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凤凰网综合
0 关注者
Ignatius Lee
1周前
政治极化怎么破解?极端政治现象一般病灶都在政治精英
蔡慎坤
2周前
王沪宁1988年以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副教授身份赴美国访问,期间在多个城市(纽约、芝加哥、旧金山、华盛顿等)考察、访问并做田野观察。他用近一年的时间记录下对美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观察与反思,回国后整理写了一本有关美国的重要著作《美国反对美国》,该书于1989年出版,今天看来,依然具有独特的洞察力。 “美国反对美国”并非指外部的对立,而是指出美国社会内部自身存在的矛盾与冲突——制度理想与
Lixiong Wang 王力雄
1个月前
2020年拜登取代川普入主白宫时,西方思想界一度将其视为美国民主“韧性”的证明:制度依然能够纠偏,选民最终会拒绝破坏规范的领导人。然而,事实表明这是一种幻象。拜登当选与其说是民主必然回归,不如说是结构性危机间隙中的偶然喘息。 思想的失职 川普第一任期之后,美国政治与思想界并未展现足够的危机感,普遍寄望于“选民自然纠错”。这种麻木与拖延,使得拜登的四年成为未被充分利用的窗口期:没有形成有效的制度改
托尼张
美国大西洋月刊:《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威权国家》(译) 今天早上,我带着我的狗在公园裡照常散步,晨光熹微,草叶上的露珠在我的靴子上闪闪发光,那时我并没有这种感觉。当你在星巴克点一杯冰摩卡拿铁,或是看着爱国者队输给钢人队时,你也不会有这种感觉。日常生活的常态持续不变,这让人迷失方向,甚至无所适从。 然而,这却是事实。 我们脑海中关于威权主义的印象,大多来自20世纪:穿着长筒靴、踢着正步的军人,高呼
ChandlerGuo 郭宏才 宝二爷
别忘了 美国有600万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