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算力

大空头Michael Burry这次做空能赢么?Burry执掌的Scion資產管理公司罕見的提前两周披露三季度13F報告。显示Scion基金約80%仓位集中做空英伟达和Palantir,名义价值超10亿美元,也是今天市场上最受关注的热点。去搜了下过去几年Michael Burry的做空案例: 20-21做空特斯拉,结果失败,亏损数亿美金。 21年做空ARKK、科技股指数。做空太早部分失败,等到22年市场整体回调时,burry早已大幅减仓,最后小亏; 23年Q2做空标普500和纳斯达克100,结果失败,亏损十亿美金; 23年Q3做空半导体,结果失败; 25年Q1做空中概股和英伟达,其实时机很对、但最终结果还是小亏。 我的观察是Burry的做空如果是宏观大风险引发的市场冲击那么能赢一把大的,例如06年就开始做空次贷。但是如果针对个股和具体产业标的,往往是忽略了基本面只是基于泡沫警告来下注,结果都不是很好。 例如这一次如果说因为流动性紧张带来对风险资产的挤压而去做空美股其实逻辑合理的,因为政府停摆还没有结束流动性何时恢复未未可知,这期间流动性紧张蔓延对所有风险资产都会有挤压,美股杀估值。 看了Burry的几个论据,其实也可以详细聊聊: 1)25年前的资本开支情况跟现在的资本开支情况差别很大,当下大科技资本开支建算力并不是盲目。 从token消耗量就能看出来,Tokens(词元,大模型算力计量单位)消耗量是衡量AI应用落地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Tokens消耗量都在以100倍以上的速度增长。 举两个例子:2025年10月,谷歌日均Tokes处理量是13000万亿Tokens/月,相比2024年5月的9.7万亿Tokens/月增长134倍。 字节跳动为例, 2025年5月字节跳动旗下豆包大模型日均Tokens调用量16.4万亿,相比2024年5月的1200亿增长137倍。 openai月度token消耗量过去一年也增长了几十倍。 所以巨头这么大力度的建算力背后核心是token消耗量的飙升。这里我们应该用电力的视角去看算力,而不是电缆的视角去看算力。电力发明一百多年了、今年各国的电力消耗还在快速上升、新电站还在继续建设。 而且当下还只是AI应用还没有大规模爆发。 2)burry拿18年云计算厂商业务增速跟当下业务增速对比,其实忽略了一点。18年市场给予谷歌,亚马逊的pe可是远高于当下的水平的。18年谷歌pe四五十倍,亚马逊更高。放下他们云计算业务增速降下来,但是估值水平也就当时的一半了。 相当于市场在当下给他们的估值水平其实已经计价了增速的下降,这里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业务规模相比8年前已经翻了好几番,规模越大增速自然也很难一直保持高速。 其实想聊的是,怎么看正确看待美股调整? 1)市场流动性紧张,带动整体风险资产回调是大概率事件。这个之前也聊过 2)美股AI主线涨太多,借由此次流动性冲击调整杀一波估值,也很合理。 3)在没有更大级别的宏观事件冲击下、美股预期这一波是一个小级别的调整。 4)但是动不动喊泡沫崩盘,其实略过度了。之前一直聊的、不同的宏观风险等级是不同的、对市场的冲击也是不同的。真要说AI主线泡沫破掉,等到大科技公司财报大半都miss掉预期,公司营业利润增长已经远远跟不上资本开的增长时候再说也来得及。 简单说就是看大盘小级别杀估值调整,并不看整体大幅度崩盘。
$AMD 股东今天的狂喜,其实早有迹可循。OpenAI 不可能把 90% 的 GPU 都押在 NVIDIA 上扶持老二,制衡老大,是硅谷的常识。 但谁能想到,Sam不光买货还把VC 对赌条款搬进了供应链。这不是一单采购,是一场带杠杆的信仰实验。 如何理解对一个对赌就能引爆今日25%涨幅?才能抓住下一个可能…⬇️ 如果你只看到 “OpenAI用了AMD”,你看到的是结果; 如果你看到 “OpenAI为什么这样设计”,你看到的是策略; 但只有当你看懂 “市场因此产生的行为链”,你才看懂了剧本。 这个剧本演绎:首先AMD将成为AI的第二大供应商7%到20/30%;预期的可能未来,被各路卖方鼓吹成必然趋势; 投资者基于基本面预测买入,算法、动量和事件投机基金买入,量价齐升,怕错过,机构买入; 价格快速上行,叠加600美金的远景,扭曲期权市场定价,期权市场放大交易,多头加仓对冲,空头平仓买入; 这时候高频交易更一步加速,这时候涨幅已经不是基本面,反应信念的传播速度了。 这时候,人们开始用价格本身来证明叙事的正确: “看吧,AMD 的股价都涨成这样了,说明它一定有巨大前景。” 这时候,没人再谈 AMD的ROCm 软件生态劣势;没人在意台积电产能、HBM供应、英伟达压价策略。叙事已经压过现实。 但这并非泡沫。 AI 的算力需求太大,不是所有任务都需要极致性能。OpenAI 会在延迟不敏感的场景用 AMD; AMD 只要演得像,就能活。 关键是:硬件撑得住,软件抬得起,再找来第二、第三个客户,就能让信念自洽。 牛市的起点是事实, 中段是信念, 顶点是信念对自身的信仰。 $AMD 的25%,不是股价的增长, 是信念传播速度的定价。 而这场游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