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

3周前
学好基本功,AI才能真正助你一臂之力 作者:Manda Putra 我最近一直在尝试把AI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必须承认,在处理像增删改查(CRUD)、数据解析这类琐碎任务时,AI确实是个神器。你只需要下达指令,它就能帮你搞定,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但软件开发远不止于此,我们还需要整合系统、性能优化、技术研究,这些都需要真正的理解力。 今天在咖啡馆工作时,我旁边坐着一位同行。他也在用AI写代码,这很正常,我也用。但让我忍俊不禁的是,他为了解决一个极其基础的问题,竟然在和AI反复“拉扯”。那个问题是什么呢?仅仅是一个CSS元素的居中,或是一个忘记绑定`onClick`点击事件的低级Bug。 我内心的独白是:“简直可笑,花几分钟学一下CSS的Flexbox布局,不比你这样反复试错问AI快得多吗?” 我当然不会说出口,毕竟萍水相逢,我也不想打击一个年轻工程师的热情。但这情景让我深有感触。AI需要精确的上下文才能给出好答案,你反反复复地对它说“还没居中呢”,其实是在浪费你自己的生命。如果你从不想去理解代码片段之间是如何协同工作的,那你当初又何必选择软件开发这个行业呢? 这让我想起了乔纳森·布洛(Jonathan Blow)一直在警告的那个观点——我们行业的知识体系,正在从根基处“崩溃”。 布洛的核心忧虑是:现代软件建立在层层叠叠的抽象之上,如今的开发者,尤其是新人,越来越依赖顶层的框架和工具(现在又加上了AI),却对底层原理一窍不通。他们知道“怎样”让东西跑起来,却不知道“为什么”能跑起来。 当整个行业都建立在“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的基础上时,我们创造的系统会变得异常脆弱。就像今天这位小哥,他遇到的只是个CSS问题。但如果未来遇到的一个底层性能瓶颈或安全漏洞呢?当没有人再理解事物的本质时,我们又该如何去修复和创造真正可靠的东西? 这正是“崩溃”的真实写照——它不是什么末日天启,而是我们作为一个整体,正在逐渐丧失对复杂技术的掌控力。 AI的出现加剧了这种割裂: * 对于经验丰富的开发者,AI是如虎添翼的杠杆,能将他们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专注于更复杂的架构和创造。 * 对于新手而言,AI却成了一个“黑箱”或“许愿机”,让他们跳过了最关键的学习和试错过程,沦为只会提问的“提示工程师”,根基愈发不稳。 这是一个多么吊诡的世界。一方面技术在飞速进步,另一方面,从业者的平均基本功却在退化。 真心希望那位小哥能看到这篇文章,并明白,真正的成长,源于求知本身。
3个月前
美银指出,过去美国经济增长一直依靠不可持续的政府支持和保护主义政策。特朗普政府正尝试将美国经济增长从低效、靠债务驱动的政府增长模式,转向高效、自筹资金的私营部门增长模式。美银认为,这是一个艰难但必要的过程。 为了“排毒”,美国经济正处于痛苦但必要的转型期:从过度依赖政府支出转向更具生产力的私营部门增长。美银在最新研究报告指出了美国的改革动因:美国经济对政府的依赖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85%的就业增长来自政府,政府支出占GDP的三分之一,以及创纪录的6-7%预算赤字(不包括危机和战争时期)。 美银研究投资委员会负责人Jared Woodard在最新报告中揭露了过去几年美国经济表面繁荣的真相: “美国经济增长一直依靠不可持续的政府支持和保护主义政策。而特朗普在尝试将美国经济增长从低效、靠债务驱动的政府增长模式,转向高效、自筹资金的私营部门增长模式时,正面临着一场高风险的赌博。” 政府主导型增长向私营部门的痛苦转型:美银数据显示,一年前,美国85%的就业市场增长来自政府以及依赖政府支出的部门,如医疗和教育。虽然这一数字现在已下降到70%,但仍处于不健康的高水平。 更令人担忧的是,2024年政府支出占GDP的三分之一,创下了除战争或危机时期外的历史新高。这种增长是由6-7%的预算赤字支撑的,这在和平时期是异常危险的。 美银的分析认为,将美国经济从政府主导转向私营部门将是一个艰难但必要的过程:“从大政府到自由市场的全球交接可能会充满风险,但考虑到庞大的赤字和债务负担,这种过渡似乎不可避免。” 而且,这种转变并非美国独有。根据美银报告,从公共部门到私营部门的转变正在全球范围内发生: 在日本,加速的企业改革(回购和资本支出)正在释放206万亿日元(占GDP的33%)来支持今年春季的股市反弹。 在德国,默茨总理准备放开债务刹车,为1万亿欧元的国防和基础设施支出提供资金。 在阿根廷,价值GDP 5%的财政削减已经平衡了预算,使通胀下降25个百分点,并推动股市上涨 痛苦但必要:市场经济重启的长期收益。 美银承认,私营部门就业增长加速、政府工作人员重新安置、企业利润广泛增长以及全球贸易找到新平衡可能需要时间,效果不会在一夜之间显现。这也与特朗普经济团队成员Howard Lutnick的观点一致,后者表示美国人可能要到2025年第四季度才能感受到特朗普经济政策的力量。 尽管短期内会有阵痛,但美银的结论仍然偏向乐观。分析师表示:“市场的经济重启可能带来的生产力提升大于风险,而维持以债务融资、低迷且狭窄的经济增长现状的风险则相当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