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风险评估
关注
福禄寿OTC
2天前
有位朋友问:你不是说不认为还会有山寨季吗?为什么配置10%的山寨? 我不清楚你们是怎么理解山寨季,我心中的山寨季是21年的山寨万币齐飞,十倍百倍比比皆是。我认为这样的情况不会发生了。但是山寨就一点希望都没有了吗?我个人分析很多山寨想回到前高几乎不可能,但是很多能穿越牛熊的山寨币在市场上升阶段从低谷期涨个3-5倍还是有盼头的,取决于你手里的筹码是什么价位购买的。 预测BTC明年能翻1-2倍、ETH在没有重大创新的情况下(如NFT、DeFi)也就1-2倍、SOL2-3倍。优质的山寨可能会出现3-5倍的,但是利润越大风险越大,盈亏同源。
以太坊上涨背后的操控与山寨币季节的迷思· 95 条信息
#山寨币
#加密货币
#投资建议
#风险评估
#市场分析
分享
评论 0
0
铁锤人
1周前
如果我骑自行车到前面的国道上,会被飞速行驶拖头撞死吗? 我已经在没有机动车的洱海绿道骑了 2000 多公里了 每次看到这尽头(配图里面)我都会问自己这个问题,然后找个借口返回去。 但我已经 30 岁了,再过几年估计都阳痿了。再循规蹈矩地生活,等到 60 岁了,骑不动了在来吗? 在没有跨过去之前,我总觉得我在国道上很大概率被拖头撞死 跨过去后,我发现这个世界的风险可以监控的。 我的耳朵能听到大车在后面,这个时候我就稳定自己身体,骑回非机动车道。 我可以监控风险,采取避让措施。 但好好活着不好吗?为什么要冒这个0.1% 的风险呢? 一方面,我已经不年轻了,我想改变自己。 另一方面,这个世界没有风险且收益很大的事情,轮不到我 所以,在那一天,我在 ban 总的鼓励下,离开了舒适区。 我环了洱海,后面几个星期,我环了滇池。 我变得勇敢了那么一点点,人生也变精彩了几分。
#国道骑行
#风险评估
#挑战舒适区
#心态转变
#洱海环游
分享
评论 0
0
快乐永远
1周前
昨天下班前,编辑了一个巨大的prompt,给AI一个大任务,让它按部就班根据prompt里的步骤执行一系列操作。 我指望今天上班来查看结果。 因为我担心AI把事情搞砸了,所以不敢让它直接修改我的文件,而是指示它把文件复制到一个临时的文件夹里再开始操作。 刚才上班一看,临时文件夹是空的! 一晚上什么也没做… 原来是第一步复制文件, 软件觉得复制文件是一个“危险操作” 可能带来风险, 给拦截了… 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删文件改内容不是风险,复制反而是风险呢?
#AI故障
#文件复制失败
#工作流程中断
#风险评估
#程序员吐槽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1周前
突发,根据央视报道,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疑似遭空间微小碎片撞击,正在进行影响分析和风险评估。为确保航天员生命健康安全和任务圆满成功,经研究决定,神舟二十号返回任务将推迟进行。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成功进入天舟九号,货物转运工作紧张展开· 9 条信息
#神舟二十号
#空间碎片撞击
#返回任务推迟
#风险评估
#航天安全
分享
评论 0
0
偶像派作手
1周前
美国流动性压力不影响美股吗?
美联储降息引发经济动荡,财富转移危机加剧!· 40 条信息
#美国股市
#流动性压力
#金融市场
#风险评估
分享
评论 0
0
Dr.Wang
2周前
「要么证明安全有效,要么退出市场!」 近日,中国国家药监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加快开展中药注射剂上市后研究和评价工作的公告(征求意见稿)》。 其中明确提出,拟对2019年新修订药品管理法实施前已上市的中药注射剂,按照不同情形分类采取监管措施,推动实现“主动评价一批、责令评价一批、依法淘汰一批”。
中药注射液致死事件频发,监管措施升级引发关注· 4 条信息
#中药注射剂
#药品监管
#市场淘汰
#风险评估
#政策法规
分享
评论 0
0
Rocky
4周前
休息休息 寺院静修 重新上路 正心正念 方得始终 此次LP投资人在PAXG(黄金RWA)的爆仓亏损,我司已做全额赔付,其他加密资产(主要现货),不受任何影响,特此公告! 此次行业浩劫,堪比FTX,机构资金会锐减,风险敏感性机构,会降低加密配置比重,行业倒退2-3年,信心修复需要时间。 本周为机构风险评估周,下周为风险释放周,做市商,基金,项目方等会逐渐有暴雷的消息陆续出来,如若10万守不住,将大概率进入熊市周期。 流动性>收益率,美国ETF代币最佳,勿碰山寨,现货为主,远离币安,切记切记!
币圈“1011”六倍崩盘:高杠杆爆仓潮,谁在裸泳?· 6058 条信息
#PAXG爆仓
#全额赔付
#加密资产
#行业浩劫
#风险评估
分享
评论 0
0
Y11
1个月前
价值投资的核心,是比较股票价格和它的内在价值。现金流贴现模型(DCF)听起来很完美:把未来的收入、增长、生命周期和确定性都放进公式,理论上就能算出真实的价值。 比如,一年后能赚105美元,第二年后110.25美元,贴现率5%,折现值就是200美元。 如果现在能以150美元买到,就有50美元的安全边际。 但现实总比模型复杂。这些用来计算的“数据”,大多来自过去,根本无法完全代表未来。 人们总希望未来和过去相似,可新的变量总会冒出来。 所以,很多时候,用一堆不确定的数据去算一个确定的结果,其实没什么意义,甚至会误导判断。 高质量债券能精确计算,因为利息和本金都写在合同里,虽然利率可能有波动,但比股票的贴现率靠谱多了。 我们得学会给数据“打分”:越可靠的,权重越大;越不靠谱的,权重越小。 比如,预测公司未来三年的利润还行,但20年后的现金流,谁也说不准。科技股的预测,比卖酱油的公司更难。 现值模型会把不同可信度的数据混在一起,这就像把真钞和假币揉在一起,结果可想而知。 现在谁都有计算器,算那些复杂的数字不难,难的是假设要合理。金融理论总说“市场有效,人人理性”,但现实中,我们都知道这只是理想状态。 很多投资者算错价值,不是因为数学差,而是因为假设错了。有人追涨杀跌,不做研究;有人只看眼前,不看行业本质;还有人忽略了公司可能倒闭的风险——比如高负债的“大宗商品化”公司,说不定某天就归零了。就算有分析师考虑了“最坏情况”,现实往往比“最坏”还糟。 乐观主义者总说“商业周期会带来惊喜”,但我们必须先为最坏的情况做好准备。成长股投资者常把8%的增长率当“一般”,可如果一家公司永远增长8%,贴现率也是8%,那公式会算出一个“永续价值”。但这假设太理想化了,8%的增长可能持续几年,想永远保持?太难了。 沃伦·巴菲特是DCF的支持者,但他从不迷信模型。他说自己知识有限,复杂的预测注定会被未知事件颠覆。他算价值时,会保守假设,追求准确,但不会完全依赖模型。对现金流稳定的公司,他会用低贴现率;对复杂的公司,他会走捷径,不硬套模型。 说到底,价值投资的关键,不是算出精确的数字,而是理解数字背后的逻辑和风险。真正的安全边际,来自对公司本质的判断、对未来的审慎,以及永远为“黑天鹅”留足空间的敬畏之心。
#价值投资
#现金流贴现模型(DCF)
#风险评估
#安全边际
#沃伦·巴菲特
分享
评论 0
0
Y11
1个月前
从最佳实践看,如何对还没有盈亏平衡的创业公司估值?
#创业公司估值
#盈亏平衡
#最佳实践
#财务分析
#风险评估
分享
评论 0
0
TraderS | 缺德道人
1个月前
已经有朋友说看不懂我到底再喊多喊空了,其实在我自己心理一直都挺清楚的,我觉得我表达的也算是清楚了,但不妨再说一遍。美国金融市场一向都是牛长熊短,长多短空,现在不论是黄金,美股,币圈都到了历史高位。在这种时候提醒风险虽然看起来是烦人的废话,但确实也是有必要的。但是我们毕竟不能天天想着会闪崩而疲于奔命不敢放手做多,最后在犹疑和惊恐中浪费光阴。 刚好昨天高盛也发了一篇关于AI的文章,阐述了关于AI的五个关键争议: 1. AI消费端采用:增长迅速但变现滞后 2. 企业AI部署:内部应用扩张但ROI仍待提升 3. AI支出预测: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史无前例 4. 电力基础设施需求:165%增长带来建设挑战 5. 泡沫风险评估:相似但不完全一致的1990年代 这五个问题都非常宏大,既蕴含着无限商机,也指引着未来。其中我们最关注的当然是最后一个问题,泡沫到底什么时候破? 高盛认为,尽管当前市场有投机性特征,但尚未达到互联网泡沫时期估值过度、IPO狂热和宽松宏观环境的临界点,暂不具备系统性泡沫破裂的条件。 但是泡沫是分期逐渐释放还是积累到底一次性破裂又是一个大命题,在真正到来之前无人知晓答案。 我偏向于认为互联网泡沫后,市场学会了更谨慎地评估科技投资,同时有了之前的经验也会有人抢先离场避险。 AI泡沫不会像“针戳气球”似的破裂,而更可能是一种阶段性、分层次的风险释放。 基础设施端(芯片、电力、云计算)因为有真实产能支撑,会持续火热; 而应用层和模型层,由于ROI验证滞后,会经历更长时间的估值回归。(此过程中释放应力) 从时间上看,高盛预测2026年左右企业ROI和消费者变现能力才会得到验证。 在那之前,市场仍然会在“增长焦虑”与“估值修正”之间高波动运行。 也就是说,机会仍然巨大,但波动也会很大。
币圈“1011”六倍崩盘:高杠杆爆仓潮,谁在裸泳?· 6058 条信息
#AI泡沫
#高盛
#风险评估
#市场波动
#投资策略
分享
评论 0
0
憨厚的麦总
1个月前
最近身边玩链上的朋友们几乎都去玩二级了,想聊聊我理解的炒链上币和二级山寨币底层玩法的区别,希望能帮到你。 老样子先上结论,我认为玩二级山寨币跟链上币的“驱动上涨的底层逻辑是完全不同的”,看完这篇你就懂我的意思了。 链上meme币大家也比较熟悉了,简单说一下。meme是传播链的游戏,从内圈到外圈到cex一层一层用户被叙事吸引,成为买盘,买盘一层一层推高市值,然后最后一圈买盘成为退出流动性,上所,注意力消退,结束。 所以玩链上币的核心是叙事的想象力(最好叙事和传播链是“可发展的”)以及早期进去能拿到便宜的筹码。 当然庄和控筹也重要,但现在没有cex用户可接盘的情况下,什么庄来了也没用,50-80m就是散户想象力的天花板,这意味着到了这个位置散户基本都在卖了,庄想往上继续做,全是卖盘没买盘,是在亏钱做市,庄也不是来做慈善的) 所以玩链上你要考虑的是: 1. 叙事能传播多广?是否有延展性? 2. 现在传播到哪一层了?你买了之后还有谁会去接你的买盘。 3. 庄和控筹。 再说说二级山寨(尤其是新的山寨币),因为二级山寨的初始定价在tge那刻就决定了,涨或跌庄都可以获利,所以驱动价格继续上涨还是下跌的底层逻辑几乎只有一个:“项目方或庄的意图是什么?” 所以你想冲一个二级山寨币之前,先抛开币的叙事不要想,你就先假设你自己是庄,且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获利,问问你自己 “为什么要花钱拉盘?” 对,在大部分情况下,你是想不到拉盘理由的,这也是大部分山寨币的现状。 因为反正币都是印的,初始市值也是你来定,直接出货获利多简单,为什么要冒着风险花钱拉盘呢? 但是有些情况下,项目方还是可以通过拉盘获利更多的: 1. 我上了alpha和合约,我要冲BN现货,不能浇给,所以我要拉盘。因为BN合约+现货是流动性的皇冠明珠,为了未来上现货赚更多钱值得我去花钱拉盘(有没有发现之前先上alpha和合约后上现货的都是币价表现不错的?) 2. 散户情绪很熊,我又恰好有个高控的bn合约盘,但是基本面挺垃圾的,我一拉就有很多空头对手盘过来,我只有通过拉盘爆空的方式才能出货。(比如Myx) 3. upbit listing快来了,我的币K线这个样子我都没法浇给,而且也太便宜了,我找找韩国社区,收筹拉个盘浇给韩国人。(这个是很多次新币启动的很典型的现象) 4. 我在做的项目里,币价跟基本面是极度相关的,我需要我的币价更高才能驱动“基本面的变好”。比如这两天Aster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币价拉高之后通过二期空投来吸引撸毛的造交易量,瞬间把hyperliquid的市场分额抢过来了不说,而且散户撸毛的交易手续费换取空投的币等于团队变相高点卖了币。 5. 已经浇的没任何买盘了,得稍微拉一下吸引散户跟一波,找几个KOL喊一喊然后Kaito充点钱继续出货(最普遍的其实是这个,弹个十几个点继续浇) 如果你买的币既上了Bn现货,也上了upbit现货(或者一看就上不了),也没有高控筹去拉盘爆空的条件,业务也跟币价高低没毛关系。那么一定要恭喜你,你经受住了考验,现在盘子是你的了😅。 而且你可以在不同时点都用这句“为什么要拉盘”来判断庄的行为。 比如,刚tge给散户发完空投,为什么要拉?拉上去不就要被散户砸吗?还是让空投自然砸下来,先把筹码收回来80%再拉吧。 比如,上了upbit了又没有什么空头对手盘,为什么要拉盘让散户赚?买盘最集中的就是前一周,是最好出货的时候,还是浇给韩国人吧。 比如,我靠我都拉了3倍了,等了两个月bn现货了,还没给我现货通知,看来是拿不到了,盘面也有些撑不住了,还是先浇了吧。 比如,下个月投资人解锁了,kol轮也要给筹码了,我还是先跑了吧。 我觉得很多散户还是太爱幻想,甚至有一种“庄是做慈善”的思维,经常看到“为什么这么好的币就是不拉盘?”这种问题。 我想提醒大家的本质上是一种思维,你永远先要想的是“他的目的是什么”,再去推倒“他的行为该是什么”。 所以按这个思维去评估一下你最近买入的山寨币。你买是因为这个也跟aster一样是perp dex?这个也是被CZ call过的币?这个也是Bn投资的?这个也是Bn Alpha上还没怎么涨的币?是不是又为了叙事买单了。 你真的想清楚“为什么要拉盘了嘛?”
以太坊上涨背后的操控与山寨币季节的迷思· 95 条信息
#链上币
#二级山寨币
#拉盘逻辑
#项目方意图
#风险评估
分享
评论 0
0
Y11
1个月前
天使投资人在天使投资阶段,通过哪些维度辨别优秀的创业者?
#天使投资
#创业者
#投资维度
#早期项目
#风险评估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1个月前
投资者应当把自己的日常设置为“默认不交易“的状态。即使需要做交易,市场开门的几个小时内,就 30分钟内做一下好了。 如果每天花在日常交易上的时间超过半个小时,意味着你的注意力在一些劳动密集型的短期策略上,即使会有一些小利,但也意味着你会悄悄丧失对大局的关注和敏感度。 可以考虑对自己的日常投资方式也施加一个强制函数:一年 250个交易日,70%的时间完全没有必要做交易。也就是最多 75天做交易。甚至还可以努力压缩到一年50天以下,时间长了就习惯了。 大部分市场上的所谓交易机会,因为你没有任何信息优势,也没有能力深入评估风险,其实是不属于你的。经验丰富之后,应当慢慢的把出手的阈值拉得越来越高。 虽然这样肯定会错过一些机会,但那些你抓住的机会,胜算和利润率就会比平庸的机会要高很多,而且这样可以腾出更多时间锻炼和睡觉。
#投资建议
#减少交易
#长期投资
#风险评估
#提高胜算
分享
评论 0
0
环球网-中国驻尼泊尔使馆
2个月前
中国驻尼泊尔使馆再次提醒在尼中国公民和机构加强安全防范
建议国内人员做好风险评估,近期暂缓来尼。如遇紧急情况,请拨打以下电话寻求协助:
#尼日利亚旅行警告
#中国公民
#风险评估
#紧急求助
分享
评论 0
0
Y11
2个月前
如何判断一家不到10人的初创公司(甚至一人公司)是否值得加入?
#初创公司
#职业选择
#风险评估
#个人发展
分享
评论 0
0
Evie | JE Labs🦄
2个月前
对“下沉市场”祛魅 这是我最近一段时间在一线做marketing最大的感触 因为市场在变聪明 所以很多项目在想 既然一些degen高端玩家搞不定 那就去做下沉市场 做一些不那么有认知的用户 他们或许“人傻钱多” 很多区域性的agency 也在跟项目劝说 瞄准线下的大爷大妈 但是二八定律在这个市场依然存在 基于我们过往的数据 项目80%的利润/交易量 其实是由20%的用户来贡献的 一方面市场做得越下沉 项目其实暴露的风险是越高的 收入和风险之间的比值是否合理 项目确实需要衡量 另一方面 下沉市场真不一定“人傻钱多” hyperliquid上一个专业玩家贡献的手续费收入 那可比一整个下沉市场社区要高多了 所以项目在瞄准市场的时候 更多的不是思考“在哪个市场好收菜” 而是基于自己的产品特点 哪个市场更匹配 当然这都是比较理想化的了 现实情况是 在流动性稀薄的市场下 对于大部分项目而言 哪里还有残存的流动性就去哪儿...
#下沉市场
#市场营销
#用户分析
#风险评估
#流动性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2个月前
现实中常有人问:别人急需救命钱,你借不借?,许多人觉得不借太冷血,但这种想法往往是道德绑架。理性的人首先要问:我愿意承担代价吗?如果拒绝,就要承认对方可能因此出事,将来也可能得不到帮助;若能坦然接受,这就是清醒的选择。至于我以后一定会救你的承诺,多半靠不住。真正懂规则的人明白:世界自始至终都充满竞争与残酷,人类依靠智力和冷静主宰地球,而非仁慈。从受精那一刻起,就是几亿个精子的竞争。不过,理性自利并不等于冷漠无情。帮助别人有时也是一种长远投资,可以积累信任与人脉;情感带来的满足感本身也是利益。社会也需要一定程度的互助,否则规则与信任将崩塌,对每个人都不利。关键是清楚衡量风险与能力:在自己承受范围内的善意,是理性的,也是有价值的。衡量行为的核心标准应是:是否符合自身长远利益,同时不盲目被道德幻想绑架。
#道德绑架
#理性选择
#利弊衡量
#风险评估
#长期利益
分享
评论 0
0
Inty News
2个月前
分析股票,就像看病、相亲、买房子——都需要全面评估,才能降低风险。 每个维度都要用到海量、最新、最准的数据。 自己慢慢搜?太耗时间。 机器人 + AI = 秒级整合全市场数据,模块化打分,帮你快速看清全貌。 👉 试试美股分析机器人:
#股票分析
#AI机器人
#全市场数据
#风险评估
#美股
分享
评论 0
0
0xWizard
2个月前
支持你下注,一定是有某个“原因”的。 比如:看着要涨,xx说xx币可以买,链上跟单,预计xx如果发生就会xx,我相信xx的格局等等。 这些理由真的成立么?逻辑上是否支持?历史上是否有成功案例?自己是否操作过?胜率几何? 不懂不做,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仔细想想,汗流浃背了么?
币圈“1011”六倍崩盘:高杠杆爆仓潮,谁在裸泳?· 6058 条信息
#加密货币投资
#高风险
#盲目跟单
#投资需谨慎
#风险评估
分享
评论 0
0
Luyu Zhang
3个月前
Marty Cagan(VP 前产品高级副总裁 SVP)在 SVPG(Silicon Valley Product Group)里提出了一个广泛应用于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风险分类模型,明确指出在产品发现(Product Discovery)阶段,团队必须识别并评估四大关键风险:价值风险(Value)、可用性风险(Usability)、可行性风险(Feasibility),以及商业可行性风险(Viability)。 1. Value Risk(价值风险) - 核心问题:用户是否真的会使用?客户是否愿意为此付费? - 这是你“嗅觉”最需要运作的部分——是否能找到被强烈需要的东西。 - Cagan 认为这是最具挑战性的风险——在未验证前,即做构想就可能付出高昂代价Silicon Valley Product Group。 2. Usability Risk(可用性风险) - 问题点:即使用户需要,也不代表他们用得上,能不能轻松理解、使用这款产品?你的“嗅觉”要同时感知到用户的使用体验。 3. Feasibility Risk(可行性风险) - 问题:工程师能否以现有技术、技能、时间、人力资源完成这辆“车”? 在你寻找零件和搭建结构的比喻中,这是对“装配能力”的现实评估。 4. Business Viability Risk(商业可行性风险) - 关键:这辆车不仅要能跑,还得符合公司整体战略、销售渠道、合规需求,且经济上可承受。 比如市场推广、定价、品牌定位、法律合规等都可能成为致命障碍。
#产品开发
#风险评估
#价值风险
#可用性风险
#可行性风险
分享
评论 0
0
作家崔成浩
3个月前
喂鹿的时候,遇到一对台湾来的母女,台湾妈妈忧心忡忡地说,一直担心打仗,想把孩子送到北美留学。我说,放心吧,叫唤的狗不咬人。以色列空袭伊朗、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打之前都是静悄悄,真想打是不会让对方做好准备的,最关键的是,天天按下葫芦起来瓢,每日如坐针毡的,一旦动手,只怕自家乱了一发不可收拾。
#台湾母亲
#战争担忧
#子女留学
#国际局势
#风险评估
分享
评论 0
0
憨厚的麦总
3个月前
留言你在拿的二级山寨币,我帮你参考下是否值得继续拿
币圈“1011”六倍崩盘:高杠杆爆仓潮,谁在裸泳?· 6058 条信息
#二级山寨币
#投资建议
#币圈
#风险评估
分享
评论 0
0
链研社
3个月前
这次不谈以太坊微策略的风险,聊聊如何在这些币股公司中找到博弈的机会点👇 ETH 的币股公司如此受热捧的原因还是找到了印钞机模式,用市场的热钱来给自己的资产增值,最后股票和币都还是自己的,还不用像之前债转股需要承担一定风险。 相同的一幕也曾经发生在 BTC 的矿机公司上,去年末微策略和矿股公司在比特币 10 万美金的时候纷纷宣布融资几十亿美金购买 BTC,但在全部公司跟进之后 BTC 没有继续创新高,矿股也开始崩了,现在 BTC 已经再次新高,而矿股还没到去年的价格。 所以说这类币股公司在第一波的时候能大幅 ETH 但后续可能会跑输非常多,股价不变但公司市值翻倍,有买过 ARB 应该能理解我说的是什么意思。 ➤ 博弈关键点 1、谁是龙头? 谁的持仓规模最大,持仓成本最低,市值最大就是龙头,也会更抗跌,能获得更高的溢价空间。这就是之前微策略和其他矿股公司的差距。现在 SBET 持仓 10 亿美金 ETH,持仓成本是比较低的,但持仓规模不一定 2、ETH 还能继续涨吗? 当时 BTC 的时候正值关键位置 10 万美金,现在的 ETH 也正是关键位置附近 4000 美金,大量套牢盘在这个位置。现在才开始宣布买入 ETH 的公司基本不用看了,持仓成本太高,一旦下跌会死的很惨。如果你认为现在 ETH 涨不动了那别碰任何 ETH 的币股。 3、美股的流动性溢价和情绪溢价会一直持续吗? ETH 的币股公司之所以这么能涨来自于情绪溢价和美股市场的流动性溢价,以上周五 SBET 日成交额 126 亿美金,公司想要套现几亿美金都是轻轻松松,流动性实在太好了。把套现的钱去买入 ETH,几亿美金助推 ETH 涨幅获得情绪溢价。上涨的时候会获得更强的正循环,但会一直持续吗?什么时候会停止呢?所以博弈的关键点可能就是 4000 美金这个位置,到了以后溢价大概率就不会那么高了 4、币股公司真能跑赢 ETH 吗? 市值越大越跑不赢,股价可能永远跑不赢增发的股票,股价不变但公司市值翻倍都是标准操作。还有一点不同在于这一套 ATM 的融资方案和微策略不大一样,微策略的债转股是有杠杆的,随着 BTC 价格上涨公司市净率是成倍增加的,就又显得公司便宜了,而这个飞轮很可能把某一步就卡住了,一旦融不到资就进入负螺旋阶段。 5、公司市值/加密资产(mNav)可以作为股价便宜的参考标准吗? 答案是肯定的,除非进入熊市,否则公司市值相当大的概率会大于持有的加密货币。SBET 目前持有 10 亿美金的 ETH,那公司市值在 10 亿美金附近,股价在SBET≈$11.2附近,那就是极好的买入好机会。在当时 BTC 的矿股热潮下,MARA 的公司净值也没有小于 1。 6、通过观察股票的期权数据来判断风险溢价 市场对未来波动的预期。IV越高,说明市场认为未来可能剧烈波动,风险也越高 看跌期权成交量 / 看涨期权成交量 最后还是那句话,我不知道市场这种不理性会持续多久,但这些都是你在参与前就要了解清楚的,这并不是新模式也不是永动机,希望大家都能从博弈关键点中找到自己的机会,躲掉未来可能大坑。
比特币震荡,以太坊承压,Solana崛起?· 2004 条信息
#以太坊
#币股公司
#博弈机会
#风险评估
#市场情绪
分享
评论 0
0
马斯卡
3个月前
執行摘要:余茂春 随着中国共产党(CCP)不断巩固其政权并追求全球主导地位,它面临着重大而复杂的结构性挑战。在国内,由于政策失误,中国经济增长急剧下滑,而人口老龄化和出生率下降则影响着中国的劳动力供给、消费和社会保障体系。数百万套公寓滞销,房地产开发商破产,高失业率加剧了社会不稳定,房地产市场陷入危机。 中共的政治腐败、官僚机构效率低下以及其他浪费也阻碍了经济发展和公众信任。 在国际上,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贸易紧张局势威胁着出口和外国直接投资。 北京的强制性政策使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这些国家往往欠中国债务)的关系更加复杂。外交官和其他国际组织官员对中国的全球影响力日益怀疑,这使得外交政策制定更加困难。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PRC)过去曾经历过危机,但中国政权突然垮台并非完全不可想象。政策制定者需要考虑,如果世界上执政时间最长的共产主义独裁政权和第二大经济体因国内外困境而崩溃,可能会发生什么,以及他们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本报告由军事、情报、经济、人权、转型正义和宪政等领域的专家撰写,探讨了中共政权垮台后应采取的初步措施,以及稳定期后中国可能走向的长期轨迹。本书集运用历史分析、战略远见和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将这些挑战描述为各种可能性的演练。报告的各个章节探讨了一党制如何在国家关键领域崩溃,政治体制如何转型,以及中国独特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总而言之,这些章节评估了在一个长期受压迫的国家垮台后维持其稳定所面临的艰巨任务,以及塑造中国未来的力量。作者希望以此为切入点,为管理转型带来的风险和机遇提供政策建议。 《战略情报局再次进入中国:中共垮台后美国特种作战部队的作用》一章由哈德逊研究所以外的一位作者撰写,描述了二战期间美国在中国的行动,并指出美国特种作战部队 (SOF) 可以帮助稳定后中共时代的中国。该章设想,SOF 将协助临时当局,保护关键基础设施,并促进新政府的和平崛起,同时“通过、协同、以及通过”当地行为体开展工作。 该章还强调了叙事、历史记忆和象征性合法性在后共产主义转型中的文化重要性。 在第二章“中共政权垮台后精准打击生物武器设施”中,瑞安·克拉克评估了中共的生物武器基础设施,并警告称,中国人民解放军 (PLA) 的两用生物研究构成了战略威胁。他概述了三种摧毁生物武器实验室的方案,重点是同步行动、设施周边控制以及危险材料的安全提取或销毁。本章主张彻底禁用这些项目,以防止扩散和灾难。 克拉克在《中共垮台后中国金融体系的重组》一文中主张通过资本重组来彻底改革中国经济,同时新政府应拒绝偿还非法债务、将国有资产私有化并实施权力下放。他强调,中共的政策限制了中国的经济潜力,并认为自由化的金融架构对于国内繁荣和融入全球市场都至关重要。 在《保护中国在美国的资产》一章中,张家辉建议华盛顿“将美国企业和公民撤出中国”,并将中国实体从美国经济的重要部门中移除。该书强调了与北京接触的脆弱性,并阐述了美国应该如何处理中国在美国的资产。 里克·费舍尔在《保护和重组解放军、武警和民兵》一文中概述了中共解散后中国庞大安全机构的复员和专业化计划。报告建议保留一支更精简、更负责的军队,专注于国防和救灾,同时解散与政治镇压相关的部队。这样,一支没有霸权野心的中国军队就能帮助新政府融入维和行动和太空探索伙伴关系。 “间谍对间谍对间谍:中央权力缺失下的中共安全与间谍机构”一章探讨了国家安全部(MSS)和地方公安局(PSB)之间可能出现的分裂局面。 该章节借鉴了欧洲政治转型的经验,尤其是在瓦解秘密警察网络和开放档案供公众监督方面。 在“中国的自治区与人权”一文中,尼娜·谢伊探讨了在转型时期保护人权的重要性。她认为,美国应该介入,防止民族暴力、内战和政治报复,并特别关注中国的五个自治区——广西、新疆、西藏、内蒙古和宁夏。 她还强调,有必要采取措施缓解其他群体的不满情绪,包括基督教徒和法轮功等宗教少数群体。 《如何在中国启动真相与和解进程》一书的作者阐述了中国只有通过调查和公开披露过去的罪行才能摆脱过去的罪恶。本章建议效仿南非,建立一个国家真相与和解委员会,并指出,如果没有宽恕与和解,和平过渡到民主将十分困难。 最后一章“制宪会议方案”重点探讨了后共产主义中国如何建立宪政民主并起草新宪法。它探讨了制宪会议将如何运作,某些地区的边界是否应该重新划定,中国与台湾的关系应如何改变,以及新国家的名称应该是什么。+👇
#中共垮台
#中国转型
#地缘政治
#人权
#风险评估
分享
评论 0
0
东方网-上观新闻
5个月前
讲堂视频 |要投资,非洲风险高,还是美国风险高?
#投资
#非洲
#美国
#风险评估
#国际投资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