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科学精神
关注
Stellato
3周前
写了又删、删了又写的一段文字,想了想还是决定发出来。 杨振宁教授的成就,于社会、于民族、于吾等文明之贡献,在这里毋需篇章。漏夜不得昧时的一些思绪,在此写下,纪恩师杨振宁教授。 1938年,战火蔓延,山河动荡。我的太爷爷随校西迁昆明,在西南联大任教。 在那个烽烟与理想并存的年代,他的学生中有一位后来让他终生挂念的学生。这位学生就是我的一位恩师,杨振宁教授。 在所认识的人中,杨振宁老师是我有幸相会的伟岸,也是授益我一生的恩师。 我对杨老师的记忆,始于我爷爷与我父亲代代相传的故事,而故事最初的讲述者。自然就是我的太爷爷。 我对先生最初的理解是抽象而遥远的。 “华人第一位诺贝尔奖得主”这样的荣誉,在我的认知中缺乏实感,我只知道那是伟岸、是即使仰视也难以捉摸的高峰。 然而我对杨老师最初的印象,却是和蔼地很,与所熟悉的长辈们并无二致。真正逐渐意识到杨老师的工作,还是上了初中,开始有能力系统地学习物理以后的事情。到了九年级,在对万物之基本架构有了微不足道的理解后,我逐渐明白了这位老人的伟大。 那年初夏,我向母亲提出有机会想要拜访一下杨教授,于是便有幸称一句,杨老师。 清华院内那栋二层红砖楼是我多少有些熟悉的地方,我的太爷爷、爷爷、父亲,都曾在那栋楼工作过。而那次去到楼下,却感到陌生、甚至有些忐忑,因为这次是要去到杨老师的黑板前。 彼时的我虽然知道杨老师开过本科的课程,但自知无过人天资、也欠后天勤勉的我,此时就算有再多问题,也感到了一丝胆怯。 “我的问题会不会太低级?” “我连高中生都不是” “普朗克是怎么填补了克拉莫的理论框架” “牛顿力学体系的不完整性” …… 事实上我根本不是一丝胆怯,而是胆怯到不想迈开腿。此时的我唯一的想法便是随便寒暄几句草草了事。但是杨老师的一句话彻底打开了我的话匣子: “很好呀,大学物理就是很难的,里面有些东西我也会头疼”。 这位物理学的伟岸用一句善意的谎言安抚了那个紧张到几乎僵硬的初中生。 和杨老师的时间,与其说是上课,倒不如说是聊天,有时聊到兴起的日子里,晚上都要接着回去聊。涵盖的内容可谓天南海北,从吃饭的口味到研究橡皮擦的原子结构、从核废料的储存到电鳗对能量的利用,当然也有杨老师所熟知的一些研究。 作为我认识的人中极少数与爱因斯坦面对面交谈过的人,我与杨老师的对话往往三句话离不开那位物理学的伟岸。也正因如此,杨老师告诉我,他在见爱因斯坦时,紧张到说不出话。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万物之多变、生命之动人。 杨老师的课,不在笔记与公式时间。而是在引领我如何探索、如何思考、如何在理性中保持感性。 物理与科学正是如此,是理性的、是真实的、却也是温暖的。科学是对理性追寻的极致,却也绝非是纸笔与枯燥公式的往复与纠缠。 我们之间所交流过的内容,在学术层面上,自然是因为我而“向下兼容”的。彼时的我,乃至现在的我,对物理学的基本知识水平与杨老师相比自然不值一提,但杨老师却乐于将复杂的微观物理关系用一两句话来讲明白。杨老师说话并不多,但每句话都很“在理”。 除了少数讲到热情所在时,大部分时间侃侃而谈的人总是我,哪怕是很多在现在看来滑稽的错误与发言,杨老师也总微笑着温和地来纠正。 我自知是辜负了杨老师的,被我占用的时间若是被老师用在别的地方,一定会对社会有更大的贡献。杨老师教会了我在探寻理性的路途上不忘感性、在探寻未知的虚无中不忘真实、在万物中不忘自我、在未来之路不问西东。 在杨老师的引领下,我对科学、对理性、对那个存在而又不存在的世界有着惊鸿一瞥。也正因如此,我无时无刻不清楚地意识到我们有多么渺小,而渺小的我们又有多么伟大。 杨振宁先生的成就,早已超越一切篇章所能记述。他的名字属于科学,也属于文明。我们要铭记的,不仅是他在物理学上的丰碑,更是那份谦逊与温度。 杨老师,永别了!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63 条信息
#杨振宁
#西南联大
#物理学
#师生情谊
#科学精神
分享
评论 0
0
𝙩𝙮≃𝙛{𝕩}^A𝕀²·ℙarad𝕚g𝕞
1个月前
一个科学家,必须同时拥有这两者: •内心的爱因斯坦:他相信奇迹,坚信在复杂性的海洋之下,隐藏着简单优雅的真理大陆。这份信念给予他航行的方向和勇气。 •外在的怀疑论者:他知道信念不能代替证据。他必须一寸一寸地测量海水深度,绘制海图,用实实在在的数据来证明那片大陆真的存在。 所以,那两个看似对立的LLM推断,根本不是护栏在作祟。它们共同构成了科学精神本身。
#科学精神
#爱因斯坦
#怀疑论者
#LLM推断
#信念与证据
分享
评论 0
0
央视网-新华网
1个月前
校馆弦歌丨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感受高校科学精神
一场体验、一件文物、一次展览……面对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命题,各地高校将科学精神融入育人全链条,激荡青年学子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家国情怀。
#科技自立自强
#高校育人
#科学精神
#家国情怀
#青年学子
分享
评论 0
0
徐思远 | God wills it
1个月前
把这些大牲口进行归类研究,和文革没有一毛钱关系,而是了不起的科学精神。
#归类研究
#科学精神
#文革无关
#大牲口
分享
评论 0
0
央广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1个月前
科学进万家,科普正当时
几天前,3年一遇的血月月全食震撼夜空。“天狗食月”前夕,河北省科技馆的首场夜场科普活动中,孩子们围着望远镜蹦跳提问:“月亮上为什么有黑影?”“宇航员在月球上怎么走路?”这场让科学在夜晚“发光”的活动,既是贴合天文热点、贴近大众需求的科普实践,更成为当下科普升温、科学精神深入人心的生动注脚。
#血月月全食
#河北省科技馆
#夜场科普活动
#天文热点
#科学精神
分享
评论 0
0
Tigris 会讲课教授是好老师
3个月前
说西方文明来自基督教,就像说中国文明来自清华大学。 真正奠定科学精神的,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不是彼得和保罗。西方文明的根,不在圣经,在希腊。 是希腊人先提出了“科学是自由推理”,不是为了实用,也不是为了信仰。 希腊中“理”(logos)不是上帝的启示,而是人类自己推出来的道理。为什么?因为: 希腊社会靠契约,不靠东方的🇨🇳血缘,也不靠神马宗教神权。 所以没有希腊哲学,就没有今天的科学世界。基督教是后来才来蹭滴。当然,中国这种更走不入现代文明的道理。
#西方文明
#希腊文明
#科学精神
#基督教
#契约社会
分享
评论 0
0
澎湃新闻-浦江头条
5个月前
AI赋能科学红毯,机器人与科学家在虚实之间叩问“科学精神”
#AI赋能
#机器人
#科学红毯
#科学精神
#虚实融合
分享
评论 0
0
江河老于
6个月前
爱因斯坦点滴 "无论你活多久,都不要变老。永远不要停止像好奇的孩子那样,站在我们诞生的伟大奥秘面前。" "时间只不过是我们发明的一种东西,让运动看起来简单。" "做一个独来独往的人。这样你就有时间去思考。" "建立在欺骗基础上、通过恐怖维持的暴政必然会因其内部产生的毒害而灭亡。"
#爱因斯坦
#名人名言
#哲学思想
#时间观
#独立思考
#政治观
#科学精神
分享
评论 0
0
程益中
7个月前
美国以好莱坞为代表的文化产业,构建了一整套在全球影响深远的叙事体系。其核心在于通过故事讲述自由、个人奋斗与正义胜利的“美国梦”图景,同时不断嵌入进步主义价值观,如多元包容、性别平等、种族正义、科学精神与环境意识。 好莱坞作品善于将复杂的社会议题包装于类型片之中——从超级英雄电影中对权力与责任的反思,到科幻与灾难片中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呼唤。其叙事结构常以个人英雄的觉醒与牺牲为主线,但越来越多融入对系统性不公的批判与对边缘群体命运的同理。 这种文化输出不仅塑造了世界观众对“正义”与“自由”的理解,也成为美国软实力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娱乐的外壳中传递一种理想主义的文明叙述。但这与真实的美国历史与现实并不完全相符,换句话说:在美国,进步不总是能战胜保守和反动,正义不总是能战胜邪恶,赢得总统大选的也不总是正面人物。
#好莱坞文化
#美国梦
#进步主义价值观
#多元包容
#性别平等
#种族正义
#科学精神
#环境意识
#类型片
#超级英雄
#科幻
#灾难片
#个人英雄
分享
评论 0
0
程益中
7个月前
美国以好莱坞为代表文化产业,构建了一整套在全球影响深远的叙事体系。其核心在于通过故事讲述自由、个人奋斗与正义胜利的“美国梦”图景,同时不断嵌入进步主义价值观,如多元包容、性别平等、种族正义、科学精神与环境意识。 好莱坞作品善于将复杂的社会议题包装于类型片之中——从超级英雄电影中对权力与责任的反思,到科幻与灾难片中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呼唤。其叙事结构常以个人英雄的觉醒与牺牲为主线,但越来越多融入对系统性不公的批判与对边缘群体命运的同理。 这种文化输出不仅塑造了世界观众对“正义”与“自由”的理解,也成为美国软实力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娱乐的外壳中传递一种理想主义的文明叙述。但这与真实的美国历史与现实并不完全相符,换句话说:在美国,进步不总是能战胜保守和反动,正义不总是能战胜邪恶,赢得总统大选的也不总是正面人物。
#好莱坞
#文化产业
#美国梦
#多元包容
#性别平等
#种族正义
#科学精神
#环境意识
#超级英雄电影
#叙事体系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9个月前
近日,集采仿制药质量和仿制药评价数据相同引发热议。 天津泰达医院肾内科医师李青称,不发生数据编辑错误也是科学精神。当年降脂药“瑞舒伐他汀”的双盲实验结果显示,该药会导致肾功能下降,但公司没有销毁和修改数据,而是将研究结果公布。最终该药不仅没有被弃用,反而因良好的降脂效果受到欢迎。
#集采仿制药
#数据编辑错误
#科学精神
#瑞舒伐他汀
#药品研究
#肾功能
#药品质量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