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海底光纤
关注
Rainier
2周前
有个很大的差别是海底光纤你20年前建的,20年后照样可以用,不太需要太多的升级,运营成本也极低。是类似于地租类产品。 但是你23年巨额投资的GPU 到26年就是渣渣了,残值几乎为0。 你说算力还是算力,为啥到26年就没有价值了呢?因为GPU还有极大的运营成本,电能。 26年的芯片,同等算力的功耗,要比现在小很多。那么到时候,老的DC毫无竞争力,开一天赔一天。 所以,很难说这批泡沫下来还剩什么?
币圈“1011”六倍崩盘:高杠杆爆仓潮,谁在裸泳?· 6047 条信息
#海底光纤
#GPU
#运营成本
#技术迭代
#残值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1个月前
global crossing 是海底光纤建设的先驱,推动了 1999年之后国际长途资费的大幅度下降。但因为竞争激烈最后破产。创始人虽然赚了几亿美元,但 76岁就因病去世。继任的 ceo 也没活多久,65岁就去世了。做生意会引入长期的巨大精神压力,导致身体很多部位的慢性炎症,等意识到的时候,往往已经太晚。
#global crossing
#海底光纤
#破产
#创始人去世
#精神压力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