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芯片

Rocky
1周前
一个产品,往往都会经历一个非共识到共识的阶段,极少数的产品会成长成为一个超级共识。而这种产品,是我们应该下重注投资的领域。比如过去几年的 #BTC #新能源汽车 #AI 。那么当下,下一个超级共识在哪里?这次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给出了完整的回答——人行机器人。🧐最近我们团队投资了中外比较多机器人的公司,从产业链到整合者,充满了惊喜。 为什么我们要盯着人形机器人?因为机器人赛道现在就是2010年的电动车,满地宝石,随便捡宝。 报告中,特别提到了特斯拉的“鲶鱼效应”。马斯克近期发布的 #Optimus V3 机器人更新,极大地提振了全球市场情绪 。目前特斯拉正在全力解决“手”这个最复杂的问题,为此甚至重新设计了电机和齿轮箱等所有部件 。他们的新一代 #AI 芯片(AI5)性能比上一代提升了40倍 。马斯克预计,一旦产量达到每年百万台,单台成本可能降至2-2.5万美元 。虽然批量生产可能要到2026年才开始,但这些进展无疑给整个行业打了兴奋剂,这也是最近炒作机器人概念的黄金窗口。 这次摩根士丹利的报告,关于机器人赛道几个关键点需要注意⚠️: 1️⃣市场规模:大摩说到2050年,年收入可能到 5万亿美元,比现在整个汽车行业还大一倍(这点也得到了马斯克的肯定,他认为机器人产业会大大超过汽车产业)。 2️⃣拐点出现:以前是实验室里走两步的尴尬机器,现在开始有真实的订单、真实的应用场景了。 3️⃣特斯拉的鲶鱼效应:马斯克一掀桌子,全世界都被迫加速。就像当年电动车,他一上场,整个行业不得不跟进。 现如今,机器人行业,正在从“科幻”走向“商业化”的关键阶段。作为投资人,这就是关键的切入投资的窗口期。 📝接下来,我们拆解一下产业链。 大摩的框架很直白,把机器人拆成“大脑 + 身体 + 整合者”。我套用到投资上,就是三类机会: 1️⃣大脑(Brain) = 智能芯片 + 软件 我首先看英伟达(NVDA),毫无疑问是最大赢家。几乎所有机器人公司都在用它的工具链,市场地位就像PC时代的微软。百度、谷歌这种大模型公司也能切一块蛋糕,尤其是能把AI大模型跟机器人动作结合的企业。 2️⃣身体(Body)= 硬件零部件 这是中国公司最具备优势的地方。像拓普、三花智控,本来就是特斯拉供应链,现在转身做机器人执行器。宁德时代的电池不用多说了,只要机器人需要高能量密度,它就是天然受益者。 3️⃣整合者(Integrators) = 做整机的厂商 这块短期是最热的。特斯拉的Optimus是风向标,Figure AI估值冲到390亿美元,国内优必选、宇树科技也在疯狂接单。未来谁能量产、谁能把成本打下来,谁就能吃到第一口肉。 🎯目前全球都在追赶机器人🤖热潮 美国 = 技术引领:特斯拉+Figure AI,外加一堆巨头投资。现在还是老美在设立技术标准。 中国 = 商业化最快:订单已经落地快10亿人民币,政策砸下来的钱也是真金白银。可以预期未来几年,中国会是最先“跑出来”的市场,这也是我们买港股最多的地方,比如优必选,地平线等 韩国 = 追赶者:政府直接给千亿美元基金,现代+三星切入,有点像当年押半导体的玩法。 基本上,现在全球格局已定,“美设立标准,中国规模落地,韩想追一把”。 整体来说,我作为资深投资老韭菜,我主要分成投资两条线:第一条,盯住大趋势。谁IPO,谁更新版本,谁拿大单,股价就能有波动。比如宇树科技Q4 IPO,这可能会是市场一个大催化。第二条,盯住价值链。我更倾向投“大脑”和“身体”,因为这些是“卖水人”逻辑。就算整机厂商洗牌,他们依然能赚钱。英伟达、宁德时代这类属于硬核底仓,然后配置一些alpha机会,比如最近美股Richtech Robotics( #RR),港股优必选等。 👇图,有全球机器人top100的公司,可以自己研究一下。🧐 最后想跟着我们一起布局机器人产业链机会,以及阅读最前沿投行研究报告的宝子们,可以私信我,进美股群。 记得注册使用 #MyStonks,一同投资参与美股市场:
Compute King
1个月前
高盛今早更新研报,继续上调寒武纪目标价至人民币2104元,买入评级。 <仅供参考> 日前寒武纪公布强劲的2025年二季度业绩,同时给出2025年收入指引为人民币50亿元至70亿元,中值为人民币60亿元。GS此前对人民币65亿元的预测位于指引区间内,且较指引中值高出8%。 GS强调继续看好寒武纪,并将12个月目标价上调至人民币2,104元(对应2030年预期市盈率45倍)。 GS上调盈利预测主要基于: 🔹 AI芯片出货量更高,这反映出中国CSP在AI基础设施方面的资本开支上升,政府政策支持,以及在推理需求上升背景下本土芯片生态的涌现; 🔹 随着收入规模扩大与运营效率提升,期间费用率(opex ratio)改善,经营杠杆增强。公司过去12个月的“人均(工程师)收入”已由2024年12月的人民币200万元提高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500万元。 积极的支持因素: 🔹 中国云端资本开支在加速扩张 阿里巴巴2025年二季度资本开支达人民币390亿元(约合54亿美元),环比+57%,同比约为两倍。腾讯2025年二季度资本开支同比+119%,好于此前担忧,高盛将其2025E/2026E资本开支预测分别上调23%/17%,对应2026E资本开支同比+13%。 🔹 支持性的AI政策 国务院发布了新的指导意见,设定到2027年/2030年,在6个关键领域(科技,工业,消费,民生,治理与全球协作)的新一代智能终端与AI Agent渗透率目标分别达到70%以上/90%以上,并强调通过行动计划赋能AI设备、提升效率。 🔹 中国AI供应链 2025年上半年实现强劲增长:寒武纪收入快速增长;上游原材料(主要是晶圆)供应稳健;合同负债显示手持订单强劲。AI服务器,交换机品牌商,ODM厂商看到中国云端资本开支上升,本土芯片在推理场景中的性能已能满足需求,同时本土生态持续完善(例如高速网络正释放本土芯片性能,推动AI服务器集群进一步放大)。
Compute King
1个月前
路透社独家 | 美国被指在含有高风险AI芯片的货物中植入追踪器,线人称 路透社独家获悉,美国当局已在其认定存在高风险被非法转运至中国的部分先进芯片货物中,秘密植入位置追踪装置。这一此前未被媒体披露的执法手段,旨在侦测并取证将受美方出口限制的人工智能芯片转运至限制地区的行为,且仅针对正在调查的特定货物使用。 知情人士表示,这类追踪装置有助于为涉嫌违反美国出口管制并从中牟利的个人和公司搜集证据,进而推进刑事或民事起诉。位置追踪作为执法调查工具已被美国机构使用数十年,用于追踪受出口管制的物品(例如飞机零部件);近年来,这一手段也被用于打击半导体及相关设备的非法转运。 多名直接参与AI服务器供应链的知情人士称,他们知悉在Dell和SuperMicro等服务器制造商的出货中发现过追踪装置,这些服务器含有Nvidia与AMD的芯片。消息人士称,追踪装置通常隐蔽置于服务器的包装内;他们并不清楚由谁在供应链的哪个环节安装这些设备。 路透未能确认追踪装置在与芯片相关的调查中具体使用频率,也无法确定美国当局何时起开始将其用于打击芯片走私。美方自2022年起已对Nvidia,AMD 等厂商向中国出售先进芯片实施限制。 在一宗发生于2024年的个案中,两位供应链人士描述称,一批搭载Nvidia芯片的Dell服务器的运输箱既装有体积较大的追踪器,也藏有更小、更隐蔽的装置,甚至有设备被安置在服务器机箱内部。 第三位人士表示,他们曾见到其他芯片经销商从Dell与SuperMicro服务器上拆除追踪器的图片与视频,并称部分较大追踪器体积接近智能手机。 负责监管出口管制与执法的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BIS)通常参与此类行动;国土安全调查局(HSI)与联邦调查局(FBI)也可能介入,消息人士如此表示。HSI与FBI均拒绝置评;商务部未回应置评请求;中国外交部表示并不知悉此事。 在回应媒体询问时,SuperMicro在声明中表示,公司不会披露“为保护全球业务、合作伙伴和客户而采取的安全做法与政策”,并就美国当局的任何追踪行动拒绝发表评论。戴尔则称,公司“并未获悉美国政府在其产品发货中安装追踪装置的举措”。Nvidia拒绝置评,AMD未回应置评请求。 芯片管控与追踪措施的背景 近年来,美国在全球AI芯片供应链占据主导地位,并为阻止中国在军事现代化方面获得先进技术,相继收紧对华芯片与相关技术的出口限制。同时,美方也对俄方实施了相关限制,以削弱对乌战争的支持能力。白宫与国会两院曾提出要求美国芯片企业为其产品配备位置验证技术,以防止芯片被转运至受限国家。 中国对美国出口限制提出强烈批评,并反对在芯片中加入位置追踪等提案。上月,中国网络空间管理机构曾召见Nvidia,表达对芯片可能包含“后门”(允许远程访问或控制)风险的关切,Nvidia对此予以坚决否认。 路透今年一月曾报道,美国已追踪出通过马来西亚、新加坡与阿联酋等国向中国走私AI芯片的有组织网络,但尚不清楚当时是否使用了追踪装置。追踪装置用于执法的历史可追溯至数十年前,路透查阅的一份法院判决显示,1985年美国曾在受出口管制的货物上安装追踪装置以辅助调查。 ...... 涉事供应链中的货物转运与拆装人员也对追踪器保持警惕。两位在中国的芯片经销商表示,由于追踪风险,他们会定期检查被转运的AI服务器以寻找追踪装置。 路透还获悉,在美国司法部就本月两名中国籍被告非法向中国运送价值数千万美元AI芯片案的起诉书中,一份宣誓书提到,一名共谋者曾指示另一名共谋者检查含Nvidia芯片的Quanta H200服务器是否装有追踪器,并用英文写道:“注意看是否有追踪器,你必须仔细寻找。”该共谋者在信息中还以粗俗言辞辱骂特朗普政府(文中姓名被打码)。 原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