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下跌

币圈跌麻了,美股也跌麻了,今天港A也跌麻了。这两天的市场很值得复盘,有三个方面值得讨论一下: 1)为什么加密先跌,美股后跌? 看到很多人拿流动性池子理论解释,这个理论指美股是个更大的池子,加密是个更小的池子,当流动性充裕时,美股会先涨,加密后涨;而当流动性匮乏时,加密先跌,美股后跌。 正好近期美国政府关门短期利率飙升,短端资金面紧张,加密和美股先后崩盘相叠加,让这个理论似乎得到了验证。 但是,我认为这个只是时间上的巧合。 按照这个理论,在资金流动性最紧张的10月底11月初,应该是加密先跌,美股后跌,事实上加密是跌了,但美股反而涨了;另外,随着资金面近期恢复正常,理应是美股先涨,加密后涨,但美股和加密出现了同步下跌的情况。 所以流动性理论,并不能解释最近下跌的问题。 实际上随着比特币和以太坊上线ETF,各类的DAT上线美股,这个流动性的gap理论可参考性在下降,当前短期流动性的影响,对两个市场是相同维度的。 2)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先来看大的背景,市场大的背景是宏观不确定性的增加,如我之前所说,宏观不确定在于美联储缺少数据支持的情况下,能否如愿开启降息? 以及AI的高估值情况下,业绩能否兑现?; (在发这条的时候我在Polymarket上押注了No change,已经涨了68%,小赚10u) 那么在宏观不确定性的前提下,获利比较多,对未来的预期偏负面的机构就会提前减仓,比如孙正义清仓英伟达。 3)美股下跌的核心原因 如上文提到,在宏观不确定性的大前提下,一旦有风吹草动,机构的第一反应一定是避险减仓。 接连出了两个大的雷:一是Coreweave财报不达预期,其中一个数据中心的交付延期到了明年Q1,这部分的收入只能延后;二是铠侠业绩miss,长单锁仓的部分比如苹果拉低了整体涨价的短期利好。 所以美股AI算力、数据中心板块和存储板块全线暴跌。 但是,我认为美股不用过分恐慌,这次对财报的反应属于惊弓之鸟,下周应该会修正。 核心的原因还是涨的太多了,都有获利回吐的需求,美股也需要杀估值。 4)币圈下跌的核心原因 币圈的原因更复杂一些,有宏观的原因、流动性的原因、内生结构的问题等等,但如果抓住一点,最最关键的,就是没有新增买家了,No Marginal Buyer in this Market now. 此前7-10月高位横盘的原因是买卖的动态平衡,比特币OG和、巨鲸、矿工在高位出货,他们获利丰厚有套现的需求;机构在接盘,上市公司DAT、ETF等等在配置比特币。 但11月后可见的是ETF流出超过10亿美金,为2月之后最大,其他机构未披露的也在卖。 巨鲸持续抛压,原来接盘的机构不接盘了,自然价格要下来。 机构不接盘的原因有宏观避险、也有去配置股票、黄金等其他资产,走了一个把加密资产从超配到标配或者低配的过程。 5)比特币熊市了吗? 今天看不少关于进入熊市的言论,理由很多比如四年周期大限将至、美股回调、K线破位等等。 从交易的角度来说,的确比特币走的非常差,今年持有比特币远远不如持有黄金和比特币,看熊的理由非常充分,技术面看不到明显的反弹迹象。 但看熊看牛并没有什么意义,熊牛都是后验的,跌透了你才知道是熊市,涨过了你才知道那是牛市。 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是,究竟什么时候可以抄底? 或者我换个问法,比特币究竟跌到多少,机构会买入比特币,而不是买黄金或者买英伟达? 8万的比特币机构会买吗?不买的话,6万的比特币呢,还是5万的比特币? 我认为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6)黄金、英伟达与币圈 这个主题太大,太占篇幅了,这里只能简单抛砖引玉。 黄金这波上涨,是因为美国巨大的债务风险影响到了美元信用,核心是避险,机构和央行从低配到超配;终结点就是美元重回强势和加息,而在当前,这两个条件都看不到发生的迹象; 英伟达上涨逻辑是AI的科技革命浪潮,而上涨的终点就是AI泡沫破灭,估值过高业绩无法兑现;当前有担忧,但英伟达业绩仍然坚挺,股价回调很可能多次发生,崩盘貌似还没有充分证据。 比特币从3万到10万的牛市周期,是因为政治地位的提升,监管环境的松绑,机构从没有配置到增加比特币配置的过程,崩盘是因为机构配置到位了; 所以比特币要止跌,即需要抛压与接盘平衡,长期OG的抛压减小与机构流入平衡;而要继续突破前高,则需要更多的机构增加配置、或者提高比特币的配置比例(超配),甚至比特币进入主流国家的储备资产(扩表)。 一个可能的路径是,黄金和英伟达开始到顶点回落,比特币已经跌透,机构有理由重新提高比特币的配置; 另一个路径是,黄金和英伟达仍然在高位,比特币被纳入更大的国家级储备,央行参与购买比特币; 除了以上两个路径,宏观宽松、流动性的变化,的确利好风险资产,但机构配置黄金及英伟达(美股核心股票)回报率更高,正如今年一样,比特币会涨,但涨不过前两者。 前路漫漫,愿你慎行。 (Disclaimer:NFA,DYOR,Opinions on my own. 本人言论不代表机构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
昨晚市场调整来自区域中小银行的信贷暴雷,但究其根源其实是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和政府停摆有关。过去两天美股财报季金融股和科技股阿斯麦和台积电财报都很强劲,但是昨晚开盘后美股稳住没多久就在盘中一路下行,美股下行带动币市也继续下探。昨晚美股盘中交易时段内两家美国地区银行:Zions Bancorp(Zions)和Western Alliance Bancorp(Western Alliance)相继披露了与涉嫌欺诈相关的不良贷款问题,此举引发市场对信贷风险的担忧,导致地区银行股集体下挫,蔓延开来引发了市场的担忧。23年初“硅谷银行”暴雷当时也引发了一场小型的地区中心银行危机,市场死去的记忆又回来了。 1)Zions Bancorp宣布对其全资子公司California Bank & Trust(位于圣迭戈)承销的两笔商业贷款计提5000万美元的减值损失(charge-off),并指控借款人涉嫌欺诈。这笔损失直接影响了银行的盈利表现。 2)Western Alliance Bancorp已对借款人Cantor Group V提起诉讼,指控其在贷款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Western这个诉讼贷款欺诈直至就是近期美国市场讨论很多的私募信贷问题。 关于Cantor Group V 看到Western Alliance Bancorp对借款人Cantor Group V提起诉讼,应该不少人看到Cantor Group V这家公司很眼熟。Cantor Group V是一家位于加州的做商业房地产贷款的融资和资产管理的公司,也是位于纽约的 Cantor Fitzgerald 集团(Cantor Group)下的子公司。相信这个Cantor Fitzgerald很多人就熟悉了,华尔街的债券管理机构,财政部的一级交易商,也是帮助Tether打理USDT持有的美债储备的资管机构,现在的董事长是现任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的儿子,卢特尼克被川普提名为商务部长之后辞职他的儿子接任来管理Cantor Fitzgerald。 Cantor Fitzgerald也是美国私募债领域非常活跃的投资机构,同时也是二三季度美股微策略财库浪潮里最主要的三四家投行之一。从这个角度来说,市场因为两家地区中小银行信贷问题调整,卢特尼克的Cantor Fitzgerald也是是导火索之一。 为何有跟美国政府停摆相关? 本周二晚上鲍威尔的讲话明确提到在未来几个月停止缩表,当时有聊到为什么鲍威尔也这个时间点提出未来停止缩表。一方面是缩表已经达到了美联储最初设定的目标,另一方面维持隔夜融资市场的流动性至关重要,他提到“一些迹象显示,流动性状况正逐步趋紧,包括回购利率普遍上升,以及在特定日期出现更明显但暂时性的市场压力”。9月下旬美联储商业银行准备金规模已经跌破3万亿美金大关,这一关口被多位美联储官员视为“充裕准备金”与“紧张准备金”的分水岭,流动性的压力开始起来。流动性压力起来,抗风险能力弱的地区型中小银行自然首当其冲。 美国商业银行准备金跌破三万大关,最主要是因为隔夜逆回购onrrp用量已经消耗殆尽(从22年最高2.5万亿美金到最近几天每天只有几十亿美金),隔夜逆回购是美联储是美联储调节流动性的重要工具,消耗殆尽意味着这一部分短期资金已经财政部持续短债发行的情况全部被吸到短债上去了,市场流动性的安全垫用完了,再发债就要消耗银行准备金,造成了银行准备金规模的下跌。其实我们看到现在财政部TGA账户余额接近8500亿美金,账上资金充溢(9月中旬回补完成)但是因为10月1号开始的美国政府停摆,导致财政TGA账户成了堰塞湖,就是有钱花不出去,作为美元流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TGA的资金出不去在隔夜逆回购消耗殆尽的背景下,流动性自然是雪上加霜。如果美国政府恢复正常,财政部账户余额开始消耗,其实我们应该很快能看到银行准备金规模的回升。 美元净流动性=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隔夜逆回购-财政部TGA账户余额,如果再深究,美元流动性是由商业银行准备金和流通中的现金这两部分构成,大家应该能理解了隔夜逆回购、财政部账户余额跟银行准备金此消彼长的关系。这里有两篇之前聊美元流动性的推文:和可以参考。 所以可以这么说,之前超额发债回补TGA消耗完了隔夜逆回购的用量,进入十月政府停摆财政部TGA账户资金花不掉导致商业银行准备金规模持续走低,流动性开始紧张。然后卢特尼克的Cantor Group V信贷欺诈纠纷引发市场对于地区型中小银行信贷问题的担忧。这些就造成了这两天美股的调整,也是明明金融和芯片巨头的财报都是强劲,但是市场还是下跌的根源所在,然后中美博弈还未见明朗(但不是昨晚调整的主因)。美股调整,那么币市也很难有起色。 后续怎么看? 1、弄明白了试产调整的根源,那就是看什么时间美国政府能走出停摆,月初这里有聊过,短期内政府停摆对市场影响不大,但拖得时间越长越不好。昨晚参议院关于共和党提出的短期政府开支法案第十次投票又是没通过,现在美国政府停摆已经第17天了,市场的耐心也被消耗的差不多了。 城府停摆持续的时间越长,很多财政支出无法进行,大美丽法案的很多内容也都是要到十月份美国政府新财年开始才落地,现在也悬在空中。 当然最终停摆问题会解决,只是这中间可能也是市场的煎熬。 2、关于中小银行的风险问题 个人看法只是风险远没有到危机的地步,之前个人有对风险与危机的定义。这种级别的风险会造成市场恐慌,引发小冲击。但是也需要清楚关键时候,联储也会出手。当下美联储工具箱里的工具又比23年3与硅谷银行暴雷时要多得多了。例如可以立即停止缩表,或者再度拿出BTFP银行便利融资工具等来支持出问题的银行。 只是当下还只是两家银行一部分贷款出问题,还没有大面积蔓延。那么也就没有到美联储出手的时候。 3、财报季业绩强劲,经济没出问题,市场是有底的。只是美国政府停摆已经超过两周了,那么之后停摆拖得时间越长就需要越谨慎。耐心等待什么时间能走出停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