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流动性紧张
关注
Dean 开始戒色😇
1周前
2025这一轮牛市很奇怪。 刻舟求剑的第一季度是山寨季,结果跌了个大的。 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按理来说是低迷的Sell in May可是没想到是加密涨的最好的两个季度。 而所有人都看好的第四季度却来了波大的,又是1011又是现在的流动性紧张。 那话说回来,人们觉得明年的熊市会不会才是真正的牛市呢🤣
币圈“1011”六倍崩盘:高杠杆爆仓潮,谁在裸泳?· 6093 条信息
#2025牛市
#加密货币
#市场波动
#流动性紧张
#反向预测
分享
评论 0
0
TraderS | 缺德道人
1周前
捂胸这篇对以往钱荒和流动性紧张的回顾和梳理已经写得非常细致,点明了2019年是美联储缩表过头,而这次则是财政部囤钱过猛导致的。两者虽然结果相似,但成因完全不同——前者是“技术性货币收缩”,后者则是“财政型抽血”。我来狗尾续貂,补充一下近期市场利差导致的结构性流动性失衡。 10月31日,担保隔夜融资利率(SOFR)单日飙升22个基点至4.22%,创下过去一年最大涨幅,而超额准备金利率(IORB)仍维持在3.9%,两者利差扩大至32个基点——为自2020年3月市场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 正常情况下,SOFR应与IORB几乎重合,利差波动不超过5个基点。如今的脱锚,意味着银行体系的边际融资成本已完全脱离政策区间。在理论上,美联储降息应降低融资成本,但在现实中,财政部的吸储操作抵消了这一政策效果,使得降息名存实亡。这就是10月30日鲍威尔宣布降息与停止缩表之后,市场不涨反跌的真正原因。 过去三年,美联储逆回购工具(RRP)一直是市场过剩流动性的“安全阀”——当系统流动性充裕时,多余资金通过RRP回流美联储,从而稳定SOFR。然而现在,RRP余额仅剩约510亿美元,创下2021年以来最低水平。这意味着,蓄水池已经彻底干涸,市场再无可动用的超额流动性。任何新的资金缺口,都会直接推高SOFR与GC Repo利率。 更严重的是,RRP余额的枯竭同时削弱了美联储对短端利率的控制力。过去,美联储可以通过调整RRP利率锚定SOFR,但如今水池干涸,政策“阀门”失灵。 随着RRP水源枯竭,常备回购便利(SRF)成为市场唯一的补水通道。上周五,SRF使用量飙至503.5亿美元的历史新高,本周初仍高达147.5亿美元,为永久设立以来第二高。 SRF的爆量使用表明: 银行间拆借体系已陷入“谁都不敢借”的局面; 一级交易商只能直接向美联储抵押国债融资; 美联储被动成为“最后贷款人”。 这是一种典型的被动量化宽松(Passive QE):美联储并未主动扩表,但SRF的高企意味着系统在通过“临时借钱”维持呼吸。 而这一切的根源,仍在财政部。由于政府停摆,财政部将其在美联储的总账户(TGA)余额从3000亿美元暴增至1万亿美元,直接吸走了银行体系约7000亿美元现金。这相当于财政部通过行政手段完成了一次“影子加息”,其紧缩效应堪比数次FOMC叠加加息。因此,即便鲍威尔降息,市场依然在“被财政部加息”。 这五个节点形成了当前的流动性循环: TGA抽水 → RRP见底 → SOFR飙升 → 银行求援 → SRF爆量 只要财政部不释放TGA资金,美联储就会被迫在SRF上“补洞”。 反过来说,一旦政府重开、TGA释放流动性,RRP重新积累,SOFR–IORB 利差回落,这场“财政版QT”就会瞬间反转为“隐形QE”。 而财政部的吸血行为又解释了近期市场上美债及美元指数逆周期上涨的怪现象。——表面看像是经济韧性强,实则是流动性短缺推高的“美元稀缺溢价”。 所以年底行情启动的真正信号在于华盛顿何时谈妥。 财政闸门一旦重新打开,万亿现金马上会回流市场。市场干涸的土地瞬间就会从大旱变成大涝,甚至又会出现妖股妖币横飞的乱象。 如此快速切换且反转巨大的节奏却有很深的人造痕迹,不得不让人深思是否有人在趁势而为,顺水推舟,在大势的掩盖下做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悄然完成一场“流动性套利”。
#流动性紧张
#财政部囤钱
#美联储
#SOFR飙升
#TGA抽水
分享
评论 0
0
qinbafrank
1周前
大空头Michael Burry这次做空能赢么?Burry执掌的Scion資產管理公司罕見的提前两周披露三季度13F報告。显示Scion基金約80%仓位集中做空英伟达和Palantir,名义价值超10亿美元,也是今天市场上最受关注的热点。去搜了下过去几年Michael Burry的做空案例: 20-21做空特斯拉,结果失败,亏损数亿美金。 21年做空ARKK、科技股指数。做空太早部分失败,等到22年市场整体回调时,burry早已大幅减仓,最后小亏; 23年Q2做空标普500和纳斯达克100,结果失败,亏损十亿美金; 23年Q3做空半导体,结果失败; 25年Q1做空中概股和英伟达,其实时机很对、但最终结果还是小亏。 我的观察是Burry的做空如果是宏观大风险引发的市场冲击那么能赢一把大的,例如06年就开始做空次贷。但是如果针对个股和具体产业标的,往往是忽略了基本面只是基于泡沫警告来下注,结果都不是很好。 例如这一次如果说因为流动性紧张带来对风险资产的挤压而去做空美股其实逻辑合理的,因为政府停摆还没有结束流动性何时恢复未未可知,这期间流动性紧张蔓延对所有风险资产都会有挤压,美股杀估值。 看了Burry的几个论据,其实也可以详细聊聊: 1)25年前的资本开支情况跟现在的资本开支情况差别很大,当下大科技资本开支建算力并不是盲目。 从token消耗量就能看出来,Tokens(词元,大模型算力计量单位)消耗量是衡量AI应用落地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Tokens消耗量都在以100倍以上的速度增长。 举两个例子:2025年10月,谷歌日均Tokes处理量是13000万亿Tokens/月,相比2024年5月的9.7万亿Tokens/月增长134倍。 字节跳动为例, 2025年5月字节跳动旗下豆包大模型日均Tokens调用量16.4万亿,相比2024年5月的1200亿增长137倍。 openai月度token消耗量过去一年也增长了几十倍。 所以巨头这么大力度的建算力背后核心是token消耗量的飙升。这里我们应该用电力的视角去看算力,而不是电缆的视角去看算力。电力发明一百多年了、今年各国的电力消耗还在快速上升、新电站还在继续建设。 而且当下还只是AI应用还没有大规模爆发。 2)burry拿18年云计算厂商业务增速跟当下业务增速对比,其实忽略了一点。18年市场给予谷歌,亚马逊的pe可是远高于当下的水平的。18年谷歌pe四五十倍,亚马逊更高。放下他们云计算业务增速降下来,但是估值水平也就当时的一半了。 相当于市场在当下给他们的估值水平其实已经计价了增速的下降,这里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业务规模相比8年前已经翻了好几番,规模越大增速自然也很难一直保持高速。 其实想聊的是,怎么看正确看待美股调整? 1)市场流动性紧张,带动整体风险资产回调是大概率事件。这个之前也聊过 2)美股AI主线涨太多,借由此次流动性冲击调整杀一波估值,也很合理。 3)在没有更大级别的宏观事件冲击下、美股预期这一波是一个小级别的调整。 4)但是动不动喊泡沫崩盘,其实略过度了。之前一直聊的、不同的宏观风险等级是不同的、对市场的冲击也是不同的。真要说AI主线泡沫破掉,等到大科技公司财报大半都miss掉预期,公司营业利润增长已经远远跟不上资本开的增长时候再说也来得及。 简单说就是看大盘小级别杀估值调整,并不看整体大幅度崩盘。
#Michael Burry
#英伟达做空
#美股调整
#AI算力
#流动性紧张
分享
评论 0
0
TraderS | 缺德道人
2周前
关于12月美联储是否会降息市场上的大银行们观点不一,因为这些银行是世界金融体系的骨干,所以他们的观点值得一看。整体来看,可以把这些机构观点分成三层逻辑线来理解: 1. 主流共识:仍倾向于12月再降息25bp,但信心明显动摇 鲍威尔“口头偏鹰” ≠ 政策转向。 他强调“12月降息远非既定事实”,更多是出于防止市场过度预期、维护政策灵活性的沟通策略,而非真正要暂停。只要就业不反弹、通胀不重新抬头,12月再降息一次的路径仍是主线。 2. 少数鹰派:12月暂停、延后降息 (1)通胀可能短期反弹(尤其受“退税政策”与能源基数效应影响); (2)就业市场虽然疲软,但尚未“恶化”; (3)美联储可能希望留出观察窗口,以避免过度宽松刺激资产泡沫。 3. 不确定派:缺乏数据,难以预测 由于政府停摆导致数据真空,FOMC内部对于就业与通胀的评估存在信息缺口。 虽然市场上有各种声音,但这正是鲍威尔想要的打破预期一致性。最终现实中大概率会发生的剧本应该是流动性紧张,RRP余额见底,美联储被迫很快从停止缩表进入扩表周期。而到那时,市场上的流动性才会真正宽裕起来,大家体感上才会好起来,但还有个前提,币圈当自强,得拿出创新和新叙事来,不然资本即使有心但也缺乏流入的理由。
鲍威尔鹰派言论致市场预期骤降,降息前景不明· 30 条信息
#美联储
#降息预期
#市场观点
#流动性紧张
#币圈
分享
评论 0
0
qinbafrank
4周前
昨晚市场调整来自区域中小银行的信贷暴雷,但究其根源其实是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和政府停摆有关。过去两天美股财报季金融股和科技股阿斯麦和台积电财报都很强劲,但是昨晚开盘后美股稳住没多久就在盘中一路下行,美股下行带动币市也继续下探。昨晚美股盘中交易时段内两家美国地区银行:Zions Bancorp(Zions)和Western Alliance Bancorp(Western Alliance)相继披露了与涉嫌欺诈相关的不良贷款问题,此举引发市场对信贷风险的担忧,导致地区银行股集体下挫,蔓延开来引发了市场的担忧。23年初“硅谷银行”暴雷当时也引发了一场小型的地区中心银行危机,市场死去的记忆又回来了。 1)Zions Bancorp宣布对其全资子公司California Bank & Trust(位于圣迭戈)承销的两笔商业贷款计提5000万美元的减值损失(charge-off),并指控借款人涉嫌欺诈。这笔损失直接影响了银行的盈利表现。 2)Western Alliance Bancorp已对借款人Cantor Group V提起诉讼,指控其在贷款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Western这个诉讼贷款欺诈直至就是近期美国市场讨论很多的私募信贷问题。 关于Cantor Group V 看到Western Alliance Bancorp对借款人Cantor Group V提起诉讼,应该不少人看到Cantor Group V这家公司很眼熟。Cantor Group V是一家位于加州的做商业房地产贷款的融资和资产管理的公司,也是位于纽约的 Cantor Fitzgerald 集团(Cantor Group)下的子公司。相信这个Cantor Fitzgerald很多人就熟悉了,华尔街的债券管理机构,财政部的一级交易商,也是帮助Tether打理USDT持有的美债储备的资管机构,现在的董事长是现任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的儿子,卢特尼克被川普提名为商务部长之后辞职他的儿子接任来管理Cantor Fitzgerald。 Cantor Fitzgerald也是美国私募债领域非常活跃的投资机构,同时也是二三季度美股微策略财库浪潮里最主要的三四家投行之一。从这个角度来说,市场因为两家地区中小银行信贷问题调整,卢特尼克的Cantor Fitzgerald也是是导火索之一。 为何有跟美国政府停摆相关? 本周二晚上鲍威尔的讲话明确提到在未来几个月停止缩表,当时有聊到为什么鲍威尔也这个时间点提出未来停止缩表。一方面是缩表已经达到了美联储最初设定的目标,另一方面维持隔夜融资市场的流动性至关重要,他提到“一些迹象显示,流动性状况正逐步趋紧,包括回购利率普遍上升,以及在特定日期出现更明显但暂时性的市场压力”。9月下旬美联储商业银行准备金规模已经跌破3万亿美金大关,这一关口被多位美联储官员视为“充裕准备金”与“紧张准备金”的分水岭,流动性的压力开始起来。流动性压力起来,抗风险能力弱的地区型中小银行自然首当其冲。 美国商业银行准备金跌破三万大关,最主要是因为隔夜逆回购onrrp用量已经消耗殆尽(从22年最高2.5万亿美金到最近几天每天只有几十亿美金),隔夜逆回购是美联储是美联储调节流动性的重要工具,消耗殆尽意味着这一部分短期资金已经财政部持续短债发行的情况全部被吸到短债上去了,市场流动性的安全垫用完了,再发债就要消耗银行准备金,造成了银行准备金规模的下跌。其实我们看到现在财政部TGA账户余额接近8500亿美金,账上资金充溢(9月中旬回补完成)但是因为10月1号开始的美国政府停摆,导致财政TGA账户成了堰塞湖,就是有钱花不出去,作为美元流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TGA的资金出不去在隔夜逆回购消耗殆尽的背景下,流动性自然是雪上加霜。如果美国政府恢复正常,财政部账户余额开始消耗,其实我们应该很快能看到银行准备金规模的回升。 美元净流动性=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隔夜逆回购-财政部TGA账户余额,如果再深究,美元流动性是由商业银行准备金和流通中的现金这两部分构成,大家应该能理解了隔夜逆回购、财政部账户余额跟银行准备金此消彼长的关系。这里有两篇之前聊美元流动性的推文:和可以参考。 所以可以这么说,之前超额发债回补TGA消耗完了隔夜逆回购的用量,进入十月政府停摆财政部TGA账户资金花不掉导致商业银行准备金规模持续走低,流动性开始紧张。然后卢特尼克的Cantor Group V信贷欺诈纠纷引发市场对于地区型中小银行信贷问题的担忧。这些就造成了这两天美股的调整,也是明明金融和芯片巨头的财报都是强劲,但是市场还是下跌的根源所在,然后中美博弈还未见明朗(但不是昨晚调整的主因)。美股调整,那么币市也很难有起色。 后续怎么看? 1、弄明白了试产调整的根源,那就是看什么时间美国政府能走出停摆,月初这里有聊过,短期内政府停摆对市场影响不大,但拖得时间越长越不好。昨晚参议院关于共和党提出的短期政府开支法案第十次投票又是没通过,现在美国政府停摆已经第17天了,市场的耐心也被消耗的差不多了。 城府停摆持续的时间越长,很多财政支出无法进行,大美丽法案的很多内容也都是要到十月份美国政府新财年开始才落地,现在也悬在空中。 当然最终停摆问题会解决,只是这中间可能也是市场的煎熬。 2、关于中小银行的风险问题 个人看法只是风险远没有到危机的地步,之前个人有对风险与危机的定义。这种级别的风险会造成市场恐慌,引发小冲击。但是也需要清楚关键时候,联储也会出手。当下美联储工具箱里的工具又比23年3与硅谷银行暴雷时要多得多了。例如可以立即停止缩表,或者再度拿出BTFP银行便利融资工具等来支持出问题的银行。 只是当下还只是两家银行一部分贷款出问题,还没有大面积蔓延。那么也就没有到美联储出手的时候。 3、财报季业绩强劲,经济没出问题,市场是有底的。只是美国政府停摆已经超过两周了,那么之后停摆拖得时间越长就需要越谨慎。耐心等待什么时间能走出停摆。
#美股下跌
#地区银行信贷风险
#美国政府停摆
#Cantor Fitzgerald
#流动性紧张
分享
评论 0
0
Rocky
3个月前
虽然最近M2都在增长,但还是有必要提醒一下,流动性的问题,目前整体宏观数据还是比较混沌的,尤其是中国通缩,各项经济指标还在泥沼中挣扎;欧洲被美国30%关税影响,今天雷诺和 #ASML 因财报不及预期,股价暴跌,也侧面折射出欧洲经济的脆弱性。现在最大问题,还是长端债券利率高企可能引发的流动性紧张问题。 彭博的政府债券流动性指数(图1图2)——简单讲,这个指数越高,就代表债券市场的买卖越不顺、成交越难,市场越“卡顿”。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条高速公路上突然出现了大堵车,不是没人开车,而是太多车上路、路太窄、油不够。现在这个指数已经冲到6.5点,创了历史新高,甚至比08年金融海啸的时候还严重——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目前,日本30年期国债利率飙到3.20%,历史新高;美国30年期国债突破5%(历史罕见),相当于政府疯狂发债,但没人敢接盘美国、日本这两个债务大户,最近都在大规模发债。供应猛增,但需求不足。投资人偏向谨慎,不太愿意买,这时候便容易引发流动性危机。 我们经常说‘债市是全球金融系统的地基’。如果政府债券的流动性都出问题,那企业发债、银行放贷、投资人对冲都会跟着“卡壳”。与此同时,融资成本上升,企业融资更难,银行风险暴露,股市也可能跟着下跌。最后会影响经济的“血液循环”,甚至严重情况,会演化成金融系统性风险。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急需降息的关键原因(美国财长贝森特甚至在想办法换掉鲍威尔)。 说到底,债市就像金融系统的“心脏”,现在心跳越来越乱。如果这颗心出了问题,美股、加密、房地产都很难独善其身。所以这波流动性危机,我们必须高度警惕,虽然美股和加密市场,还在高歌猛进,但该防守时就防守,该落袋为安就落袋,不要掉以轻心。🧐
#M2增长
#中国通缩
#欧洲经济
#债券利率
#流动性紧张
分享
评论 0
0
勃勃OC
9个月前
Repo操作创1300天以来的新低,表明银行剩余流动性几乎见底
#Repo操作
#1300天新低
#银行流动性
#流动性紧张
#市场状况
分享
评论 0
0
voa-美国之音
10个月前
中国央行春节前向金融系统大量注资,缓解流动性紧张
在春节来临之际,中国央行周三(1月15日)向金融体系注入了接近历史水平的短期资金,以缓解中国金融系统资金紧张的状况,这引起国际媒体的关注。
#中国央行
#春节注资
#流动性紧张
#金融系统
#缓解流动性
#经济政策
#货币政策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