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威尔

鲍威尔喊跌美股,昨晚鲍威尔讲话基本延续了上周他在利率决议上的讲话态度,“短期内通胀存在上行风险,就业则存在下行风险——这是一个有挑战的局面”。在“活力不足、略显疲软的劳动力市场”形势下,就业下行的风险已增加。正是因为就业风险增加导致风险平衡变化,上周美联储才决定降息。依然是强调了双面风险,假如降息幅度过大或速度过快,可能无法有限控制高通胀、让通胀持续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而假如货币紧缩维持太久,则可能无谓地拖累劳动力市场。 提到了尽管上周降息,鲍威尔判读认为政策利率“仍有适度限制性”,这意味着如果美联储继续认为近期劳动力市场疲软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压倒了通胀上升的影响,今年美联储就还有进一步降息的空间,因为如果降息到位了那么利率不应该是限制性的,而应该是中性的。 印象中鲍威尔首次明确的对股市发表了看法,在演讲后的问答环节他说,从许多指标看,股市估值相当高,相对于历史水平,某些资产价格偏高。本来昨晚美股就比较弱,他说这话后就直接掉头往下了。 昨晚公布恶标普pmi,制造业和服务业pmi都略低于前值和预期但也都在荣枯线以上处于扩张区间,有放缓但是距离衰退还比较远,相当也支持了上周联储的降息动作。从这个角度看,美股昨天的下跌还是属于正常回调的范畴。
美联储,深夜的集体发声,连续50个基点降息+目标利率2% 聊聊宏观,美联储官员周一发表了密集的讲话。 看上去更像是地区联储主席,“大战”美联储新理事米兰的剧情。 米兰表演了他在加入美联储后的“首秀”(直接挑战主流路径): 美联储误判了当前货币政策的限制性程度,若不迅速大幅降息,将危及就业市场。 米兰还发表了令市场耳目一新的两个观点: 其一,“连续50个基点降息”将重新校准政策; 其二,合适的联邦基金利率应为2%左右(而不是美联储认为的3%,意味着距离当前水平有200基点的降息空间,相当于8次25基点的降息)。 他提出“连续50个基点降息+目标利率2%”,等于否定现行的“渐进式、小幅降息”框架。 在米兰讲话前后,四位地区联储主席也发表了讲话——与其观点截然不同。 克利夫兰联储主席哈马克指出,通胀已超过四年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可能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回到央行目标,降息方面必须保持谨慎,以避免经济过热。 里士满联储主席巴尔金表示,关税上调中有“一小部分”正在传导至消费者身上,尽管这些关税真正反映到价格水平需要一定时间。 克利夫兰联储主席哈马克指出,美联储在 10 月和 12 月会议上评估是否进一步降息时应谨慎行事。 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的讲话最为激进,他目前认为今年没有必要进一步降息。 哈马克、巴尔金、博斯蒂克几乎是“一个比一个稳”——谨慎、关注通胀、甚至认为不需要再降息。在米兰放出“超级鸽派论调”后,迅速出面平衡,避免市场单边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在北京时间周三凌晨00:35,就经济前景发表讲话。 地区联储主席的讲话,更像是为鲍威尔铺路(提前排兵布阵)——鲍威尔可能会拿出中间路线。 接下来btc的来回波动是在所难免的,定投依然是我们最佳选择。
把 FOMC 的會後記者會看完了,紀錄我的摘要跟觀點: 1. 客觀數據 1-1 降息 1 碼符合預期 1-2 SEP 點陣圖中位數與六月相比 短期 (2025~2027) 經濟成長預期 (GDP) 提高 0.2%;失業率預期不變~微小下降 0.1%;通膨率與核心通膨率 (PCE) 不變~微小上升 0.1%;最重要的利率調整路線預期大幅下降,從年底預期 3.9% 變成 3.6%,2027 預測值從 3.4% 到 3.1%。 長期沒有任何改變,GDP 1.8,失業率 4.2,通膨 2.0,利率 3.0 1-3 股市反應 在 SEP 報告與利率決議出來前, 大約台北時間 1:50 am,SNP 500 指數持續上漲到接近歷史高點,並隨著報告出來回調。在等待 2:30 鮑爾記者會之前市場再度連續爬升,但隨著鮑爾講話期間前半小時快速下殺,半小時內大連跌 1%,隨後市場回穩最終單日漲跌開高走低 -0.1%,收在 6600.36。 1-4 比特幣/以太幣反應 在利率決議出來之前,比特幣並未如美股般樂觀,偏平盤震盪。利率決議出來後的走勢則與股市雷同。一個參考值是在 2:30~3:00 這段期間, Snp 500 與 BTC 用非常相似的路線走出了 30 分鐘內下跌 1% 的行情,並同一時間觸及局部低點。以比特幣常態更高的波動性而言,應理解為市場反應相似,但更溫和。 以太幣則呈現偷跑狀態,在利率決議出來前就先快速下跌,並快速回穩。同時,以太幣的局部低點出現在 2:00,而非 美股與比特幣的 3:00。 2. 記者會重點摘要 2-1 繼續縮表。 鮑爾提到了他們將會繼續縮表,有記者提問為什麼要降息,卻要繼續縮表? 鮑爾表示他們正在持續讓聯準會往目標的 (充足的) 資產持有狀態前進。並且現在的縮表數字已經非常小了,他們認為幾乎不會影響市場。 2-2 通膨問題。 鮑爾提及非常多次,應該是第二多次的事情,就是他們認為通膨的危機已經比普遍認知的小很多了;他們提到這可能跟經濟增長減弱、就業趨緩有關;提到眾家數據都指出長期通膨能看見回到他們的目標值,也就是 2%;他們提到這會是他們可以往更加中立的利率決議前進的重要因素。另外,對於關稅對通膨的影響,一如往常的他說 "合理來說可能是短期的,但我們會持續關注長期風險。 2-3 就業問題。 鮑爾提及最多次的就是就業市場。這似乎也是媒體報導最多的。他多次強調聯準會有兩大使命:價格穩定與充分就業,而現在的階段價格不穩定的風險已經趨緩,因此他們的工具使用 (利率升降) 可以更加關心失業風險。另一個值得留意的點是,他提到現在的就業市場平衡很 Curious (奇異) ,因為是職缺下降,需求也下降 (移民) 的情況。 2-4 聯準會中立性問題。 很多人想問他聯準會現在有個白宮仔,會不會對聯準會的中立性造成影響。鮑爾相當專業且冷靜的一貫回答都是替同事講話,表示大家都有很認真討論分析並且不會被外界影響,只會為我們的雙重使命與向國會負責。他也暗示一個人要影響整個理事會的機率是非常低的。 2-5 貧富差距。 有人問現在的經濟數字包括消費與投資,幾乎都是富人,這樣的情況是否可持續 (是否穩定)。鮑爾的態度是雖然這是個問題,但我們目前看起來問題還不嚴重,同時富人的消費..也是消費。(言下之意,數據可以理解為健康,先不要強迫我回答這個無解之謎) 2-6 泡沫經濟。 有人問他降息會不會導致泡沫,他表示應該不會。 3. 我的觀點 3-1 市場反應 市場反應比我想像中的平淡,我認為這種點陣圖應該要相當利多,結果還好。從美股的角度而言或許可以理解成歷史高點了,沒那麼容易漲,從幣圈的角度我覺得市場低估了這個數據,所以我又加倉了 BTC、ETH 跟其他幣 (NFA)。一直以來,我的投資決策都是從我對客觀數據的理解跟市場反應的差異去做調整,在無法預測利多、利空的情況下,我習慣去抓市場對一起事件的高估或低估。但是,這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我只是在特定的行情試圖做到知行合一。眾所周知,沒有人能預測未來的走勢。 3-2 鮑爾態度 每次看整段的聯準會記者會,都會再一次被這位的台風穩健與隱晦表達目的的語言技術折服。如果你要問我他這次"想要" 表達什麼? 我會說:他很努力的在暗示,聯準會沒有要搞你們了。他沒有任何一句話明確的說出他們會持續降息,哪怕點陣圖的數字都是如此了,他還是絕口不提。相反,所有記者提到跟經濟、股市相關的題目時,你總是能看到他 "唯恐你們又覺得我要殺盤" 的感覺。他沒有要表達 "我想拉盤" 但絕對傳達了 "我沒有要殺盤" 的態度。詳細拆解我會在這周末的幣圈週報跟大家分享。 總之,如果你不把他當成遠在天邊、高高在上的世界方向決定者,而是為了國家機器穩健運作,剛好有這一份工作的銀行家,那真的是很不簡單的一份工作,也做得足夠出色。 3-3 媒體風向 我看了一下各家媒體報導,很多人強調鮑爾定調這次降息屬於「風險管理」,所以偏空。但實際上,額,至少我聽感聽起來,他很沒有想強調風險有多大。所以我猜這是媒體看到美股當日收跌後的後鑑之明描述,也可能是我看新聞時美股已經收盤,所以大家心情是這樣。這寫完之前我看了一下台股的,好像大家都開始討論 "年底還會繼續升息兩碼"。 感覺媒體除了大家說的,可能會有意識的帶某個風向,很多時候也是在 "觀望市場風向"。 社會真的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