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

🔥💥很多人第一次意识到政府“关门”其实没太大影响时,都会产生那种震撼感:原来国家之所以还能运转,不是因为体系本身,而是每天在一线工作的普通人——农民、司机、技工、医生、创业者。 “政府关门两个多星期,结果没人注意到。想想看,这意味着什么。上千名公务员都在家闲着,整个部门停工,可生活照旧:电还亮着,路没塌,国家也没垮。 所以问题来了——他们真的有我们被告知的那么‘重要’吗?几十年来,我们被灌输:政府是维系社会运转的支柱。可如果政府停摆了,一切照常运转,那说明真正撑起国家的,从来不是他们,而是我们这些普通人。 当那些政客在远方的宴会上挥霍纳税人的钱时,是我们——勤劳的工人、创业者、小企业主——在让美国继续前进。可我们得到的回报是什么?更高的税、更贵的生活、和更少的自由。 他们印假钱,砸进失败的项目,然后还让我们‘尽自己的责任’。他们的错误从不由自己承担。现在国家债务高达38万亿美元,他们的答案却还是——花得更多:更多官僚、更多机构、更多毫无意义的职位。 这不是美国应有的政府。那是一个臃肿、自我喂养的怪物,假装在为人民服务。 事实是,如果一个政府部门能停摆几个星期而没人察觉,那就说明它根本无用。真正让这个国家活着的,是我们——那些默默工作、创造价值、支撑美国的人,而不是华盛顿那帮穿西装的政客。”
普通人跨越阶层,恐怕就剩这一条路了.... 很多人喊阶层固化,说向上通道早被锁死,这话听着扎心,却不全对。 要是说从中产往千万资产有钱人跃阶,难度确实像攀悬崖; 可要是从底层往月入 3 万 +、有稳定积累的初级中产走,其实是跳一跳够得着的 —— 怕就怕有人自己先画地为牢, 天天念叨你就是个穷鬼,别折腾,打工至少饿不死,创业的都家破人亡,这种脑子固化的人,才真的会穷得很稳定。 我从不主张长期死打工,不是说打工丢人,而是这条路的天花板太明显。少数年入百万、千万的高级打工者,哪一个不是踩中了时代红利? 20 年前的互联网、10 年前的新能源,他们能拿高薪,更多是靠公司股份分润,不是单靠死工资。可现在不一样了,遍地都是人挤人的增量领域,再抱着等大风口、赚快钱的想法打工,大概率只会越忙越慌。 更关键的是,大部分人打工吃的是低级苦 —— 重复劳动、被动补短板,越勤奋越陷在吃苦牢笼里,根本攒不下能跨越阶层的资本。 说起草根逆袭,有人会数读书、拆迁、婚姻、成名、创业这几条路,可真要细算,没几条适合普通人。 靠读书逆袭的,10 年前基本就完成了: 农村娃考去大城市、买房扎根,可现在学历卷到本科遍地走,硕士多如狗,普通学历的人连凑够买房首付都难,怀才不遇成了常态; 拆迁是投胎彩票,看运气不看努力,想靠这个逆袭,不如去盼天上掉馅饼; 靠婚姻走捷径更离谱,凤凰男高娶、寒雀女高嫁的故事,终究是少数,把人生赌在别人身上,哪有什么安全感; 成名更是小概率事件,像赵丽颖那样非科班逆袭的,背后是多少人没熬出头的血泪? 创业呢?看着李佳琦靠直播风口飞起来,可更多人没看到行业肉汤分完时的残酷 —— 创业是风险和收益绑死的游戏,一次博大的就可能血本无归,普通人抗风险能力根本扛不住; 至于施展宏图抱负,清北、985 硕士的门槛先不说,里面的人情世故、潜规则,根本不是书本能教的,普通人连门都摸不到。 这么一圈看下来,普通人想跨越阶层,恐怕真就剩定投黄金 / BTC,从小钱开始累积这一条路了。 现在的时代环境确实比 10 年前难,可哪代人没自己的难?解放时的战乱、改革时的背井离乡,不都过来了? 关键是别陷在受害人心态里 —— 总说经济环境不好,其实是奋斗无门时的借口; 总抱怨阶层固化,其实是自己被身边的负能量圈绑住了:要是你周围全是没结果还爱抱怨的人,最好赶紧远离,人是环境的产物,你得先跳出烂圈子,才能找对路。 更重要的是,它靠的是长期坚持,不是运气 —— 不用你踩风口、搞人际关系,只要你不贪、不慌,每月按时投,时间久了自然能积少成多,从没资产到有小积累,再到月入 3 万 + 后守住护城河,这不就是底层往中产跨越的实路吗? 为什么说定投黄金 / BTC 是普通人的机会? 因为它刚好避开了其他路径的坑:不用你有高学历、好出身,每月拿出几百、几千块小钱就行,不影响生活; 黄金是千年不变的避险资产,能抗通胀、稳底盘; BTC 是数字时代的另类资产,能跟上技术趋势,两者搭配着定投,不用赌大的,也能慢慢攒下属于自己的资产; 别再在打工、创业之间反复横跳了,也别幻想一步登天。 把自己活成一支稳健的军队,不追求一夜暴富,只专注小钱累积 —— 定投黄金 / BTC,就是在这个拼存量、求真品的时代,普通人能抓住的、最靠谱的阶层跨越路。
如果不在币圈,普通人一辈子存款的天花板是多少? 先讲个冷笑话:诈骗是一门技术活。 关于大众存款,这种事情诈骗集团最清楚了,他们给出的答案是:30万。 同时,作为对面金融从业者 ,媳妇也是在银行体系上班,还是有资格分析分析的。 简单的说一下分层节点:30,100,600 600 以上私行,600 以下统称理财经理,过于细致的分类不便多说 先说结论,普通人的天花板是多少,其实300 左右, 能存到这个数字的普通人,年龄在 50-60 之间, 另外,普通个人通过自己的收入,存款上限在30万到50万之间居多。 没有投资,没有借贷,工作稳定,生活节俭,开源节流 就是这么硬核,这很反常识,和网络里的完全不一样, 是的,现实的赚钱逻辑和网络是相反的,是一步步稳定积累下来的。 网络里一直鼓吹的就是跑赢通胀,钱是赚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 这有道理吗?有道理,因为这是对钱的流动性认知。 有意思的的是,现实里,这些私行客户根本就不关心,甚至不懂。 最后,作为一个投资者,考虑到普通人终其一生存款难破 300 万、个人存款易受通胀侵蚀,年轻人定投 BTC 与黄金是务实选择:黄金抗通胀属性明确,能对冲货币购买力稀释;BTC 以 2100 万枚固定总量的稀缺性,适配数字时代财富储藏需求,定投可平滑波动。按 10-30% 闲置资金配置两者,既不偏离 “稳定积累” 本质,又能搭建抗通胀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