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howie.serious
关注
统计数据
245
文章
0
粉丝
0
获赞
577
阅读
热门文章
1
TechFlow 深潮 发布的文章:近期教育领域的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我认为教育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
145
32
howie.serious
2小时前
gpt-5 在 2025 ICPC 世界决赛(全球顶级大学编程竞赛)中获得满分 12/12 超过人类参赛者的最佳表现(圣彼得堡国立大学,11/12)。 参赛条件与人类相同:5 小时时间限制,使用相同 PDF 问题提交到本地评判系统,无任何定制测试工具。12 个算法题中,11 个问题 gpt-5 首次提交即正确;最难的 1 个问题, 9 次提交后成功,用上了没发布的实验模型。 gpt-5 和实验模型,都没有针对 icpc 进行专门训练。 之前的 imo 和 ioi 竞赛,也是这个组合:gpr-5➕未发布的实验模型。 仔细想一想,短短一年前,o1-preview 才发布。从推理模型的出现,到现在的推理能力,才短短一年啊🥲
#GPT-5
#ICPC 世界决赛
#人工智能
#编程竞赛
#突破
分享
评论 0
0
howie.serious
14小时前
可以给娃讲一个最短笑话:诸葛亮,又名“葛亮”🤣 明天上学路上的笑话,已经有了,哈哈
#诸葛亮
#笑话
#葛亮
#幽默
#上学
分享
评论 0
0
howie.serious
17小时前
让 gpt-5 thinking 一次性综述:户晨风最近引起社会争议的原因。 一个感悟:再会获取流量的人,一旦失去了“初心”/冒犯侮辱了自己的用户或流量基本盘,终将被流量反噬。 无法理解:好好一个人,怎么会从“100元购买力挑战”这种关注民生的内容,转换到现在的吓人观点:苹果 vs 安卓,特斯拉 vs 其他,山姆 vs 其他…… 这不是观点对错的问题,而是违背了一个天理:永远不能侮辱自己的用户,有他们才有你月入60万。哪怕你月入600万,也不能结构性冒犯你自己的用户。
#户晨风
#流量反噬
#用户冒犯
#民生内容
#商业化争议
分享
评论 0
0
howie.serious
1天前
liquid glass的效果,在figma里面点一下就行。 现在的工具啊,真是“有手就会” 🤣 这是学工具、用工具最好的时代。 当然,ai是最有价值的工具。学ai,用ai~
苹果Liquid Glass:开发者适配陷两难,AI助力AR或成未来· 51 条信息
#Figma
#Liquid Glass效果
#AI工具
#易用性
#效率提升
分享
评论 0
0
howie.serious
1天前
把iPhone、mac和watch的系统都升级到26,体验不错。liquid glass 实际体验还可以,最起码是比较新奇/新鲜的。 最好的一点,就是各个系统的版本号都统一到年份(macOS 26, iphoneOS26,watchO26)。以前的版本号每个都不一样,即使是Apple粉丝也记不住。 现在的版本号命名,提升了人脑认知的“加工流畅新”(信息越有序,大脑越好处理)。 非常好。要不把iphone的硬件版本也统一了算了,明年直接发布iPhone 27🤣
iOS 26 Beta 2:流畅优化难抵卡顿发热· 123 条信息
#iPhone
#MacOS
#watchOS
#版本号统一
#用户体验
分享
评论 0
0
howie.serious
3天前
mark一下:个人公众号 48k 关注 vibe writing,欢迎 vibe following~
#个人公众号
#48k关注
#Vibe Writing
#内容创作
#社交媒体
分享
评论 0
0
howie.serious
3天前
把“罗永浩”和“西北”加入 mute words 观测 naval “人生操作系统”里的这个关键词:avoid media
#罗永浩
#西北
#人生操作系统
#avoid media
#Mute words
分享
评论 0
0
howie.serious
3天前
知识管理,很大一部分意义是管理context。 在 2025年 用 ai,context 越来越重要。如何把一切与任务\需求\目标有关的、高质量的context,喂给gpt-5这样的顶级llm,这是一个big question。 所以,开始做个人知识管理吧。晚是真晚了点,但是比不做好🤣
#知识管理
#AI
#GPT-5
#Context
#个人知识管理
分享
评论 0
0
howie.serious
5天前
“成瘾”的本质,是愉悦的收敛; “幸福”的本质,是愉悦的扩张。 人,归根结底,就是一种追求愉悦、逃避痛苦的动物。无一例外。 所以,你愉悦于何物(动物脑快速劣质多巴胺 or 前额叶慢速优质多巴胺)? 如何愉悦(收敛 or 扩展)? 这暗暗决定了人生的走向。
#成瘾
#幸福
#愉悦
#人生走向
#多巴胺
分享
评论 0
0
howie.serious
5天前
哪有什么“一飞冲天” 真相不过是:“不要停止扑腾” 🤣
币圈:山寨币盼涨,机构牛再现?· 4056 条信息
#一飞冲天
#扑腾
#努力
#奋斗
#幽默
分享
评论 0
0
howie.serious
1周前
你的第一台iPhone 是哪个?它到底有多“值钱”? 我先说我的: iPhone 4,当年值 162 BTC。现在值…… 🤣
#iPhone
#iPhone 4
#比特币(BTC)
#价值
#怀旧
分享
评论 0
0
howie.serious
1周前
gpt-5 thinking 是有名的“不说人话”,但是,只要prompt到位,清晰准确地约束其语言风格(用词、表达、文章构思的核心流程),就能释放其强大的agentic 能力,写出说人话的好文章。 下面是让gpt-5 thinking 写的演讲视频推荐,大家看看效果如何? ===让“放牛娃”也吹起牧笛=== 中考放榜那天,走廊里有人欢呼,也有人低着头。我们习惯为几个尖子的成功击掌,却很少问一句:教育到底该为几个学生的成功而欢呼,还是为更多同学的失败而反思。李果校长给出的回答很直接——把教育的价值取向,从知识、分数、升学,挪回到一个个鲜活的人。 这篇演讲的要义不在反应试,而在重排证据:知识不再是最终目的,它只是通向素养、品格与能力的平台。与其在初三“分流”,不如从初一开始就让孩子研究自己的可能与长项。于是有了综合中学,把种植和养殖搬进义务教育;有了目标形成教育,让每个学生写下长远、阶段与近期目标;还有体育的系统普及,人手一球,大课间排球、足球“十分钟品牌赛事”,运动、愉悦、健康、幸福被摆成了顺序。愉悦牵引,比说教有效。 李果的勇气在于“以情怀逆势而为,廿年不爽”。没有师资就土法上马,把身上有泥的老师改造成专业教师;没有经费就自己焊排球架,把场地叠加到极致;招生难就带家长和孩子一路看企业、看高职,让他们确证“除了上高中之外还有路子”。当适合的目标被看见,应试的阴霾就散了,放牛娃也能吹着牧笛去放牛,甚至把牛越放越多、越放越肥,走到牧场主的路径上。 更重要的是,他并不否认考试,而是克服应试以应试:质量重心回到课堂与教材,用精准而适量的训练替代刷题,用体育减轻身心负担。三个题能解决的不用五个,能用一张卷子的不用两张卷子。结果是成绩上去,失败者心态却退场。底层逻辑清楚:多元智力提示扬长而不补短,《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教育就是成全那个被天赋点亮的方向。 读到最后,你会发现他讲的其实是执行学:方向大于努力。一学期也许只做到20%,但二十年就能改写一所学校的命运。对家长与教师,这篇文章提供两道实操题:当你拿起教案或报名表,你脑海里出现的是分数,还是那个具体的孩子;当你为孩子安排时间,能否把一小时卷子换成一颗球、一张目标卡。读完全文,再回到你的班级或客厅,去试着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一条可走得通的路。
#教育改革
#李果校长
#素质教育
#目标教育
#多元发展
分享
评论 0
0
howie.serious
1周前
有几个 comet 浏览器的邀请码。有兴趣的DM,先到先得。
#comet浏览器
#邀请码
#先到先得
#免费
#社交
分享
评论 0
0
howie.serious
1周前
如何像污染简中互联网一样污染twitter中文圈?🤣 下面是令人震撼的7个绝招👇
#污染舆论
#简中互联网
#twitter中文圈
#网络绝招
#负面情感
分享
评论 0
0
howie.serious
1周前
学习的 "1000概念原理":80%的学习问题,缺少的不是学习技巧,而是最基本的概念“砖块”。 知识的世界,本质上是一场“组合爆炸”。基因的四个字母写出了地球上所有的生命;英语的 26 个字母,支撑了人类浩瀚的文学与科学;语言学发现,区区六种核心句式,就能生成全世界六千多种语言。看似无比复杂的高楼大厦,都是用有限数量的砖块反复拼搭而成。 学科知识也一样。小学到中学,一门学科的核心概念,数量大约就在“千”的量级。数学 900 个左右,物理 800 个,生物 1500 个。掌握这 1000 个核心概念,就足以覆盖 90% 的考试内容。 这就是学习的“1000 概念原理”。 一个学生能否真正走向深度思考和创造,本质上取决于他脑中是否储备了足够清晰、准确的概念砖块。
#学习方法
#概念学习
#核心概念
#知识结构
#深度思考
分享
评论 0
0
howie.serious
1周前
gpt-5 thinking,也是可以“说人话”的。 让它写一个内容推荐:👇 如果一个经典只能有一个解释,它活不过今天。我们被训练去找“主题”和“标准答案”,可《西游记》偏偏用自相矛盾活成传奇。 刘勃这篇演讲把书从“语文考点”拉回到民间生产线。他抛出一个更准确的问题:有没有可能《西游记》根本就不存在一个合理的正确的解释?因为它是“世代累积”的产物:瑜伽僧的水陆大会、全真教的还丹与“化胡为佛”,后来的作者以“游戏”的热情加码,几拨声音抢笔头,笔给我,我来写。脓包形唐僧、如来与太上老君的暗线排位,都是不同作者的指纹。 这视角把争论从“忠不忠于原著”扭向更有生产力的方向:忠于原著相当于吃利息,而改编是投资。好的作品像代码库,自相矛盾是分支,合并才有新版本。与其在旧规范里内卷,不如你写前所未有的东西,那才是开拓。 读完你会放下标准答案焦虑,重获动手的勇气:把《西游记》当作你的开源项目,在历史的 pull request 里提交一版属于你的七十二变。这本就该由更多人共同完成的作品,需要下一位合作者;也许,就是你。 === gpt-5 发布已经一个月了。之前只是海量疯狂测试。现在,应该集中总结一下了。
#GPT-5
#西游记
#文化
#创新
#解读
分享
评论 0
0
howie.serious
1周前
看不懂这个“势能式”/“场域式”提示词类型 🤣 我猜,可能跟“context engineering”接近? 是不是类似这种意思: > context engineering,用科学方法精心组织问题的context,给llm提供更好的上下文信息,以便llm给出更符合context的、更高质量的回答。
#LLM
#Context Engineering
#提示词
#场域式
#高质量回答
分享
评论 0
0
howie.serious
1周前
对比下两种不同的说法: 1)书,在未来会成为“embedding化的智能副本” 2)“把这本书RAG一下” 更具体一点,多说一句话来解释:把一本书的文本切块,处理成高维向量(embedding)后放进向量数据库(vector DB);读者可以直接对书(的embedding)提问,用相似度算法把最相关段落检索出来,然后llm基于这本书的内容来回答读者问题。 简称为“RAG”。
#Embedding
#RAG
#向量数据库
#LLM
#文本处理
分享
评论 0
0
howie.serious
1周前
llm幻觉的分类、根本原因与解决方案 |openai 最新blog 《Why language models hallucinate》 === 信心满满张嘴就来、一本正经胡说八道,人类如此嘲讽llm的“幻觉” (Hallucination) 。 (其实,人类自己在这方面也相当不差🤣) 作为用户,以及有大量学习经验的人类学习者,我们可以根据实际经验,把 llm 幻觉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预训练阶段,llm学习并记住了错误的知识,然后把错误信息当作正确知识,用于回答中(人也一样);第二种是guessing,而不是直接说“我不知道”,或者给出多种可能性的不确定回答(人也一样)。 openai 分享了对llm幻觉的研究。llm 幻觉的根本原因,不只是模型本身,而在两个地方: 一个是llm的预训练阶段,数据局限性导致的幻觉;llm通过学习海量文本来“预测下一个词”,对于有规律的模式(语法、编程、通用知识),llm可以学得很好;但是,对于低频的事实(例如,路人甲xxx的宠物狗的生日),这些信息在训练数据中无规律可循,导致了llm的第一种幻觉; 另一个是以准确率得分为主的评估机制(accuracy-based evals),错误地奖励 llm的“战略性猜测”/瞎猜行为,错误地惩罚llm 放弃回答/“我不知道”的行为,这导致了第二种幻觉; gpt-5 的一大提升,就是在消除llm幻觉上。gpt-5,学会了“谦卑”,某种意义上体现了某种程度的“元认知”:减少了“战略性猜测”行为,而选择“放弃”,直接说自己不知道。 这篇文章很有趣,值得读一读~~
#LLM幻觉
#OpenAI
#GPT-5
#预训练数据局限性
#战略性猜测
分享
评论 0
0
howie.serious
1周前
对于成长在ai时代的孩子 🐣,父母如何选择“家教风格”,至关重要。 那么,你选择哪种家教风格?
#AI时代
#家庭教育
#家教风格
#育儿
#积极
分享
评论 0
0
howie.serious
1周前
AI时代,人类写作越来越重要。 好的写作,本质就是好的思考。
#AI时代
#人类写作
#重要性
#好的思考
#本质
分享
评论 0
0
howie.serious
2周前
今天,和llm 老师们聊的一个话题: > 人类是低熵体?如何理解“低熵体”? 非常有趣。 三人行必有我师;三大llm,更有可学的啦。
#LLM老师
#低熵体
#三人行必有我师
#知识学习
#积极
分享
评论 0
0
howie.serious
2周前
和10岁小学生二人晚餐,期间一直和聊“与动物有关的成语”,相谈甚欢。 还可以教小学生用咒语召唤一下quizgpt,自己考一下自己🤣
#亲子互动
#动物成语
#小学生
#趣味学习
#晚餐
分享
评论 0
0
howie.serious
2周前
订阅 chatgpt pro 的第 8 个月,仍然觉得值。
#ChatGPT Pro
#订阅
#体验
#积极
#值
分享
评论 0
0
howie.serious
2周前
同一个问题,多个llm一起讨论, 加上用户自己,凑一桌~
#多智能体之争:Anthropic生态VS单智能体· 35 条信息
#llm讨论
#用户参与
#多人协作
#问题解决
#技术交流
分享
评论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