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合作

业内有史以来最好的文章之一,熊市学习好材料。 市场的目光始终在明星交易员那,在车头,他们拥有最大的流量,能吸引最多的资金。 然而CBB这种常青树呢,流量实际没有顶级交易员一半来的高,但是活的更久,回撤更低,天花板肯定没有最顶级的交易员高,但是,财富到了一定程度只是比较了,对于99%的人来说,没有意义。 今天才知道原来CBB是靠狙击Meme起家的,然后我知道的他的项目有: 在Blur这样的项目第三期,他们的Bot垄断了绝大部分的借贷和大量的Bid积分,虽然亏得很惨。 Berachain,坐庄NFT,盈利大水上。(肯定和项目方有勾兑和深入了解的。) 再是Hype的现货和合约套利,占了1%的交易额。赚了5M还拿了那么大交易份额,未来空投期望值很高。 据闻XPL上CBB塞了30M进去.回报率应该100%? Ok,我们见了太多天才交易员,车头崛起的故事了,我知道CBB的故事很难复制,但其实从他文章,我学到不少细节。 他们会用大量的AWS服务器来测试哪个联通速度更快,几十个钱包,全球大量的服务器发送Tx去抢占优势。这个是可以学到的。 市场不只是车头和天才交易员才能赚钱的 目前的比较好的市场Perp Dex交易刷量(末期了,目前的成本而言赔率一般) 预测市场,通过比较好的策略,感觉还是能有很多机会,最近比较多的看了下预测市场,感觉是可以通过策略和一些主观交易,诞生非常高多的财富的。 这两个是比较适合个人和小团队的,其实很多人说自己不懂技术,那么是不是可以找个技术来做合伙人呢?你提供策略,技术来实现。 如果你有本金和管理能力,可以招聘技术来实现你的可盈利策略呢? 感觉纯手动的玩法,在目前几个市场都不太行了,目前还有点红利后期可以组合不用太顶的技术去玩。 还是得有某个专业市场有自己比较领先的策略和技术去持续盈利,然后去拓展,去适应改变。 强如CBB在Blur也要被中国TOP Farm揍,在SOL上,这么伟大的MEME浪潮里,似乎也无什么建树。 个人单打英雄主义时刻,已经落幕。 那交易呢?那是最高最陡的山,我劝你别爬。
你们还是喜欢听故事 我今天给你们讲另外一个Linux系统工程师的故事 还是2015年,我们以前的团队为了适配一款国产芯片,具体芯片的名字我就不讲了 那款芯片就只有三个东西glibc、kernel和gcc,再也没有其他任何东西了,我们要把这款芯片从零撸起来,难度非常高。 很多人说,这不就是LFS嘛,根本没那么简单,一个操作系统ISO预装3000个包,一个仓库要10000个包,这些包如果在X86,确实就是LFS的事情。 但是我们要解决的是,从零构建整个操作系统文件系统,特别是一些底层的软件包,比如数学库、向量库、编程语言相关的库,每个包都有一堆芯片指令集分支,代码里到处都是 ifdef 的宏,用来包括特定CPU平台的平台代码。 我们要移植的工作不光是编译一下,而是要把这个库的X86汇编翻译成国产芯片的汇编语言,这里需要对计算机架构、X86指令集、国产芯片指令集、数学还有对特定编程语言都要了解才能干。 把指令集、国产芯片寄存器和数学算法补齐以后,才能编译,这种级别的编译最大的问题是软件包的循环依赖,因为确实太严重了,比如三个包A、B、C,他的依赖关系不是 A -> B -> C, 他的依赖关系是 A -> B, B -> C, C -> A, A -> C, B -> A。 常规的方法根本无法编译,我们只能把某些包源码分拆了,比如把A分成两部分,伪造了两个A1 A2 的包,先把B依赖A的部分弄好, B1 B2 编译出来,再回头来编译A的缺失部分。 这种底层构建的方法就叫作,多次编译法,多次编译才能解决芯片指令集底层缺失太多包又要从零构建的问题。 30人干了半年,终于干到了X11这一层,可以说所有底层命令行的环境都干好了,这时候已经到合同最后期限了。商务同学说加把劲,我说,这个不是加把劲的问题,你换个团队50人干两年都没法从零启动一个芯片,我们30人干半年到X11已经非常牛逼了,干不了,真干不了,干不动了,赔钱吧,干不了 最后没办法,甲方来武汉,和我们喝一顿酒,问,全部干完要多久? 我说还要给我们半年时间,那半年怎么干的,30人专门移植图形环境的东西,Gtk、Qt、浏览器,浏览器还要移植JavaScriptCore和JIT,浏览器交叉编译要1天1夜,原生芯片编译最少5天一次,错一个参数就要重来,怎么知道参数对没对呢?上一次5天的编译结果会告诉你。 另外一个团队几十人把桌面环境从QML全部用Qt重写,因为国产芯片不支持OpenGL。 最难受的是,干到8个月的时候,GCC有bug,那个bug是生成的汇编代码有问题,会造成我们另外一个桌面环境内存随机崩溃。 哎,就这样一个团队兵分三路:底层包/图形包移植、JIT优化、桌面环境重写,又干了一遍。 一年的时间,从零支持了一款芯片,同时把桌面环境重写了一遍,那一年所有人,包括我,都累垮了。 所以,我从deepin linux出来以后,我记得阿里云一个技术人给我打电话要招募我,炫耀说他们在这款国产芯片用GCC 5.3编译了整个系统,当时我都没理他。 现在这个故事就是当年的答案:整个大树都是我们60人干了一年的工作,底层的数学库、汇编指令集、编译器、桌面环境等等1万个软件包都是我们构建,你们就像余业玩Linux那样,按照LFS的方法重新编译一遍,你也好意思说操作系统是你们做的?这就是国内这些互联网大公司的水平,太low,也是大多数玩Linux的人的现状,水平太差还喜欢攻击人。 好了,喜欢听我创业故事的朋友,欢迎点赞转发 相信我们技术实力的朋友,欢迎私信买懒猫微服,包你满意!
Y11
1个月前
在创业初期,联合创始人的搭配往往决定了团队的起点和走向。我们不妨从几个典型场景,聊聊这种“相遇”背后的逻辑与温度。 技术型创始人遇到技术型创始人,像两个热爱拆解机械的工程师在车间相遇。 他们可能会盯着一个复杂的技术难题,眼睛发亮:“这个地方可以这样优化!” “如果用AI算法,效率能提升30%!” 没有太多客套,他们会迅速找到共同语言——代码里的逻辑、产品的底层架构、技术迭代的节奏。 这种相遇,更像一场技术理念的碰撞与共鸣,目标简单直接:“先把这个‘酷东西’做出来,让更多人用。” 他们习惯用数据说话,用Demo证明想法,在深夜的办公室里调试代码时,彼此的默契就是最好的燃料。 技术型创始人遇到非技术型创始人,常常带着一丝审视。 技术人可能会直接问:“你觉得这个产品解决什么问题?用户为什么需要它?” 非技术人如果答不上来,或者只谈“我觉得好”,很容易被贴上“空想家”的标签。 技术人习惯用逻辑和数据构建世界,他们会怀疑:“你的商业模式能跑通吗?成本怎么控制?” 这时,非技术人需要快速展现自己的价值——比如对市场的敏感,对用户需求的洞察,或者对商业规则的理解。 如果能把这些说清楚,技术人才会放下戒备,开始思考:“这个想法,我能用技术实现吗?” 而当非技术型创始人主动找到技术型创始人时,往往带着谦逊和诚意。 他们可能不会直接谈“我要做什么”,而是先聊对方的产品:“你这个App的交互很流畅,我觉得有个场景可以改进……”或者约一顿饭,在轻松的氛围里慢慢渗透自己的想法。他们知道技术是“器”,而自己是“道”——理解用户的真实痛点,搭建清晰的商业框架,规划可持续的路径。 他们会对技术伙伴说:“我不懂代码,但我懂用户想要什么,我们一起把它变成现实。” 这种相遇,更像一场互补的“拼图”,非技术人负责看全局,技术人负责把碎片拼起来,共同让蓝图落地。 其实,创始人之间的每一次相遇,都是一场关于信任与能力的磨合。 技术与非技术的搭配,关键不在于谁“说服”谁,而在于能否找到彼此的“支点”——技术人愿意倾听商业逻辑,非技术人愿意理解技术边界。就像齿轮咬合,方向不同,但节奏一致,才能让机器持续运转。最好的联合创始人,不是“为什么需要你”,而是“有你,我才能走得更远”。
Morris
3个月前
“在总统权力范围之内,总统一个人说了算,不论多少人反对,都必须执行。这不叫独裁 ,不叫专制,而叫民主授权。” “行政讲求服从和效率。行政首长组织行政班子,启用熟悉的人,以前合作过的人,纯属正常,为的是工作顺手,尤其在上任之初 。假如找了一批生人,要本不知道他们的理念和行事作风,这台戏如何去唱?” “所谓任人唯亲,也是一样。谁都愿意使用和自己亲近的人,沟通方便,方便做 事,易于发挥团队作业。只要那个人不是窝囊废,不是下三烂,使用什么人,别人 无可置缘。” 上海帮与阿肯色帮 七十四问:你的解释令我茅塞顿开。记得前几年,一个从中国来的官方代表团成员,和我辩论民主的问题。他说,美国的民主是骗人的。克林顿搞什么民主,他也是一人说了算。你们批评江泽民搞上海帮,克林顿不也搞阿肯色帮?谁反对他,他还不是开除谁?我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反驳他。请问你如果当时在场。该如何应对? 答:这里涉及到一个概念:民主授权。克林顿的权力大不大?当然很大。他有向国外派兵的权力。但是,他的权力,是选民授予的,是宪法中规定的。这叫民主授权 。他是总统,只要没有超越总统的职权,即使全体幕僚都反对,他也可以一个人决 定一切。超越了一丝权力,哪怕整个幕僚都同意,也是违法。 比如出兵南斯拉夫的问题。开始,总统当然要咨询各方意见,可能说东道西都 有。但是,总统一旦下了决心出兵,整个行政机器必须运转执行。国防部长可能事 先不同意派兵。总统决策后,国防部长必须放弃己见,执行总统之令。如果坚持己 见,也尊重你的意见,但请你辞职,立即换上一个与总统意见相和的国防部长。其 间的道理是:派兵出国的权力是总统的,确切的说,是选民授予总统的,不是授予 国防部长的。国防部长是总统任命的,是执行总统命令的。因此,必须明白,在总统权力范围之内,总统一个人说了算,不论多少人反对,都必须执行。这不叫独裁 ,不叫专制,而叫民主授权。 至于克林顿重用家乡阿肯色帮的人马,那是很自然的。我要顺便澄清两个概念 :“一朝天子一朝臣”和“任人唯亲”。中国人对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做法,多不存 好感。其实,在民主政权中,这完全是正常的。里根做总统,带了一批加州帮进白宫;布什做总统,重用的是德州帮。行政讲求服从和效率。行政首长组织行政班子,启用熟悉的人,以前合作过的人,纯属正常,为的是工作顺手,尤其在上任之初 。假如找了一批生人,要本不知道他们的理念和行事作风,这台戏如何去唱?总统用什么人,是他的权力。只要把工作干好,用什么人无所谓。 所谓任人唯亲,也是一样。谁都愿意使用和自己亲近的人,沟通方便,方便做 事,易于发挥团队作业。只要那个人不是窝囊废,不是下三烂,使用什么人,别人 无可置缘。在民主社会,也没有专门用烂人的傻子,干得不好,选民下届不会选你 的。专制制度怕任人唯亲,民主制度不怕。说来说去,还是一个制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