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Dr.Wang
关注
统计数据
90
文章
0
粉丝
0
获赞
223
阅读
热门文章
1
TechFlow 深潮 发布的文章:近期教育领域的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我认为教育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
145
32
Dr.Wang
1周前
“能长期稳定维持下去的关系,不是靠很强烈的爱、很大量的付出,而是很少的攻击,很少的对抗,很少的强人所难,很多的接纳和允许。 爱是如你所是,而非如我所愿。适用于任何关系。”
#长期关系
#稳定
#接纳
#允许
#如你所是
分享
评论 0
0
Dr.Wang
1周前
卡尔荣格说:“中年的任务,不是向外征服,而是整合内心的光明与阴影。” 当你看过世界,见过众生,才发现,你要见的所谓世面是自己内心的勇敢与自信。 所谓的勇敢,不是大刀阔斧的“披荆斩棘”,而是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打破之前固有的认知。 所谓自信,不是相信自己有多厉害,而是忠于自己的内心,拒绝随波逐流......
#中年
#内心
#勇敢
#自信
#认知
分享
评论 0
0
Dr.Wang
2周前
「一图读懂:晚清到民国军阀演变历程」
#晚清
#民国
#军阀
#历史
#演变
分享
评论 0
0
Dr.Wang
3周前
在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自证陷阱”(Self-fulfilling Prophecy)。 意思是指当别人站在审判者的高度,给你贴了一个你不能接受的标签,你越是自证清白,反而越是可疑,难以自清。 当一个人诬陷你的时候,他其实已经很主观的构建了一套自洽的逻辑。 他根本不在意真相是什么,他在意的是输赢,是你的回应,只要你回应了,他总会有其他的角度来攻击你。 因此,你怎么自证清白,都只会失败。而只要你开始自证,就很难全身而退了。 被诋毁的时候,不要自证! 你的解释,会被曲解成掩饰; 你的挣扎,会被看成是笑话; 你的证明,也会被视为造假。 无论你如何自证,只会是一场自我内耗的死循环,因为自证这件事永远没有尽头......
#自证陷阱
#心理学
#人际关系
#自我保护
#负面舆论
分享
评论 0
0
Dr.Wang
4周前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叫做“野马效应”。 形象的描述了一个人如何被自己的情绪所困扰,最终在情绪中迷失方向,甚至做出一些不理性的决定。 这个概念来源于非洲原始草原上的一种吸血蝙蝠,它们靠吸取野马的鲜血为生。 虽然蝙蝠所吸的血量极少,远不足以使野马死去,但野马在被蝙蝠叮咬后会暴怒、狂奔,最终可能因为过度反应而耗尽体力,甚至丧命。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那个被“野马”拉着跑的人,因此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掌控自己的“缰绳”。
#野马效应
#情绪管理
#心理学
#情绪困扰
#非理性决定
分享
评论 0
0
Dr.Wang
4周前
中国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表示:“中国既往没有过输入性基孔肯雅热引发大流行的案例,对该病的基础免疫力缺失,因此病毒传播会快于其他流行区域。”
广东基孔肯雅热疫情蔓延,新增2940例引发恐慌· 40 条信息
#张文宏
#基孔肯雅热
#输入性病例
#免疫力缺失
#病毒传播
分享
评论 0
0
Dr.Wang
1个月前
再次推荐「日本讲谈社」系列,简体中文版虽有删节也是非常值得一看。
#日本讲谈社
#简体中文版
#书籍推荐
#文化
#值得一看
分享
评论 0
0
Dr.Wang
1个月前
「一图读懂:晚清民国著名人物关系图」
#晚清民国
#历史人物
#关系图
#文化
#知识普及
分享
评论 0
0
Dr.Wang
1个月前
「人类历史人物时空展示图轴」 这些“大人物”都生活在何时?(The Big Map of Who Lived When?),这张图展示了从公元1200年到2000年间,不同领域的重要人物与事件的时间跨度。 涵盖了从拜占庭帝国到信息时代,横跨近千年的历史时期,将人物分为艺术家、商业与工业、思想家、艺人、运动员、作家、领袖与恶人等类别。 除了人物,图中还标注了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时代,如黑死病、工业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等。
#历史人物
#时间轴
#公元1200-2000年
#历史事件
#人物分类
分享
评论 0
0
Dr.Wang
1个月前
「戒烟之后你的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
#戒烟
#健康
#身体变化
分享
评论 0
0
Dr.Wang
1个月前
「破解失眠 24个科学小妙招助你一夜好眠!」 中国超3亿人受睡眠障碍困扰,失眠、熬夜成常态...... 英国牛津大学神经科学教授Russell Grant Foster研究40年揭示:人体受24小时生物钟支配,违背节律易引发健康问题。他分享了24个科学建议,助你改善睡眠质量。
全球寒潮持续:健康告急,多地现极端天气· 35 条信息
#失眠
#睡眠障碍
#生物钟
#睡眠质量
#科学建议
分享
评论 0
0
Dr.Wang
1个月前
这才是俯卧撑的正确姿势...... 你能做几个?
分享
评论 0
0
Dr.Wang
1个月前
一个民族,最重要的人是思想家和教育家。 只有这些人在这个民族里还有说话、思考、实践的空间,这个民族才处于正常的状态。当一个民族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失去了活动空间,这个民族就处于它的最低谷。 from 傅国涌「新学记」
分享
评论 0
0
Dr.Wang
1个月前
「最新“中国糖尿病地图”重磅出炉:最该“减糖”的地区在哪?」 2025年6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发布了最新版糖尿病流行的“中国图谱”,该“中国糖尿病负担研究”成果发表于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 2023年中国全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已达2.33亿,占全球糖尿病人口的四分之一。 2023年,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估计达到2.3303亿人(95%CI为2.1465亿至2.5237亿),对应的患病率为15.88%。与2005年相比,患者人数增长显著。 2005年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为8848万(95%CI为8220万至9512万),而到2023年,总患病人数相对增长了163.36%。 从地域分布来看,北方地区负担沉重,西南地区增长迅猛。 数据显示: 2023年中国糖尿病ASR存在显著空间差异。东部地区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估计为7847万(95%CI为7228万至8504万),其次是华中地区和华北地区,分别估计为5398万(95%CI为4971万至5849万)和3606万(95%CI为3321万至3899万)。 从地区患病率来看,华北地区ASR最高,达到17.20%(95%CI为15.85%至18.60%),东北地区和华东地区紧随其后。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的患病率均超过20%,成为糖尿病高负担地区。这一现象与北方地区高碳水饮食习惯(如面食)以及冬季户外活动较少密切相关。以天津为例,传统饮食中精米白面占比高达60%,远超全国平均的40%,进一步加剧了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与此同时,西南地区糖尿病患病率增长迅猛,从2005年的5.65%升至2023年的11.77%,年均增长率为4.12%。重庆、四川等地因火锅等高油饮食的普及,肥胖率在过去10年中增长了12%,成为糖尿病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相比之下,西藏(3.93%)、广西(7.23%)等西部省份的糖尿病患病率处于较低水平。这些地区得益于高纤维饮食(如青稞、杂豆)和较低的加工食品消费。然而,随着城镇化的推进,饮食西化趋势逐渐显现,这些地区仍需警惕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 此外,研究还发现在中国不同地区在糖尿病患病率和并发症负担上存在显著差异。经济发达地区不仅面临较高的糖尿病患病率,还承受着较高的并发症负担,而中等发展地区则正经历糖尿病患病率的快速攀升。这种空间差异要求政策制定者结合人类发展指数进行分层干预,避免陷入“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糖尿病流行”的误区。通过主动健康策略,如饮食干预和运动促进,可以打破经济发展与糖尿病流行之间的关联。 对于临床医生而言,需关注不同社会经济背景患者的诊疗差异。在高人类发展指数地区,应加强并发症筛查和管理,优化医疗服务,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中低人类发展指数地区,则需重点推动早期生活方式干预,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从源头上预防糖尿病的发生。通过精准施策,可以有效应对中国国内糖尿病的地域差异和增长趋势。
分享
评论 0
0
Dr.Wang
1个月前
「医学科普:麻醉是如何让人进入“沉睡”状态的?」
分享
评论 0
0
Dr.Wang
1个月前
「散步重塑大脑:每周三次“逆转”记忆衰退」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的一项研究,适度的散步习惯能显著提升大脑健康。 研究发现:老年人每周散步三次,每次四十分钟,持续一年后,其海马体体积增加约2%。 海马体是大脑中负责记忆和学习的关键区域,通常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萎缩,导致记忆问题。散步这一简单运动能够有效对抗这一自然衰退。 逆转年龄相关的大脑萎缩研究进一步表明,规律的散步可以将与年龄相关的海马体体积减少逆转一到两年。海马体在形成新记忆和空间导航中扮演重要角色,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能够刺激神经发生,即新脑细胞的生成。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改善记忆力,还能增强整体认知功能。 简单有效的健康投资将散步融入日常生活是一种低成本且高效的方法,能够同时增进身心健康。 无论您的目标是保持大脑功能还是预防认知能力下降,规律的散步都能带来显著且持久的益处。只需每周几次的适度运动,就能为大脑健康注入活力。
分享
评论 0
0
Dr.Wang
1个月前
「一名护士告诉你:临终病人最后悔的5件事」 在临终关怀期间,一位资深护士接触了许多病人,总结出临终病人最后悔的以下五件事: 一、没有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许多人在临终时才意识到自己一直活在别人的期望中,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二、花太多的精力在工作上,没有花更多时间和家人朋友相处 工作和生活压力常常让人们忽视了与重要的人的联系,临终时才意识到这些才是真正重要的。 三、没有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害怕冲突或不被理解,许多人选择了压抑自己的真实情感,临终时才后悔没有勇敢的表达。 四、没有花更多时间让自己开心 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压力,许多人为了满足他人的期望而忽略了自己的快乐,临终时才后悔没有多做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情。 五、没有保持与朋友的联系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时间的流逝,许多人逐渐疏远了朋友,临终时才意识到朋友的重要性,后悔没有维系这些曾经宝贵的友谊。 因此,我们都要好好珍惜当下的生活,活出真实的自我,真正在乎那些真正重要的人与事儿......
分享
评论 0
0
Dr.Wang
2个月前
「人体为什么会产生结石?」
分享
评论 0
0
Dr.Wang
2个月前
「医学动画:有效心肺复苏的原理」
分享
评论 0
0
Dr.Wang
2个月前
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蔡澜去世,享年83岁,一路走好。🕯️ “人生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吃得好一点,睡得好一点,多玩玩,不羡慕别人,不听管束,多储蓄人生经验,死而无憾,这就是最大的意义吧,一点也不复杂。”
分享
评论 0
0
Dr.Wang
2个月前
「身边有人中暑 这 3 件事要马上做」 ① 搬移: 尽快把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的地方,松开或脱去衣服,以利于呼吸和散热,条件允许的话,还能进行扇风、用冷水打湿身体等。 ② 补水: 为患者少量多次补水,最好是淡盐水。千万不可一次性补充大量水分,以免引起呕吐、腹泻等症状。 ③ 送医: 时间就是生命!对于较严重的中暑病人,要立刻送医院!但在等待 120 期间, 也要先降温! 症状严重的情况下,高温会持续损伤大脑,如果在送医院的路上不能有效地快速降温,对大脑的伤害会更严重,也会对后续的治疗造成严重的影响。
分享
评论 0
0
Dr.Wang
2个月前
「揭开抑郁症的面纱:了解、关爱与支持」 抑郁症并非因为不够坚强,即使是外表开朗、笑容满面的人,也可能深受其困扰。 它的症状多种多样,不仅限于情绪低落,还可能表现为躯体化症状。那么,抑郁症的主要症状有哪些?我们又该如何与抑郁症患者相处,给予他们真正的支持?让我们一起揭开抑郁症的真相,用关心与理解帮助彼此治愈。
分享
评论 0
0
Dr.Wang
2个月前
「医学科普:双胞胎的两种类型」 简而言之,同卵双胞胎就像是同一个人的两个复制品,而异卵双胞胎就像是普通的兄弟姐妹,只是恰好一起出生而已。
分享
评论 0
0
Dr.Wang
2个月前
「金蝉定律」讲的是: 每只蝉,都需要在暗无天日地下,忍受着度过三年左右时间,直到某一个夏日的傍晚,它一点一点爬上枝头,在痛苦中蜕变成了知了,至此千家万户也都知晓了它的存在。 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命运所有的回赠,都已在暗中标好了价码。 生活.......无捷径,工作亦如此。
分享
评论 0
0
Dr.Wang
2个月前
午饭~
分享
评论 0
0
1
2
3
4
下一页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