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文本描述
关注
wwwgoubuli
13小时前
在AI coding的整体 token 输入和输出里,有一个普遍性的规律,就是代码的部分占比越低,那么代码的质量也就越好。 量变可以引起质变,但这个量要堆得多,而且不是堆代码的量。 但现在很多模型的问题是,可能是在训练阶段代码的比重过多,他们经常输出着输出着就一个劲的只往代码的方向去干。 如果不是我们通过提示词构造的agent或者其他一些外部环境打断他 ,他会越写越来劲。 不是说代码写得多,他就一定错。 而是比例要降低,需要有大量的其他文本性的描述来反复的理清所有细节,一次又一次的推敲,一次又一次的在不同的方案中确定,反反复复地游走于整体和微观,从不同的视角来审视问题。 一定要想办法用提问,或者写文档,或者读文件,或者让他再看一看,或者上网找参考,这些都是成熟有效的方法,总之,拿别的东西来降低代码的比重。 这不是一个严格的因果关系,但在大多数流程中是高度相关的。 代码之外的东西给得越多,代码的比例就越低,也就往往写得越好。 就这么简单。
#AI Coding
#代码质量
#文本描述
#降低代码比重
#提示词构造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