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日本央行加息
关注
TraderS | 缺德道人
20小时前
自中日危机以来,避险资本加速外逃,日元兑美元一路从 153 被动贬值到 157 附近。与此同时,贝森特在公开场合不断吹风日本需要加息,几乎是在用话术“逼宫”日央行。 高市早苗在竞选期间,一直把自己包装成“安倍经济学”的忠实继承者,旗帜鲜明地站在极度宽松的一边,主张继续通过低利率和宽松财政托举经济。市场原本预期,她一旦上台,会强力压制央行加息,把黑田—植田时代那套“拖字诀”延续下去。 传统上,155 一直被视为日本财务省进行外汇干预的心理防线。但这轮下挫中的汇率走势已经有点“失控”的味道——当避险资本用脚投票,日央行就不得不在两条路之间做选择: 要么动用外汇储备在市场上直接砸盘、强行拉回汇率; 要么下决心加息,用利差把一部分资本留在日本,遏制外逃。 感恩节前后这个“流动性真空期”,反而给了日本一个相对理想的操作窗口:在美欧市场半休市、成交清淡的时候出手干预,更容易把日元从 157–158 一把拽回 150–152 区间,让市场重新感受到“背后有人”的存在。 从结构上看,这轮日元贬值不是单纯的汇率波动,而是对日本产业、地缘和安全格局的多重冲击: 1. 对中国出口竞争 日元从 110 一路贬到 150+,客观效果就是:同样一件日本商品,以美元计价的出厂价被打了七折。日本在很多中高端制造领域本来就和中国直接竞争,现在再叠加这么大幅度的汇率折扣,日本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比中国货更便宜,这对中国出口是实打实的压力。 也难怪有人把这轮日元贬值解读成“以邻为壑”的竞争工具——在全球需求有限的大盘下,谁通过贬值抢到了订单,谁就把别人的份额挤掉。 2. 迫使人民币被动跟随,放大中国资本外流压力 当日元这么贬,人民币如果坚持强势,就会在出口价格上更加吃亏;但一旦人民币也跟着明显贬值,又会放大本国资产的“便宜出售”效应,刺激居民和企业加速对外配置,资本外流压力上升。所以日元这波贬值,对中国而言既是贸易层面的竞争,也是资本项目上的“挤压试探”。 3. 日本自己的“资源诅咒”:贬值的副作用 问题在于,日本不是一个资源自给型经济体,而是一个高度依赖进口的岛国: 能源要进口——石油、天然气、煤炭大部分靠外; 粮食要进口——自给率偏低,关键口粮对外依存度不小; 安全也要进口——从美国买战斧巡航导弹、F-35 战机、各种防务系统,都要用美元结算。 当日元从 110 贬到 150 再往下走,所有以美元计价的东西对日本来说都在涨价。账面上军费预算看起来年年上调,但折成美元之后能买到的武器和能源可能越来越少——这是典型的“名义增长、实质缩水”。 所以,日本现在真正的矛盾在这: 如果继续死扛超低利率,让日元一路贬到 160 甚至 170,看上去出口竞争力是更强了,但日本的进口购买力会被严重侵蚀,能源与军备都会被卡在汇率这关—— ➜ 结果就是:军费数字上去了,但打不了消耗战。 如果选择加息稳汇率,短期会对国内债务、股市和房地产形成压力,也会损伤“安倍经济学”的政治遗产,但至少可以守住一个基本盘:保证日本在高强度对抗场景下还有足够的能源和武器补给。 一个汇率持续失控、货币不断崩盘的国家,是没法支撑长期高强度对抗的。对日本来说,想打“地缘牌”,先得把汇率这张底牌稳住。
#日元贬值
#日本央行加息
#安倍经济学
#中国出口压力
#地缘政治风险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