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Luyu Zhang
关注
统计数据
31
文章
0
粉丝
0
获赞
58
阅读
热门文章
1
TechFlow 深潮 发布的文章:近期教育领域的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我认为教育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
145
32
Luyu Zhang
1小时前
心理学家 格雷厄姆·华莱士(Graham Wallas) 在 1926 年提出了创意的四阶段模型: 准备(Preparation):大量收集信息、学习、沉浸。 孵化(Incubation):暂时放下,潜意识进行组合和重组。 顿悟(Illumination):突然的灵光乍现。 验证(Verification):将想法落实为可行成果。 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大脑的 新想法 往往是已有知识网络之间 意外的连接。 输入越多 → 知识网络越复杂。 当休息或分心时,大脑的 默认模式网络(DMN) 会在潜意识中重组这些信息,增加联想的可能性。 顿悟就是这些新连接进入意识的瞬间。 如果用 100 单位时间 来规划: 输入(学习/调研/信息收集):50–60 孵化(休息/散步/无目标的消化):20–30 创意产出(头脑风暴/写作/设计):10–20 这个比例的逻辑是:输入和孵化是必要的“燃料”和“化学反应”,而创意只是点火的瞬间。
#创意
#心理学
#顿悟
#知识网络
#孵化
分享
评论 0
0
Luyu Zhang
11小时前
我不喜欢重量超过 200g 的手机,但降噪效果“好一倍”的 AirPods Pro 立马下单。到现在还记得一代 AirPods 推出时的惊艳感。
#手机
#AirPods Pro
#降噪
#科技产品
#个人喜好
分享
评论 0
0
Luyu Zhang
1天前
“在知识工作中,如果你同意承担一项新工作,无论是小任务还是大项目,它都会持续带来一定的间接行政开支。例如,为收集信息来回收发邮件,安排会议与合作者协调工作。一旦你接下新工作,立马就要支付这种间接费。随着要办的事越来越多,你支付的间接费总额也越来越大。由于一天只有那么多个小时,这些行政事务会越来越多地占用你的核心工作时间,从而降低你完成目标的速度。 如果工作负荷适中,这种影响可能只是令人觉得挫败:大家普遍感觉,完成工作所需的时间比预计的时间长。然而,随着工作量的增加,你支付的间接费终将达到一个临界点。超过这个临界点后,后勤工作将占据你的大部分时间,你之前的任务都还没来得及完成,新任务就已接踵而至。这种反馈循环很快就会失控,致使你的工作量越来越大,直至你发现自己一整天都在处理行政事务——你将在电子邮件和聊天信息持续不断的提示音中,参加一个又一个会议。最终,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临时安排加班——在晚上、清晨或周末解决之前堆积的工作,拼命避免功亏一篑。你忙得不可开交,却几乎什么也没完成”
#知识工作
#行政开支
#工作超负荷
#时间管理
#效率降低
分享
评论 0
0
Luyu Zhang
3天前
心有烦恼时,众生皆欲逃于静处,如鸟投林,如鱼归渊。然既至静处,烦恼依旧随身,盖因病根在心,非在境也。 虽然,静处非无益。譬如良医治病,虽药不在外境,而净室清斋,实为疗愈之助缘。心若浮萍飘荡,难以照见本来面目;境若喧嚣扰攘,更难觅得安心之处。 故知: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乃圣人。求静于外,不如求静于内。外境之静,不过为内心之静创造助缘而已。 真正的解脱,在于明了"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无论身在闹市还是深山,心若如如不动,处处皆是道场;心若妄念纷飞,纵然坐于佛前,亦难得安宁。 是故,借外静以养内静,借外缘以成内修,方为正道。
#内心平静
#烦恼的根源
#内外兼修
#静处无益
#境随心转
分享
评论 0
0
Luyu Zhang
6天前
1963 年 8 月 28 日,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堂前,面对二十五万民众,发表了《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那不仅是一场演讲,而是一个时代的转折点。它把道德的力量与法律的进步联系在一起,直接推动了《民权法案》的诞生,终结了美国制度化的种族隔离。一个群体因肤色被排除在“机会平等”的舞台之外,而“梦想”的力量让他们获得了进入同一赛道的权利。 六十年过去,世界的舞台早已不再是单一的美国问题,而是全球化与地缘政治的博弈。今天,许多创业者(尤其是华人创业者)在将产品推向全球的过程中,同样会遇到重重障碍:不公平的歧视、复杂的合规要求、政治的壁垒。这些障碍不是技术本身的限制,而是身份、国籍和外部环境人为施加的限制。 一年前的这个时候,我带着 Dify 来到异国他乡的硅谷,在一间没有一件家具的公寓里,开设了公司在美国的第一个办公室。那不是因为某种政治立场,我们从不规避自己来自哪里,而是因为一个更大的梦想:希望真正把产品带到世界舞台,与最优秀的团队同台竞技,并为更多创业者点亮一条可行的道路。 我也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世界上最有才华的人,无论来自何处,都能自由地将他们最好的产品推向世界舞台。评价一个产品的唯一标准,不再是它来自哪里,而是它能否真正解决人类的问题,是否足够美好、足够有创造力。 因为那些卓越的头脑与作品,本不属于某个国家,而是人类共同的智慧财富。就像文学、音乐和科学的突破一样,它们跨越国界,照亮全人类。创业、技术与创新,也应当如此。 如果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关于种族平等的权利,那么今天我们需要一个新的“梦想”——关于创新的自由,关于人类智慧能够不受阻碍地流动与共享。 这不仅是产品人和创业者的梦想,更是人类文明继续进步的必经之路。
#马丁·路德·金
#创新自由
#全球化
#创业者
#人类共同智慧
分享
评论 0
0
Luyu Zhang
1周前
📖 爱比克泰德《手册》是斯多葛哲学的入门经典,短小却直击人心: - 区分可控与不可控 - 追求内心自由 - 德性高于一切外物 “扰乱我们的并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们对事物的看法。” 因为没找到满意的中文译本,我通过调校 Prompt 翻译了一个自认为还不错的版本,并放在 GitHub 上,提供 Markdown + EPUB 格式。
#斯多葛哲学
#爱比克泰德
#手册
#内心自由
#翻译
分享
评论 0
0
Luyu Zhang
1周前
最近 X 上独立开发者们扎堆注册英国/美国公司,热血沸腾?作为已经花了数百万律师费的过来人,泼盆冷水:别忽略中国外汇管制!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内居民通过特殊目的公司境外投融资及返程投资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14〕37号),境内居民海外投资及跨境收付款必须办理外汇登记。否则,资金回国或融资尽调时,走遇到重大障碍的风险。 原则上: 境内居民在 设立或控制境外特殊目的公司(SPV)之前或同时,就应当办理 37 号文登记。 因为一旦 SPV 已经设立,而未备案,就会导致资金无法正常跨境注入、返程投资无法落地。 即使不是 37 号文适用的情况,个人直接购汇投资境外公司,在实务中是不被银行放行的。如果个人想投资海外公司,需要用境内公司走 ODI 流程。 如果是认真要做一家企业,或者你隐约感觉你的小想法会成长成大事业。提前与律师进行沟通,避免埋雷。
#独立开发者
#海外公司注册
#外汇管制
#37号文登记
#跨境投资风险
分享
评论 0
0
Luyu Zhang
1周前
咖啡店偶遇 1957 年的可口可乐售货机。 红色的外壳、玻璃瓶的插画,仿佛把人一下拉回到上世纪,甚至像被拉进了《辐射》。 有些设计,不只是功能,更是永恒的记忆。🥤✨
#咖啡店
#可口可乐售货机
#1957年
#怀旧
#设计
分享
评论 0
0
Luyu Zhang
1周前
在 2020 年,OpenAI 的 Kaplan 等人发表了著名的 Scaling Laws for Neural Language Models,声称模型性能与参数规模、数据量、算力之间存在幂律关系。此后整个行业几乎形成共识:只要不断堆规模,就能一路走向 AGI。 但在 2022 年,这种“信仰”迎来了最刺耳的挑战者:Gary Marcus ——创业者,纽约大学心理学与神经科学荣休教授。Marcus 在 Scientific American 与个人博客中发文,公开质疑所谓 scaling laws。 他提出了四点核心反驳: - 不是自然定律:Scaling laws 只是有限区间的经验曲线,并非像重力一样的普适规律,不能保证永远有效。 - 推理缺陷:再大的模型也难以自然学会逻辑推理和因果理解。 - 常识缺失:依赖统计模式匹配,缺乏真正的世界模型和结构化理解。 - 难以为继:算力成本高企,高质量语料有限,盲目扩大规模不可持续。 结果,Marcus 遭遇了整个 AI 社群的猛烈回击:从 Sam Altman、Greg Brockman,到 Yann LeCun、Elon Musk,许多业界名人都公开或间接嘲讽他的观点。他后来感慨,这几乎让自己被“逐出”机器学习的主流。 三年前的批评让 Marcus 成为异端。今天,越来越多人却开始发现:他可能并没有错。
#OpenAI scaling laws
#Gary Marcus质疑
#AI社群反击
#AGI
#算力成本
分享
评论 0
0
Luyu Zhang
3周前
工作中的“组织民主”从来不是简单的每人一票。那种形式上的平权,往往会沦为“多数人的直觉压过少数人的专业”。 真正有效的民主,是让每个人都能发声,但话语权是加权的——专业水平过硬的人,声音更重;历史贡献足够的人,信任更高。 这才是避免伪民主、兼顾多样与效率的机制。开放输入,权重决策,才是团队里的真正民主。
#组织民主
#话语权
#专业水平
#历史贡献
#权重决策
分享
评论 0
0
Luyu Zhang
3周前
Marty Cagan(VP 前产品高级副总裁 SVP)在 SVPG(Silicon Valley Product Group)里提出了一个广泛应用于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风险分类模型,明确指出在产品发现(Product Discovery)阶段,团队必须识别并评估四大关键风险:价值风险(Value)、可用性风险(Usability)、可行性风险(Feasibility),以及商业可行性风险(Viability)。 1. Value Risk(价值风险) - 核心问题:用户是否真的会使用?客户是否愿意为此付费? - 这是你“嗅觉”最需要运作的部分——是否能找到被强烈需要的东西。 - Cagan 认为这是最具挑战性的风险——在未验证前,即做构想就可能付出高昂代价Silicon Valley Product Group。 2. Usability Risk(可用性风险) - 问题点:即使用户需要,也不代表他们用得上,能不能轻松理解、使用这款产品?你的“嗅觉”要同时感知到用户的使用体验。 3. Feasibility Risk(可行性风险) - 问题:工程师能否以现有技术、技能、时间、人力资源完成这辆“车”? 在你寻找零件和搭建结构的比喻中,这是对“装配能力”的现实评估。 4. Business Viability Risk(商业可行性风险) - 关键:这辆车不仅要能跑,还得符合公司整体战略、销售渠道、合规需求,且经济上可承受。 比如市场推广、定价、品牌定位、法律合规等都可能成为致命障碍。
#产品开发
#风险评估
#价值风险
#可用性风险
#可行性风险
分享
评论 0
0
Luyu Zhang
3周前
产品经理的成长,不是靠一路凯歌,而是靠一路“祭品”。 每个被毙掉的方案、每次被市场打脸的发布,都是学费单据——有的学费只是几个通宵,有的学费是半年心血,有的学费是团队信心,预算百万以百万为单位的烧。 久而久之,你会学会在失败的灰烬里做考古: 哪些因子能让产品活下来?是需求强度?是分发路径?还是时机与运气的巧合? 哪些因子注定让它夭折?是认知偏差?是资源错配?还是赌错了趋势? 残酷的是,这些答案没有标准公式,只有在一次次的项目终结中,慢慢沉淀出一种“嗅觉”—— 闻得出市场的冷暖,听得出用户的心跳,看得出方案的生死。 最后你才明白,所谓产品经理的“成长曲线”,其实是由无数失败堆砌出的地基。 而所谓的“成功”,只是这些失败们合力推你到的那一次浪尖。 因为热爱,所以敬畏。
#产品经理
#失败
#成长
#经验
#教训
分享
评论 0
0
Luyu Zhang
4周前
普通人连 WiFi:密码是多少?可以了! 工程师连 WiFi:密码是多少?路由器在哪?是 WiFi 7 吗?信道优化了吗?开 UPNP 了吗?(连上不可见的小黑盒令人恐惧)
#WiFi
#工程师
#普通人
#对比
#调侃
分享
评论 0
0
Luyu Zhang
4周前
搬到加州后,非常喜欢去 Target 购物,它颠覆了我对美国零售业“不方便”的认知。除了品牌形象很鲜明,我最喜欢的,其实是它的 App 设计。 比如结账时的 Wallet 界面,把所有支付方式、会员积分、优惠券一次性汇总,自动帮你用到最省。没有切换、没有手动输入——只要点“结账”就好。线下结账时甚至可以在这个界面完成快速取零钱。 更厉害的是,一个购物车就能搞定不同履约方式: - 直接送货上门 - 店内自提 - Drive Up:开车停到门口的专属车位,两分钟内就有人把货送上车。 这意味着,我有东西想买的时候就顺手丢进购物车,不管是生活杂物,还是刚出的 PS5/Switch 游戏。因为在全渠道它的 SKU 和库存体系都是完全同步的,我可以任何时候选最想要的交货方式快速提货。 很多年前我在国内做过“新零售”项目,但直到今天,还没有哪家零售商能在购物体验上给我这样的便捷感 + 安全感。 Target 的秘诀,不只是功能多,而是把一切都围绕着一个核心问题来设计: “怎样让用户随时随地、安心地完成购物?”
#Target
#购物体验
#全渠道零售
#便捷
#安全感
分享
评论 0
0
Luyu Zhang
1个月前
现实里,太多软件公司陷入“无尽线性迭代”:功能越堆越多、复杂度与技术债齐飞,兼容成主要成本,版本号在走、价值密度在降,速度反而变慢。 或许软件也该像硬件/模型一样走“分代”:在一个时代里线性收敛,时代交替时敢于破坏式简化。兼容靠 LTS 与迁移器,决策靠真实使用数据的“蒸馏”。目标:把对的东西做简单,把简单的东西做快。 有哪些公司是这样做的?
#软件开发
#线性迭代
#分代
#简化
#技术债
分享
评论 0
0
Luyu Zhang
1个月前
第一次在这边看家庭医生,做了检查后建议并给我打了三针疫苗。流感得疫苗则要每年九月之后可以打。
#家庭医生
#疫苗
#流感疫苗
#健康
#医疗建议
分享
评论 0
0
Luyu Zhang
1个月前
有些人想知道我们对 Coze 开源是什么想法,抛开客观数据不说,官话不说,讲人话就是:一个躲在暗处的、几乎公开信息找不到是哪群人在写、在控制的项目谈开源就很违和。所以无法评价,这和我一年多前的看法没有区别。
#Coze
#开源
#负面评价
#匿名团队
#无法评价
分享
评论 0
0
Luyu Zhang
1个月前
按某种角度来说,我还不是一个好 CEO。第一,我有强烈的共情能力,会关怀员工乃至过度关怀员工,我头脑里有一种无法阻止的力量;第二,我有强烈的自省思维,在同事未达到目标乃至犯错时,我首先会从自身的管理上小原因,去追求自身的完美而体量他人付出或能力上的不足。 不过最近两个月我学到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将自己的意志能够施展,以及自己的开心非常重要。向环境过度让步是会拧巴和被平庸化的。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首脑的自由意志和同事们的自由意志之间需要找到微妙的平衡。
#CEO
#共情
#自省
#自由意志
#平衡
分享
评论 0
0
Luyu Zhang
1个月前
今晚跟我爸打了个电话,他说我是 36 周早产儿,出生的时候只有 4 斤 6 两。
#早产儿
#36周
#体重低
#亲情
#健康
分享
评论 0
0
Luyu Zhang
1个月前
Dify 是一家 Tech Startups 公司,像我们这样的公司基石应是工程师友好文化(Hacker-friendly),这是今天我们能成为 GitHub 全球 Top 50 项目,并且实现盈利的首要因素(尽管其它因素也很重要,但这点更重要,例如“贵人相助”、“广结善缘”)。 Hacker-friendly 不是无差别的把工程师放在首位,而是指一种尊重、激励、并尽可能减少干扰工程师创造力和效率的工作环境: - 以技术为第一生产力:技术和产品的优先级高于流程和官僚。 - 尊重代码与创造者:写出好代码、解决复杂问题的人受尊重,不论资排辈或头衔。 - 管理层理解工程复杂性:懂得 deadline 不应强压在架构重构、技术债清理上。 - 异步沟通优先:鼓励使用文档、issue、PR review 等异步方式沟通。 “工程师不友好”的典型特征: - 产品拍脑袋定 deadline,不能推 - 拒绝技术债重构,说“用户看不到” - 技术难题不被认可,简化成 KPI 问责 例如,在我们的公司价值观中提到的五条:上手折腾,知识驱动,立足前沿,开放协同,坦诚清晰。尽管当时在我写下这些的时候是带有一些羞耻感的(我也不清楚为什么要为此而羞耻)。 价值观就是区分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在众多重要的事情中,还需要区分什么更重要。 Hacker-friendly 不是仅适用于工程师,而应适用于所有知识型工作者。它是一种价值取向:鼓励价值创造,拒绝积累债务。鼓励事实讨论,拒绝情绪煽动。鼓励追求第一性,拒绝短期利益诱惑。鼓励激发善意,拒绝 PUA。 Hacker-friendly 需要同理心,需要相信有序和深度的思考下才能做出卓越的产品,需要相信最终这会指向一门好生意——从而给全员带来令人兴奋的回报。 说到这些容易,做到不容易。为了维系 Hacker-friendly,创始人就必须有一种清醒的人才观。在必要时候需要做到牺牲,可能放弃对增长的追逐,可能丢失一轮到了手边的融资,可能要被误解、羞辱、谩骂,但必须义无反顾的做这些事情,因为这是 Tech Founders 们创立一家公司的最大理由:选择和聪明的人,以聪明的互相尊重的方式工作。
#Dify
#Tech Startups
#工程师友好文化
#GitHub
#盈利
分享
评论 0
0
Luyu Zhang
1个月前
可口可乐不用蔗糖而使用高果糖玉米糖浆,每瓶其实只省了区区0.02-0.03美元,却可能带来健康隐患。这次挺川普!
分享
评论 0
0
Luyu Zhang
1个月前
今年春节回家时,我有机会问了我父亲这样一个问题:“在我小的时候,你有在我身上看到什么别的孩子不具备的特质吗?” 他回答说“专注,再沉入一件事后很认真”。 这个答案说起来让今天的我感到意外和惭愧。意外的是我对童年时候的记忆已经所剩无几,惭愧的是在近两年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冲击”后,我似乎在失去某项最宝贵的能力。 专注,深度思考,对某一问题抽丝剥茧直至问题的真相,这已然是今天大部分人都在失去的一项能力。而且这是藏不住的,如果你和某个人说上几分钟的话你就能感知到对方是不是一个深度思考者。 把家搬来 San Jose 后的这几周,除了应对搬家带来的琐碎事务之外。我有机会重新去观察我的时间分配,时差使我白天有 50% 以上的时间不会被信息洪流打扰。我有机会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一些体力劳动带来的疲惫感使我明显意识到身体老了好几岁(虽然在发量上也直观的显现了)。我还有机会以一种安全的距离(不会被卷入情绪的)观察团队里的人、事、信息。 但我头脑里的混乱和焦虑始终存在,和我实际在物理世界应对什么毫无关系。这是一种熵增后的持续反应,就好比一杯被快速摇晃后的绿豆汤。由于微信在另一台手机上,我一天几乎只看一次微信或者可以不看,但每天早晨起床看到这台还没解锁屏幕的手机时,心理是有较大的恐惧感的,能够明显感受到肾上腺素飙升——有一种隐形的混乱在似乎想把你拖下水。 现代人的多巴胺系统紊乱了,尤其是那些企业家和管理者们。越是那些需要深度思考的人,越容易被信息时代的洪流冲击得最厉害。 比起结果怎样,我一直是一个更注重过程的人。如果你是一个运动员,想拿到某项运动的奥运会金牌,首先不是满脑子想那个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把姿势摆正确,并且让正确的行动姿势成为你的肌肉记忆。 我认为创业或者追求某种其它职业目标也是一样,这是一场马拉松,每天晚上对自己”今日表现”有一个好评价(👍)比许多虚无缥缈的东西都来的重要。
分享
评论 0
0
Luyu Zhang
2个月前
特斯拉 Fremount 超级工厂。
分享
评论 0
0
Luyu Zhang
2个月前
Target 的快递箱,真的漂亮。!
分享
评论 0
0
Luyu Zhang
2个月前
蓝花楹原产南美洲热带地区(如阿根廷、玻利维亚),很适应加州的地中海气候。这种树被很多人认为是加州初夏的“标志性风景”。如果你在 5–6 月来加州,会在很多街道看到它们盛开的样子。
分享
评论 0
0
1
2
下一页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