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

高盛今早更新研报,继续上调寒武纪目标价至人民币2104元,买入评级。 <仅供参考> 日前寒武纪公布强劲的2025年二季度业绩,同时给出2025年收入指引为人民币50亿元至70亿元,中值为人民币60亿元。GS此前对人民币65亿元的预测位于指引区间内,且较指引中值高出8%。 GS强调继续看好寒武纪,并将12个月目标价上调至人民币2,104元(对应2030年预期市盈率45倍)。 GS上调盈利预测主要基于: 🔹 AI芯片出货量更高,这反映出中国CSP在AI基础设施方面的资本开支上升,政府政策支持,以及在推理需求上升背景下本土芯片生态的涌现; 🔹 随着收入规模扩大与运营效率提升,期间费用率(opex ratio)改善,经营杠杆增强。公司过去12个月的“人均(工程师)收入”已由2024年12月的人民币200万元提高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500万元。 积极的支持因素: 🔹 中国云端资本开支在加速扩张 阿里巴巴2025年二季度资本开支达人民币390亿元(约合54亿美元),环比+57%,同比约为两倍。腾讯2025年二季度资本开支同比+119%,好于此前担忧,高盛将其2025E/2026E资本开支预测分别上调23%/17%,对应2026E资本开支同比+13%。 🔹 支持性的AI政策 国务院发布了新的指导意见,设定到2027年/2030年,在6个关键领域(科技,工业,消费,民生,治理与全球协作)的新一代智能终端与AI Agent渗透率目标分别达到70%以上/90%以上,并强调通过行动计划赋能AI设备、提升效率。 🔹 中国AI供应链 2025年上半年实现强劲增长:寒武纪收入快速增长;上游原材料(主要是晶圆)供应稳健;合同负债显示手持订单强劲。AI服务器,交换机品牌商,ODM厂商看到中国云端资本开支上升,本土芯片在推理场景中的性能已能满足需求,同时本土生态持续完善(例如高速网络正释放本土芯片性能,推动AI服务器集群进一步放大)。
🔔看了下华尔街对于降息的最新预测,真的越来越有意思了—— 1⃣不降息派:大摩、美银 → 坚持“今年不会降息” 这类机构本身就深度绑定传统信用系统,他们不希望利率掉太快,因为债务利差结构和短期债券需求是他们的根本收益来源。 利率稳住,他们就能继续做 carry trade、做监管套利。 2⃣温和鸽派:高盛、德银、野村 → 预测“12月降息1次” 这派更像是在做策略型折中,押注软着陆 + 政策平衡点: 一方面不能完全否认通胀下行趋势、不能忽视政治降息压力,一方面又不能太快押注流动性宽松,怕提前脱钩或者被数据反噬。 3⃣激进降息派:瑞银、富国→ 预测“9月开始降息4次” 他们的核心逻辑不是软着陆,而是押——不降就爆。 这一派认为: 美债供给大爆炸 + 赤字持续放大 地缘摩擦、企业债再融资压力集中 美联储“嘴硬不动”只是暂时避雷,雷始终要爆 很显然,因为美联储的慢动作 + 被动式应对,利率分歧开始失控,市场正在进入“各自下注、自证其道”的阶段。 现在再加上懂王不断施压,美联储被动降息只是时间问题。 这时候,建议大家都该重新看看自己的仓位,想想当前配置逻辑是否还稳得住。 永远记住一个底层逻辑—— 当系统锚开始动摇,市场就会本能地寻找新的定价基准和储值共识。 真正的大行情,不会出现在所有人都预测正确的时候,而会出现在所有预测开始集体失灵的那一刻。 而 $BTC ,就是这种“不确定性结构”中,最大的天然受益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