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预期

比特币无轮看多和看空都需要逻辑佐证 哪怕你看到9万、8万、7万、甚至4万,都没问题 重要的是哪些更靠谱,光靠一张嘴是靠不住的 我始终认为,外力已经是决定行情的唯一因素 今天随便聊聊,我认为大饼接下来的方向。 本文也许对你有所启发,但我水平有限,大家将就看,哈哈。 单机币时代,由于体量与流动性的问题,即使没有没有外力,比特币也能自由的宽幅波动。 现在不一样了,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每一次阶段性方向上的变化,都需要借助外力 大方向大家都知道,宏观的降息扩表和加息、缩表一直是最强外力,下面我就简称为大外力。 一般降息扩表周期,对应的就是牛市,加息缩表周期往往对应的就是熊市。 那么问题来了,比如牛市周期中的每一次阶段性方向怎么把握。 在大外力不变的情况下,每一次小外力的发生,就会引起短期方向的选择。 比如降息空窗期、关税大战、大黑客盗币、币安10.11事件、政府停摆、链上长期持有的鲸鱼流出大于流入等等,都属于小外力。 当很多小外力同时聚集,汇聚的力量变强,那么短期方向向下的概率就会很大,反之就会阶段性向上。 其实通过历史,我们就能找到答案,去年8月日本银行爆雷带崩了全球金融市场,并且乌克兰发动了二战首次大规模对俄本土的攻击 还有美联储8月是降息空窗期,也就是没有议息会议的。 8月9月因为利空的小外力太多所以进入了调整周期。 同样,2025年3月到4月的回调,是因特朗普发动关税大战,同时印巴和中东都出现了冲突升级,4月美联储还是降息空窗期。 上面两次都属于宏观突发性利空、地缘冲突、经济持续疲软、外加降息空窗期这些小外力引发的行情阶段性向下。 大家不知道有没有发现,11月份,也就是本月还是降息空窗期。 这个10月11月都有哪些利空,这个不多讲了,大家都看到了。 但我想说的是,在大外力驱动向上的情况下,这些向下的坑坑洼洼,都会被快速修复。 这个时候就可以参考大周期的K线,并且我认为K线层面的辅助是极其重要的,是资金量能最直接的体现。 今年12月1日停止缩表,明年Q1开启扩表,而且明年上半年还会降息,说明影响行情短期(阶段性)向上的大外力中的小外力在逐渐变多。 所以,我认为现在谈所谓的熊市还太早,太早。 我是特别坚定,如果宏观的外力如上所述,那么明年上半年一定会有大行情的,现在最多也就是时间长一点的小号519。 至于调整到哪里? 因为利好的预期越来越近,利空都已经落地那么多了,能借助外力(也就是停止缩表利好落地)最后打到8万多就应该是极限了。 说比特币到7万5万4万的人,我就当你们是为了流量才这样的吧。
从昨天到今天,越来越多的信息指向本次大跌是由于美联储内部四位原本鸽派支持降息的委员态度突然转为暧昧或者暂缓导致的。 波士顿联储主席Susan Collins,她今年曾支持本次(10 月)降息,但在最新讲话中表态:“在短期内进一步降息的门槛相对较高(a ‘relatively high bar’)”。她说:“除非看到劳动力市场显著恶化,否则我会对进一步宽松持谨慎态度”,并提到通胀仍然高。 旧金山联储主席Mary Daly,Daly 支持最近降息,但关于12月下一步她明确表示“保持开放态度”(“open minded”),尚未下定论。她指出,目前通胀和就业风险“已处于平衡”状态,但仍须等待更多数据。 芝加哥联储主席Austan Goolsbee,虽然此前被视为偏鸽(支持较快降息)的人物,但最新他说“我目前还没做定论”,“我的降息门槛比上次更高”。他强调:通胀仍偏高、关键数据缺失、不宜在数据模糊时盲目降息。 克利夫兰联储主席Beth Hammack,她明确表示应“暂停降息”,称目前货币政策“几乎不具限制性”(or only slightly restrictive)且通胀风险较高。 目前不能确定12月确实是准备暂缓降息一次还是美联储只是在打破预期的一致性而故布疑阵,如果是后者,现在还有将近一个月的博弈时间,这段时间如果降息概率从50%再次反弹至90%以上的话,随着期间消息不断释放触发降息概率反弹的同时风险市场也一定会随之反弹。
美联储传声筒 Nick Timiraos 的最新发声,美联储给市场泼冷水,美股的轻松模式结束了。 核心思想: 现在最担心的,或许不是通胀或失业,而是市场太相信他会救市。美联储的降息节奏管理已进入从“引导市场相信降息”转向“防止市场过度定价降息”。 意味着对美股的宏观环境意味着三个根本性转变: 1. “躺赢”的阶段过去了 过去: 股市上涨,不是因为公司多赚钱,而是因为大家“预期”美联储马上要降息了(放水)。 现在: 别想得太美,12月降不降息还未必(五五开)。这意味着,靠幻想降息来推动股价上涨的好日子可能到头了。 2. 市场要开始坐过山车了 过去: 美联储会给个明确的信号,告诉大家“下一步我打算这么干”(前瞻指引),市场很安心。 现在: 美联储内部存在分歧,对经济、就业、物价都看不准。又成了摸着石头过河。 结果: 以后每次发布新的就业或物价数据,都会在经济衰退和通胀重燃的担忧之间反复拉扯市场都会放大波动。因为没人知道美联储到底会怎么想。 3. 从宏观放水到企业是否赚钱 最吓人的是: 美联储开始小声出现“滞胀”这个词了。 什么是“滞胀”? 就是“经济停滞”(大家不挣钱)+“通货膨胀”(物价还死贵)。这是最糟糕的组合。 经济停滞打击企业盈利(E),持续通胀压制估值(P/E) 结果: 市场强制从美联储给不给水转向企业自己赚不赚钱。在估值无法扩张的背景下,只有能实现超预期盈利和健康现金流的质量股才能穿越周期,而高估值、高杠杆和强周期性板块将面临严峻考验。 总结: Nick 的放风是在明确告知市场:告别幻想,美联储不再是确定性的“救市主”。股市的简单模式已经结束,接下来要进入拼真本事和抗波动的困难模式了。
全球市场正在上演一场由“预期”驱动的集体狂欢。昨夜(11月10日,周一),这一势头在美股得到集中体现,科技股与AI板块重新引领市场飙升。 最新美股收盘数据(11月10日): 标普500指数 (S&P 500): 上涨 1.54%,收于 6,832.43 点。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 (Dow Jones): 上涨 0.81%,收于 47,368.63 点。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 (Nasdaq): 飙升 2.27%,收于 23,527.17 点。 本轮上涨的核心动力并非已公布的亮眼业绩,而是市场紧抓住了两个“即将到来的好消息”。 第一:政府“开门”在即,确定性回归市场目前最大的利好,是对政府关门有望结束的乐观预期。 这意味着财政部TGA账户中堆积的巨额现金将重新流入市场,如同一次“小型放水”。被卡住的通胀和就业报告(尤其是9月数据)即将发布,这将为美联储12月的决策提供关键依据。 押注降息:市场押注,数据的明朗化(或显示经济放缓)将增加美联储在12月降息的可能性。 第二:特朗普抛出“关税红利”,刺激预期升温特朗普提出的将关税收益(据称高达每人2000美元)返还给民众的概念,被市场解读为“直升机撒钱”的升级版。尽管细节和可行性存疑,但这则消息无疑提供了“新一轮刺激”的甜美幻觉。 在这两大“新故事”的驱动下,不同资产的走势清晰地反映了底层的预期逻辑: 美股大涨(尤其是科技股): 这是对“确定性回归”和“AI故事重燃”的直接反应。政府重开和AI叙事修复,让资金重新涌入。 黄金暴涨:周一黄金价格飙升近3%(突破4100美元)。市场交易的是“政府放水(TGA)+ 央行放水(12月降息预期)+ 财政放水(关税红利)”的组合拳。 美元疲软(或高位震荡): 美元指数(DXY)表现不振。随着市场对12月降息的押注升温,美元的上行空间受到压制。 债市下跌(收益率上升): 避险情绪消退。资金从美国国债等避险资产中流出,转向股市等风险资产,导致债券价格下跌、收益率上升。 这轮行情的底层逻辑,不是“经济真的变好了”,而是市场找到了“流动性回归”的新故事。 政府开门 → 数据回归 → 押注美联储降息 → AI重燃。 这个链条目前完全建立在“预期”之上。这波行情就像一场被暂停的电影终于按下了播放键,灯光、音乐和掌声同时响起。 当政府真正开门,当被掩盖数月的真实通胀和就业数据公之于众时,现实是否能支撑得起如此高昂的预期?
发一个金十的下周展望加上自己的解读吧。 下周主要是需要关注美联储票委们在噤声期之前的发言,节奏如下: 周三22:20, FOMC永久票委、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发表讲话; 周三23:00,2026年FOMC票委、费城联储主席保尔森就金融科技发表讲话; 周四1:15,2027年FOMC票委、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发表讲话; 周五1:15,2025年FOMC票委、圣路易联储主席穆萨莱姆就货币政策发表讲话; 周五1:20,2026年FOMC票委、克利夫兰联储主席哈玛克参加一场炉边谈话; 周五22:20,2027年FOMC票委、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发表讲话; 周五23:05,2025年FOMC票委、堪萨斯联储主席施密德就经济前景和货币政策发表讲话。 可想而知这些票委的谈话必然是鹰鸽掺杂,其实在12月降息板上钉钉的现在,这些发言节点只是市场拿来博弈的题材罢了。市场基本会在下周完成对12月降息概率和政府重新开门节点的重新定价。 今天下午很多自媒体突然开始转发证券报的一条冷饭新闻说鲍威尔任内不会再降息了,这就非常离谱。且不说鲍威尔任期还有半年,12月不出意外的话肯定是要降息的,因为美国市场上都已经快要钱荒引爆AI股直接葬送美国经济了。吓得美联储提前给华尔街吃定心丸说12.1号停止缩表了,谁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跳过12月降息呢?他是要退休了没错,退休了才更要保住最后的名声,合并在最后去点炮呢,顺利熬完你好我好大家好。 但最该关注的依然是政府何时恢复运转,毕竟美国政府停摆时长已经破了历史记录,上个月的CPI数据虽然顶着关门发布了,但这次大概率是完全放弃了,因为劳工部统计局雇员们也在家休息了,缺乏线下数据收集工作将导致公布数据非常困难,即使强行公布了,可信度也令人质疑。
流动性真空期的最后一跌|降息≠放水,真正的牛市要等QE重启 大家别慌,这是这个月最后一跌了! 因为明天—— 就是下个月了。 1️⃣说下关键数据: 1)过去 24 小时内,超过 11 亿美元的多头仓位被强制平仓; 2)比特币跌破 200 日均线(200 EMA); 3)投资者担心重演 2019 年美联储结束 QT 后 BTC 一度暴跌 35% 的情况。 2️⃣说下理由: 不要迷惑!没有涨反而部分下跌,是1011暴跌后流动性不足的典型特征: 市场原本预期“降息 + 放水”,但结果只是“降息 + 等待期”,流动性并未立刻回流,反而让市场陷入观望和不确定。 因为虽然降息理论上有利于资产价格上涨,但市场往往需要明确的流动性注入才会真正转向。 昨天显然是美联储放缓收紧的信号,还没开始放水;另外层面,中美会面但是只是贸易缓和,信心未恢复。 所以,目前时期我认为是流动性真空期里,Crypto 只能继续出血。 3️⃣说下后续: 什么时候会迎来真正的上涨? 1011后我一直让大家耐心等待按兵不动,就是因为我认为我们要等待一个真正的机会,而现在机会不远了。 真正的行情启动往往出现在: 1,流动性正式回流(QE重启); 2,美元指数(DXY)拐头下行; 3,全球风险偏好提升(股债齐涨)。 🕰️ 预计时间: 按历史惯例,这种流动性切换往往在 降息周期的中后段才发生。如果本轮降息周期从 2025 Q4 启动,那么:真正的“流动性牛市”大概率出现在 2025年最后一个月到2026 上半年左右。
现在来复盘一下市场为什么没有按照预期向上反而一直在向下走吧,首先降息25BP可能是在预期内的“买预期卖事实,利好落地是利空”,之前市场已经兑现完毕,所以算是一重阻力。其次确实是宣布停止缩表(QT)了,这算符合了半个预期。因为最近虽然有风声,但吹风时间还比较短,没有在市场上取得一致性,所以其实应该算个利好,对市场有托举作用。 QT意味着停止每月数百亿美元的流动性抽离,但在当前环境下,这个利好被鲍威尔的整体基调稀释了,没能完全抵消情绪转折。 能让市场情绪突然180度转变的,其实还是鲍威尔的讲话,因为这次讲话其实脱离了以往“鸽鹰”属性,他这次可以说是很坦诚,直指不确定性。 这反而让市场不能继续装傻装下去了。他对目前的就业市场表达了担心,等于说捅破了窗户纸,变成了皇帝新装里的小男孩。 虽然近一个月就业数据情况到底如何可以甩锅给美国政府停摆用来装傻,但是明白人心里都知道停摆只能让原本就差的就业数据雪上加霜。 鲍威尔的坦诚,反而坐实了经济下行的风险可能比想象中更大。市场从“美联储会放水托市”的乐观,转向了“经济可能要扛不住了,放水可能也来不及”的悲观。这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恐惧:我们面对的或许不是健康的“预防式降息”,而是迫在眉睫的“衰退式降息”的前奏。 鲍威尔用在大雾里开车找不到下道标志来形容决策的难度,它传达的核心信息是:“我们之前的导航(数据)失灵了,现在能见度很低,所以我们决定先踩一脚刹车(降息)以防万一,但我们完全不知道前面的路况(未来路径)。” 但是能见度差不代表什么都看不到,他更想表达的是在透明度不够的当下,先降息25BP以防“撞车”,也就是在表达这25BP是预防式降息,同时也算是挽尊了一下,暗示经济没那么差。 但是降完这25BP,12月是否继续降25BP就由之前的高度确定变成不确定了。市场最讨厌的就是不确定性。之前建立的“美联储看护市场”的信心被动摇了,变成了“美联储也在摸石头过河”。 所以市场的下跌实际上是对12月降息概率降低所做出的反应,是对流动性不足的担忧。因为降息和停止缩表都是在放水,但是昨天开始美债,美元,黄金的走势都很反常, 正常放水时降息+停止缩表应导致: 美债收益率↓、美元指数↓、黄金↑、风险资产↑, 因为钱多了就会贬值就会变毛就会找地方投资盈利跑赢通胀。 但是凌晨开始的市场很明显是对流动性不足预期的避险: 美债收益率↑、美元↑、黄金↓、风险资产↓。 以上因素导致凌晨起的市场转向避险模式,利空盖过利好,因为实际资金流入速度往往赶不上名义宽松,实际注水滞后于口头承诺。 这种情绪可能是因为这两天美股上涨过快,市场情绪过热导致的。所以大家更愿意把现金留在手里以备不时之需,这样就呼应上了鲍威尔雾里开车要降速和拉开车距的想法。 就像市场满怀期待地来参加一场“降息派对”,结果主持人(鲍威尔)上台后说:“各位,我们确实给大家准备了一杯酒(降息25BP),但我要提醒大家,房子(经济)的地基可能有点问题,而且外面起了大雾(不确定性),我们不知道下一杯酒还有没有。为了安全起见,大家最好清醒一点。”于是,派对瞬间冷场,大家纷纷开始检查自己的逃生路线,并把现金紧紧攥在手里。市场的下跌,正是这种从“狂欢”切换到“求生”模式的直接体现。 黄金的角色比较复杂,在降息逻辑下,实际利率下降利好黄金。但在深度避险逻辑下,因为流动性较差,它的表现有时会逊于纯粹的现金(美元),毕竟黄金不产生利息。昨晚的走势可能是这两种力量博弈的结果,但总体而言,在强烈的美元买盘下,黄金的涨幅受到抑制。 后续需要持续观察美元指数的波动。等美债收益率和美元回落信号确认后,风险资产才会重新企稳,这可能需要几天时间,可能要下周才能出结果。不过毕竟距离12月降息还有两个月,时间充裕,中间还可以博弈两三个回合。震荡市的基调没办,太高和太低的位置可能都不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