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关税政策

海外爆料
1个月前
🔥川普这次不会退缩! 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赌上他作为强硬谈判者与精明交易人的声誉,对各国实施逼人且极具保护主义色彩的对等关税政策。专家指出,除了台湾或印度等少数国家可以在缓冲其内与美方达成协议之外,川普这次不会退缩,摆脱先前TACO的评价。 根据法新社报道,白宫在隔日、8月1日时公布了一张照片,可以看见川普将手机贴在耳边,并且配文:“打电话、谈判、让美国再度伟大!” 川普坚信关税既是工具也是展现美国经济实力的象征,每当他宣布一项贸易协议时,支持者总会将其视为他高超谈判能力的展现。这一周的关税调整也不例外。 川普在7月31日一口气公布了68个国家及欧盟的新关税税率,其中台湾面临20%关税。但原订在8月1日生效的关税,如今将延后至8月7日实施。 不过川普经常更改立场、设定贸易期限后又撤回或延长,最近一次的案例是给墨西哥90天的暂缓期。这也让他被人取笑,更戏称为“TACO”(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川普总是退缩)。 这些暗示川普只会嘴上说说、对贸易没实际行动的笑话,过去曾令川普感到不快。但分析人士认为,川普这次不会再TACO了。 据大西洋理事会智库的国际经济专家利普斯基(Josh Lipsky)表示,川普这次并没有退缩。利普斯基告诉法新社,川普正在实现甚至超越他竞选期间在关税议题上的承诺。 艾维克顾问公司(Evercore ISI)公共政策分析师阿克斯(Matthew Aks)则表示,他不认为这项命令会有“重大转变”,除了台湾或印度等少数国家可能在这七天缓冲期内与美方达成协议。 川普的《交易的艺术》 在川普于1987年出版的自传《交易的艺术》中,他写道:“交易是我的艺术形式。别人可能擅长在画布上作画或写出优美诗句,我喜欢谈交易,最好是大交易。那才让我感到刺激。” 川普在书中解释,他总是透过保持弹性来“保护”自己,“我从不会对一笔交易或一种方法太过执着。” 来源:今日新闻网
跨国公司没有能力对抗政府。 过去这是许多跨国公司向中共低头的理由,但如果你认为这理由成立,今天这就会是许多跨国公司向川普低头的理由。 这一场贸易战并不是国家对国家的阵地战,当川普挥舞起关税大棒,直接承受压力的其实是每个经营跨国业务的企业! 企业将被迫在中共国和美国之间选边站, 抉择是痛苦的,且代价沉重。许多企业早已在前期全球化浪潮中对低人权优势和低道德优势“上瘾”,现在是它们承受戒断反应的时候了。 川普的做法是如此简单粗暴,所有人都看得出美国经济同样会承受巨大压力,美国企业同样将忍受巨大痛苦,但他将一意孤行,那些因他而被迫承受痛苦的企业则不得不积极向他表示臣服。 没有办法,美国是世界超强,当美国政府剥下绅士的外衣,学着中共国的同行那样摆出恶形恶状,在不可能把挽回损失的希望寄托于漫长的法律诉讼流程的多数跨国企业面前,它当然会更可怕。 更可怕的是在这个地球上你已无处可去。 离开美国,离开美国市场,企业家们还能以何处为家?难道选择中共国,选择习近平,企业的前景会比留在美国更光明吗? 恨川普的人可能会觉得,只要全世界能团结起来,哪怕是在中共国旗帜下,哪怕代价是要接受习近平的领导,人们也该奋力制止川普的胡作非为。 但让“全世界团结起来”太难。 在关税清单宣布之后,部分国家已经迅速滑跪。 美国是全球商业帝国的首都,首都对帝国疆域内的事务,和其他城市比,当然有更大的话语权。 当美国挥舞起关税大棒,撕破脸皮,以不惜鱼死网破,不惜放弃自由贸易原则、放弃全球市场规模效应的姿态,争抢全球产业链的控制权,惶然无措的各国只能柔性应对。 大部分国家,大部分企业,都会妥协。 川普想要什么就给他什么。 除非你付得起和他硬杠的代价,除非你能在极短时间内构建一套与之针锋相对的全球贸易新体系——那就是中共国会进行的尝试。 作为“世界工厂”,中共拥有全球产业链相当程度的话语权。这是中共挑战美国的资本,这也是中共在美国试图夺回对全球产业链的控制力时,绝不能退让的理由。 但在这场斗争中双方角力的焦点在哪? 在企业。 胜负取决于企业的选择,在中美之间的选择。 而企业的选择,不问可知。 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会当场滑跪,没有人敢赌自己在成为川普盯上的目标后还能左右逢源两边赚钱。 更没有人敢赌,把各大企业“团结起来”是不是能有回天之力,迫使川普改变心意。 在“更怕川普”还是“更怕习近平”之间企业家将只能纷纷表态,并且我们不能忘记,企业其实就是那种在有需要时很容易改变其政治立场的存在。 扎克伯格愿意对北京示好。事实证明,在感受到压力后,他同样会对川普示好。 其他企业家又能比他“硬气”多少呢? 可以想见,在图穷匕见的时刻会有多少企业用投资、搬厂等方式向川普“示爱”,又有多少人会在利益格局展开调整后转变立场,对这届美国政府谀辞如潮。 然后,很多人会“学川普”,很多国家的政府会“学美国”。 时代变了,在和平秩序被打破之后,从欧洲沿袭至今的“政治风度”将不再流行。 你将看到人们越来越直白地在政治领域谈论利益,索取利益。 当川普政府的新关税政策被成功施行,在它因任何原因被废止以前,它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利益集团,会创造出一批因从中获益而维护它、为它说话、试图把它保持下去的人。 它也会创造出一个政治上的“新套路”。就是一国之政府利用关税获得收入,利用这些收入博取选民支持,利用这份压力让先跟上自己脚步的企业为了保持“先发优势”成为关税政策的支持者,从而令关税政策维持下去的套路。 但这样的套路,只适用于消费力足够强大的国家,即使疯狂征税,对企业来说也仍是不可替代的市场的国家。 例如欧洲一些富裕国家。 这一场政策的转变,本质上是一场权力的转移。 当川普把美国的雄厚实力,把属于甲方的优势运用到极致,当他运用这样的无厘头手段夺得了全球产业链的话语权,在海啸般的政策冲击中受伤的,初看会是所有人——但受伤最深的,从此失权的,将是那些爬不起来的人。 因为和大部分批评者的想象不同,全球经贸体系有着很强的韧性,绝大多数企业都不是经不起风雨的弱小白花。他们能忍受全球产业链的控制权一定程度上归属中共国政府,也同样能忍受这份控制权被美国政府拿到手上。 谁更凶狠,他们就听谁的。 企业会搬迁的,如果那就是川普想要的。 打工人更是没有理由不跟着老板走。 留在中共国,留在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留在印度,并不是企业所必须。 没有企业会不惜一切代价留住低人权优势,即使不愿连根拔起,全厂搬回美国本土,他们也可以部分回流,以及更有可能发生的——游说川普政府接受更折衷的方案,把厂子、工人搬到南美、印度等地,制定以美国雇员替代海外雇员的阶段性方案以换取关税减免。 他们会臣服。 还想留在产业链阵营的他们会臣服,企业、员工,离不开市场离不开消费力的每个人都会臣服,会去在新格局里寻找自己的位置,并为了保住这个位置,最终成为新格局的支持者,成为助川普政府把新格局合理化,提高新政可行性的“帮凶”。
在川普宣布的新关税政策下,全球贸易体系的旧格局即将瓦解。 是的,你可以把这份长长的税率清单看成美国对全球的“漫天要价”,你可以期待美国自己的经济也因此遭受重挫,美国的商家和消费者也因此受到惩罚。 但此刻一切才刚刚开始,此刻受影响的各国只能“着地还钱”。 各国对全球贸易体系旧格局的依赖, 和在维系旧格局的尝试中的议价能力,即将无遮无掩地暴露在大众眼前。 人们会发现,最依赖美国的国家,本国民众消费力最弱的国家,就是最缺乏议价能力的国家。 在露出恶霸嘴脸的甲方面前,乙方只能伏低做小。 屈辱吗?悲愤吗? 但你为什么做不了甲方?你的国民为什么没有消费能力?是因为你的国民已经被你在精神上在能力上阉割了,在经济上被剥削压榨到除了债务一无所有了吗? 呵呵。 这份关税清单想必不会是全球贸易体系新格局的定稿。接下来,会有许多围绕着税率的游说、谈判,会有许多在美国与受影响各国之间的争论和妥协。 在这一切发生之后,全球贸易体系的新格局会再次成型。在最终的定稿里,税率会按各国议价能力,按美国经济对它们的依赖程度,重新排出顺序。 我相信美国经济会受到负面影响,但在这场冲击中,美国绝不会是损失最惨重的。 全球贸易体系不会因为被迫进行格局调整就在短时间内彻底瓦解。 它牵涉到太多人、太多利益,这些人不会坐以待毙。 但这些人逐利而生,逐利而动,他们的利益立场远非一成不变。和团结起来站到川普的对立面相比,更有可能发生的事,是他们纷纷调整自身的利益立场,在全球贸易的新格局里找到对自己有利的、可以去占据的位置。 对反川的网友来说最令人生气的事,就是吃了川普亏的这些人会跑去“捧川普的臭脚”,会积极促成新格局的形成和稳固。 可在商言商,谁也不能意气用事。 所以务实的人现在需要考虑的就是,在一轮轮的谈判过后,最有可能形成的新格局是什么样子,最值得自己去抢占的位置是哪个。 我想,要让低端制造业回流美国是近乎不可能的,即使这是川普的执念。 但要让低端制造业回流到离美国最近、最友好的国家则不那么困难,例如让许多工厂搬迁到南美,搬迁到南美那些和美国关系最密切,最愿意表达对川普政府的顺服的国家。 作为一个试图让美国成为超强帝国的总统,川普不会拒绝这样的方案——在邻近美国的地区,一些国家成为“卫星国”式的存在,承接美国在本土较难满足的需求,和美国本土形成共生关系。美国可以象曾经的苏联那样,在政治上对这些“属国”的政权有极强的影响力,由此保证美国利益在泛美国势力圈中得到充分保障。 美国选民对低端产品的需求,和由此产生的对低端劳动力的需求,可以由这些在政治上完全接受美国操控的国家满足。 从安全角度看,南美是美国的“后院”,若在南美至少一部分国家里完成了这样的改造,美国的“后院”将不再有起火之虞。 和低端制造不同,中高端制造、精密制造是真的有可能“回流”或者说搬迁到美国的。只要这些行业能持续提供高薪岗位,只要美国政府愿意提供工作签证,不论工厂原本在地球的哪个角落,连人带设备搬到美国都绝非“不可能的任务”。 如果不愿搬迁,那么在南美国家的“投靠”示范下,在政治层面接受美国的控制,表示臣服以换取美国的信任,对日本、韩国、台湾这样一向身段柔软的国家来说,也不是什么“付不起的代价”。 在全球贸易体系格局即将重塑的当下,我们需要明白,川普和他的支持者们对全球产业链的要求到底是什么。 实际上,他们想要的就是安全,就是整个产业链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下。 他们想要的,是产业链不象现在这样,大部分被中共国掌控,被不受美国政府控制的政治力量掌控。 通过这一轮关税战和接下来还有可能发动的其他攻势,川普和他的支持者们会重夺美国对全球产业链的控制权。 在“漫天要价”的当下,川普嘴上说的当然是更夸张的目标,例如让全球产业链收缩并重新布局到美国本土。 但“着地还钱”的结果显然只会是全球产业链的受控,而不是回归。 我们需要务实地承认,即使川普团队有许多显得不够专业、令人侧目的骚操作,假如他们最终想达成的目标仅是通过促成重新布局让全球产业链“受控”,他们是办得到的。 而在搞清楚状况的国家和地区纷纷迎合其需求,表示臣服之后,不肯臣服的国家和地区就会被“放弃”,被排挤,在全球贸易体系的新格局中没有一席之地。 是的,这些被抛弃的国家可以“抱团取暖”,形成一个新的贸易小圈子。但他们会丧失因与美国建立贸易关系而获得的现代性。 如果他们没有凭自己的力量,在文化、政治、经济三个方面维持现代性的能力,这些国家将回到与美国建交前的样子。 我们都知道,那会是个无法与今日之美国相抗衡的样子,是个无法对美国造成威胁的样子。 如无意外,那就会是中共国及其亲密盟友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