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

自从比特币上周大跌之后,很多人都开始喊牛没了,要熊了。后市到底怎么走我也说不好,但是我觉得这个话题值得讨论和思考。想要知道牛还在不在,首先得知道这轮牛市是怎么来的。毫无疑问是现货ETF叠加川普就任后的宽松预期再加上稳定币法案的审批通过。那么现在现货ETF这个条件没变,川普在任也没变,法律底层的合规宽松逻辑也没变,宏观大环境即将开始降息放水的方向更是没变。 那么熊市又从何而来呢?可能是被川普家族操控导致的信息崩溃?可能是从K线指标上得出来的?这些可能都没错,但我们需要从最底层分析牛市的成因,如果这些基础条件没变,那牛市逻辑就没变。或者说可以从牛市A到牛市B,可以从ETF定向放水的小牛市逐渐过渡到全球放水的大牛市。但在这里有个更大的隐藏不确定性条件。那就是中美此轮对抗之后,美国该如何收场?金融大放水导致货币贬值还是重振实体经济。 这轮牛的三大底座—现货ETF的结构性需求、美国联邦层面的稳定币立法、宏观从紧到松的方向性拐点—都还在。它们决定了牛市逻辑链没有断,只是节奏被政治与杠杆波动打乱,途中会出现“重定价/再均衡”的深回撤。真正能把牛改写成熊的,是基础条件之一被实质性逆转(政策/流动性/合规框架),或者地缘导致的美元流动性再收缩与风险偏好坍塌。目前看,三大底座仍成立: 1. ETF = 需求管道制度化 2. 稳定币法 = 美元—加密“桥梁”的国家级确权 3. 宏观方向 = 贴现率下行的“慢变量” “牛转熊”的三条真正危险路径: 1. 现货ETF遭遇规则层面的收紧或大规模赎回触发的技术性连锁 2. 通胀再抬头逼迫美联储暂停或逆转宽松路径(真实利率再上、美元再走强),导致全球流动性重回稀缺。 3. 中美谈判彻底失败→关税+出口管制+关键矿/高端制造链再收紧→全球增长预期与风险偏好同步下压。 目前看,市场上不论是黑天鹅还是灰犀牛,都不至于从底层颠覆牛市底层逻辑和结构。市场得最极端状态也无非是交易量萎靡,整体陷入一种半休眠的不活跃状态,而行业死亡性熊市绝无可能。 决定未来市场是否会从“ETF定向放水的小牛”(简称牛A)升级为“全球放水的大牛”(简称牛B)的终极变数可能还是在于“中美这一轮对抗后,美国怎么收场”。因为这才是觉得未来美国在自己仍然占据明显优势的金融领域如何发展的先决条件。 如果采取金融优先(宽松对冲 + 产业补贴 + 友岸外包)→ 风险资产中长期利多,但途中会被关税/出口管制噪音打断。 如果强推“实体再工业化”(财政偏供给侧、科技—国安优先、资本开支挤占流动性)→ 对加密短期不友好,但若稳定币/ETF已制度化,牛不会被“一刀切”,而是变慢变小。 现实多半是混合路径:既要产业安全,又要资本市场维持财富效应;既谈又打。最终还是能从牛A过渡到牛B,但节奏感取决于这场博弈如何定调。 总之,现在不是“牛没了”,而是“牛在换挡”。只有当制度化需求管道被堵、宏观方向被强行掉头、或地缘把金融条件再度扭回“极度稀缺”时,才配得上“熊市”二字。当前证据链更像牛A经由政治与杠杆波动,去往牛B的中继站。
目前行情下跌的确实比较猛,基本上就等晚上大非农数据公布之后一锤定音了,如果按照近期小非农,PCE及GDP的逻辑顺势推导的话,晚上大非农也会反弹,这样行情就危险了。如果日线级别破位,那可能要迎来一场幅度较大的回调了。说起来大饼以太双双新高之后确实是缺少一次较大量级的回调,所以今天真的下去了也在情理之中。 但话又说回来,在内外逻辑都并没有走坏,宏观也没有大利空的情况下,真的跌也只能按照技术面往下,并不会走太深,毕竟没有情绪和外因加持也没有大规模恐慌抛售的基础。 具体到失业率及大非农数据,都给一个小于等于预期的数据会比较稳妥。失业率太高,就业人口太少会引发衰退联想;失业率太低,就业人口太多会降低降息预期。美联储政策空间也早就到了一个紧平衡状态,只能在夹缝里端稳水才能把时间拖到9月。 但如果回到美国经济基本面,在大漂亮法案通过之后,尤其在近期关税问题上川普捷报频传的当下,通过提高关税多收上来的钱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财政压力,这样降息的急迫性也同时得到了缓解。整体外围环境都还算比较友好的。 所以除了今天Coinbase财报确实不如人意之外并没有更多宏观恐慌情绪加持,这样的话即使盘面回调也大概率是健康的技术性回调,幅度再大也不会比4.7号大,更可能仍然是走一个高位震荡行情,清算完多头流动性后还是会继续向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