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liquid

Hyperliquid 上的 metaDEX —— Ramses Exchange 今天就要 TGE 了!整个社区都炸锅了,为什么?除了空投大格局以外还可能是 Hyperliquid 上第一个真正的价值发动机。 总供应量的 30%,全部空投给 Hyperliquid 社区! 🔹20% 给 Hypurr NFT 持有者:奖励给Hyperliquid 核心社区的收藏家。 🔹10% 给 RXP 积分计划:对于那些早期参与协议、贡献流动性。 ➤ Ramses 的“亮点解析”:凭什么叫 metaDEX? Ramses 之所以被称为 metaDEX,是因为它手握一系列Only Ramses Can Do 的硬核技术,这才是它真正的护城河。 1. 告别锁仓!新的 $x(3,3) 模型 还记得被 ve(3,3) 支配的恐惧吗?为了收益进退两难,代币一锁就是三年、四年,流动性彻底归零。 Ramses 带来了 $x(3,3)$ 模型的终极进化版 —— $hyperRAM 。 它的核心是什么?“No locks; Exit anytime” (无需锁仓,随时退出)!既能享受到 (3,3) 模型的复利和治理优势,又保持了的资本灵活性。这才是符合高频交易环境和 DeFi 乐高精神的真正创新。 2. LP 的动态算法:高级动态费用 极端行情下被“无常损失”割到流血?市场一崩,套利机器人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冲进来,把 LP 的血吸干。 Ramses 的“高级动态费用算法”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主动监控:它不是一个“傻瓜”AMM。它会 7x24 小时监控链上数据、价格偏差和跨平台交易模式。 🔹秒级反应:一旦算法检测到“有害流动性”(比如市场崩盘时的疯狂砸盘套利),它会在秒级时间内主动调高交易手续费。 🔹保护LP:手续费高到套利机器人都无利可图,它们自然就“望而却步”。这就在极端行情下,最大限度地保护了 LP,把无常损失降到最低! 在其他 DEX 流动性被抽干、LP 仓皇出逃时,Ramses 依然能保持稳定。 3. 不只防MEV,还要抢MEV! 在 Hyperliquid 这样的高性能链上,MEV (可提取价值) 是个绕不过的话题。别的项目还在研究怎么“防”JIT(即时流动性)攻击,Ramses 的策略是——主动出击,把额外收入回馈给协议的利益相关者! 🔹反 JIT:它有“滥用预防模块”。一旦发现恶意 JIT 操作,不光把 JIT 的奖励路由给 $hyperRAM 持有者,还“自动封禁该 JIT 钱包”。 🔹价值捕获:Ramses 运行着“Ramses Only”的 MEV 机器人和复杂的套利策略(跨链、CEX-DEX、DEX-DEX)。 所有这些 MEV 和套利捕获的“额外价值和收入”,全部回流给 Ramses 的持有者! 总结: Ramses 深度绑定社区(30% 逆天空投)、改进 $x(3,3) 模型(告别锁仓)、掌握一系列独家“超级技术”(动态费用护盘、MEV 价值捕获)的 metaDEX。 专为 Hyperliquid 的高性能而生,目标就是保护 LP、最大化交易效率,且把价值实实在在回馈给代Toekn持有者。TGE 已经近在咫尺,Hyperliquid 的玩家,尤其是持有 Hypurr NFT 的OG 们。
佐爷
1个月前
延展解释下,HIP-3 本质是开放合约资产上架 HyperCore,重点不是众多基于 HIP-3 的新项目。 👇 HyperCore 是 Hyperliquid 的现货/合约 L1,俗称的开合约、交易现货就在这,HyperEVM 是与之并行的 L1 EVM。 HyperCore 上架机制: 1. 团队指定,包括 $PUMP 的合约和现货都是团队上架,这个高度接近 CEX 的上币流程; 2. 拍卖机制,先上线的是现货拍卖机制,但是合约上架一直被团队掌控,这次 HIP-3 开放的是 HyperCore 的合约上架机制 说起来有些绕,HIP-3 指定是项目方质押 50 万枚 $HYPE ,可以在 HyperCore 上搭建自己的合约市场,然后可以置顶自己的上币、预言机、做市机制,相当于在 HL 合约市场里套娃了一个合约 DEX 赢得竞拍+交完钱后,项目方可以做任意资产交易,合约、外汇、期权、预测市场。 - 好处:占领长尾市场,消耗 $HYPE - 坏处:本质上是创造新资产,泡沫🫧会增加 大家会冲向各种概念以及他们的代币和积分,但是大部分不会成为第二个 $HYPE ,只是要博取更多收益,$40-$50 的 $HYPE 已经不符合散户的买入区间,所以 Hyperliquid 创造新廉价资产促进整体销量。 对于项目方而言,这是又一次资产发行的好机会,HL 本体不接受 VC,不代表他们不能接受,HL 本体需要考虑长期发展,不代表他们也在乎长远利益。 总之,这是一次伟大的博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机会或葬身处。
发现还是很多人不知道 ADL 是什么,简单科普一下吧: 交易所为了保护用户和自身利益,都会提供两个机制: 1️⃣保险基金 2️⃣ADL 自动减仓 Auto-Deleveraging 保险基金的作用是,在极端行情下救市,承接溢出的卖盘/买盘,避免连环清算 比如说上周的暴跌中,大量杠杆多头爆仓,市场就多出来很多市价卖盘,而此时买盘严重不足,保险基金就会介入,充当买方力量,一方面能够避免多头穿仓,另一方面能够防止币价崩盘,当币价回稳后,保险基金再逐渐平掉自己的仓位,“先救火,再回收” jeff 经常提到的 HLP 就是 hyper liquid 的保险基金 而 ADL,其实就是一句话: 当“输家”的钱已经亏光,又没人愿意来接盘,系统就强制让“赢家”提前下车,把仓位平掉,使整个多空账簿重新平衡。 当需要 ADL 的时候,代表着市场行情已经彻底走向极端,此时保险基金也无法托盘,因此必须使用 ADL 接入,强制减掉获利者的仓位,按照对手盘的爆仓价格平仓(往往会比盈利者的止盈点位更少),强制平衡系统的多空账簿,保证交易所这个零和游戏能够在极端行情下继续运转,避免交易所基金被打穿,盈利者无法获利,亏损者穿仓,所有人都输掉。 再回顾一个保险基金介入的例子: 2025 年 3 月下旬,jellyjelly在Hyperliquid上发生了空投挤压事件,Hyperliquid 的保险基金机制 HLP 被激活并吸收了损失。 具体来说,一个交易者通过自交易和移除保证金的方式,迫使 HLP 接管了一个约 400 万 USDC 的 JELLY 空头仓位,随后 JELLY 价格被外部泵升,导致 HLP 面临约 1200 万美元的未实现损失。HLP 金库作为第一道防线,继承并被动清算了该仓位,防止了立即的系统级崩溃,但是 HLP 自己承担了 1200 万美元的损失。 后面 jeff 进行复盘,该事件并未触发 ADL,原因在于 HLP 的多个金库共享抵押品,这使得系统无法正确检测到单一清算策略的“临界”损失,从而绕过了 ADL 的触发阈值。Hyperliquid 团队在事后 postmortem 中确认了这一 ADL 逻辑缺陷,并进行了修复:引入了更严格的清算金库上限(仅占 HLP 总价值的很小比例)、动态再平衡逻辑,以及如果清算损失超过阈值则强制触发 ADL 的新规则。
Colin Wu
1个月前
像小白一样跟着 GPT 学习,欢迎大佬们指正。这次 Hyperliquid 运营两年多以来首次启用跨保证金自动减仓 (ADL),究竟什么是 ADL,什么又是 HLP,如何用最简单的话解释: HLP 全称是 Hyperliquid Protocol vault,翻译成“Hyperliquid 协议金库”。它就像一个共享的“保险箱”或“资金池”:任何人可以往里面存钱。 它提供流动性:帮平台维持订单簿,让交易更顺畅。帮助后备清算(backstop liquidations):这是重点。当用户的仓位亏得太多,需要强制平仓,但正常市场订单簿没足够买家/卖家接盘时,HLP 跳出来接手。它拿走亏本仓位的剩余抵押品,并接管仓位。 HLP 是平台的“公共福利”机制,确保系统在极端波动时保持 solvency(偿付能力,即不会欠钱)。它分成几个“小金库”(child vaults)来分散风险。 想象一个赌场,大家在赌 BTC 价格。有人输光了,得赶紧踢出去。但如果没人愿意接他的位置,HLP 就像赌场的老板派出的“替补玩家”,用自己的钱顶上,确保游戏继续。 ADL 是什么?ADL 全称是 Auto-Deleveraging,翻译成“自动去杠杆”或“自动减仓”。这是清算机制的“最后手段”,当其他方式都失败时才用。 为什么需要清算? 在永续合约中,每个多头(赌涨)必须有等量的空头(赌跌)平衡。每个人都放抵押品(margin)进一个“大钱堆”。价格大动时,有人亏光(低于维护保证金),系统必须踢他出去,否则其他人拿不到该拿的钱。清算就是把他的仓位卖掉,找新人接盘。 清算的步骤(瀑布式): 市场清算:先试着在正常订单簿上卖掉亏本仓位。如果有人愿意买,就 OK。 后备清算:如果订单簿不够用,HLP(或类似保险基金)接手。 ADL:如果连 HLP 都接不住(比如波动太猛,HLP 自己也亏),就强制“赢家”平仓来平衡。 ADL 如何工作? 触发方(triggered side):亏本的一方(比如多头亏光)。 提供方(providing side):赢家的一方(比如空头赚大)。系统根据“盈利最多 + 杠杆最高 + 仓位最大”的规则,选赢家强制平仓。不是随机,而是优先大鲸鱼。 为什么强制? 因为系统必须平衡多空。如果多头亏光没人接,就必须让一些空头走人(反之亦然)。这不改变亏本方的结果(他们反正要清算),但让赢家在“有利价格”平仓(比如价格极端时)。 永续合约就像一个“零和游戏”的赌场:一堆钱,大家赌价格。赢家从输家拿钱,但总钱不变。清算是“踢输光的人”。正常时,有人自愿接盘(市场力量)。 ADL 像飞机超售:先出高价找志愿者下机(市场 + 保险基金)。没人志愿,就强制踢人(优先踢“坐头等舱的大佬”)。或者扑克热手:你赢翻了,把赌场所有人都赢光了。赌场说“够了,你得走”,因为没对手了。这“公平”吗?不完全,但必要,否则游戏崩。为什么存在?没有平台能保证无限输家。ADL 确保系统不破产(因为零和)。