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股东今天的狂喜,其实早有迹可循。OpenAI 不可能把 90% 的 GPU 都押在 NVIDIA 上扶持老二,制衡老大,是硅谷的常识。 但谁能想到,Sam不光买货还把VC 对赌条款搬进了供应链。这不是一单采购,是一场带杠杆的信仰实验。 如何理解对一个对赌就能引爆今日25%涨幅?才能抓住下一个可能…⬇️ 如果你只看到 “OpenAI用了AMD”,你看到的是结果; 如果你看到 “OpenAI为什么这样设计”,你看到的是策略; 但只有当你看懂 “市场因此产生的行为链”,你才看懂了剧本。 这个剧本演绎:首先AMD将成为AI的第二大供应商7%到20/30%;预期的可能未来,被各路卖方鼓吹成必然趋势; 投资者基于基本面预测买入,算法、动量和事件投机基金买入,量价齐升,怕错过,机构买入; 价格快速上行,叠加600美金的远景,扭曲期权市场定价,期权市场放大交易,多头加仓对冲,空头平仓买入; 这时候高频交易更一步加速,这时候涨幅已经不是基本面,反应信念的传播速度了。 这时候,人们开始用价格本身来证明叙事的正确: “看吧,AMD 的股价都涨成这样了,说明它一定有巨大前景。” 这时候,没人再谈 AMD的ROCm 软件生态劣势;没人在意台积电产能、HBM供应、英伟达压价策略。叙事已经压过现实。 但这并非泡沫。 AI 的算力需求太大,不是所有任务都需要极致性能。OpenAI 会在延迟不敏感的场景用 AMD; AMD 只要演得像,就能活。 关键是:硬件撑得住,软件抬得起,再找来第二、第三个客户,就能让信念自洽。 牛市的起点是事实, 中段是信念, 顶点是信念对自身的信仰。 $AMD 的25%,不是股价的增长, 是信念传播速度的定价。 而这场游戏,才刚刚开始。
美光1.2倍是半导体涨幅最大的今年超过英伟达,凭什么一个内存典型周期行业咸鱼翻身? AI 时代最火的故事是算力,大家都盯着 GPU,看谁的芯片更快、更强,谁能抢到英伟达份额。 但真正懂技术的人都知道GPU 只是发动机,内存才是油箱。内存还能继续吗?会不会24-27将进入一个超级周期… AI 的瓶颈不在算力,而在记忆力。没有足够快、足够大的内存,AI 就像一个健忘的天才,算得快但记不住。所以接下来的主角,不再是 GPU,而是内存。 全世界的内存产业正进入一个罕见的“超级周期”。核心产品叫 HBM(高带宽内存)。它的本质,就是把DRAM内存一层一层叠起来。AI 模型越大、推理越复杂,就越离不开它。 但能做 HBM 的,全世界只有三家公司:三星、SK 海力士、美光。不是因为别人不想做,而是因为这东西太难了。 这是一层层堆叠要精密级,良率要高,散热要稳,功耗还要低。谁能把这几个平衡点同时拿下,谁就能成为 AI 世界的“记忆中心”。 现在这个超级周期已经走到一半,需求没问题,供给也没问题,技术更是大突破。 唯一的风险是价格。当三家都量产、都认证通过,2026 年开始价格下滑几乎是必然。 这就是资本主义永远有竞争谁也不会一家独大,这是良性的,每次被新闻头条什么降价之类的杀情绪的时候、要记住: 这是一个被 AI 锁定的四年超级周期,HBM 是绝对的核心战场。 拿住 ALL IN。关注我,有逻辑变化,我会及时发布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