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配抬杠
0 关注者
风无向😈
1周前
业内有史以来最好的文章之一,熊市学习好材料。 市场的目光始终在明星交易员那,在车头,他们拥有最大的流量,能吸引最多的资金。 然而CBB这种常青树呢,流量实际没有顶级交易员一半来的高,但是活的更久,回撤更低,天花板肯定没有最顶级的交易员高,但是,财富到了一定程度只是比较了,对于99%的人来说,没有意义。 今天才知道原来CBB是靠狙击Meme起家的,然后我知道的他的项目有: 在Blur这样的项
MasterPa
2周前
Funes 想招一位负责我们小红书和抖音等平台的内容合伙人。欢迎自荐或推荐~隐藏福利是可以全球溜达,但介于我们公司已经很像是诈骗公司了,这个福利只会让我们看起来更像。这个岗位主要和我、重轻、丰泽、可达和 Geelish 合作,应该是个比较好的工作环境。
外贸赶路人Michael
3周前
对团队与个人有了新的理解 团队模式与个人模式不是必须二选一,是可以独立及相辅相成的。 拿我自己举例: 外贸跨境的实体产品生意是跟着团队一起做。但是,帮助外贸人解决一些问题却是我的个人项目,以及目前在做的自媒体运营、Web3、Vibe Coding、AI的相关学习。 在路上又会遇到新的朋友伙伴,摩擦出新的火花与合作,创建出新的团队合作(哪怕只有我们2个人),每个方向的努力会同时拓展我的其他方
Andy Stewart
你们还是喜欢听故事 我今天给你们讲另外一个Linux系统工程师的故事 还是2015年,我们以前的团队为了适配一款国产芯片,具体芯片的名字我就不讲了 那款芯片就只有三个东西glibc、kernel和gcc,再也没有其他任何东西了,我们要把这款芯片从零撸起来,难度非常高。 很多人说,这不就是LFS嘛,根本没那么简单,一个操作系统ISO预装3000个包,一个仓库要10000个包,这些包如果在X8
Y11
1个月前
在创业初期,联合创始人的搭配往往决定了团队的起点和走向。我们不妨从几个典型场景,聊聊这种“相遇”背后的逻辑与温度。 技术型创始人遇到技术型创始人,像两个热爱拆解机械的工程师在车间相遇。 他们可能会盯着一个复杂的技术难题,眼睛发亮:“这个地方可以这样优化!” “如果用AI算法,效率能提升30%!” 没有太多客套,他们会迅速找到共同语言——代码里的逻辑、产品的底层架构、技术迭代的节奏。 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