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社会撕裂
关注
Lisa Xin 子涵
2周前
真没想到,美国已经变成这样了... 中国的孩子,从小给他们洗脑教育要仇恨日本、恨美国、恨“境外势力”... 而美国的孩子,竟然恨的是自己的总统、副总统、和热爱这个国家的人... 这太可怕了!😱
#美国乱象
#仇恨教育
#社会撕裂
#政治对立
#价值观冲突
分享
评论 0
0
Tigris 会讲课教授是好老师
2周前
无比的虚伪的报道。真正点火的人,还想做灭火队长? 真有意思。是谁天天把常识当作极端?是谁先把一个讲家庭、讲信仰、讲个人自由的人,打上“纳粹”“极右恐怖分子”的标签? 是谁把一整代年轻人觉醒后的右转,描绘成“威胁民主”的信号? 然后现在人被枪杀了,你装模作样来一套“各方都要冷静”、“两边都有责任”? 不是社交媒体制造仇恨,是你们这些主流媒体,一边倒地妖魔化“正常人” 把持枪合法者说成暴徒,把宗教保守说成原教旨,把自由派右倾说成纳粹, 最终把言论推向极端,把子弹送上舞台的吗?
明尼苏达州枪击案:反堕胎者暗杀民主党议员引发恐慌· 35 条信息
#虚伪报道
#媒体妖魔化
#言论极端化
#枪击事件
#社会撕裂
分享
评论 0
0
RamenPanda
2周前
所有民主党主要政要,都在kirk被杀的第一时间内,表达哀悼,谴责政治暴力 共和党人,在今年6月民主党立法参议员一家人被特朗普支持者在睡梦中暗杀后,无动于衷。包括特朗普在内,毫不关心 如果你问问Grok,谁是美国政治暴力的最大来源,AI会告诉你,压倒性的暗杀,来自特朗普支持者 共和党只关心自己人,这就种下了内战的种子。美华,不要深陷美国左右极化内斗。或者买一本第三国的护照,多考虑极端情况下,自己的退路在哪里。
明尼苏达州枪击案:反堕胎者暗杀民主党议员引发恐慌· 35 条信息
#政治暴力
#党派偏见
#特朗普支持者
#社会撕裂
#内战风险
分享
评论 0
0
𝙂𝙚𝙤𝙧𝙜𝙚 𝙉𝙞𝙪, 𝙍𝘾𝙄𝘾-𝙄𝙍𝘽
2周前
美国这撕裂的程度,看来是只能来一场内战才能解决了。
#美国
#内战
#社会撕裂
#政治冲突
#负面
分享
评论 0
0
程益中
2周前
川普一再当选才是美国的至暗时刻,当今世界的至暗时刻,川普是美国政治堕落、国际道义沦丧的始作俑者。川普如果没有参选,美利坚不至于被撕裂得你死我活,民主灯塔也不至于岌岌可危,川普本人也不至于遭遇枪击、科克不至于遭遇遇刺,霍特曼夫妇不至于被杀害……乌克兰和加沙更不至于被侵略者蹂躏至今。
#川普
#美国政治堕落
#国际道义沦丧
#社会撕裂
#负面情绪
分享
评论 0
0
凤凰网-凤凰网综合
2周前
美媒哀叹:政治暴力的死循环,已成令人毛骨悚然的“美国仪式”
#美国政治暴力
#政治极化
#社会撕裂
#暴力循环
#美国社会
分享
评论 0
0
幽酱
2周前
子弹划开的,不只是一条命运线 就在十几个小时前,Charlie Kirk 在犹他州的犹他谷大学演讲现场被枪击身亡;三个月前,明尼苏达的民主党议员霍特曼夫妇死于极端分子的枪口;再回到一年前的宾州,特朗普在集会上险些中弹。短短一年多,美国政坛连续被子弹撕裂,血迹已不再区分党派:从总统,到民主党议员,再到保守派青年意见领袖,暴力的阴影正无差别地笼罩整个政治光谱。 这并非孤立的三场悲剧,而是同一条裂缝不断撕开的新口子。美国政治已经走到危险的临界点:当选票无法说服分歧,枪声便被推上了裁决的位置。 关于极化的源头,在我查阅资料时看到一个说法:九十年代纽特·金里奇主导的“共和党革命”被视作一个重要转折点。那时候,他把全国选战变成了一场对抗运动,把政治从协商推向对立,把对手描绘成必须打倒的敌人。很多分析都认为,这就是美国现代极化真正开始的地方。 就这一点,我没有能力给出更多评判。九十年代的美国政治,对我而言只是阅读中逐渐拼合出的影像,而非亲历的现实。对于那个久远的年代,我没有直接感受过当时的氛围,很多认识也只是从书面资料里读到的,而不是亲身的体会。我只能暂且引用这种观点的共识,把它作为理解当下局面的一个参考坐标。 进入奥巴马年代,茶党运动把财政焦虑与文化怨恨结合起来,民粹主义开始在基层扎根。共和党选民的身份认同被重塑,反对民主党不再是政策选择,而是生存感受。等到特朗普出现时,这些碎片被彻底整合:他把经济失落、种族焦虑和对精英的不信任熔铸成一个旗帜鲜明的运动。MAGA不仅是口号,更是一种政治部落的身份标签。 在这种政治文化里,忠诚凌驾于理性之上。只要不全然追随,就会被打上“叛徒”的烙印。对手也不再是政见不同的公民,而是必须被击败的敌人。政治被简化为一场零和生死战,而这种叙事正是暴力获得正当性的温床。 如果说子弹揭示了极化的暴力后果,那么子弹之后的叙事,更展现了美国社会的深层撕裂。 2024年特朗普遇刺未遂时,民主党主流第一时间谴责暴力,强调政治分歧必须通过制度解决;右翼舆论则迅速将责任归咎于民主党和媒体,声称“妖魔化言论”制造了袭击的土壤。与此同时,社交平台的边缘角落却出现了阴谋论:有人散布这是“自导自演”的政治戏码。事实未明,叙事已经分化。 2025年霍特曼夫妇遇害,嫌犯的极右翼动机清晰可见,民主党政界和舆论毫不迟疑地将其定性为政治恐怖主义。但在右翼信息场中,却出现了荒谬的“假旗行动”说法,把谋杀描绘为民主党自导自演的政治操弄。受害者的鲜血没有换来共识,反而成为进一步加剧怀疑的工具。 今天Charlie Kirk的遇刺则再次将这种裂痕推到极致。在官方层面上,民主党高层领导展现出统一姿态,严厉谴责暴力并呼吁社会冷静,以维护其作为体制守护者的形象。然而,在这层官方话术之下,民主党的支持者、部分议员和网络舆论中却涌动着一股强烈的暗流——他们将矛头指向柯克本人的言论,指责右翼在过往暴力事件中的‘双重标准’,社交媒体上不乏“这是自招的悲剧”这样的评论。在另一边,右翼舆论场中的部分意见领袖迅速将事件武器化,直接把凶手与整个左派挂钩,将悲剧塑造成一场‘战争的开端’。特朗普本人也没有呼吁克制,而是将责任归咎于对手的‘仇恨修辞’。在这种语境中,暴力事件不再是全社会共同面对的创伤,而是沦为双方动员基本盘、攻击对手、加剧不信任的新燃料。 至于传播层面,如今的媒体平台自然脱不了干系。社交媒体的算法天然偏好情绪化、极端化的内容。愤怒和恐惧比理性与冷静更容易获得点击和传播,于是,最激烈的叙事往往被推向最前端。事实本身在信息洪流中迅速退居次要位置,取而代之的是符合各自阵营叙事的“解释”。 资讯的碎片化使得今天的人们生活在不同的信息宇宙中。保守派收看福克斯与右翼播客,进步派依赖MSNBC与自由派媒体。相同的事件,被包装成截然相反的故事,几乎没有交集。事实共识的消失,使得每一颗子弹都能被赋予两种完全不同的意义。在这种环境里,暴力不只是暴力,更是叙事的燃料。它被用来证明对手的邪恶,也被用来巩固自己的身份认同。于是,每一次袭击不仅没有促成反思,反而推动社会进入新一轮的极化循环。 这种政治的极端化并非凭空而来,而是身份焦虑、经济焦虑与制度信任坍塌叠加的结果。 对许多白人保守派而言,人口结构与多元文化的变化威胁了他们熟悉的生活方式,带来被剥夺感;全球化和技术变革加剧了中产与工人的失落感,使愤怒容易转向外部敌人;而对政府、媒体和司法的信任跌至谷底,又为阴谋论与极端叙事打开了空间。 当这三重危机交织时,仇恨便不再是情绪的偶发,而成了理解世界的框架:对手不是政见不同的公民,而是必须被消灭的威胁。在这一进程中,川普既不是起点,也不是唯一的推手,然而,川普无疑是这场大火中最强效的催化剂。他并未创造分裂,但他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利用、放大并合法化了这种分裂。他的政治天才在于,他将弥散在社会中的各种怨恨——经济上的失落感、文化上的被取代感、对建制派的不信任感——成功地熔铸成一个以他个人为核心的强大身份认同运动:MAGA 。 他的政治语言经常会出现敌人化与暗示性的修辞。他把对手称为“叛徒”“害虫”,把媒体称为“人民公敌”,不断强调只有对他个人的忠诚才等于对国家的忠诚。这样的叙事不仅削弱了制度的权威,也为暴力创造了一种“许可结构”。的确,川普从未明确要求动用暴力,但长期的暗示足以让边缘群体把子弹当作“合理的延续”。并且在2020年败选后,他把受害者与救世主的角色叠加在自己身上。当他遇刺未遂时,他声称这是左派“妖魔化”的必然结果;当柯克遇刺时,他又把责任指向媒体和民主党人的言论。在这种逻辑里,右翼的每一次受伤都证明了左派的邪恶,而左派的受害则被描绘为阴谋。结果是,暴力事件从来不会成为降温的契机,反而一次次成为动员的助燃剂。他不断放大裂痕,把原本潜伏的极端化推向公开化、合法化。这就是为什么,我依然坚持我的观点,他永远不可能成为美国的解药。 在一个信任坍塌、叙事割裂、身份焦虑弥漫的社会里,选票已越来越难以调和分歧,子弹越来越频繁地被推上裁决的位置。川普和MAGA并不是这条道路的起点,却是它最强力的加速器。他把仇恨政治变成了动员的常态,把受害叙事与救世姿态绑在一起,让极化从党争升级为生存之争。在这种氛围中,每一次暴力都不再是全社会的创伤,而是阵营的动员资源。 暴力制造愤怒,愤怒滋养叙事,叙事反过来为下一次暴力提供合理性,这样的循环没有尽头。每一次子弹飞出,都不是偶发的意外,而是极化系统逻辑下必然的结果。 美国真正需要的,不是寻找下一个“强人救世主”,而是重建制度的信任与公民的宽容。仇恨政治的恶性循环能否被打破,取决于社会能否在废墟上重新学会一门古老的民主技艺:与不同的人共存。如果这种共识无法重建,那么未来的刺杀名单上,不会只有政客的名字,也会有整个国家的命运。 后记: 在追踪这起事件时,我也习惯性地去油管和推特上看看大家的反应。左右两派的言论蜂拥而至,愤怒、指责、阴谋论和情绪化的表态几乎铺满了整个屏幕。不得不承认,我自己也有政治倾向,但在这样的时刻,我更想问:有多少人真正在思考这场悲剧带来的启示,又有多少人只是把它当作一次赚取流量、加剧对抗的机会? 子弹已经飞出了三次,它们本应让社会停下脚步,思考如何避免下一次。但现实是,每一次枪声之后,网络上更快响起的,往往是新的对立口号。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衡量着自己究竟是想让这条裂缝愈合,还是希望它继续扩大。
#美国政治极化
#政治暴力
#特朗普
#社会撕裂
#仇恨政治
分享
评论 0
0
猫神
2周前
一桩暴力事件发生时,最需要的是真相,而不是政治化标签 为什么一个人被刺,你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什么左右? 这其中一定是有政治阴谋吗? 难道不能是一个神经病人的无差别攻击? 为什么不能是为情、为钱、为了个人恩怨~~? 或者完全是个意外,没有任何背景动机~~? 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就轻率把它解释为政治阴谋,只会制造新的仇恨与撕裂,煽动社会对立 利用一切机会,撕裂这个社会,就是你们的诉求吗? 这个社会到底是怎么了~~?🙏🙏
#暴力事件
#政治阴谋
#社会撕裂
#仇恨
#求真相
分享
评论 0
0
所长🇺🇸🏳️🌈
2周前
Charlie的死是个悲剧,尤其对于他的妻子和孩子来说将成为一辈子的阴影,各路川粉可是高潮了,一个个今天变成了基督徒,一个个左一句阿门,右一个贴福音,像悉尼奶爸这种还特么道德绑架上点个蜡吧,点你姥姥的大血逼。在维吾尔人遭受种族灭绝时你们川粉有点支蜡烛吗?在左派政客遭受暴力被枪杀的时候你们点蜡烛了吗?你们的嘴里除了喊好就是笑话,今天死了个保守派一个个如丧考妣,整得你们这帮右逼好像很有人性似的!装你们血逼姥姥的圣母!你们傻逼川粉该骂的不是什么左派,不是什么性少数群体,你们该反醒的是保守派这个群体不要总想着怎么管别人裤裆里的事,怎么管女人子宫里的事,怎么用宗教主义去管理国家,撕裂这个社会的从来都不是那些为弱势群体发声,懂得社会共情的人,而正是像川普这种狗逼!
#Charlie之死
#川粉
#政治对立
#社会撕裂
#保守派
分享
评论 0
0
RamenPanda
2周前
接下来美国MAGA要是枪杀一个woke左派领袖,左派把他升华为精神领袖,内战就这样开始螺旋升级了 就像巴勒斯坦以色列斗争一样,世仇里没有非黑即白,双方都认为自己做的才是正确的 政治暴力升级,美国MAGA极右和woke极左,都认为自己才是正义一方的时候,局势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明尼苏达州枪击案:反堕胎者暗杀民主党议员引发恐慌· 35 条信息
#美国政治暴力
#MAGA vs woke
#极右极左对立
#内战风险
#社会撕裂
分享
评论 0
0
RamenPanda
2周前
三朝国师王沪宁在80年代末赴美做访问学者,观察了美国社会,在1991年出书“美国反对美国”。书中的核心观点:美国社会并非均质整体,而是充满内在矛盾,既有肯定性力量(如经济繁荣),也有否定性力量(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民主主义导致的社会撕裂),这些矛盾最终会爆发不可调和的冲突。结合今天charlie kirk被枪击,感叹国师过人的洞察力,30年前就预测了未来
#王沪宁
#美国社会
#社会撕裂
#个人主义
#枪击事件
分享
评论 0
0
Eason Mao☢
1个月前
三十年前的预言:《美国反对美国》 作者三十年前访美所著《美国反对美国》,揭示美国社会的根本性分裂:一个理想美国与现实美国的永恒冲突——民主程序与精英统治、自由理想与资本权力、多元文化与社会撕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这些矛盾深刻侵蚀着社会共识的基础。 令人震撼的是其预见性:书中对政治极化加剧、价值共识瓦解、身份政治兴起的分析,在今日美国早已成为现实。骚乱、党争、内乱,美国内在的“自我反对”力量,将不断挑战着美国引以为傲的稳定性与凝聚力。 这个作者现在在中国的前第一排…
#美国分裂
#理想与现实冲突
#政治极化
#身份政治
#社会撕裂
分享
评论 0
0
Pathfinder
3个月前
我去,投票支持川普议程的民主党议员被刺杀了? 这TM真有点无语啊。到底谁在撕裂美国? 投票反对👎和日本开战的议员被奉为民主英雄,现在支持总统的要被刺杀? 刺杀总统候选人、杀议员、打砸抢烧,这就是“自由和民主”?
#美国政治
#民主党
#刺杀事件
#川普
#自由民主
#社会撕裂
分享
评论 0
0
光明网-央视新闻客户端
4个月前
美关税、移民政策冲击波显现 社会撕裂加剧 政府内外交困
近日,美国媒体连续发文揭露特朗普政府政策的多重冲击波。加州州长纽森当地时间10日警告,这种“经济自残”可能使美国丧失全球最大经济体地位。美国政府持续滥征关税,并推进强硬的移民政策,在国内引发激烈反弹。
#美国关税
#移民政策
#社会撕裂
#政府困境
分享
评论 0
0
澎湃新闻-澎湃世界观
5个月前
“审判”尹锡悦:弹劾案背后的权力游戏与社会撕裂|907编辑部
#尹锡悦
#弹劾案
#权力游戏
#社会撕裂
分享
评论 0
0
中新网-中国新闻网
6个月前
台舆论评赖清德言行:撕裂社会 加剧紧张
#赖清德
#台湾社会
#政治言论
#社会撕裂
#两岸关系
#紧张局势
分享
评论 0
0
Yangyi
7个月前
在长达2小时的采访中,塔克震惊地听着达利奥有条不紊地分析了正在撕裂美国的各种力量。他不是用观点或政治立场,而是用冷酷无情的数据证明我们已经身处内战之中。以下是他揭示的内容:
#采访
#内战
#美国
#达利奥
#社会撕裂
分享
评论 0
0
澎湃新闻-外交学人
7个月前
弹劾案庭审结束,尹锡悦发出的“信号”预示韩国将进一步撕裂
#韩国政治
#尹锡悦
#弹劾案
#社会撕裂
#法庭审判
分享
评论 0
0
高伐林
7个月前
徐贲剖析:后真相社会的显著特征是,在许多公共问题上意见和看法的两极分化和部落化,造成了严重的社会撕裂。不再相信有客观真相的人们,与不同意见者的对立呈现极端化或无法沟通的状态,并不是因为说话双方的遣词用字有什么不同,而是因为许多后真相的信息让有些人觉得舒服,而让另外一些人感到厌恶。
#后真相社会
#社会撕裂
#意见两极分化
#部落化
#客观真相
#信息极端化
分享
评论 0
0
佛瑞德里希4th😷
8个月前
伤害链逻辑和产业链逻辑,匮乏模式和繁荣模式,强迫合作与自愿合作,杀戮与创造,死本能与生本能,在这一串我可以继续罗列下去的对比中,前者曾统领过去,后者将引领未来。 而沉缅于前者的国家,不会有未来。 美国并不完美,新年伊始,新奥尔良就传来恐怖袭击的消息。即使在这个全球率先进入繁荣模式的 国家,仍然有人坚信“输出伤害”是自己遇到问题时最可取的解决方式。 但美国拥有未来,选择了产业链逻辑的国家,即使还没能觉醒,没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传承方式,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创建出来的文明2.0模式需要用在观念战场上不断取得的胜利来维护,但和那些在昔日荣光的泥沼里昏昏大醉的国家相比,和那些坚定选择了“过去”的国家相比,美国仍然拥有未来。 未来属于选择了它的国家,属于选择了挥别过去的民族。 唯有这样的选择能创造未来。 因为唯有这样的选择,能让人们挥别不堪回首的过去,挥别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越来越不必要存在的痛苦,挥别创造痛苦传承痛苦的行为模式。 是的,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自己创造的,是自己过去用生命“投资”的结果。 想要不一样的明天,你今天就得做不一样的事。 从个人到民族到国家莫不如此。 中共国正在走向历史旧路,一条让皇朝注定走向终结,让国家维稳机制走向破产的旧路。 它试图采用的现代科技手段只会加速这个过程,不能帮中共“续命”。 科技手段不能帮习近平驾驭他的团队,这支在对现代科技手段的掌握上理所当然比习近平本人要强的团队。 科技手段也不能帮他的团队驾驭这摇摇欲坠的国家,由无数掌握着现代工具,早就习惯了远离家乡谋生求职,逐利而生的打工人组成的国家。 中共政权用于维持统治最核心的手段还是古老的权术,而权术的传承走到习近平这一代,以他的天资,已后继乏人。 中共,这是一个试图回到过去的政权,它想裹挟亿万心向未来的民众,陪它一起堕入深渊。 不幸的是,直到今天它仍是强大的,虽然它的强大不足以让它达到目的。 但虽然它无力把中共国亿万民众整体拖入深渊,它却有能力造成未来数年间中华沦陷区的动荡和撕裂。 社会将撕裂,人群将撕裂。 选择不同行为模式的人群将会自发分流。 总会有人选择“跟党走”,走向过去,走向大食堂、大饥荒、大字报,走向依附特权争取苟活的旧路。 但也总会有人选择其他的路,虽然他们并不是不想选择依附,他们中的许多人只是“抱不上大腿”,抢不到“特权分润岗”那不多的名额。 生活会启蒙他们,会坚定他们的信念,在被党抛弃的人群里,只有愿意抱团取暖的人,只有敢大胆创造的人,只有能善用还找得到的一切资源的人,能活下来。 活成一股新的力量。 双链争持,阵营分化。 这一切会在中华沦陷区的动荡年代发生。 伤害链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活下去。它没有足够的财力和能力让所有人都活下去。 但时代不同了,被它抛弃的人已经能通过网络知道,通过生活的启蒙知道,自己还有其他的选择。 只要被伤害链系统在危难中抛弃的人足够多,人口基数够大,总会有人从中崛起。 习近平打造了一辆通向过去的列车。 但时光无法倒流,他不知道,每一辆满载真实生活的列车都只能驶向未来。 前方的道路上,并不存在他那“猪圈里村支书”江山永固的美梦。他会与未来迎头相撞。 他会与所有心向未来者迎头相撞,会与所有想保持现代化生活方式的人,所有想保持哪怕一丁点现代化军事能力的军队将领,所有想在国民经济体系现代化道路上走下去的技术官僚迎头相撞。 他会被自己打造的列车撞得粉身碎骨。 当他为这列车加速,他是在加速奔向自己的死期。 所有真能安然沉缅于过去的政权,都有其沉缅于过去的本钱。 不论是俄罗斯还是朝鲜,相对于习近平治下的中共国,都有人口更少、旧观念洗脑更彻底、内部权力格局更稳定和外有经济强援的优势。 但习近平没有。 他不拥有足够比例的怀念帝国荣光的俄罗斯民众,他不拥有数十年如一日深入民心的“白头山血统”,他不拥有当年的苏联援助,他不拥有美苏争霸期间能左右逢源的国际政治活动空间。 即使中华沦陷区真的重新举起民族主义旗帜,这旗帜也不会为他飘扬。 2025年,对于沦陷区,会是充满动荡的一年,会是社会走向撕裂的一年,看不到出路的人们会盲目冲撞,试图找到出路。人们会拾起并检视每一面找得到的旗帜,又会失望的发现没有旗帜能引领他们走出困局。 双链争持,阵营分化。 活在墙内的人将被迫分出阵营,即使他们尚未觉醒,但他们会在懵懂间完成利益绑定,绑定的利益则会引导他们最终觉醒。 只是在觉醒前,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要走不止一年。 你们要熬过的迷茫的、撕裂的、动荡的年份,不止一年。 恭喜进入2025。 你们离天亮又近了一年。
#中共政权
#习近平
#伤害链/产业链
#2025年
#社会撕裂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