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

三句话,扭转了整个局势。 美国财政部长Scott Bessent刚刚表态:最高法院很可能维持川普对中共国等国的关税政策。 这不仅意味着美国不用退还数万亿关税。 更意味着 川普当年的“关税对华施压”的策略,很可能被定义为宪法框架内的成功范例。 从稀土供应到芬太尼打击,从中东和平协议到供应链安全,这些手段不是单纯的征税工具,而是国家安全与主权的延伸。 联邦法院若否定它,不仅面临技术问题(是否退款?谁退?退给谁?),还得回答一个更加尖锐的问题: 如果政府连通过关税保卫人民的基本安全都做不到,那“国家主权”还剩下什么? 而且这不是自由市场 VS 管制的问题。 这是真实世界 VS 达沃斯幻象的分歧。 现在的问题是:中共国的出口商已经给出价格折扣,美国进口商已经享受了价格利益。 如果法院强推退款,谁负责?补贴进口商的利润吗? 真正被掏空的是谁? 这一判决不只是对川普政府的定性。 更是对“总统紧急经济权限”的国家级确认。 有人不愿意承认,但如果美国不维持这样对等的贸易武器,吃亏的永远是美国普通老百姓,而不是那批拿关税套利的跨国采购商。 关口不在最高法院,而在这场国家意志的确认上。 留个问题: 当关税成了保护民众生命与供应链的工具,它到底是“税”,还是护国之盾?
川习会的消息中国到最后一刻才公布,一个黑箱政治体,大凡涉及到外交乃至政治经济国防等诸多方面的事情都不透明,能掩就掩能拖就拖能骗就骗。这是川普今年1月重返白宫以来跟习近平第一场面对面会谈,也是两人时隔6年之后首次双边峰会。29日赴韩之际,川普接受媒体访问,乐观看待这场川习会:“我们会跟习主席有很棒的会议,很多问题都会解决。” “美国跟中国的关系非常好,所以我觉得这场会谈对我们国家、对全世界都会有非常好的结果。”川普说,他预期跟中国达成非常好的协议。这番话很显然也是一番假话,美中关系如果非常好,关税战贸易战科技战还会打到现在?中国还拿稀土卡美国脖子?中国还会持续不断向美国输送芬太尼毒品? 川普提前就亮出底牌,川习会后,中国会跟我合作,美国也会调降对中国的关税。今年初,为了施压中国更积极打击芬太尼流通,川普政府对中国加征20%关税。美中目前正处于贸易战休兵阶段,双方在伦敦、日内瓦、斯德哥尔摩、马德里和吉隆坡举行了五轮贸易谈判,据说目前仅仅达成初步框架,稀土管制延长一年,给美国留下缓冲时间;现阶段,加上涉及芬太尼的关税,美国对中国的总关税累计税率是55%。 外界关注川习会能否促使中国松绑稀土管制、恢复采购美国大豆,并促成TikTok美国业务转移协议。29日,中粮集团匆忙订了好几个货柜的美国大豆,算是给川习会送上低廉的礼物,这是今年以来已知的首笔订单。 经贸之外,川习会还有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是台湾。川普先前曾说台湾议题已列入和习近平的谈话议程,但29日川普改口称不确定,“习近平可能会想问起这个议题。没什么好问的,台湾就是台湾。” 这也是台湾社会最担忧的问题,害怕美国为了跟中国达成贸易协议抛弃台湾。《华尔街日报》9月底更是煽风点火,称习近平不再满足于美国不支持台独的表述,希望敦促川普进一步声明美国反对台独。不过,美国国务卿卢比奥25日明确表态:“没有人在考虑以疏远台湾作为代价、换取美国面对中国的优惠贸易待遇。” 相较于2019年在日本大阪G20峰会场边登场的川习会,这一次,外界预期习近平是有备而来。习近平比川普上一个任期显得更强硬,这是继修宪连任之后的正常反应,习近平不再满足于地区老大,而是想当世界老大,这必然导致美中未来面临重大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