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

1️⃣黄纪苏译文《爱因斯坦的梦》连载 作者:阿兰・莱特曼 引子 远方某座带拱廊的钟楼刚刚响过了六次。有位青年蜷伏在桌前。他一早就来到办公室,此前又曾经历了一次大的震荡。他头发乱蓬蓬,裤子也太肥,手里攥着二十张皱巴巴的稿纸,那是他关于时间的新理论,准备今天寄给德国物理学杂志的。 城市的轻声碎语飘然而来。奶瓶磕碰了石头,马克特街的商店拉下遮阳篷,菜车缓缓行过街道,附近公寓里男女低声说话。 屋里渗进些微曙色,办公桌显得朦胧柔和,像挺大的一只动物睡着。除了青年的桌子摊满翻开的书籍,其它十二张橡木桌子上都井井有条地摆放着前一天的文件。职员们两小时之后来上班时,就知道先做什么。不过此时此刻,桌上的文件、墙角的钟以及门边秘书的凳子都还隐没在冥暗之中。此时此刻,只能看见青年蜷伏的身影和模糊的书桌。 据墙上那只看不见的钟,这会儿是六点十分。时间一分分流过,又不断有物赋形。这边现出一个铜纸篓。那边墙上冒出一个挂历。这儿一张全家像、一盒曲别针、一瓶墨水、一支钢笔。那儿一台打字机、椅上一件叠好的夹克。又过了一阵,满屋的书架浮出四壁的夜色。架上放着专利册子。有一项专利介绍某种新型钻机齿轮,其曲齿的设计可以减少摩擦。另一项讲的是种变压器,在供电变化的情况下能保持电压恒定。还有一种打字机,它的低速联动杆能够消除噪音。这间屋子充满了实用的思想。 外面阿尔卑斯山的峰峦开始在旭日中熠熠生辉。现在是六月下旬。阿勒河边一个船夫装好小艇,离了岸,顺阿勒街直下盖勃巷,去送夏季的苹果和浆果。一个面包师傅来到马克巷的店里,生着炉子,开始往面里加酵母。两个恋人相拥在努代克桥上,凝视桥下河水,充满渴望。一个男子站在雪夫劳勃街的阳台上,打量着粉红的天空。一个失眠的女人在克拉姆胡同溜溜达达,朝黝黑的拱廊里伸头探脑,读半明半暗中的招贴。 在斯帕雪街这狭长的办公室、这充满实用思想的地方,年轻的专利员依然蜷伏在桌前的椅子里。四月中旬以来的几个月里,他做了不少关于时间的梦。这些梦左右了他的研究,消耗了他的心力,使他恍然不知醒着睡着。好在梦已做完。他在许多个夜晚想象了时间的许多种可能的性质,其中一种看来是不可抵挡。不是别的性质不可能,别的性质也许存在于别的世界里。 年轻人在椅中移动了一下,等着打字员的到来,他轻轻哼起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
Rocky
2个月前
我时常觉得我们生活在一个巨大的计算机模拟的虚拟场景中,这次十多位英国量子力学物理学家,出了论文📑,证实了这个观点,震惊我了! 我大概看了近百页的这篇论文,大概讲讲,挺有趣的思考! 宇宙像一台超级计算机? 英国物理学家梅尔文·沃普森提出一个很酷的观点: 宇宙就像是一台巨型计算机,而重力,可能是这台“宇宙电脑”优化信息处理的一种方式。 这是什么意思?一切都是信息? 你可以想象宇宙中的一切——行星、星星、原子、电子——都像是“信息单元”,就像电脑中的“0”和“1”。 粒子存在= 1 粒子不存在= 0 它们占据“像素”一样的小空间,构成宇宙的“信息地图”。 最有趣的观点是,重力是信息存储的载体,重力不是一种“拉力”,而是一种“压缩方式”? 我们原来以为重力是“东西有质量,所以会互相吸引”,比如地球拉着我们。 但沃普森说:不如把重力看成“信息压缩”机制。 想象一堆粒子,每个都代表一条信息,要一个个追踪、计算,很麻烦。如果这些粒子被“压缩”成一个更大的粒子(比如形成一个天体),那我们就只用追踪一个东西了,宇宙的“计算负担”就减轻了。 这就像你电脑里很多照片做成一个ZIP压缩包,更省空间、效率更高。 这个想法带来一个很新的宇宙观视角: • 重力可能不是一种“力”,而是宇宙为了更有效率地运行,而出现的一种自然优化结果; • 宇宙自己在“整理文件”、“压缩数据”,而重力正是这个机制的表现; • 这也许能帮我们从“信息”的角度重新理解重力、黑洞、甚至暗物质和暗能量。 我们生活在模拟宇宙中? 我们的生活可以理解为在“模拟宇宙”中。如果我们把宇宙看成一个信息系统,就能发现它的运行有“像程序一样的规律”,甚至能开发出新的理论,解释目前科学还搞不懂的东西,并且有可能破解新的宇宙奥秘和难题! 其实这本质有点像周期,经济周期跟太阳黑子运动有极强的相关性,就“像程序一样的规律”,既然是模拟宇宙,一定有高能量体,他们能感知这种规律,并获得了较大的成就,这就很好理解我们看到的一些牛人,在危机或者大机会临近时,仿佛有超越现世的感知,来获取巨大的机会。因为一切本质是信息和能量体,而信息规律存储在质量中!🧐很有趣的宇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