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U

很多人把今天的AI基建类比成2000年左右的互联网泡沫光纤大基建,他们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不同 相似之处就不必多说了,最大的相同在于在应用层出现killer app大范围盈利之前,就花了大笔资金投资基础设施的建设。当时是光纤,现在是数据中心 但不同之处也有很多,这里举几个比较明显的地方 第一:光纤的技术含量不如GPU,特别是GB300以及下一代AI芯片,全世界只有一两家公司能做。硬件的集中度特别高 第二:数据中心不仅需要GPU,还需要电能。因此连带将泡沫扩散到了和2000相比的更多领域 第三:即便在应用层,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催生了无数没有营收的.com公司,但2025年的AI基建泡沫却紧紧围绕在OpenAI等少数三家模型公司周围,软件集中度也特别高 第四:数据中心投资特别大,周期特别长。为了避免账面债务甚至以后的烂尾风险,大科技公司逐渐把建设数据中心的任务外包给第三方(也就是NeoCloud)。这在互联网泡沫中是没有出现过的事情。 因为这些特点,本次AI泡沫出现了上涨幅度巨大,但收益股票特别少的特点。延续了疫情以来Mag 7一枝独秀的趋势 可以说,也正因仅在几家大科技公司之间膨胀,AI泡沫破裂的条件更高,也更容易通过财务措施控制——只要大科技公司的盈利能力不出问题,这种泡沫持续的时间可能会超过2000年。 而且一旦破裂,也不会和2000年一样,影响几千家互联网公司——因为本来也就没有几家AI上市公司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