日,美国芯片企业英伟达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首度回应“DeepSeek..._新浪网
#黄仁勋
#DeepSeek
#算力需求
#人工智能
#科技
分享
评论 0
0
✧ 𝕀𝔸𝕄𝔸𝕀 ✧
9个月前
deepseek就是个纯纯的小可爱,把强化学习这层窗户纸捅穿了,我看他妈的后面怎么买卡,大模型一旦走到强化学习阶段,对算力的需求会炸掉,千亿美金的数据中心只是起步。 那些喊着deepseek会减少算力需求的韭菜们发梦天,认为英伟达要崩盘了,他们后面会直接破大防。
#DeepSeek
#强化学习
#算力需求
#大模型
#数据中心
#英伟达
分享
评论 0
0
偶像派作手
9个月前
昨天我在使用DeepSeek的时候出现过好几次因为聊天的人太多而无法回答,这恰恰说明仍然需要大量算力,或者说大量算力+优化计算效率。 在提升了计算效率后,如果有高端芯片的话那岂不是更加如虎添翼,这样像奥特曼发推说的:“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算力。”
#DeepSeek
#算力需求
#计算效率
#高端芯片
#奥特曼
#科技发展
分享
评论 0
0
偶像派作手
9个月前
人工智能大模型会开始“去中心化”,催生出多个中模型,或者只针对某一个行业某一个专业的mini模型,那依然还是需要芯片。 昨天西方媒体普遍漏掉一个关键信息,就是澎湃新闻写DeepSeek的梁文锋时有一段话:“梁文锋在为数不多的对外发声中同样也提到“短期内没有融资计划”,并认为当下面临的问题“从来不是钱,而是高端芯片(短缺)”。 所以哪里就不再需要那么多算力了,高端芯片还是有优势的。
#人工智能
#去中心化
#中模型
#mini模型
#芯片短缺
#高端芯片
#算力需求
#融资计划
#西方媒体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